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建设西部新闻出版强省步伐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实力增强,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找准位置,勇于担当,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加快跨越式发展步伐,力争早日建成西部新闻出版强省。一、 “十一五”时期全省新闻出版业取得辉煌成就,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过去的五年,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社会监管,深化行业改革,突出公共服务,着力加快发展,工作特点鲜明,实力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新闻出版事业健康繁荣。加强政策引导,做好精品生产,涌现出一批
2、精品力作和名报名刊。初步统计,有 2 种图书荣获“国家图书奖” ,1 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 ,2 种音像制品和 1 家杂志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10 种出版物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华商报进入中国最具竞争力报纸 20 强,并稳居前 5 位, 陕西日报 、 西安晚报等先后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纸经营管理先进单位;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等 10 多种科技期刊被国际公认的 6 大期刊检索系统收录,62 种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组织首届“陕西图书奖”的评选、表彰工作,33 种出版物获奖,提升了陕西精品出版物的影响力。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图书产品结构调整
3、效果初显,教材教辅类图书的比例有所下降。从“十五”末到2010 年初,图书出版品种由 4533 种增加到 5780 种,图书总印数由 1.76亿册增长到 1.98 亿册,总印张由 12.47 亿印张增加到 14.8 亿印张。报刊经过几次治理整顿,结构更趋合理,市场更加规范。报纸品种 87 种,总印张由 31.39 亿印张增长到 41.75 亿印张。期刊品种由 266 种增加到268 种,总印张由 2.72 亿印张增长到 3.17 亿印张。音像制品出版品种由200 种增长到 340 种。印刷业正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出版进程加快,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多种经济成分进入出版、
4、印刷、发行领域,并有长足发展。全省民营图书、音像发行销售收入占全省出版物发行销售收入总额的 45%,民营印刷企业总产值占全省印刷总产值的 46%。全省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由 99 亿元增长到 149 亿元,利润总额从 5.8 亿元增长到 12 亿元,资产总额从 145 亿元增长到 179 亿元。全省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已达 10 万人。同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认真编制全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10 个项目进入全省“十二五”文化改革与发展规划,4 个项目进入全省“十二五”规划。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活力初步显现。组建了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发行集团,顺利完成了政企、政事分
5、开,管办分离,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审批事项统一受理。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全省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省内出版社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国有印刷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坚持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创建两个国家级基地取得突破性进展,与西安市经开区共同制定创建西安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示范基地方案 、与西安市高新区共同制定建立西安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实施方案 ,两个基地创建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已上报新闻出版总署。陕西金版图书工程、大报名刊培育工程、数字出版工程等项目工程顺利实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版权贸易数量稳步增长,版权贸易逆差的局面有所改变
6、,女友杂志社、华商传媒集团等出版单位积极在境外创办报刊,传播中华先进文化,提高了我省新闻出版业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坚持依法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规范了行政行为和审批程序。始终保持“扫黄打非”的高压态势。加强版权管理,打击侵权盗版。加大了对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的管理力度,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行业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 “农家书屋”运行方式,提升农家书屋的知名度和社会关注度,共建成农家书屋 5800 个;以“三秦书月”为主要载体的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了行业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深入开展行业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形成全省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研究总报告和四个发展研究子
7、报告,为行业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二、认清形势,增强推动全省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科学研判形势,则能明了大势、顺应潮流;正确看待成绩,则能找准位置、把握未来。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重视存在的问题,既要看到局部、更要看到全局,切实找准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从新的起点出发,确立新目标、实现新跨越。清醒认识我省新闻出版业的位置。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全省新闻出版事业和新闻出版产业正在焕发出生机和活力。2009 年全省文化产业统计数字显示,全省新闻出版业资产占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层资产的44.8%、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 49.5%、利润占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利润的 58.
8、8%,从这些比例中看到,全省新闻出版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标志着我省新闻出版业具备了更好更快发展的条件。自古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放眼全国来看,陕西新闻出版业在全国行业中还处于中下位置。全国新闻出版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 2009 年底,我省新闻出版业和绝大多数西部省份一样,各项经济规模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经济规模排在全国第 18 位,总产出排在全国第 19 位,利润总额排在全国第 17 位,纳税总额排在全国第 20 位。我们一定要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眼界和胸怀,增强争先进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有效地推动新闻出版强省建设。正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全省新闻出版业
9、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在数量上、质量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精品出版物不多,行业公共服务刚刚起步;产业规模较小、集中度较低,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微观主体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一些出版发行单位虽已转企改制,但市场主体意识不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办法不多,过去的经营模式和资源调配方法仍惯性运行,内部机制缺乏活力,内容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吸纳资金的手段不多、产品升级动力不足、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传统业态向战略性新兴业态的转型很不平衡,等等。去年我们做的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对全省新闻出版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些粗略的分
10、析,希望大家能清醒认识这些差距和困难,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加强薄弱环节,切实补齐发展短板。充分认识面临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仍然是一个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条件更加有利、空间更加广阔、后劲更加充足。一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的主阵地、文化建设
11、的主力军,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我省提出要建设文化强省,在推动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方面的整体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期,文化消费潜力正在快速地支撑起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巨大国内市场空间。三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强力推进,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四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提供了传播手段创新、内容形式创新的持久活力。五是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认可度不断提高,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开辟了资本通道和融资渠道。六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12、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的持续加快,为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2010 年,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视察我省新闻出版业时,明确提出,支持我们率先建成西部新闻出版重镇。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赵正永,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悦,副省长郑小明等省上领导也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些都是对我们全行业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牢记责任和使命,不辜负各级领导的厚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推动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的伟大历史责任,力争早日建成新闻出版强省。三、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全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建设新闻出版强省的关键五年。我们要实现由新闻出版资源大省向新闻出版强省的
13、历史性跨越,力争建成西部新闻出版重镇。因此,做好“十二五”时期全省新闻出版工作,使命更加光荣,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全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我省“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全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新闻出版强省的奋斗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体系。实现“两个跨越”:从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跨越,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现代出版生产体系,形成以各种介质为特征、以内容创意为中心、以数字化为技术手段的现代出版生产力;从新闻出版资源大省向新闻出版强省跨越,要在竞争中营造和培育新闻出版市场环境、新闻出版产业体系、新闻出版龙头企业、新闻出版知名品牌
14、,逐步提高我省新闻出版业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实现“两个翻番、两个高于”:力争在 2010 年基础上实现“两个翻番、两个高于” ,即到“十二五”期末,全省新闻出版业年实现销售收入 350 亿元、利润 30 亿元;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新闻出版业和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到“十二五”期末,建设 2-3 个数字出版产业和印刷包装产业集群,形成 3-5 个网络出版强势企业;形成 1-2 个总产出超过 100 亿元、2-3 个总产出超过 50 亿元、一批总产出超过 10 亿元的新闻出版产业集群和产业集团。形成“四个体系”:一是形成科学把握导向、有效规范新闻出版活动和市场、依法管理和职能服务方式更加高
15、效的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服务体系;二是形成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配置优化互补、市场流通健康顺畅为目标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三是形成以农家(社区)书屋建设、全民阅读工程等为主要载体,以充分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和多样式消费为目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形成以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管理干部、优秀编辑、优秀营销人才、优秀职业经理人等领军人才群为重点,以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为核心,能充分发挥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新闻出版人才保障体系。重点推进新闻出版业“12333”工程建设:发挥基地园区集聚辐射作用
16、和项目工程的带动作用,在全面推进我省新闻出版业项目库入库项目的同时,重点抓好“12333”工程建设。“1”是建立陕西出版资金。精品图书报刊出版资金项目已经进入省上规划,要进一步落实政府专项资金,以贴息、拨款、奖励等多种方式扶持精品力作、报刊品牌和优势产业,扶持文艺精品出版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项目。同时要多渠道充实发展资金,在争取政府资金的同时,合法吸纳企业和民间资本,力争建立“陕西出版资金” ,用于扶持跨媒体出版和数字出版、公益性出版发行事业、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2”是抓好两个产业项目。一是西部国际图书城项目,选择西安繁华市区,集国内众多知名出版品牌产品批发展销、新产
17、品发布、学术交流、教育培训、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建成建筑面积为10 万平方米、以图书营销为龙头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名片。二是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图书博览中心项目,建设以“三农”图书营销、发行、展览为主体,传播和交流农业科技知识的中心。第一个“3”是抓好三大基地建设:一是西安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一二期规划占地 2 平方公里,以手机出版、电子书、传统出版数字化、动漫与游戏出版等功能区域为主体,汇集各类国际国内知名数字出版及相关软件研发企业,建设成为引领西部、辐射全国的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二是西安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占地 3 平方公里,以印刷包装为基础,以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生产
18、加工、展示销售、材料供应、教育培训等为主体的现代化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汇集国内外各类高端印刷产业,建设成为特色明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国家级印刷包装示范基地。三是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规划占地面积 1000 亩,成为西部地区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专业化出版物物流基地。第二个“3”是抓好三个中心建设:一是西部版权贸易中心,主要包括文化版权保护、版权信息发布、版权评估、版权代理、版权交易、版权信息数据库,以及版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等功能,建设成为我国西部辐射力最强的版权交易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二是西北(新华)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以新华发行集团主营业务为主体,建设成为集出版物分拣包装、仓储运输、网点配
19、送等为一体的出版物大型物流中心。三是陕西新闻图片资料中心,建筑面积 20000 平方米,整合各类报刊及社会各方面新闻图片资料,重点挖掘整理我省具有较高历史文献及艺术价值的图片资料,利用现代化技术装备进行数字化加工和科学分类,实现集新闻图片资料的研究、收藏、交流、展示、利用、交易等多项功能。第三个“3”是做好三项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一是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工程,抓好项目资金、进度、质量等责任落实,完善“农家书屋”建、管、用长效机制,确保“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加快建设机关书屋、社区书屋,逐步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出版物共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数字农家书屋” ,通过卫星
20、数字发行平台将高品质的视频读物、音频读物、电子图书等内容以数字方式投递到更多的农家书屋中,让群众通过电视、投影、电脑等设备可进行阅读和观看。二是全民阅读工程,每年组织开展历时一月、覆盖城乡、惠及社会各个阶层,以“三秦书月”为载体的全民阅读活动,同时要与广电、电信等传输传播媒介合作,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建设书刊信息和阅读平台,提供便捷、丰富、免费的公共阅读服务,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三是积极实施城乡阅报栏(屏)工程,采取政府支持、报社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城市和乡镇车站、集贸市场、商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地点建设阅报栏和电子阅报屏。上架和传输的报纸以党报、三农类报纸、科普类报纸、文化生
21、活类报纸、健康文摘类报纸为主。我们希望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力求编制出一个体现中省要求、体现群众意愿、符合全省新闻出版工作实际、适应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 。四、创新发展,扎实做好 2011 年全省新闻出版工作2011 年全省新闻出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强对新闻出版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新闻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大跨越、大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全省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今年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认真做好服务大局工作,积极创新内容、形式。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增强新闻出版业内容创新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和产品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