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06668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近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近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近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近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近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研究摘要 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大环境,劳动力市场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效果。本文针对我国近期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作了相应研究。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就业 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大环境,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效果。目前我国处于二元经济转换,同时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包括劳动力资源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机制配置的机制转变。在经历就业迅速扩大和遭遇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同时,就业形式和就业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蔡(2008)通过梳理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并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对城乡就业增

2、长和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打破了传统的关于“就业零增长” 、 “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成不变”等神话。提供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指标,准确地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提高、就业总量增长和结构多元化,及其城镇就业压力的缓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的事实。他还通过对人口转变过程的阐释,预测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做出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的判断,并揭示了这个转折点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出的挑战。陆铭、蒋仕卿(2007)将 1996 年视为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折点。在第一阶段,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人们职业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在第二阶段

3、,结构调整则主要表现为人们在不同的就业状态上的分化。失业人数与职工数量之比,以及其他人口与职工数量之比在 1997 年之后也同步上升,这也反映出了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而其他人口数量与职工数量之比的快速上升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 这些观点在众多的宏观经济分析中得到了验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2005 年初分析得出 2004 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超过了 900 万人,预测 2005 年就业矛盾将会比 2004 年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1)长期性就业压力依然过大。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力

4、资源增长的高峰期,在城镇新增就业群体、累积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要求就业的总规模每年在 2500 万人左右,而新增就业机会不足 1000 万人。(2)2005 年经济增长率的回落,将对就业增加形成短期压力。(3)大学毕业生大规模集中释放将继续加大就业供需矛盾。据统计,200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 212 万,初次就业率仅为 50%左右,2004 年高校毕业生达到 280 万,到 6 月底平均签约率为 60%,再加上 2005 年毕业无法就业的学生,累积的就业矛盾越来越大。总之,2005 年新增城镇就业 90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5%预期目的实现有相当的难度。 而 2005

5、年底的报告否定了上述 2005 年经济增长率回落的预测,验证了经济的强劲增长使 2005 年的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就业增长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2005 年第 3 季度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数达 11102.7万人,比第 1 季度增加 130.4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 158.4 万人。但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其他主要指标而言,就业增长明显偏慢,第 3 季度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同比仅增长 1.4%,GDP 增长的就业弹性只有 0.15。工业企业就业增长稍快一些,但相对于上年同期也有所回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增长缓慢将会制约未来的消费增长,同时也使农民在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偏少,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蔡,

6、都阳(2005) 考虑到“十一五”期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经济增长可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就业弹性的变化范围作为分析的基础。对这一时期劳动力供求关系作出了判断,认为从总体上看, “十一五”期间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将逐步减轻,相对于“九五”和“十五”期间,创造就业需求的压力减轻。但是, “十一五”初期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上升期,就业形势仍将严峻。劳动保障部专题小组(2007)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继续存在,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技能不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在不同地区出现,虽属局部现象,但短期内难以消除。

7、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2007 年底调查显示 2007 年就业增长形势良好。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 629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70%,创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同期最好水平。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将突破 1200 万人。城镇净增就业量将首次突破 1000 万人,达到1011 万人,比上年增加 32 万人。这得力于经济增长的快速平稳增长,也与积极就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密切相关。并预测 2008 年,我国的就业增长形势依然较好。目前,尽管城镇单位新增就业有放慢的迹象(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增长有所放慢),但工业企业就业增长一直会保持 6%以上的较快增长态势,预计 2008

8、 年这一趋势会延续。利用就业弹性预测方法,预计 2008 年城镇净增就业量将达到 1032 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继续突破 1200 万个。2008 年,城镇就业增长的目标可设定为新增城镇就业 1000 万人,失业率控制在 4.5%以下。 综上所述,整体看来,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参考文献: 1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10-17 2陆铭,蒋仕卿. 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7(6):14-22 3蔡都阳:“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求关系及相关政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5(8):2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