1、这样有效整合教材在新课改下,面对与过去的教材、教学体系有着完全不同的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该怎样创造性整合教材,实现教材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呢?教师必须突破多年来紧靠教材、忠实教材的观念,根据课程标准、自身特长、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展现出科学教师的教学魅力。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中,教材被看作是引发、指引学生学习的工具,是一种师生对话的文本。在新教材的备课中,教师有时会感到整体思路不是很清楚,前后有衔接不上的感觉。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适当调整教材顺序,以利于学生思维的衔接。 例如,在学习“
2、物质的微观构成”内容时,教材安排先讲原子,后讲分子。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把这两者颠倒过来讲,这样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知识预先渗透,疑点适当后置 处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还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高中教材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把与后面教学难点相关的知识预先在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加以渗透。 例如,从绪言课开始,在某些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中有意渗透一些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能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又如,学习 118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要
3、求一般了解,而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则可稍作加深,即让他们分析教材上 118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列规律,为将来学习元素周期表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初中科学教学是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有些问题一下子难以说清楚,对于其中某些疑难点的突破可暂时放下,待时机成熟后再加以解决。 例如,学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时,不容易讲清变浑的原因,可将该问题安排在悬浊液、溶液之后再去解决,那就容易多了。 三、动态呈现,让教材活起来 在学习“水的分解” 、 “分子与原子概念” 、 “煤和石油的形成”等时,教材中安排了情景图,目的是用图片
4、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情景图借助计算机制成课件,用动态的画面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四、适当延伸,让教材宽起来 新课程主张用“用教材教” ,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材执行者,而应该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例如,教材是这样设计“中和反应”内容的:向 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再边滴加稀盐酸边振荡至红色恰好变成无色。为了有效发挥这个实验功能,可进行如下尝试: 先提出问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再提出问题:NaOH 溶液和稀盐酸分别呈什么色?分别是什么类别物质? 学生都能准确回答这两个问题。 进一
5、步提问: NaOH 溶液和稀盐酸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学生不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较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取样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学生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然后追问:它们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是否说明它们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学生回答说:不一定。 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来判断稀盐酸和 NaOH 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 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设计方案,汇总如下: 方案 1:向盛有 NaOH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液体呈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如果红色褪去,说明稀盐酸和NaOH 溶液能反应。 方案 2:向盛有 NaOH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液体呈蓝
6、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如果蓝色变成紫色,说明稀盐酸和 NaOH 溶液能反应。 方案 3: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液体呈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如果红色变成紫色,说明稀盐酸和 NaOH 溶液能反应。 方案 4: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液体呈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如果无色变成红色,说明稀盐酸和 NaOH 溶液能反应。 然后请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各组派代表交流。这时,教师再顺势追问:如何证明它们什么时候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学生都能准确回答。 实践证明,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不仅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与创新精神,还拓宽了教材资源,激活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中,教材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教材整合的目的不是整合教材本身,而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整合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创造整合的方法,而更要关注整合背后的推动力量,即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