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流产的临床处理【关键词】自然流产 处理 1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孕 12 周前发生的流产,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剥离血窦开放,出现阴道流血;剥离的胚胎及血液刺激子宫收缩,排出胚胎,产生阵发性下腹部疼痛。当胚胎完全排出后,子宫收缩,血窦闭合,出血停止,所以早期自然流产的全过程为先出现阴道流血,而后出现腹痛。晚期流产的临床过程与早产及足月产相似,胎盘继胎儿娩出后娩出,通常出血不多,所以,晚期流产的全过程为先出现腹痛(阵发性子宫收缩),后出现阴道流血。 自然流产时检查子宫大小、宫颈口是否扩张以及是否破膜,根据妊娠周数及流产过程不同而异。 2 处理 2.1 先兆流产 临床上以保
2、胎为治疗原则,约 60的先兆流产经恰当治疗有效。绝对卧床休息,待症状消失后适当活动。尽量避免一切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刺激,如阴道检查、性生活等。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思想紧张和顾虑。注意足够的营养。必要时给以对胎儿危害小的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鲁米那)0.030.06g,每日 3 次。保持大便通畅,如便秘,可服用缓泻药,如通便灵 12 粒日。黄体功能不足者可给予黄体酮20mg,每日 12 次肌内注射。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烯丙雌醇(多力妈)等早期应用。其次,维生素 E 每日 100mg 口服有利于孕卵的发育,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可应用小剂量甲状腺片。经过两周治疗,如阴道流血停止,B 型超声提示胚胎存活,可继续
3、妊娠。若临床症状加重,B 型超声检查发现胚胎发育不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持续不升或下降,表明流产不可避免,应终止妊娠。此外,对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治疗也很重要,要使其情绪安定,增强信心。 2.2 难免流产 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早期流产应及时行刮宫术,对妊娠物应仔细检查,并送病理检查。晚期流产时,子宫较大,出血较多,可用缩宫素 1020U 加入 5葡萄糖液500ml 中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当胎儿及胎盘排出后检查是否完全,必要时刮宫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的妊娠物。 2.3 不全流产 一经确诊,应及时行刮宫术或钳刮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出血多有休克者应同时输血输液,并给予抗生素预
4、防感染。 2.4 完全流产 症状消失,B 型超声检测宫腔内无残留物,如无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2.5 稽留流产 处理较困难。因胎盘组织有时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造成刮宫困难。稽留时间过长,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造成严重出血。处理前,应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块收缩试验及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试验)等,并做好输血准备。若凝血功能正常,口服炔雌醇 1mg 每日 2 次,或口服己烯雌酚 5mg 每日 3 次。连用 5 日以提高子宫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子宫小于 12 孕周者,可行刮宫术,术中肌内注射缩宫素,若胎盘机化并与宫壁
5、粘连较紧,手术应特别小心,防止子宫穿孔,一次不能刮净,可于 57 日后再次刮宫。子宫大于 12 孕周者,应静脉滴注缩宫素(510U 加于 5葡萄糖液内),也可用前列腺素或依沙吖啶(雷夫奴尔)等进行引产,促使胎儿、胎盘排出。如凝血功能障碍,应尽早使用肝素、纤维蛋白原及输新鲜血等,待凝血功能好转后,再行引产或刮宫。 2.6 习惯性流产 染色体异常夫妇应于孕前进行遗传咨询,确定是否可以妊娠。在孕前应进行卵巢功能检查、夫妇双方染色体检查与血型鉴定及丈夫的精液检查,女方尚需进行生殖道检查,包括有无肿瘤、宫腔粘连,并做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腔镜检查,以确定子宫有无畸形与病变,有无宫颈内口松弛等。宫颈内口松弛者
6、应在妊娠前行宫颈内口修补术,或于孕 1418 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术后定期随诊,提前住院,待分娩发动前拆除缝线,若环扎术后有流产征象,治疗失败,应及时拆除缝线,以免造成宫颈撕裂。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妇女,当有怀孕征兆时,可按黄体功能不足给以黄体酮治疗,每日 1020mg 肌内注射,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3000U,隔日肌内注射一次。确诊妊娠后继续给药直至妊娠 10 周或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月份,并嘱其卧床休息,禁性生活,补充维生素 E 及心理疗法。 3 讨论 进行孕前查体、医学咨询、请求优生指导。过劳、外伤、精神刺激、性交等因素可引起流产,孕期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防止腹部外伤,保持心情愉快,在妊娠
7、前 3 个月及最后 1 个月禁止性生活。孕妇患某些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可使胎儿死亡、流产,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糖尿病等,可影响蜕膜、胎盘、胎儿的发育而致流产,孕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妊娠期间用药控制病情使之稳定,预防发生流产。妊娠后由于母儿双方免疫不适应而导致母体排斥胎儿以至流产。临床上常检查的有血型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巢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等。如有此类免疫因素存在,应针对病因治疗,待免疫因素消除后再次妊娠。能够引起自然流产的环境因素有物理性的、化学性的和生物性的。如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滴滴涕(DDT)、农药等孕期应避免接触。 参 考 文 献 1钱卫平,谭玉梅,宋丹,谭跃球,卢光琇;1780 例自然流产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 年 03 期. 2韩宝生,孙琳杰,吴剑华;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因素分析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 年 04 期. 3李萍,彭倩,张元珍,曹玉兰,邓春元;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学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 年 0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