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07068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摘要不公平是一种历史现象、区域现象和复杂现象,我国当下学前教育不公平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从量的方面来看,表现为地方政府投入经费的不平等、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巨大不平衡、教师身份工资的不平等;从质的方面来看,表现为教育内容、师幼互动和课程选择中的巨大不公平。导致学前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设计的城市偏向与东部偏向,一是政府对学前教育由来已久的忽视和学前教育研究界的封闭孤立。解决学前教育不公平问题主要一是依靠政府建构横纵联通的幼儿教育管理体系与财政投资体系,在区分教育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前提下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责任

2、边界,二是依靠学前教育研究界加大对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研究力度,并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研究成果影响政府的决策,促使政府改变对学前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政府有关学前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教育公平;学前教育公平;学前教育不公平;教育政策;教育制度。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异质性的发展超过了同质性的存在,社会越来越分化为不同的阶层,且阶层与阶层之间的距离与鸿沟越来越大。社会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突出,1其中教育不公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视野出发,关注学前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并试图厘清以下问题,即学前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社会属性、社会表现与社会机

3、制,以及走向学前教育公平的可能途径。 一、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属性。 与“平等”不同, “公平”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属于规范性概念,是对用正义原则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与结果的价值判断。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不公平从来不是一种当下问题,而是一个历史问题;从社会差异的角度出发,不公平不仅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也是一个总体性问题;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出发,不公平往往与社会宏观结构、政治民主程度紧密相关。 (一)不公平是一种历史性现象。 在当下社会中,学前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已经非常突出,既有东西部、城乡幼儿在接受学前教育时所表现出来的起点上的不公平,也有同一地区内部表现在不同阶层、家庭背景上的过程不公平与结

4、果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从其形成来看必然是特定历史阶段与文化脉络的伴随物,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时代精神以及大众的文化觉醒程度密切相联。正是因为其产生的历史阶段性与历史特殊性,在直面学前教育中的诸多不公平问题时,我们不能用一种当下的思维来对待有历史积淀的问题,而必须将其放置到历史语境以及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中去,追问其诞生的源头、演化与裂变,才能深刻地认识其产生的根源。 (二)不公平具有地域差异性。 教育公平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诉求,但在不同的国家、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公平诉求的层面与内容是不同的,具有地域差异性。我国当下学前教育中的不公平就具有较大的中国特色,既与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有关,又关

5、乎地方投入的不均衡,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地区差异性与分化性。譬如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幼儿基本的受教育权还没有得到满足,还有大量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幼儿园。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不公平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即课程内容、师幼互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不公平。 (三)不公平是一种复杂性现象。 公平问题关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单从任何一个方面出发来探讨都不可能揭示其真相。在学前教育领域,不公平由来已久,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前教育现实中所存在的不公平都是某种经济关系的表现,教育的不公平程度与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经济阶层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对应现

6、象,处境不利阶层的幼儿成为教育不公平的最大受害者。此外,学前教育不公平不仅包括作为受教育者的幼儿的不公平,也包括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不公平,后者目前在整个教师系统中处于一种十分劣势和边缘的地位,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处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受教育权的公平获得。 二、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 学前教育的不公平深深地扎根于学前教育系统内和学前教育系统外。从学前教育与教育、社会的关系来看,学前教育处于一种双重边缘化、极其不公平的状态中,既无法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相比,更无法与社会经济、公共卫生等部门相提并论。 (一)表层:“量”的不平等。 1.地方政府投入经费的不平等。 政府对幼儿教育

7、的态度反映在其财政安排上。2004 年,北京市幼教专项经费为 300 万元,河南省为 30 万元,吉林省为 20 万元。2可见,不同地区的地方政府在财力上有较大的差异,其投入学前教育的经费总量有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又如 2003-2007 年,张家港市政府为学前教育共投入了 2 亿 4100 多万元,3而同为县级市的山东利津县每年投入的经费仅为 50 万元。从总量来看,两地不可同日而语。不同于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要求,许多地方政府在承担幼儿教育责任时往往不够积极,这种不积极在转型期尤其明显。以生均成本为例,比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高等学校为 3.9 倍,中学为 7.3 倍

8、,小学为 8.8 倍。4可见,越往基础教育阶段,差距越大,学前教育阶段的差距甚至达到几十倍。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盲目乐观,认为学前教育的最好归宿就是市场化,他们或以财政困难为由,或以推进公平为由,将有限的政府投入缩减到最小限度。 2.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巨大不平衡。 在发展学前教育上,我国采取的是地方负责的原则,中央并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经费,各地地方政府较多地将有限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到城市幼儿园的发展中,而且是数量极少的由政府或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原本条件就很好,再加上每年有政府的投入,幼儿园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而与此相反,农村幼儿园多为集体投资,教育经费主要靠收费解决

9、,缺少稳定的经费来源,加之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有些地方每学期所收经费极其有限,致使幼儿园的发展每况愈下,进入了恶性循环。更为不公平的是,有些附属于中心小学的幼儿园甚至成为了小学的校办厂,幼儿园的收费大部分被用来补贴小学教师的福利,从而使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举步维艰,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保教质量越来越差。 3.教师身份工资的不平等。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教师一直是一个“另类” ,她们拥有教师的称号,却享受不到教师法的保护,享受不到作为教师的很多权利。在幼儿教师群体内部,由于身份编制的不同,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在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大量的集体园、民办园和村办园教师几乎都是清一

10、色的非公办教师,在编教师的数量极其有限。据统计,2000 年全国共有幼儿教师 14.4 万人,其中公办教师占 29.6%,集体园教师占 31.1%,民办园教师占 16.7%,其他园教师占 22.6%。5大量的非公办教师的存在使得幼儿教师很难享受到作为教师的权利,体验到人民教师的光荣与神圣。据山东省调查,2001 年全省有 6.8 万农村户口的幼儿教师,工资 300 元以上的占 29.29%,200-300 元的占20.22%,100200 元的占 35.47%,100 元以下的占 15.02%,尚有 1 万余名农村户口教师月工资不足百元,6足见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之极低。 (二)深层:“质”的不公

11、平。 量的差异只是教育不公平的外在层面,最深层的不公平是无法用数量关系来加以衡量的,它潜隐在人类意识的深处,会深深影响教师的职业选择、工作责任心以及幼儿的受教育过程。从科尔曼的公平理论来看,资源配置的公平只是一种起点的公平,真正的公平还应包括过程的公平,即课程内容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学前教育的不公平由此不仅仅是一个数量意义上的资源占有和分配问题,也是一个关乎教育内容、师幼互动和课程选择的问题,甚至是一个关乎儿童的日常生活组织方式、语言表述风格和学校适应的问题。7 有研究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上海市 12 个区 13 所公办幼儿园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前教育公有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优

12、质教育资源基本被社会强势群体占有,他们的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高,而且户口大多在本地,享受着高质量的公有学前教育资源;8而一些弱势群体的家庭收入低,受教育水平低,享有的社会资源有限,没有能力为孩子选择优质幼儿园,而且主观上也没有去为孩子争取优质教育服务。9可见,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就读园所的水平,社会分层与教育分层之间的对应性早在学前教育阶段便已开始。这种对应意味着优势阶层家庭的幼儿不仅可享受到数量意义上的优质社会资源,而且可以享受到质量意义上的高素质师资、发展适宜性的课程、深度参与活动等稀缺的文化资源。就读于不同质量水平的幼儿园,使幼儿获得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教育起点、教育过程

13、和教育结果。综合而言,幼儿教育中的不公平最终是以幼儿的发展为代价的,这种现象进一步验证了教育的筛选功能,这种筛选早在幼儿园阶段就已开始,它会长远地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机制。 学前教育中的不公平远非一种独立现象,而是一种伴生现象,它是社会不公平的直接后果。学前教育中的诸多不公平并不是一日形成的,它既来源于自然的差异,更来源于社会的差异,尤其是制度安排、资源配置与政策的差异。 (一)制度与政策层面。 1.政策设计中的城市偏向。 我国自建国以来采用苏联学者发明的“原始积累”方法,通过掠夺乡村剩余来补助城市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中,就是通过普遍征收教育费附加,将从乡村获得的财富集中投

14、放到城市教育发展中,而乡村则实行“人民教育人民办” ,通过集体集资的方式募集教育经费。我国当下学前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城乡之间的各种不公平就是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政策设计中的非均衡取向使得东西部、城乡之间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上的不均衡进一步转化成社会资源、社会资本上的不均衡。与此同时,对于政策一无所知的城乡百姓心安理得地建立起了不同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以为农村人与城里人的差距在于自然的因素而非制度的设计。当人们将人为的制度设计所造成的学前教育发展上的不公平默认为自然条件差异下的不公平时,就会较多去考虑不公平现象的合理性一面,而不会诘问不公平现象的合法性困境与合法性危机。10 2“。效率优先,

15、兼顾公平”的社会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张的是“不争论,发展才是硬道理”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90 年代后期又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明确了公平不能“优先”的态度。在这一原则的导向下,新的解释模式逐渐形成,新的行动方案也粉墨登场。因为有这一原则,地方政府就可以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公办优质幼儿园中,因为这样可以迅速提升窗口形象,提高政绩;因为有这一原则,一些财政比较困难的地方政府才会选择将公办幼儿园整体卖掉,用这笔经费来发展地方的基础性设施,补充义务教育的财力不足;因为有这一原则,中心小学才会心安理得地将附属幼儿园的收费用于小学老师的福利支出。在以上各级政府的所作所为中

16、,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已经演变成为“效率优先,不顾公平”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行动方案所造成的不公平后果都是由弱势阶层来承担的,他们成为了社会进步的理所当然的牺牲品,政策的导向使他们原本就危机重重的受教育状态更充满了不确定性。 3.低重心的分权制学前教育投资体制。 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公共投资体制属于低重心的分权型体制,即国家把学前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几乎完全推给了地方,由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财政状况来决定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这致使学前教育阶段公共投资的责任被层层下放,直达县、乡(镇) 、村等基层地方政府,省和中央的财政支持非常稀少。学前教育公共投资格局财政分割的纵向性太强,缺少横向意义上

17、的互补与转移支付,致使学前教育不得不过于依赖地方财政,最终使得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演变为学前教育发展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存在于东西部、城乡之间,也存在于同一省份的不同县市之间。中央政府的“放权”原本是一种行政进步,但在现实操作中, “放权”演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弃责” ,尤其在作为公益事业的学前教育上弃责更是明显。由于中央没有特定的资金用于调控地方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致使中央制定出来的学前教育政策到了地方总要打很多折扣,其执行有效力远不及地方政府自己制定的地方政策。 (二)观念层面。 任何实践行动总是基于一定的观念支撑,显而易见,政府还没有在观念上意识到学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对社会公平

18、、教育公平的反作用和破坏力,还没有把学前教育公平看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除此之外,学前教育研究者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研究方式的玄空,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难以为政府所接受。 1.政府对幼儿教育由来已久的忽视。 追溯中国公共学前教育机构诞生的历史,可以发现,在我国 1903 年第一个学制中,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蒙养院就处于一种“虚线”的位置,1912 年的壬戌学制也没从根本上改变学前教育的非制度化身份,在此后的 1922、1949 年的学制中,学前教育虽被正式纳入了学制系统,但由于某种历史形成的思维惯性,人们在观念和行动上总不自觉地将学前教育置于“加括号”的位置。在教育系统的大家庭中,

19、幼儿教育处于一种尴尬而又另类的生存状态,或被看成是贵族化的教育,或被视为带孩子的职业;而在基础教育的大家庭中,幼儿教育名义上被视为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实际上被置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属性位置。当政府还不能深刻地认识到学前教育的根基性,不能认识到幼儿教育对于幼儿一生的奠基意义以及对一个国家的人才战略意义时,政府一定会选择不作为的。 2.专业研究者自身的缺陷。 从全国范围来看,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人不可谓不多,但显而易见,对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研究还极其不深入。一些研究者把自己设想为解放者,简单地对不公平现象进行批判、质疑,用主张代替分析,用激情的呼吁代替理性的思考;一些研究者执著于探究公平的理论根源、社会

20、机制,而疏于现实的旨趣;一些研究者对学前教育中的不公平现实置若罔闻,仿佛事不关己。此外,从我国已有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倾向于将早期教育与服务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从早期教育与服务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讨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研究报告倾向于理论的论证,而非具体措施的设计,即使有措施的设计也不符合政府公共经济学的决策要求,学术思维、学术研究成果与政府的行政思维、行政决策方式之间有较大的距离。 此外,不可否认的是,学前教育研究者自身或多或少地有着精英的立场与精英化的思维模式。相比学前教育中不公平代价的承担者而言,研究者自身处于一种“可以逃离”的位置,没有一种来自底层生活的真切体验,很难形成一种真正的底层视角。正如布迪厄所言,人是场域作用的产物,人的心智结构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之间具有某种对应性,个体的心智图式是根据群体的社会结构慢慢调整定型的。11研究者所置身的大学氛围从某种程度上拉远了研究者与不公平现象的距离,对于学前教育研究者而言,打破集体无意识,走向整体性反思也许是一种迫切的需求。 四、走向学前教育公平的可能途径教育公平并非要取消教育差别,因为“差别”是教育生活中的基本现实。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任何指向教育公平的政策选择都将是有限的,都必然是根据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时代特点做出的选择。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