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着手中国古典文学 传承华夏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古代的古诗文就直接承载了中华文化,使传统文化的内容更为丰富深厚。我们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其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使我们的教学“古为今用” ,更好地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让语文教学这棵大树根旺叶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不同的途径,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弘扬,现就我们的点滴体会交流如下: 一、通过作家背景对作品风格的影响的分析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不断感受到古典文学教化的力量 中国的古典诗词当推唐宋两代,而以宋代为例,除了婉约的柳三变和李清照外,更有“豪放派”的两位大词人
2、苏轼和辛弃疾。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仔细了解他们的词风,理解词人的创作背景,就能很好地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苏轼才华横溢、洒脱豪放,他命运多舛、幽默达观。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经历了人生巨大落差的苏轼将面临怎样的生活?在黄州,东坡居士这个名字开始叫响并流传至今,从苏子瞻到苏东坡,苏轼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磨难和内心的痛苦挣扎?而他的诗风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体会和理解了这些,就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儒家的济世思想、道家的豁达洒脱,虽屡屡遭挫折却矢志不渝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苏轼的人格魅力并从中受益。 再如辛弃疾,与苏轼的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
3、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这又是何等博大的胸襟。从他的身上不难看出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忧国忧民思想体现极为明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中国古典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意象,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在优秀的古诗文中,古人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某一种具体的事物上,从而含蓄委婉地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比如, “月”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迁客骚人抒怀达意的钟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祝
4、福;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展诗人飘逸洒脱之气;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柳永雨霖铃中“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中庸听筝中“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明月” ,这些诗词中的“月”则又体现了诗人对家的眷恋和对家人的柔情。还有古诗文中的“梅、兰、竹、菊”等带有人格魅力的植物意象和“大雁、鹧鸪、鲤鱼、猿猱”等能代人表达感情的意象,都可以在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孔子论语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格魅力,到孟子“舍生取
5、义”的价值取向,到墨子的“兼爱” “非攻”的伟大思想;从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到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流露出的对国家的热爱;这种思想一直延伸到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些诗文都是作者表明心迹、无怨无悔的爱国主义的劲歌。在宋词中,岳飞满江红中的“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也都成为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良好素材。 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依托古诗文的教学来弘扬传统文化,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古典文化的永恒魅力,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尝试更多的方法来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