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答竞赛语文教法尝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9255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问自答竞赛语文教法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问自答竞赛语文教法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问自答竞赛语文教法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问自答竞赛语文教法尝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问自答竞赛语文教法尝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自问自答竞赛语文教法尝试摘要:课堂教学离不开“问”和“答” ,我通过尝试采用学生自问自答,并开展竞赛教法,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问自答;预习;测试;竞赛;互问 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问题,仍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目标着眼于教育的长期效应。语文教学的一切活动均是以能否保证和促进学生身心获得主动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为取舍,在教学对象上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突出把外部的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把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

2、重点。 语文能力的形式,与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密不可分,语文学习与方法的指导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前提。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序(课前准备,新课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寻疑解疑,系统小结,复习应试)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认为就要重视“问”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具体作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自问自答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自求的习惯,就得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自问自答,独立钻研。 首先,这种自问自答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学生的课前预习中。所谓“预” ,就是“事先” , “习”就是“练”

3、,预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老师讲课前自己事先看课文前的“预习提示” 、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以达到对课文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借助查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以扫清文字障碍。接着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思考,要紧扣课文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作对象是什么,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某些句子的含义怎样,写作特色是什么等等,然后查有关资料去解决问题。预习中的这一步培养了学生自问自答的能力,有了预习中的自问自答,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讲” ,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目的性会更强,学习兴趣会更浓。没有经过独立钻研直接听老师讲课的作法,效果是不高的。有了学生的充分预习,教师上

4、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这种自问自答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学生阅读测试时的揣摩中。 在解答综合性的阅读测试时,不管试卷是否有考查内容理解方面的题目,自己都要在这方面提出问题。试卷上供阅读的材料如果是议论文,那就要找出论点、论据,了解论证过程,掌握论证方法。如果是记叙文,那就要了解文中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物,说明了什么。 “磨刀不误砍柴工” ,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将有助于解答具体问题。在解答具体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对题目的特殊规定及语言环境的体察。然后带着题目相应的句段,阐释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分析句段的语法结构,了解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而有根据地猜求答案。 例:历艰困而发愤,对于一个国家,一

5、个民族,更是不可缺少的可贵精神。两千四百多年,弱小的越国在吴国的进攻下,兵败国破。而越王勾践含垢忍辱、卧薪尝胆;越国人民齐心并力,深记教训,终于积二十年之努力,击破强敌。兴复祖国,给秀丽的会稽山留下了“报仇雪耻之乡”的美名。逃亡南方的东晋贵族,聚合新亭,眼望沦陷的大好河山,相对而注,有何尝为国家和民族争来一丝益处?只徒然给浩浩长江蒙上了一层耻辱,给后世英雄留下无穷感概罢了。 1、作者在这段文字中的观点和主张是什么? 答:历艰困而发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不可缺少的可贵精神。 2、举例说明这段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答:举例论证,如越王勾践在兵败国破的情况下,忍辱含垢,卧薪尝胆,率领越国人

6、民复兴了祖国,而逃亡南方的东晋贵族,聚合新亭,眼望沦陷的大好河山,只会相对而泣。前者是值得崇敬的,后者是耻辱的。 对所供材料是不是真正真理理解得透彻,需要注意两个环节:一是能否对有关材料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二是能否对有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把握它们的相同、相异、相因、相衬等关系。 这个方法的引导虽然是在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一般来说,应该能了提高了,素质也会相应提高。 二、课堂上采用竞赛方式提问 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课堂提问存在不足:1、提问的自主权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2、问题由教师提出,不能集思广益。3、个别学生不善于思考,造成教学上的“死角” 。这种提问

7、,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能更广泛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改变一下这种提问方式变教师向学生提问为学生向教师提问,也就是逆向提问,情形就会大大改观。逆向提问就是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领会范围有目的地设计问题,进而向教师提问,再由学生和教师予以解答。课堂中运用逆向提问,或为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好途径。具体步骤如下: 1、检查预习。在上课的前几分钟,即组织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例行检查、询问学生的预习准备情况,防止“无票乘车” 、 “滥竽充数” 。 2、举手提问。学生提问要力求清楚、明确、简洁,速度适当慢些。教师应做简单记录,以

8、防问题过多事后记忆不清;学生应认真听讲,仔细思考,重复的问题不必在提。 3、归纳问答。待主要问题提出后,教师在安排学生分类分项目归纳整理,教师同时也可进行快速分类。 4、筛选问题。教师先根据学生提问,明确哪些问题有价值、有代表性、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归纳再次提问。为节省时间、集思广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争论,使问题集中统一。 5、确定问题,即公布筛选结果,明确哪些问题应该保留,哪些问题应该 剔除。对剔除的问题,教师应讲清理由,注意保护这些问题提出者的积极性。 6、板书问题。教师将应该答的问题,根据课文讲解顺序写在黑板上,一般可以分为解题、字词、课文内容结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等几个部

9、分。 7、师生解答。先由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最后由教师明确答案。 8、全课小结。对逆向提问成绩优秀者给予表扬鼓励,布置学生将有效提问制成卡片,留作资料。 逆向提问提出的问题,都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分析比较、热烈讨论、综合归纳设计而成的,它渗透着一种积极探索、刻苦钻研的求知求解欲望,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逆向提问还发展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学生互问互考、小组竞赛 (一)培养彼此切磋的习惯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向一切人学习的好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互动作用。学习过程中,必然有不理解、不全面的地方,必然出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时与同学交换意见,互相切磋

10、、琢磨,往往会豁然开朗,疑窦顿释。要像孔子那样,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要敢于“不耻下问” , “乐于旁问” 。问老师,问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还问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取人之长,不己之短。 (二)让学生自编试题 考生向来由教师出题,学生则一味地被动应试,死记硬背课本内容,陷入题深之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复习中让学生自编练习题,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从学生自编的试题中可以检查出每个学生的层次,教师可根据层次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辅导。 (2)出题者要编出有创见的试题必然要吃透示范题,弄通课文内容,甚至仿照有关资料,改编课文有关内容的结果而设计出切合实际的考题。这一过程,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也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靠多次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 ”这种“内部诱因”就是靠互问互考形式来激发。因此,教师可从中归纳出适合的试题给学生进行测试。 让学生自编试题,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采用“自问自答” 、 “小组竞赛”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 ,促进学生身心获得主动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是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