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肝升白汤治疗慢性肝病低白蛋白血症及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关键词】 软肝升白 【摘要】 目的 运用中药软肝升白汤对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低白蛋白症及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 72 例慢性肝炎中度以上和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白蛋白低于 35g/L 患者按 1:1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软肝升白汤为基本方剂加减,治疗 1 个月为 1 个疗程,共用 2 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A/G 比值、肝脾超声波检测、门静脉内径及脾厚恢复情况及肝纤维化四项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及A/G 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 ,门
2、静脉内径缩小及脾厚恢复正常方面治疗组亦较对照组明显(P0.05) ,肝纤维化四项治疗明显改善(P0.05) 。结论 软肝升白汤对慢性肝炎中度以上及肝硬化患者在改善肝功能,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改善 A/G 比值,降低门静脉压力,缩小脾脏及改善肝纤维化四项方面疗效十分显著。 关键词 软肝升白汤 低白蛋白血症 肝纤维化本文观察软肝升白汤治疗慢性肝病低白蛋白血症及抗肝纤维化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 1995 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选择 1998 年以来收住我院的慢性肝炎中度以上和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白蛋白低于 35g/L 患者共 72
3、 例,男 50 例,女 22 例,年龄(324.8)(556.4)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情况相同,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接近,P0.05。1.2 方法 均给予甘利欣、肝安、苦参碱、齐墩果酸、维生素 C 等护肝药物治疗,腹水浮肿明显者给予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浆或人血清白蛋白及利尿剂。合并肝胆道感染或自发 性腹膜炎者,加用舒他西林、替硝唑或头孢噻肟钠抗炎。治疗组每日服用中药,以白术、土茯苓、黄芪、鳖甲、白芍、生大黄为基本方的煎剂。肝肾阳虚者加巴戟天、仙灵脾;肝肾阴虚者加用生地、山萸肉、太子参;湿内蕴者加茵陈、金钱草、田基黄、白花蛇舌草;肝郁气滞者加郁金、延胡索、柴胡等;腹水多者加用车前子、
4、泽泻;血瘀加三棱、莪术、丹参、田七、山甲活血化瘀;血虚加当归、鸡血藤、川芎和营补血。上述治疗 1 个月为 1 个疗程,共 2 个疗程,每半个月复查肝功 1 次,观察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 的变化。白蛋白回升到35g/L 以上者为复常,并观察腹水及浮肿完全消退的天数和脾大、肝纤四项的变化。界定门静脉1.4cm、脾静脉0.9cm 为增宽,脾厚度4cm 为脾大。2 结果分别统计两组治疗 1 个月、2 个月后的血清白蛋白升高差值,P 值均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血清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有 34 例白蛋白复常,而对照组仅 4 例复常。两组有腹水浮肿的病例经治疗后消退时间基本
5、相等,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门静脉内径明显缩小,脾大情况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有不同程度回缩,其中恢复正常者有 15 例;而对照组只有 3 例,P 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肝纤维化四项(HPC-、-C、LN、HA)治疗组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有 15 例指标降低至正常,对照组仅 6 例降低至正常。其中两组发生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失代偿期多次发生腹水者(2 次以上) ,抗肝纤维化治疗效果欠佳,但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者,仍可逆转至正常或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 值0.05,差异有显著性。3 讨论肝硬化属中医“鼓胀” 、 “瘕” 、 “积聚”范畴,为古代四大难症之一。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我们认
6、为肝硬化的形成,尤其是肝炎肝硬化,其因为外邪疫毒感染,其果为损于脾、伤于肝而后达之肾,病由经久而得。正邪斗争的结果是“正已伤,邪未尽,湿毒瘀结,粘滞难除,病亦经久难愈” 。故治疗上提出“理脾为主,辅以强肝滋肾,佐以软坚散结解毒除湿逐瘀”的治疗方法,以达“扶正祛邪,正盛邪消”的效果。此“三脏同治,扶正祛邪”之法亦正好符合“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1 ;“健脾可磨积,脾健积自消” , “脾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古训。按上述原则组成软肝升白汤,方中黄芪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现代研究证实其对免疫系统有广泛影响,黄芪可使、型胶原分泌量下降,抑制了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减
7、少了胶原纤维在肝脏内的沉积,抗纤维化及诱导内生 -干扰素的产生,扩张血管,改善肝脏微循环,几乎涵盖了硬化的各个病理环节。鳖甲滋养肝肾,软坚散结,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血浆白蛋白,软缩肝脾;而黄芪与白术均可健脾补气,促进白蛋白合成,尤其重用,剂量可 4050g,可提高合成激素水平,促进 白蛋白合成;土茯苓祛湿健脾;仙灵脾能补肝肾,助阳益精,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丹参能活血化瘀,破宿血,消瘀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纤维化,促肝细胞再生和肝脏蛋白质的代谢,降低门静脉压力;大黄具有泻下、保肝、利胆、消炎、消除内毒素,调节免疫等作用。通过泻下,减轻内毒素血症,帮助机体清除肝
8、炎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能退黄,改善肝功能,而且可使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坏死等程度减轻,抑制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具有免疫调控,稳定机体内环境,修复肝细胞作用。实验证明:大黄对黄疸肝炎、肝坏死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能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大黄保肝、抗炎、退黄的作用机制 2 。黄芪、鳖甲、白术为主药,佐以茯苓、白芍、生大黄、山萸肉、仙灵脾、当归等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所致的低白蛋白血症,用药 12个月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获明显提高,脾大及肝纤维化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有较好的软肝散结、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3 。鳖甲、当归、柴胡、白芍、黄芪等组方可抑制肝贮脂细胞活化、增殖和转化;减少细胞外基
9、质成分的产生,促进过度沉积的细胞降解和吸收,抑制与肝纤维化有关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从而减少 ECM 的生成,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本组方既符合中医辨证理论,又结合了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精选出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阻断并逆转肝纤维化,改善且重建肝脏血液循环,降低门脉压力,软肝缩脾功能等药物,对肝硬化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多靶点的干预治疗,故临床研究显示出良好效果。其远期疗效以及对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参考文献1 陈朝俊,袁超英.强肝软坚散治疗肝硬化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2):87-88.2 黄认群,王崇国,林珍辉.大黄对黄疸型肝炎 TNF-、IL-6 的影响.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2):37.3 谢崇喜.重用白术治疗慢性肝病低白蛋白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