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武汉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重点课题经典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成 果 公 报标识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小学承担的经典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薛姣,女,校长,中高职称,主持完成了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经典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课题批准号为21012A011。课题组主要成员有:刘红玲、范玉琴、盛寅芳、吴丽静、张思源、刘丹、向晓鸣、董双萍、韩经中、李娜。正文一、研究目的及意义(一)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进城务工的子女,家庭教育环境不够理想,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表现在主动为学生购买图书的现象较少,即使买书,也缺乏选择
2、和指导能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购买不多。二是学生阅读经典量较少。由于缺少指导,学生对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从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所购课外读物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三是读写结合能力较差,写作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读书过程中缺少指导,更缺乏引导,学生的阅读活动有平庸化趋势,不能深入思考和体会,能读不会写,能读写不好,读写脱节的现象严重。部分学生爱读书,但缺乏流畅表达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经典的量决定了学生写作表达的层次,阅读品位的雅与俗也直接影响着写作表达的高与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读经典名篇,如何找准经典名篇中的读写结合点,如何在阅读指导中让学生的语文
3、素养和习作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是我校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必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落2实其提出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其次,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提高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读写分离的教育教学方式,既浪费了有利的作文教育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读写结合势在必行。第三,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丰富的积累,灵活的运用”是形成语文素养
4、的基础。随着高考的改革, “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人的认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依靠阅读与作文能力的增强。因此,开展经典阅读,进行读写结合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三)学校发展的需要“文化立校,质量强校” 。学校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必须有过硬的教学质量。强调多读经典,读好经典,是营造良好学校文化的重要方面,经典浸润的校园,才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基于以上三个需要,我们提出了 “经典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经典阅读,培养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形式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读写结合训练的策略角度出发,对现行
5、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进行深入解读,开发系列校本教材,指导课外阅读,力求将经典阅读与习作指导有效结合,巧妙地抓住结合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习作能力。在“读与写”的双向迁移中,使阅读和习作形成互相补充的有机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1)调查了解学生习作水平及读写结合情况,制调查问卷,形成调查报告。(2)按照“荐书三原则” ,推荐低中高三个年段经典课外读物,出书单。(3)挑选一至六年级课内经典篇目,进行“读-析-仿-荐”四步的“读中学写”课堂教学设计。3(4)探索课内经典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的策略(5)探索课外经典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的策略(6)进行“播洒
6、阳光”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开展校本教材的课堂教学方式研究。(7)探索校本教材中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方法我校课题组以行动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以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为辅:1、问卷调查法。通过学生习作基本情况及读写结合情况的问卷调查,形成报告。2、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经典诵读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3、行动研究法。研究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各阶段研究工作的回顾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三、主要成果及学术价值(一)主要结论与发现1、明晰相关课题核心概念的内涵及界定1、经典: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经典”包含四个义项(1
7、)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2)泛指各宗教宣传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 (4)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本课题经典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书籍,以及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有读写结合点的经典篇章。2、读写结合:读,指阅读,不仅包括教材中经典文章的读,也包括课外适合学生读的经典读物。写,指写作,书面表达。读写结合是以经典文章或者经典著作片段为载体,挖掘文章写作训练的元素,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与人文素养四者融为一体。通过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促进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2、在调查分析中寻找到了三条途
8、径4我校课题组结合课题研究目标,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两次调查,形成了“我校学生习作基本情况”及“我校学生读写结合现状”的调查报告。(1)关于学生习作情况调查2013 年 3 月,我们在六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学生习作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工作。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习作的兴趣,课外阅读和积累,以及习作中的经验与困难。调查采用记名问卷的方法。每班 10 名同学,共计 40 份问卷,回收40 份问卷,所有数据全部采用人工统计处理分析,有效率达 100%。通过对问卷的分析,课题组教师有了如下几点思考:一要培养学生兴趣。指导学生习作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或者涉及多样的活动,让学生
9、搜集素材。素材丰富了,学生就有话可说,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二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要细致地反映生活,一定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一句话,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三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语言积累以大量阅读为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并背诵其中的优秀篇章,以丰厚他们的语言功底。四要准确把握各年级的习作标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教师对各年段的习作标准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划分,出现了年级不同,要求一样的倾向,使学生觉得习作“高不可攀” ,从而产生消极,对作文失去兴趣。问题明则思路清,有了上述思考, 研究团队力求通过三条途径实现读写结合:一是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实现读写
10、结合,二是在课外丰富的活动中实现读写结合,三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实现读写结合。(2)关于学生读写结合现状调查2015 年 4 月,课题组在六年级(课题研究时的三年级)四个班进行了“读写结合”情况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 141 份,回收问卷 141 份,问卷回收率 100%。问卷调查对象为我校六年级的 141 名学生。从调查问卷情况来看,课题组成员的辛苦付出和不断努力,已经初见成效:首先,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爱读书的习惯逐步养成。经过我们多方位的指导和培养,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室里经常能看到学生读5书的身影,课间也时常听到学生在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学生的书包里也多了一两本课外
11、书,看书已经成为学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其次,以课文为载体, “依葫芦画瓢” ,更多学生“乐”写了。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首先,我们从教材入手。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例。我们经常向学生推荐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学-用” 、“仿- 创”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了习作难度。我们还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习作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
12、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第三,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明显提高。通过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学生读的书增多了,知道的知识也多了。说话、写作文、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从问卷可以看到,孩子们的阅读更多的受到教师课堂教学和课本的影响,孩子喜爱的课外篇目无一例外首选了四大名著,而国外名著也首选高尔基的三部曲,如何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宽阔的经典阅读平台,使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中对经典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从中收益更多,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另外我们也发现,学生在积累时,倾向于摘抄和背诵,而对于仿写和写观后感,还
13、是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还没有完全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仍有部分学困生存在写作欲望不强,不够积极主动的情况。(二)创新观点及突破性进展1、积极探索语文教材中经典篇目“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经典阅读不同于泛阅读,要有明确的策略,读永远大于写,阅读大于经典阅读。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1)引导读,模仿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有着较强的模仿性,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喜欢模仿别人。而读中促写,以读仿写,恰恰顺应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6抓住课文中的精彩片断,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绘本阅读,仿句子。优秀绘本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
14、,让学生有对象可模仿,是低年级写话训练优秀素材。通过读文赏图,让学生先说后写,图文并茂,创作表达。绘本我妈妈 ,抓住人物特点,运用比喻的表达方式作为写话训练的着眼点,进行“-是-,还(又)是 -”和“ -像-,还(又)像-”的句式训练。看到孩子们充满童趣和想象表达,让人欣喜不已。比如“我妈妈像金鱼一样可爱,又像太阳一样温暖。她真的真的很棒!” “我妈妈的声音像仙女一样甜美,吼起来像老虎一样可怕。这就是我妈妈。她真的很棒!”鹦鹉学舌,仿片段 。激励仿写,主动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如体会匆匆里遣词造句的精妙传神,现场演示,观察联想,笔尖自然会流泻出“上课说悄悄话时,日子从嘴皮子下溜过;玩弹儿
15、球时,日子从手指间穿过;下午打乒乓球时,日子顺着乒乓球滚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语句。这类仿片段练笔,立足阅读,放眼生活,练笔会收获:情感上不写不快,内容里言之有物,过程中得心应手。 提纲挈领,仿结构。为了培养学生在能对文章巧妙地进行谋篇布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同时,引导学生仿写结构,搭建架子,能形成篇章更好,列个写作提纲也行,把结构近似的文章“合并同类项”同样可喜。领略了索溪峪的“野” ,感受平行发展的并列美,再往柚乡行 ;通过十六年前的回忆体会前后照应的对称美,引起雨中情等。结伴同行,仿顺序。不同的文体和各自的表达需要,写作顺
16、序也各有特点:按事情发展顺序,以时间先后为序,根据地点转移的顺序,按不同事物分类的顺序模仿顺序安排可借图例、表格示意,只要能一目了然的表示出清晰的思路即可。移花接木,仿细节。文章具体写法的表现方式可谓千姿百态,针对课文在某一方面最突出的特点,进行片断嫁接,不失为练笔的一条捷径。读金色的鱼钩 ,学廖廖数笔的外貌素描法给同学画像;读荔枝 ,学入木三分的动作7刻画,演绎自己的小动作;读争画 ,学对话的风趣幽默,录一段精彩的唇枪舌剑(2)指导读,变式写转换文体,改写。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练笔。如将碛中作改成散文,写出了悲凉
17、中深沉哀婉的乡愁。延伸原文,续写。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作延伸。例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就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想想凡卡满怀希望入睡,他的希望能实现吗?他的生活会有所改变吗?于是在学生的习作中就看到他们神奇的想象。有的写道:凡卡这一睡就睡了两个钟头。他刚刚醒来,就被老板娘毒打了一顿。他继续过着以前的生活。有的写道:凡卡一直等不到爷爷,就萌生了溜去乡下找爷爷的想法。还有的写道:凡卡做了个美梦,在梦中与爷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但是梦醒后,他面对的是更加悲惨的命运填充空白,补写。古诗中的佳句,往往内涵丰富。例如:游子吟这首诗中,当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提问学生:
18、 “这句诗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诗中的慈母会对游子说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填补诗中的空白,作一作小练笔,充实文本,扩写。可以把总领句扩写成具体的一段话,还可以根据某一情节或某一句话写成具体的一段话,还可以增添一些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用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把原文写得更充实,更具体。例如画蛇添足 囫囵吞枣等寓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我们不妨让学生“添油加醋” ,扩写成更丰富更生动的小故事。(3)疏导读,创意写联系读,应用写。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写,写出生活气息。欣赏了索溪峪的“野” 为家乡的某处风景写一段广告词;学习烦闷了,想去河边野炊,怎样说服老师呢?那就来份建议书吧 这样
19、的练笔来自生活实际,在生活的实景里,有话可写,言之有序,同时又能享受到写作实用的美妙。8发散读,自主写。我们练笔也可以采取“自主练笔” 。如学了空城计 ,小组成员分别阅读了三国演义 ,大家就“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自主写一写。有的盛赞诸葛亮智慧超群,有的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也有学生指出诸葛亮用人有误,失了街亭,还有的认为诸葛亮七出祁山,是劳民伤财,不值得。(4)交流读,展示写及时点评,鼓励写。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练笔展读,点评,和学生进行练笔讨论,鼓励学生坚持写。首先,对学生的练笔,写完后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让他们谈自己的想法和写法。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练笔要查阅,并在班上集体点评,对其中有特色
20、的练笔还要以表扬,特别突出的还可以在班级黑板上和学校文化长廊上展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合作展示,竞争写。实验班开展“每日一句争擂主” 、 “每周一文节节高” 、“每月一报装扮墙” 、 “每期一集作品选”等活动,形成竞争氛围。推荐发表,激励写。挑选优秀习作推荐给学语文 、 帅作文 现代少年报等报刊发表,鼓励自信心不强的学生将自己满意的片断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 2、探究课内经典阅读“读中学写”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在“读中学写” 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水乳交融,和谐共生。其基本程序可以表述为“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会自主阅读学生在教师
21、提供的具体文本中分析品味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进行仿写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推荐中爱上阅读 ”。二是阅读在前,披文赏析的原则。学生的有效阅读经典,是教师教学的前提。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经典。课中,师生合作品悟文本,共同归纳写作特色,使学生达到理解课文、品味文字、学习写法、积累语言的目的。三是当堂动笔的原则。 “ 读中学写”模式强调当堂动笔,先读书,再分析,后动笔。动笔讲究“读写结合” ,如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圈点勾画,品读重点段落时写批注,以及后来的仿写,都体现出当堂动笔的原则。四是及时反馈性原则。 “读中学写”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学生阅读和仿写效果的及时反馈。3、课内经典阅读“读中学写” 课堂教学
22、四步骤9第一步:读。 “读” ,即“阅读经典” ,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针对性的“阅读经典” ,教师根据教材文本选择阅读的经典篇目,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课前的经典阅读。前置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自主阅读经典,为课堂上做充分准备,也为教师下一步的引导点拨提供起点。第二步:析。 “析” ,即“赏析写法” ,通过研读文本,弄清学生读懂了什么?文本中精彩之处所在?为什么精彩?教师通过学生交流阅读内容,了解学生阅读状况,然后重点研读精彩部分,分析归纳写作方法,为学生仿写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步:仿。 “仿” ,即“依文仿写” ,教师通过前面的教学,全面掌握学生对文本写法的理解程度,设置仿写情境,激发学生
23、习作兴趣,自由快乐地写作。学生仿写后做好及时的反馈展示,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第四步:荐。 “荐” ,即“拓展推荐” ,依据文本主题,教师向学生推荐类别相同或相近的经典书籍,不断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一步步感受到阅读经典的快乐,养成经典伴我成长的阅读习惯,最终提升语文素养。4、积极探索课外经典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本课题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读写训练有机地拧在一起,指导学生训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1)指定阅读,自在写指定阅读是明确指定书目并有确定时间要求的一种阅读方式。读的书目是指定的,但写的要求却是自在的。古人有从写“放胆文”起步
24、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的写作理念。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消解写作神秘感恐惧心,在没有“作文”意识的放松状态下自由表达。最简便易行的是在阅读中“读书随写” ,采用广种薄收的方法,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随心所欲,随时动笔。随意阅读,拓展视野,体验情感,提笔在文字下作记号,动手于空白处写批注。不求冥思苦想字字推敲,只管信手拈来顺乎自然,一词一句文从字顺,三言两语传情达意。长短都是练笔,多少也算读书笔记。动笔如此随心所欲我手写我心,行文有个性。天长日长,习惯成自然。随书而动,写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优等生可以写出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抄录文章中的精彩10片断
25、、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抄录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日日阅读,写日记。培养学生写好阅读日记。日记的内容千变化,长短不限,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不定期检查,对于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夸奖,树立榜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则耐心指导鼓励。厚书读薄,花样翻新。感悟内容,积累语言,提取信息,为我所有。表现形式,不拘一格。求容易可寻段摘句,敢挑战就另辟蹊径;要简洁便安小标题,想明了则编写提纲;图新鲜则来首小诗,搞创意就编段顺口溜;出怪招成语谚语开沙龙,露一手影视片名接串联。花样翻新,口味多变,求“异”存“同” ,百花齐放。(2)浏览阅读,自由写浏览
26、阅读指的是预定时间较长且有具体的目标要求但不作内容硬性规定的阅读方式。一般适宜在课余或假期,利用阅读时查阅资料把书读厚的机会,适时练笔,一举多得。(3)自由选读,创意写写个性化读后感。读后感的主体是“感” 。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开展读后感比赛活动,不少孩子写出了创意。如读西游记有感,有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有喜欢执着取经的唐僧,有喜欢开朗的猪八戒的,还有喜欢踏实认真的沙僧的。自创童书。 “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 “培养创新精神,放开种种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这些观点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经典的基础上,我们提倡学生自己创作,开展了“自创童书”的比赛。 丑小鸭新编 小马上网 我的旅游计划等,闪现童心色彩。(4)交互阅读,合作写交互阅读是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资讯共享的阅读方式,因此老师同时参与活动,师生间的交流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技能了解、督促、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