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99611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文化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文化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文化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文化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9一、 填空题1. 宗教崇拜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远祖崇拜后世圣贤崇拜的源头;近祖崇拜后世宗法文化的先导。2.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三宝:佛、法、僧“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并称三法印。3. 先秦诸子:儒 道 法 墨 阴阳 兵 农 纵横家 杂家 小说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4. 先秦六经: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西汉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东汉七经:五经加上论语 孝经合称七经唐代十二经:“明经”科以“三礼” 、 “三传”合易 诗 书为九经;合论语 孝经尔雅为十二经;宋十三经:合孟

2、子为十三经。南宋四书五经: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 中庸两篇,合论语 孟子为四书;与汉代五经合称。5. 程颢说:“学也者,使人求之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 程颐说:“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天理,敬而已矣”“格物致知”论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朱熹:理气论, “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2 / 9“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存天理,灭人欲 ”。6. 陆九渊:“心即理也” 。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7. 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第

3、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榜眼、探花。二、 大题1、 如何理解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也” ,中国“反向性”文化(中国文化中的“反”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老子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 。 1) 道动于!反! ,是指!道“从!无“到!有“的生成运动&,!道“从!无“ 到!有“的生成运动,就是从无规定到有规定的否定运动&2) 道动于!反“ ,是指对立面的!互相依存“与!物极必反“&相互依存是!我“ 与!他“!显“ 与!隐“!阴“与!阳“!虚“与!实“,!动“ 与!静“的暂时平衡&如老子所言:!有无之相物极必反是对待双方的平衡被

4、打破,当一方获得过度发展而导致向另一方的转化&! 阴盛阳衰 “!否极泰来老子的!反也者,道之动 也“就可译为!道所启动的是反向转化“3) 道动于!反“ ,是指!道“的运动是使万物!回归“ 于道&回归是从有入无,是文明的归藏归潜归化,是与道俱化 在第一层次上,!反“ 的回归义是指死亡“& !反 “的回归义是指!人性自然“的回返因此,在人性回归主题上,反是归潜,是对有死速朽和归因空无的超越,是生存意义上的文明智慧通化& 反“的回归义是指 !始卒若环“ 的大化& !反“ 的回环式的回归义,就不再是线性的生成逆反对反反转平衡,!反“不再是逻辑的单3 / 9行道运作,而是大道圆通,是圆观宏照和化感通变老

5、子庄子的!反“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向性“思维方法的体现与运用&美国学者郝大维指出:!中国文化传统是由反向性概念奠定的&“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先秦诸子是这种!反向性“文化的典型体现,秦汉以后的经学玄学佛学理学心学朴学等同样是这种!反向性“文化的精神传承&然而,人们却大多将这种!反向性“文化简单片面地解释为!复古“!倒退“!回返“,从而遮蔽了!反向性“文化的丰富意蕴, 2、 恒、常、庸 庄子的关键词“庸”和老子的概念“恒” “常” ,都是指向和描述“道”之特性的重要线索。某种程度上, “恒” “常”是指向“庸” ,而“庸”又含藏“恒”

6、 “常” 。“恒” “常” “庸” ,它们就是对“道”的非限定之限定的强名,就是寓短暂于恒久、寓非常于日常、寓无用于有用、寓变易于不易。 “恒” “常”约有三层含义:一是形容词性,即“恒常的” ,如“道可道,非常道” ;二是副词,即“经常” “恒常” , “道恒无名 ”(帛书本三十七章);三是名词义,即“恒常之道” ,如“有无之相生也恒也” 。 庸”约有三层含义:一是“日常” “恒常” ,二是“有用” “用处” ,如谓“庸也者,用也”三是作反问语气词,相当于“哪里” ,庄子“庸”的思想在齐物论中首次提出:“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姚志华认为,

7、得、适、通、用、不用和以明(庄子在另一句话中谈到它)共同阐明了一个重要概念:庸。表达一种生存状态的隐蔽和澄明的双重运作,即正/反、损 /益相辅相成、无过无不及的智慧的生存哲学。“庸”即作为此在的人将自己的本真存在寓托在日常生活世界里。而庄子的阐释还更深一层:“庸也者,用也” ,即大道的“无所可用” “不可知” “不可说”又寄寓在日常生活的“现世之用” “可知” “可说”中。“庸”的思想就是寻求非现成标准的本末体用之贯通,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4 / 9也者,用也”里的“庸”就不仅是工具论的,也是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起源与终极的统一,是在自我的否定中不断达到肯定的圆融。“庸”的思想的提出,

8、是具有突破性的,因为“庸”不仅有“恒常”义,更有“日用”义;既指向“道”的解蔽和聚集以及“物”的绽放和归藏,又指明任何现成的知识都具有双边性,都是有用和无用的合观,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就是关于生命通于大道的实践论。 “恒” “常” “庸”都是老子、庄子式的现象学的“还原” “建构”和“解构” 。道”就是“得其环中”的恒、常、庸,是“人在十字路口面临无限选择的可能” ,是“万物”从“道”中涌现,又向“道”聚集。3、 天籁、物化天籁出自庄子齐物论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与地籁、人籁相比较,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各物因其自然状态而自己发出的声音,天地间音响中的一种。天籁的

9、发声全凭自己,完全摆脱了任何外力的约束,是天然自发而生,因而这种不依赖任何外力的自然音响最美,胜于地籁及人籁。又天籁构成的乐曲就是“天乐” ,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庄子天乐 ) 。反映出庄子标举自然之美,贬抑人造艺术的主张。因为“天籁”是对“籁”的超越,是对“人”的超越, “天乐”73是对“人乐”的超越等),也就是对“物”或“孔窍”的超越,与“物于物”的“物”有所不同, “天籁”则是“物物而不物于物”75的,至于庄子所谓 “物忘” 、 “齐物”82等,都可以将其视为对“天籁”这一本质特征的强调。“物化” ,最早出自“庄周梦蝶”的寓言:“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必有分也

10、,此之谓物化。 ”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一种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生和死、醒与梦,以及一切事物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是由“道”变化出来的不同物象,所以在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的生死差别、彼我区分没有必要去追究了,就象没有必要去搞清楚究竟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一样。圣人就是5 / 9根本取消了万物间的差别、对立,而任之自然、随物变化,从而进入“物化”的境界。“物化”是庄子中的一个晦蔽的术语 ,是庄子阐释人的生存和化解各种矛盾的方式 ,其实质是“道化”境界的过渡。同时 ,物化又具有多种含义 :它是道、物之间的一种微妙的运动方式 ,是人生应当体悟的一

11、种诗化境界 更多还原4、 结合论语材料,理解儒家“孝、仁、礼”的思想屁屁踢有材料 看考宁其他的孝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孔子:1、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 ,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 “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2、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 ,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

12、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 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3、把“孝”与“悌”结合起来。 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 。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4、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 论语里

13、仁 。 “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5、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6 / 9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悦的神色;行为要合义合礼;另外也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丧祭亦应合义合礼;且必须时常缅怀他们,并效法他们合义合礼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算是孝吧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

14、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 ,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 ,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 ,仁爱之心;其“义” ,指正路, “义,人之正路也” 。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礼 指的是周礼, 即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等级观念

15、和社会秩序。孔子将“礼”从宗教范畴推广到人间成为人文世界的行为规范。他不仅是等级社会的外在形式,而且与人的内在理性仁结合在一起,使“礼”的实践成为人的内发行为,达到自我控制的地步。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如恭敬、和顺、谦让7 / 9 礼的本体是真心,儒家讲诚意、正心,应用在生活上待人接物,这个就叫做礼。5、 魏晋玄学中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名教:以正名定分为主要内容的礼教,以儒家哲理化的伦理学说为内涵,以承继西周宗法礼制程式化的礼仪规则为形式 。何晏与王弼在社会观方面提出“名教出于自然”的基本原则,这是对汉代儒家为维护封建正统秩序所制定的一整套伦理规范以

16、及为论证这些伦理规范所建立的道德哲学的全面挑战。阮、嵇:“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带有强烈的反儒倾向,要求人超脱名教的束缚,批判“名教”教人弄虚作假、追名逐利,表现出对“名教”较多否定态度。同时他们又欣赏老庄逍遥遁世的思想,对司马集团残暴的统治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阮、嵇等人比何晏、王弼更加极端,他们认为世界的本质即自然,完全可以建立一个以自然人性基础上的理想社会。阮、嵇二氏将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突出出来,成为其体系之主干。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天人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本体论与社会现象的关系问题的特殊表现形式。向秀、郭象:“名教即自然” ,调和了二者的关系,认为儒家讲的“圣人”和道家讲的

17、“神人”是合一的,这就重新对名教的合理性作出了论证。向秀、郭象对中国哲学的思辨性有很大贡献。6、 理解龙树中论 “色空” “中道”的思想龙树中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切从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事物,都是空无所有的,也可以说是“假名”,又可称之为“中道” 。因缘所生法就是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并不存在永恒不灭的自性。8 / 9后面的空、假、中道义就是所谓的空观、假观、中观。空观证明了世间的一切法的确没有永恒不灭的自性。菩萨的假观就能达到这一境界,就能体会一切法如梦如幻,都是假名而已,这样就不会执着于一切法。中观是佛的观法,中道义就是中观所见,全称“中道第一义谛”

18、,也是佛法的第一义谛。“色空”释: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 自性有与众缘和合而有,是绝然对立的,有自性者即不是缘起的,缘起的必是无自性。由于一切法无自性空,所以一切可仗因缘而成立。 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色空论的思想基础是”缘起性空”论。 空不是虚无,不是不存在,不是指什么都没有的意思,空只是否定诸法的自性(世间法的自性) ,是指一切现象都是缘起的。 .空,即一切法的实相,非离诸法而有一普遍实在之存有。“中道” 所谓“中道”,是指对缘起法,不仅要看到它无“自性”(空) 的一面,又要看到它假设(假有) 的一面。二

19、者是相互联系的,因其无“自性”才是假施设,因为假施设才是“空” 。这种既不偏于有(实有),也不偏于“空”(虚无的空)的方法 ,就是龙树所极力宣传的“中道观” 。 根据龙树的中道观,现象界的一切事物既然都是空无自性的,也可以说是“假名”施设,那么,我们就要用不偏不倚的中道方法去对待它们,既不偏于有,也不偏于无,既不偏于这边,也不偏于那边。这也暗含了要去除偏执邪见,离开各个极端,超出所有戏论,才能达到对中道实相的体认。7、 神秀、慧能两首佛偈,比较理解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9 / 9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弟子就如同是

20、菩提树,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时时不断地观照自己,不让尘垢障蔽光明的本性。神秀主张循序渐进,通过抑制身心活动,断除一切妄念,灭尽所有杂想,最后达到解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心境也并不是清静心。本来应无所住,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认为客观世界本来就是空,无所谓矛盾差别,因而不存在断恶去染的问题。否定传统形式的坐禅,主张禅不应该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关键在于内心的体验领悟 在慧能看来,客观世界、主观形象全是虚妄,而佛性智慧即真实的本体却不受“六尘”沾染,空寂清净,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佛性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 与慧能相反,神秀不认为佛性具有独立性

21、,他认为佛性是有赖于“人我”的。“我”是最高的,是主体,佛性是从属的,是处于“我”的支配之下的,他在佛偈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也就等于说佛性是有相的。既然“佛性”有“身”和“心” ,这种“佛”就不是真佛,而是披上了佛的外壳的“人我” 。 “人我”是主体,要使“佛性”莫惹尘埃,就必须“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如果我不去拂拭,尘埃就会污染“佛性” 。因此神秀主张的修行方法是“坐禅习定” ,也即后人所说的“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 。 而慧能的禅法却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菩提般若之智”是每个人心中本来就有的,所以它就是人的本性,人们在佛教觉悟的本性上一律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具备佛性,而在于对佛性的迷失与醒悟;每个人之所以可能成佛得到解脱,就因为人们本来就有觉悟的本性,于是才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所以佛性是人们觉悟成佛的内在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