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药在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与有关问题的思考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医药在我国卫生健康体系中的优势,同时就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个人想法或建议。关键词:中医药; 卫生改革; 看病难; 资源保护;合理利用; 人才培养 一. 中草药在医疗保健中必定发挥重要作用1.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草药防病治病在我国应用已有数千年,至今流传保存下来并有书目可考的古代文献就六千余种以及大量民间偏方、秘方,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及同疾病作斗争的光荣历史,对中华民族繁衍与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探索通过食物达到调节身体状况、防治疾病的目的,从而产生“药食同源”之说。有文字记载
2、中草药始于先秦,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期,后经不同时代不断总结,发展到明代本草纲目问世,已有 1890 种药用植物收载。早在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医学专著内经 ,并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就使用“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实施剖腹等外科手术,并创立了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在治疗方面也是丰富多彩,除方药、针灸外,还有刮痧、火罐、熏蒸、浴疗、推拿、气功、捏脊等许多疗法,中医药始终是中华民族健康的保护神。直至清末,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入侵,西方现代药物逐渐涌入中国市场。再加上当时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技术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医药得不到发展。新中
3、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开始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并把它纳入宪法保护。从 50 年代初对全国药用资源普查,到 70-80 年代大量中医药剂型改造完成,以及基于民族药理信息基础上的多种现代植物药问世(如青蒿素、三尖杉酯碱等) ,展示中医药发展新的篇章。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以及国际贸易组织,新的西药仿制受到制约,以发展中草药保证我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再次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重视。当前,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 思潮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现代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有更多的人群喜欢、接受使用中草药。2.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疗效独特中医药的发展,主要是从临床医学到基础医学的发展过程。人们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摸
4、索,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以及通过对食物(药物) “四性” 、 “五味”的认识创建了独特的方剂学理论和方剂加工规范。特别是中医学“整体医学, 辩症施治” 、 “阴、阳平衡”的理论指导下的处方医疗,在预防和治疗常见而危害较大的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慢性气管炎、肝炎、疟疾、恶性肿瘤以及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痛风、白癜风等疑难杂症都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另外,中药显示出其优于西药另一特点,就是毒、副作用较小和抗耐药性强。还有,在临床上作为西药的辅助药物治疗肿瘤、爱滋病、SAS 病毒感染等恶性疾病,具有显著的协同疗效。3完善的医疗体系和雄厚的研发队伍;首先,中医药在我国受到法律保护,是我国卫生体系的重要
5、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拥有正规科研院校数十所;规模型中药企业 1500 家,生产各类中药数千种;县级以上正规中医院 3000 多家以及数量可观的中医专科门诊;研发、医疗从业人员 50 多万。特别是近些年政府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以及多项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无疑对促进中医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 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中药事业发展的基础1. 药用植物品种繁多,但可用资源量有限我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仅药用植物就拥有约种。由于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自然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一是有些种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依赖性和自身的特有品质,即中医药的所谓“地道药材” (如广藿
6、香、川黄连、四大淮药等) ;二是各品种资源分配不平衡,有些品种资源蕴藏量十分有限,甚至有的品种仅是文献记载,已很难发现野生活体。我国是传统药生产与应用大国,现有商品药材约种,其中中成药方剂组分和临床处方常用的中药材约至种。中药材的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早已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产业系统,特别是在全国一些地区和山区,已成为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由于受现时条件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中药业在很大程度上长期依赖采集野生资源,以低成本获取原料资源换取低利润的这样一种经营生产方式,特别是过度开发对当地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随着工业化的开发以及人类对天然药用资源需求的增加,近些年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迅
7、速减少,甚至包括许多常用中药材和地道药材的野生种质或野生亲缘种质趋于消失,一些珍稀濒危药用物种濒临灭绝。为此,我们在开发利用这些药物资源的同时,必须重视做好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2. 道地药材需发展,规范种植是关键近些年国际上对中草药需求的增加促进了中草药贸易的发展,同时也给野生草药种群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人们试图通过代用品或通过人工种植的办法解决供需矛盾,但这些品种的质量稳定性又引起人们的担心。从而可以看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和保护是中药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解决资源困扰的问题上,传统用药的大宗药材发展,笔者认为还是应以发展道地药材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为妥,这是因为每种植物对地域环境、生
8、长周期都有一定的要求,我们仅以经济驱动为目的大搞异地种植,人为地改变其生长环境,势必导致用药质量安全。再则,我们的药典是基于传统用药习惯和一定的物、化标准制订的,单方面地仅把某一成分含量作为标准也是欠科学的。除了重视发展道地药材外,还应倡导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因为多数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长周期和加工、炮制规范,适时的种植、采收、加工和适宜的防治病、虫害对策,对保证用药安全具有积极意义。规模化种植才能为规范化种植创造更好的实施条件。三. 政府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1. 继承祖先要抓紧,培养后代不放松新中国成立后至 80 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初期,中医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表现为,一是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得到确认
9、;二是成立了国家级管理机构、建立了专门的科研院所机构和教育体系、在全国各地设立数千所正规中医院以及中医专科门诊;三是在继承、挖掘、整理、提高祖国宝贵遗产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此期间,我国培养出大批中医药人才。他们通过对我国药用植物普查,使得我们初步掌握我国野生药用资源的家底;针对某些珍贵药材资源紧张的问题,如人参、天麻、灵芝、黄连等多种野生品种通过人工繁育、种植的办法缓解了供需矛盾;有些我们通过生物技术或合成技术找到了代用品,如人工麝香、牛黄、冬虫夏草等。通过中药新剂型开发,如胶囊、冲剂、片剂、针剂等问世和对传统品种剂型改造,使我们有条件享受现代剂型的用药方便。基于民族药理学信息的新药开
10、发,更是成果捷报频传,如包括能代表现代植物药范例“青蒿素”抗虐新药,就是在这期间诞生的。在农村或偏远地区,以中草药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形式,对保护人民健康更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 医药关系待理顺,具体政策要协调我们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集中体现在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稍加分析可知,所存在的问题实际上主要是医疗资源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看病难是表面现象,看病贵是实质。换句说,有钱人有办法解决看病难的矛盾,而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真是无法应对。为此,一方面我们应积极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对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另一方面,要通过医疗体制改革理顺医药关系,彻底打破医院长
11、期以来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截断药物流通领域层层吃回扣乱加价的问题,还药贵以真实面目。通过理顺关系、综合治理、合理调整,相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会得到缓解。四. 正确认识是根本,安全有效是关键1. 正确认识中医药的优势,求真务实不浮躁中药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应发挥主力军作用,检验的标准包括其产品是否真正具备有效、安全、价格合理等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我们坚决反对视中医药是“伪科学”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赞成对中医药神秘化-百病百治。正确的认识是,既看到中医药的优势,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临床上诊断是以“四诊”的方法,把人体的各个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
12、起考虑,甚至也包括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疾病防治上,重视预防,主张“阴、阳平衡”和“治未病”的理念,并强调“治病求本”和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而中药的应用受到中医理论指导,两者互为影响又相互促进。中药的“四性” 、 “五味”归经之说,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有着直接的关系;中药的主要应用形式为复方,同样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当我们真正掌握了中医药的特点,也就在应用上有了更务实的认识以指导中医药的发展。2. 优势互补促科研,安全有效是关键.我们对中医药的了解,不仅停留在人们对它客观、正确的认识上,人们更关心产品的有效性。至于中药的有效性,一方面人们往往容易犯有错误认识,即简单地
13、以疗效是否明显与西药作比较评价中药,而恰恰忽视了中药整体调理、作用迟缓的特点。中医药只所以传承至今被更多的世人所接受,正是由于中药的应用特点、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所决定的。事实上,中药在防治常见而危害较大的疾病以及疑难杂症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甚至近些年在应对新的病毒或变异种流行传染病斗争中,中药同样显示其优于西药的独特疗效。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药前途光明。另一方面,我们应承认中草药疗效与适应症以及认知程度也有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对其药理作用机理还是模糊认识,再者中药的大复方成分复杂质控标准难以制订,这些都有待于用现代科学和未来技术去做出科学的解释。在中药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我们既要遵
14、循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又要加强科学评价研究。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中医药理论的特色指导新药研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接受现代植物药的研发模式。通过部门间、学科间优势互补,使我们的传统药、现代中药在作用机理、药物代谢等循证医学研究方面有个突破,用现代医学科学解释说明中药疗效和安全性,从而让更多的人群接受中药。五。结束语中医药的发展或许还需经受一个艰苦、曲折历程,但无论如何近些年中医药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现代医学、现代药发展强国,面对新的疾病种类和医学疑难杂症所表现出来的无能为力,加之新药开发难度加大以及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他们的目光纷纷转移到传统药物方面,一个重新评价、认识中医药时机必
15、将到来。目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的发展。 屡屡出台“中医药中、长期发展战略”、 “中医药国际合作战略”等支持政策;中医药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纷纷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二十一世纪是中医药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医药将会展现出更加灿烂夺目一页,必定为全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由于笔者专业知识以及写作能力局限,或许文中有些问题认识粗浅或错误提法,敬请读者谅解或批评指正。在撰写文稿过程中,得到了杨峻山教授、郭保林教授等老师或专家大力指导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参考文献:1党毅等,面向 21 世纪我国保健食品发展的建议,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第 5 卷第 5 期 1998 年第 7-8 页.2凌一揆等,中药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5 年 5 月.3张思勤等,中国药膳,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 年 6 月.4广东中医学院等,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医学院印,1974 年 3 月.,5杨弈,手到病自除,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年 7 月.6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