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07376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摘要分析了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园林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实践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以期为该实践课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存在问题;措施 园林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园林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涉及面广,与多门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这门课的实践性、综合性较强、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教学课时少、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学习后印象不深,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学好园林

2、生态学就必须多实践,勤动手,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多方向开设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实践内容、实践方法、实践手段及教师的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将一些好的经验结合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 园林生态学实践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缺少主动性 学生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在实践教学前,指导教师把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操作步骤以及报告格式等讲述得一清二楚,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内容,掌握实践基本原理和方法即可,完全是在指导教师的设定范围内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创造性思考。一旦离开指导教师,学生就不知所措。

3、这种形式的实践实际上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始终处于主导者地位,学生虽然也可以学到某些专业技能,但这样的传授方法不利于对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综合能力的掌握,一旦工作中的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单一的专业技能将变得毫无用处。 1.2 实践手段单一,学生真正融入实践内容的机会较少 目前我国园林生态学实践课程普遍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或者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较少有学生真正参与或了解具体实践的内容和目的。在实践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对实践内容记忆不深,了解不透,没有真正掌握实践课程的精髓。 1.3 实习基地建设比较落后 当前大部分相关院校园林生态学实习基地建设规模都比较小,学生比较多,学生人均实习基地面

4、积远远不够,使学生动手操作连续性受到严重限制。另外,实习基地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1.4 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生态学实践课教师往往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实践经验缺乏,再由他们指导学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锻炼不出来。 2 改革措施 2.1 改变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验结果的验证,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有些学生死背书本、笔记知识,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植物生长特点、整体生态环境分析能力差,不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入启发式、创新式教学模式,教师减少讲授时间,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设计、完成实

5、验创建和结果计算。教师可根据实验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引导其利用课本、参考资料、网络等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常识和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其积极思考,就某一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形成师生互动教学。既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又可以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增强其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2 变单一的实践教学手段为综合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要求、不同内容的实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述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时,不仅在实验室让学生观看相对标本,还要带领学生到室外,在建筑物的阴面和阳面进行植物形态、生长分类、确认和比较,从而更形象、深刻地理解阴性植物

6、和阳性植物在宏观、微观和植物配置中的区别点1。 2.3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客观需要。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际能力训练;管理者重理论教学效果,忽视实践教学管理,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致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够、设备陈旧、生产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差及管理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学必须面向市场,充分体现“注重理论性,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强调灵活性”的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

7、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促进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2,3,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确保实践教学时数,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提高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整体功能。健全实践教学基地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干部和师资力量。组织一支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懂教学规律并有一技之长的实践教学管理队伍,同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仪器和设备不断出现,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客观上要求实验、实习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尽快掌握新技术。此外,还要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2.4 着力培养实践课教师的实践能力 建立和健全

8、一支稳定的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实践基地中选用和聘用一些实践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指导能力的实践教师,是提高实践效果的保证。 2.5 对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本着多种教学形式多种付酬方式的原则,对实践教学的经费原则上等同于理论教学,其付酬每次可按一次课堂教学付酬方式执行。实践课理论考试要减少认知性内容,增加应用性内容,同时要加大题量,提高考核难度。成绩评定的组成必须规范4。成绩组成:实践考核占 60%(其中专业成绩占 30%,技术评定占 30%),理论考试占 30%,平时成绩占 10%。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任何一部分成绩不及格则整个课程的成绩就不及格,不及格以

9、最低分上报成绩,这样从制度上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高度重视。 3 结语 园林生态学实践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专业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针对园林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进行讲解,以实际教学效果为目标,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能力;加强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力度,整合资源,优化实践教学环境,加强与科研生产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园林生态学教师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以促进园林专业学生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4 参考文献 1 冯敏敏.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2 王席.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实践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3 李云燕.山地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7. 4 张永兰.高职院校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探J.池州学院学报,2008(2):141-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