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教育供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摘 要:教育供求不仅是一项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教育经济学对教育供求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并指出未来教育供求研究应更加关注教育供求的特殊性和教育供给方式的多元化,同时教育供求的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关键词:教育供求;回顾;反思教育供求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回顾教育供求问题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教育供求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展望教育供求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疑对教育经济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教育供求研究的社会背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从其本身来看,确实有别于纯粹的商业
2、性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培养的各类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因而教育同其它任何商品生产部门一样,都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教育在劳动者个人的就业、收益的获得和自我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迫切。可以这样说,教育需求膨胀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教育认识的飞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教育,特别是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改变人们的社会地位,带来各种经济和非经济收益,期望通过受教育获得较高的文化素养,获得较好的职业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3、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共识。但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高层次教育需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客观条件和政策上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质量和高层次的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这种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矛盾日益尖锐。关于教育供求问题的研究,国外曾有多种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供求理论有三种:一是按国家人力需求组织教育供给的理论,二是按教育投资收益率组织教育供给的理论,三是按个人教育需求组织教育供给的理论。上述理论尽管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对于这些理论只能有分析地加以借鉴和运用。由于教育供求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现实问题,立足于现实国情开展对该问题
4、的研究在我国既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也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教育供求研究的回顾回顾我国教育供求研究,析我国教育供求研究的现状,找出当前供求领域的热点问题,反思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是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前提。(一)教育供求的基本概念国内研究对教育供求的基本概念表述如下:教育供求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教育机会的供给和需求。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学生的受教育机会,狭义的教育供给是指各级普通学校提供的教育机会;广义的教育供给还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 (诸如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在职培养等)所提供的教育机会。教育需
5、求是指国家、企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教育需求代表着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的支付能力,还表现为受教育者为接受教育所失去的其他收入,也就是教育机会成本。教育供求研究的视角不仅关注学校提供的教育机会的供求,也重视学校提供的教育“产品”的供求问题。有人认为教育产品供给是各级各类教育毕业生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教育产品(人力资本)的数量。教育产品供给的主体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毕业生,供给的对象是教育产品(人力资本) ,教育产品有效供给具体表现为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所接纳。教育产品需求为社会各用人单位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各级各类教育产品(人力资本)的数量。教育产品的需求主体是社会用人单位。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
6、业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03 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 212 万人,而就业率只有 70,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就是教育产品供求问题。然而,由于教育需求不是纯经济学的范畴,它除了经济意义之外还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内涵,要准确理解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也困难得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混淆了需求与需要。如有人认为“人们对教育需求是无限的,但社会对个人教育供给则是有限的” 、 “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从而产生供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需求究竟是不是无限的呢?很明显,个人的支付能力不可能是无限的,对于收入低下的弱势群体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理清教育需求的内部结构和供求关系仍是一
7、个复杂的问题。二是当个人的教育需要成为社会民主、进步的要求时,个人的某些教育需求则变成了国家的公共需求。无论个人有无支付能力,国家都会保障这种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例如,在义务教育阶段,个人没有选择不接受教育的权利,只能接受强制性的义务教育。(二)教育供求矛盾的产生与调节教育供求矛盾也就是指教育供求失衡,是指教育处于供给小于需求或是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这种失衡既可能是供给不足所致,也可能是需求膨胀所造成,还可能是供求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失衡之顽症正是需求日益膨胀与供给不足所共同酿成的。教育供求,从静态的角度看,存在着平衡问题。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由于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是由不同的主体
8、来承担的,教育的供给和需求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动。对教育供求矛盾的调节,最典型的有两种,即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教育供给与需求愈来愈多地受到市场的影响。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供求产生一定影响,关键在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排它性。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消费上具有排它性而又无外在效益的产品被称为私人产品,应当由市场来提供。而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虽然在消费上具有排它性,但同时它也具有外部社会效益。这种产品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准公共”产品。它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市场或私人主办、政府资助的方式提供。但是,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
9、条件之上,如明确的教育价格、较大的教育需求弹性等,而且,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教育供求的均衡也不能仅靠市场的调节就能形成。这是因为,首先,市场机制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调节不力即“市场失灵”的情况。其次,教育市场只是相对独立的市场,教育市场的均衡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这种局部均衡会因某些外生变量(如经济体制)的影响而破坏。因此,市场在调节教育供求时是存在局限性的。如果仅靠市场来调节教育的供求,可能会造成教育投资不足、投资方向错误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等后果,而这些都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充分利用和不合理的配置。为了弥补市场对教育供求调节的不足,政府就有必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对教育市场上的供
10、求施加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对教育供求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采用行政、法律、经济和信息等手段。(三)教育供求均衡与教育有效供给教育供求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教育供求能否实现完全的均衡,教育供求均衡有何特点,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缓解教育供求矛盾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教育供求均衡是指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机会数量、质量和结构在总体上与个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基本一致。现实的教育供求矛盾中,教育供求状况呈现三种类型,即教育供求的“点平衡” 、“域平衡”和“不平衡” 。教育供求的“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严格相等,它是一种绝对平衡。教育供求的“域平衡”指教育供给略大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
11、供给时的状态,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相对的、可接受的平衡,又可称之为教育供求的“准平衡” 。教育供求的“不平衡”或“失衡”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称之为教育供求的严重不平衡。 “域平衡”和“不平衡”是教育供求关系的常态,绝对的教育供求平衡无法实现。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教育是处于资源约束型状态,由此造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这种矛盾不仅仅表现在教育机会的数量上,教育质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的情况同样突出。在教育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增加教育有效供给是缓解供求矛盾的关键。有效的教育供给应当是与经济
12、社会发展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适应与引导各种教育需求的教育供给。衡量判断教育供给是否有效的客观标志应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层面来考察。在数量上,个人对教育的需求表现为入学机会的需求,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表现为学校培养和提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需求。判断教育供给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教育供给是否满足了个人对入学机会的需求,是否满足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上,衡量教育供给是否有效,还要考察其是否满足了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质量好,社会及用人单位满意,接受教育的个人感到满意,这样的教育供给在质量方面便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或低效的。
13、在结构上,教育有效供给的形成就是要使得教育供给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专业结构的需求,适应人们对教育多种自主选择的需求。总之,教育有效供给的形成不仅要在数量、质量上满足、适应教育需求,还要在结构上满足、适应教育需求。这是因为,教育的供求问题不单是要求受教育和社会能提供多少的问题,还包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问题。三、教育供求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供求研究在教育供求的概念、供求矛盾运动规律、调节方式等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方向从理论方面和实践问题方面同时并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取得共识,存在较大的争议,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细致的研究。(一)教育供求的特殊性教育供求研究
14、是从经济学的供求研究中借鉴而来的,由于教育事业与企业性质不同,教育供求的特征必然不同于经济学中的供求。与一般商品供求不同,从人们接受教育的完整过程来看,教育机构首先要提供一定的教育机会,然后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教育机会分配给受教育者,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真正接受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所采取的教育机会分配方式是不同的。我国目前教育供求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仅有一部分人享有稀缺教育机会的情况将长期存在,如何分配稀缺的教育机会则成为实现教育供给相对公平的关键。而已往只关注于教育机会和教育产品的供求,对于教育机会的分配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根据汉娜阿伦特的哲学理论,社会生活可分为三个领
15、域:公共领域、市场领域和私人领域。凡是学校,不管其具体身份是私立的、合作的还是政府的,均应被定义为公共活动领域。由于教育自身肩负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等社会功能,判断教育供求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教育有效供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包含了社会公平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就连人力资本的主要代表人舒尔茨也认为:“教育机构不具有传统工业的某些经济性质,这是事实。除少数采取不当办法追逐金钱的学校以外,一般学校的组织管理都不是为了盈利的” 。适用于一般工业经济的供求理论,在解释义务教育供求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就义务教育供求而言,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价格不是市场上教育生产(供给)者和
16、需求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定价。2.教育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流动,很大程度上是采取计划分配形式,起调节作用的不是供求价格,而是政府的意愿。3.教育需求由教育供给引导,义务教育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形式以及供给数量都是由国家计划规定的,教育需求者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系统的分配。4.教育供给价格不能全面地反映教育成本,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已成为世界的潮流。教育不能简单的依靠市场调节,曾有学者认为“学费上升,教育需求减少,教育供给增加;反之,学费下降,教育需求增加,教育供给减少。 ”但作为生产单位的学校并非是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来办学,学费也不等同于教育服务的价格,教育供给和需求都缺乏弹性。价
17、格的相对变化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供求双方来说很难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市场机制、竞争、价格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十分有限。解决教育供求矛盾的关键在供给方,也就是使教育供给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在现有的经济实力内最大限度地适应和满足教育需求。因此,经济学中关于供求均衡的分析并不完全适用于教育领域,正是由于教育的属性比较特殊,某些属性不可以用经济观点来加以说明,探讨教育供求的特殊性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二)教育供给方式多元化教育供给主要有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种供给方式。在如何扩大教育供给、满足人们不同的教育需求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指出社会力量办学对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迅速发展起来的我国民办中小学承担了
18、基础教育普及与提高的双重任务,对于缓解入学高峰给公办学校带来的压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满足社会多种教育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我国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 ,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取得共识,存在比较激烈的争论。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它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这为民办教育出资人获得盈利提供了法律依据。可以看出国家欢迎社会各界的力量都来关心教育、都来支持教育、都来办教育,政府是允许回报的,既然允许回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动机来办教育,因此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办教育。但是
19、,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公益性的基本特性。现在一些投资者以为投资教育能够有比较大的回报,如果以这样的想法来办民办教育,最后肯定会失望的,肯定会办不好的。因为教育是一个崇高的公益事业。可见,关于如何扩大教育的市场供给问题,社会上的认识尚未统一,需要待以后再讨论,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加以完善。有学者以制度理论的视角分析公共教育制度,认为市场参与教育供给可以比政府更有效率,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方式是有效率的体制选择,是可供选择的另外一种学校运营方式。但在现实中,市场制度引入教育领域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并非必然可以提高学校效率。即使民办学校中也存在财产权的界定不明晰,学校中财产的归属不清楚,各种财产所
20、有者的权力和责任界定不清等问题。目前,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举办者或投资者视学校财产为私人财产,对学校资产可以任意转移而不受任何限制,学校法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如何保障学校法人的财产在学校存续期间不被侵害、民办学校财产清偿剩余的最后归属如何、举办者产权责任怎样与其权利义务对等,这些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使教育供给方式多元化,更加适合不同的教育需求。(三)教育供求研究方法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未形成独立的规范体系。长期以来,教育供求研究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基本方法探究教育供求问题,并对调节教育供求矛盾提出诸多对策。量化研究与质的研究各具优势,而且二者趋向一种综合使用的态势。虽然实证研究成为当前的时尚,这也是我国教育经济学与国际接轨的一大进步,但是基础理论研究决不能忽视,而且研究的难度更大。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能否实现研究目的和现实研究中的可行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