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系列讲座之一:想象力从哪里来.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06933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系列讲座之一:想象力从哪里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写作系列讲座之一:想象力从哪里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写作系列讲座之一:想象力从哪里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写作系列讲座之一:想象力从哪里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写作系列讲座之一:想象力从哪里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写作系列讲座之一:想象力从哪里来一、前言 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同样,没有幻想我们就没有多彩的人生。只是由于我们的思维可以不受任何传统定势的束缚,我们的欲望、成就感都可以通过幻想来弥补。可以说想象是一个神奇的魔棒,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活的累的人,往往是缺乏想象力的人。 进入中学,由于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我们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毫无诗意。大量的数理演绎制约了我们的想象的空间,机械的标准化考试使我们想象细胞开始退化,我们已似乎不再拥有童年时期那样发达的想象力和随意的创造天才。只要看看每期南园风里的那几首诗歌,就足以说明我们的想象力并未能与我们的大脑同步发展。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想象力

2、吧。 然而,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能力,近几年已受到普遍的关注,这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 渴望等应试作文题中不难看出。可以说,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具有发达的想象力。 二、想象的形式 想象力就是借助知觉材料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它固然有一定的先天因素,如女孩子的想象力一般要比男孩子发达一些,但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想象的方式大致有如下几类: 1、角色转换。这种想象形式就是从对方的角度去展开情节,描摹心理。许多以“我”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中,在描写“你” “他”这类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最典型的是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

3、,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作者采用的就是由此而彼的联想。本是为了写自己对妻儿的思念,却从妻子怎么思念自己着笔,只写妻子“独看” 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 ,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2、时空变幻。这是一种很虚幻的想象,它是对虚无缥缈的亘古未来、宏观微观进行虚拟,一般来说作者会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趣寄寓其中。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作者从眼前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联想到最初的人类,表露出江月永恒,人生苦短的感伤。 再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

4、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这是一种对过去历史事件的想象,作者淡化了历史故事本身,而着力描写主人公周瑜的年少有为、风流倜傥。把硝烟弥漫的赤壁大战写的如此轻松,以衬托周瑜的足智多谋,这就是想象的魅力。 至于对未来时空的想象,充斥市场的美国科幻片基本上都是属于这一类型,就不多说了。 3、发散联想。这是对某一事物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发掘,透过“形”的层面去捕捉事物的“神” 。许多古诗、古画中的意境都是借助这一联想方式来实现的。 如唐代考画状元时曾出了这样一个题目:“野渡无人舟自横。 ”要求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画一幅画。大多数考生都是在“野渡”和“舟”上边做文章,结果当然是名落孙

5、山。这句诗中最难把握的是“无人” ,有个考生在船头上画了一个小晒筐,里面装了一些稻谷,有两只麻雀正在筐里啄食。这一想象准确地把握了诗句的“神” ,结果自然就不难想知了。 再如现代画家齐白石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时,就是用泉水中的小蝌蚪;来代表“十里蛙声”的,可谓构思奇妙。 发散联想是一种最富创意的想象,它要求不受表层东西的约束,去触摸事物背后的神韵。写作中作品的立意往往直接与这一想象有关。 三、想象力培养 (一) 、根据画面进行想象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看到一些风景画面就展开联想的习惯。1、 中学生阅读2000.4 封面:一幅仙人掌开花的图片。 画面内容:布满小刺的直直的茎,一

6、朵黄色的小花。 内涵思考:既娇艳又冷峻,开得灿烂,也开得寂寞。支撑它的是布满小刺的茎,没有一片绿叶装点,也没有枝桠陪衬,就那么寂寞地开着。 想象延伸(文章立意): A、 丑母与俊儿。 B、 平凡的老师与伟大的学生 C、 险恶环境(仙人掌生命力极强,D、 耐干旱、高温)与乐观情怀 E、 寂寞与成功(不 F、 靠装饰,G、 只凭实力,H、 以内涵征服 I、 世人) 。 高考回顾: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 a 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 b 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7、为什么呢?我的孩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内涵提炼: 一个小姑娘说:“我不喜欢这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 另一小姑娘说:“我很喜欢这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 思考:阳光下也有罪恶。这要看你的眼里看到的是阳光还是罪恶。高尔基说:“在阳光最灿烂的时候,一切丑恶和肮脏的东西也就显得格外刺眼。 ” 联想:改革中的利与弊(美:经济腾飞,生活水准提高。丑:吸毒,色情,凶杀,冷酷) ;成功与挫折;游泳与喝水 2、 小巷幽幽 画面介绍:青石板小路;班驳的粉墙;低垂的茅檐;随风摇曳的荒草。 作者理解:童年的梦

8、。 意境拓展:落寞与苍凉。当年许或是游人如织、春风十里。 古朴与纯真。大都市人心的失落。随着四合院的老去,都市中人不得不把自己禁锢在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建筑中,原来的温情也不复存在,所有的只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感。 3、 梅花 画面介绍:路旁,怪石嶙峋中,一棵梅花树。 作者立意:开阔的心胸,用一颗平常心去笑迎生活。 意境拓展:寂寞中奔驰的猛士;纯真古朴的精神境界(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上面给大家选的三幅画面,都是一些最能激起和平年代的人们思考的东西。因为这些略带沧桑感的东西很值得回味,也很令人留恋。多进行些这方面的思考,作文就有深度。 (二) 、根据音乐进行想象 在众多的艺术形

9、式中,音乐给人的想象空间最为广阔,它几乎突破了一切时空限制,可以让人的思绪自由地飞翔。又由于音乐表现的主题相当宽泛,不同经历的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音乐的主题。可以说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声音到画面、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中国古代有个“高山流水”的故事,说的是知音难觅。实际上,伯牙大可不必如此,假如他弹奏的音乐只有“高山” “流水”这样一种解释,那只能表明这曲音乐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太狭窄了,根本算不上好音乐。 中国的许多古典名曲,或意境雄浑,如黄河怒涌,气势磅礴,如十面埋伏 ;或意境沉郁,如伊人渐远,哀婉动人,如春江花月夜 ;或抒发对光明之渴盼,如二泉映月 ;或表现对爱情之忠诚,如梁

10、祝 ;多听听这类音乐,多对音乐的意境进行揣摩想象,你的想象力肯定会有一个飞跃。 我们许多同学都有一个“随身听” ,遗憾的是里边飘出的多是“XX 星”之类的歌声。这些歌声是锻炼想象力之大忌,因为它们太直白,一听就懂了,一懂就完了,没什么耐人寻味的地方。 (三) 、从 “神” 的方面去想象。 粉笔。 平庸:指挥棒;魔棒(着眼于形) 稍好:蚕茧;老师(着眼于相关联的意象) 最佳:台阶;火炬;希望(着眼于神) 品味一种东西,如果能从“神”方面去进行想象,就自然可写出一些带哲理味道的文章来。 (四) 、从正反两方面去进行想象。 圆规。 正:始终围绕着一个目标前进。 反:无论怎么努力,结果等于 O。 月亮。 正:默默地用自己的清辉驱散黑暗。 反:借太阳的光辉来炫耀自己。 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