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探讨摘 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脐部的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分娩的新生儿 50例,并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选择同样的脐带结扎和消毒方法。观察组的新生儿在 48 h之后对修剪脐带的残端,创面用专门的脐带包进行包扎。对照组的新生儿给予常规的脐部护理方法。在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情况,主要包括脐部渗血情况、有无潮红、黏液性的分泌物以及脓性分泌物的情况,同时对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进行准确记录。结果:将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渗血、潮红以及脐带黏液性和脓性的分泌物额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新生儿在 36 d脐带的脱落发生率进行
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采取修剪脐带残端并用脐带包进行包扎的方法,能够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情况的发生,并且可以缩短脐带的脱落时间,加速新生儿脐部创面的愈合,避免感染情况的出现。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 在新生儿出生之后,要对其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处理,脐部作为一个重要的部位,如果不给予妥善的护理,可能会造成新生儿脐炎的发生,如果感染严重的话可能会直接对新生儿的生命产生影响,所以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要高度重视1-3。采用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0年 1月2011 年 1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
3、 5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新生儿有 25例,平均体重(2.980.79)kg,在宫内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对照组新生儿有25例,平均的体重(3.010.81)kg,也没有出现宫内感染的情况。两组新生儿在体重、各项体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2 方法:脐部结扎的方法: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新生儿在出生之后都用 0.5%的碘伏对其脐带的根部进行必要的消毒,之后采用消毒过的气门芯在距离新生儿脐带的根部大约 1.5 cm处进行结扎,在脐带的远端距离结扎的部位为 0.5 cm的位置将脐带剪短,之后将脐带内残留的血挤出,挤出之后对脐带的残段用 2.5%
4、的碘酒进行消毒。1.3 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新生儿用脐带包对脐部进行包扎,在 48 h之后修剪残留的脐带,剩余的脐带的创面仍然使用用脐带包包扎,每天观察脐带情况,每天更换脐带包。对照组的新生儿则在每天的沐浴之后采用碘伏对其脐带的残端以及脐带的根部和脐部周围进行必要的消毒,之后对脐部用脐纱进行包扎,之后就可以等待脐带的自然脱落了。对两组新生儿都进行同样的出院的护理指导。1.4 指标观察:对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是否有渗血情况、有无潮红、黏液性的分泌物以及脓性分泌物的情况,同时对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进行准确记录。1.5 统计学方法:对统计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用 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5、,比较采用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之后脐带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脱落,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内,极其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加强防护非常重要。但是护理的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效果。本次研究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新生儿在是否有渗血情况、有无潮红、黏液性的分泌物以及脓性分泌物的发生率等方面,显著的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了观察组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相比是更为有效的,不但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脐部的感染,而且又可以促进其脐带的脱落。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脐带修剪的时候要选择好时机以及方法,一般是选择在新生儿出生之后的 48 h进行
6、,如果新生儿的脐带粗大而且含有较多的胶质,就可以选择延长修剪的时间4-5。从本次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的降低感染的发生,所以我们认为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采取修剪脐带残端并用脐带包进行包扎的方法,能够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情况的发生,并且可以缩短脐带的脱落时间,加速新生儿脐部创面的愈合,避免感染情况的出现,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4 参考文献1 冯雅琴.新生儿脐部处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安徽医药,2008,12(1):78.2 朱家贵,张俏玲,陈少丽.选择适当时机为新生儿再次剪脐并用脐粉的临床观察J.现代护理,2006,12(4):340.3 董素英.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637.4 周 蓉 ,刘 锐.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9):89.5 李 阳,黄 群.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08,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