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面玲珑展威风” 对我国太阳能光电成本降低的巨大影响 引文: “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去年回国的剑桥大学应用物理学家、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特聘研究员的陈应天教授,在他独创的新的光学聚焦与跟踪理论的诸多应用下的重要发明之一。这个新的光学聚焦与跟踪理论,已经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以色列著名太阳能专家特拉维夫大学 Kribus 教授评论“这是在一个多年几乎没有进展的光学基础领域中的第一个突破” ) ,而理论的突破将带来诸多适用光学的技术应用领域的突破,如大型望远镜、新型雷达、激光并束、超精瞄准及变焦照相机、太阳能聚光等等,而太阳能方面又可以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太
2、阳炉(产生 3500 度高温) 、太阳灶(用于炊事)等多项技术发明或重大改进。笔者从今年 5 月以来,一直关注着“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新技术的进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项新技术经过了原理的论证、实验室试验、样机的研制、样机的改进(提高可靠性并降低成本) 、样机的示范运行五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安装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楼顶的两台样机(每台峰值功率 150W)已经成功地在安徽和北京两地连续运行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期间经历了酷热、阴雨、大风、低温等季节考验,一直在稳定可靠的运行。目前,安徽应天新能源公司正在建设 1 万瓦的独立太阳能光伏电站,将太阳能作为公司新厂区的重要供电来源之一(见附图照片)
3、 。 笔者欣喜地看到,这项新技术将突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的障碍,其应用推广将使我国的太阳能光电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是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因此,笔者将此文命题为“八面玲珑显威风” 。本文将以详实的数据分析这种新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太阳能光电成本降低的巨大影响。 1、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图 1 即是目前安装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楼顶示范运行的两台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装置的照片,每台发电装置的峰值功率 150W,如同镶嵌着 18 颗钻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绿色的”电流则源源不断的流出,最大发电电流可以达到 16A。其实,每
4、颗“钻石”是由一个普通的单晶硅光伏电池和一个八面体反射镜围成的光漏斗组成(见图 1 照片) 。八面体的光漏斗的作用在于,将太阳光通过平面反射的方法折叠并聚集起来,形成 4 倍的太阳光强并均匀地照在光漏斗底部的硅光伏电池上。这样,在一个太阳光强照射下峰值功率仅为 2.2W 的每个光伏电池的实际功率则提高到 4 倍即 8.8W 左右,18 颗“钻石”串联起来,一个太阳光强下峰值功率仅为 39W 的光伏电池组的峰值输出功率提高到了 150W(其并非严格的 4 倍是因为存在一些反射、折射损失) 。因此,与传统的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相比,新的“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在同样的发电功率等级条件下
5、,节省 3/4 的硅电池;或者说在使用同样数量的硅光伏电池的条件下,可以将实际输出功率增加到 4 倍。 2、国外采用数倍聚光的尝试为什么没有推广开来? 专家们已经研究发现,硅光伏电池在一个太阳光强下使用实际上是大材小用,因为光伏电池可以承受更高的光强,发出的电流成比例增加而又不至于影响光伏电池寿命。通过聚光提高太阳能发电的效益,国外已经有过一些工业化尝试。比如利用菲涅尔透镜实现 37 倍的聚光,但由于透射聚光的光强均匀性较差、且特制透镜成本降低的速度赶不上高反射率的平面镜,国外开始尝试通过反射实现聚光,比如德国 ZSW 公司发明了 V 型聚光器实现了 2 倍聚光,美国的 Falbel 发明了四
6、面体的聚光器实现了 2.36 倍聚光。尽管实现 2 倍聚光也可以节省 50%的光伏电池,但是相对于聚光器所增加的成本,总体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尽管反射聚光具有均匀性好的特点,但是如何利用反射方法以较低的成本实现 3 倍以上的聚光一直是国外没有成功解决的问题,因此依靠传统的反射方法在普通光伏电池上实现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而在陈应天教授所独创的新的光学聚焦与跟踪理论的诸多应用中,其中的一个重要实践便是突破传统反射法所遇到的障碍,开发出一种低成本、高聚光比的反射聚光器。 3、李政道:这个新的“采用数倍聚光的光电系统”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根据新的聚光和跟踪理论,陈应天、何祚庥
7、等人发明了一种由八面体反射镜组成的聚光器,也称为“光漏斗” 。光漏斗的高度、倾角均按照陈应天的新的聚光理论而设计,最高聚光比可以达到 7 倍。但是,目前示范运行的样机仅仅按照 4 倍聚光比而设计,这是考虑到普通光伏电池本身在高倍太阳光强下的散热问题,实现 7 倍的聚光需要采用一套水冷系统,不仅使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环境受到限制,而且势必增加成本,因此,仔细比较了各种聚光倍数下光伏发电系统的性价比后,确定利用这个光漏斗实现 45 倍的聚光是比较现实的方案,仅仅依靠自然冷却,光伏电池就能很好地工作。此外,利用新的光学跟踪理论,发明者设计了一个成本低且机械简单可靠的跟踪装置,日跟踪是系统按照时钟自动调
8、节,而年跟踪采用手动调节(平均一星期调整一次即可) 。为了同传统的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安徽应天新能源公司对“平板固定式”和“数倍聚光式”两种发电系统进行了长期的同等工作条件下的测试,并同时进行全自动的记录以取得可靠的数据。实测表明,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成功实现了 4 倍的功率输出,而光伏电池的温度即使在今年夏季最炎热的季节里,也没有超过 50C(完全在光伏电池本身的正常工作范围内) 。安徽应天新能源公司推出的新的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从聚光到跟踪,尽管新理论的数学计算相当繁复,但是复杂的理论带来的却是廉价、可靠、高效的聚光和跟踪装置,难怪李政道先生在参观了中科院理
9、论物理所楼顶的两台示范运行的发电系统后,兴奋的指出“这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成果” (见图 2) 。二、传统的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与新的数倍聚光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比较 任何一个新的技术发明,如果要大规模推广应用,其前提应该是具有更好的性价比。那么,建立在新的聚光与跟踪理论基础上的“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 ,与传统的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相比,其经济性如何呢?这是不能不回答的关键问题。下面,我们从两种发电技术建设光伏电站所需要的初投资、在寿命期内所产生的发电量进行和单位度电的成本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 1、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初投资比较 (1)传统的“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初投
10、资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的研究课题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成本及电价研究及政策建议 ,传统的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每个 kW 的初投资为 5 万元(2006 年) ,具体成本构成见表 1。表 1 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每个 kW 的初投资构成 编号 项目 投资(万元) 比例(%) 1 前期费用和可行性研究 0.25 5 2 太阳能电池(含支架) 3.5 70 3 并网逆变器 0.4 8 4 变压器、配电测量及电缆等 0.3 6 5 设备运输 0.2 4 6 安装调制 0.2 4 7 税金及其他 0.15 3 8 合计 5.0 100 (2)新的“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初投资 在表
11、1 中的各项成本中,数倍聚光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除了在第 2 项即“太阳能电池(含支架) ”有显著不同外,其余 6项都是一样的,而第 2 项的成本在系统初投资占有 70%的高比重。因此,我们重点比较第 2 项的成本差异。与传统的平板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相比, “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增加了聚光(光漏斗)和跟踪(电机驱动机构等)的成本。我们将根据当前安徽应天新能源公司的实际生产数据来考察这一成本的变化。1)所用太阳能电池的成本 由于采用了 4 倍的聚光比, “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在同样发电功率下节省 3/4 的硅光伏电池,因此, “采用数
12、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每个 kW 所用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成本为:3.5 万1/40.875 万元(由此可见太阳能电池的费用大大降低!) 2)实现聚光和跟踪的成本 根据安徽应天新能源公司目前已经做好的二十多台样机的实际成本数据,每台峰值功率为 150W 的发电装置中,由于聚光和跟踪所增加的成本为2400 元,相当于每个 kW 的聚光跟踪成本为 1.6 万元(请注意,这是没有实现自动化、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数据!) 。如果实现了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后,每个 kW 的聚光跟踪成本可以下降到 1.1 万元。上述两项合计,我们可以得出, “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在表 1中的第 2 项成本为: 0.875
13、万元/kW1.6 万元/kW2.475 万元/kW2.5 万元/kW(目前半自动化生产条件下) 0.875 万元/kW1.1 万元/kW1.975 万元/kW2.0 万元/kW(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 参照表 1,我们可以给出实现规模化生产前后,新的采用数倍聚光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每 kW 的初投资构成表,分别见表 2 和表 3。 表 2 当前样机生产下“采用数倍聚光技术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每个 kW的初投资构成 编号 项目 投资(万元) 比例(%) 1 前期费用和可行性研究 0.25 6 2 太阳能电池(含支架) 2.5* 62 3 并网逆变器 0.4 10 4 变压器、配电测量及电缆等 0.3 8 5 设备运输 0.2 5 6 安装调制 0.2 5 7 税金及其他 0.15 4 8 合计 4.0* 100 表 3 实现大规模生产后“采用数倍聚光技术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每个kW 的初投资构成 编号 项目 投资(万元) 比例(%) 1 前期费用和可行性研究 0.25 7 2 太阳能电池(含支架) 2.0* 57 3 并网逆变器 0.4 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