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诊脉和刺灸方法沿革考证.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10298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经》诊脉和刺灸方法沿革考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经》诊脉和刺灸方法沿革考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经》诊脉和刺灸方法沿革考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经》诊脉和刺灸方法沿革考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经》诊脉和刺灸方法沿革考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经诊脉和刺灸方法沿革考证【摘要】 通过对内经有关内容的研究和考证,探讨中医诊脉方法和针灸取穴方法的发展沿革。认为诊脉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由遍诊十二经脉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同诊法到独取寸口法的过程,这些变革都是为了适应临床诊病的实际需要而发生的。针灸取穴方法则由各自独立存在的、只考虑刺灸的特定点(腧穴)而不考虑经脉的定位方法(即刺灸腧穴法)和只考虑经脉而不考虑腧穴的定位方法(即刺灸经脉法)互相融合而成为循经取穴方法,这一过程说明经络理论来源于针灸治疗实践,而经络学说的形成又促进了针灸取穴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内经 脉诊 针灸穴位 脉诊和针灸是中医两大瑰宝,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魅力。

2、 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不仅确立了中医的基本学术思想,奠定了中医学术理论的基本框架,而且集结和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汉初医学史料。从内经中可以见到,当时诊脉方法和刺灸方法已经颇为完善。然而,这两种方法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而成为今天所经常使用的方法,则是中医学术史研究中颇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灵枢经脉篇在论十二经脉起止循行之后,均有“是动则? 、“是主所生病者“之文,该两句经文自难经解释为“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之后,历代注家释义纷纭,莫衷一是。笔者通过运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对其中相关资料进行发掘、分析,探究其原本涵义,探讨中医诊脉和针灸方法的发展沿革过程

3、,并据此为契机考证内经及其他相关文献,从中勾画出诊脉方法和刺灸方法在古代的变革过程,以冀能从学术史角度为进一步研究和发扬中医学术理论和治疗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诊脉方法在内经中的沿革和发展 灵枢经脉篇在论述每一经脉的循行部位后都有“是动则? 之说,如:“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咳喘,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难经谓“是动“为气病,张景岳类经释为“动, 十二经脉遍诊法诊病时必须诊遍病人全身十二条经脉,甚为繁复,不切实用。经过改革,三部九候全身遍诊法起而代之。该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 。创立这种方法者认为人身的脉气应于天地之至数

4、,故把分布于人体头部、上肢、下肢的浅表动脉分成三部:上部诊头面动脉以候头角、口齿、耳目之气,中部诊手部动脉以候肺、心、胸中之气,下部诊股或足部动脉以候肝、脾、肾之气。每部之中又各选取三处脉动较显著之处作为诊脉部位,即上部两额角动脉(候头角) 、两颊动脉(候口齿) 、两耳前动脉(候耳目) ,中部手太阴动脉(寸口,候肺) 、手少阴动脉(神门,候心) 、手阳明动脉(合谷,候胸中) ,下部足厥阴动脉五里(上)或太冲(下) ,候肝 、足太阴动脉箕门(上)或冲阳(趺阳,下) ,候脾胃 、足少阴动脉(太溪,候肾) ,各称为天、地、人三候,合称三部九候。正常人三部九候的脉气互相协调,“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三

5、部九候论 ) ,一候不相应则病,二候不相应则病甚,三候不相应则病危。 三部九候诊脉法虽然比十二经脉遍诊法有所简化,但仍比较繁杂,而且必须触按人身多个部位,特别是下部股内侧部位,在古代颇有亵渎之嫌,于诊妇女病时尤为不便。于是诊脉方法又经过再一次变革,产生了人迎、气口(寸口)诊脉法。 灵枢终始 、 禁服等篇论述了这一诊脉方法。该法是在阴阳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比三部九候法进一步简化。 终始篇谓:“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灵枢禁服谓:“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来俱往,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

6、命曰平人。“人迎是喉结两旁颈动脉搏动处,为足阳明胃经所行之部位,主候三阳之气,其脉独盛,病在外、在三阳之腑;脉口(气口、寸口)指两手桡动脉搏动处,为手太阴肺经动脉,主候三阴之气,其脉独盛,病在中、在三阴之脏。 人迎、气口诊法本来已经颇为简便易行,但在临床实践中仍觉不切实用。原因可能为人迎诊脉部位临近咽喉要害之处,病人对该按诊部位常有疑虑抵制情绪而不愿接受诊查。为了适应病人需求,医家通过临床研究,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 灵枢经脉篇谓:“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素问经脉别论谓:“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五藏别论则对这一诊脉法的原理作了更深刻的论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

7、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应该说,独取寸口法是在人迎、气口诊脉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而成,其理论依据是气口为手太阴肺经之动脉,肺朝百脉,“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故诊察寸口脉可知脏腑经脉气血的病变及胃气的有无盛衰。但内经独取寸口诊脉法尚处于初始阶段,仅从其浮沉部位及具体脉象候四时五脏平应指出的是,上述四种诊脉方法虽然有先后更替、沿革关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尚并存于世而为不同医家所采用。 内经记载了这些诊脉方法,既说明该书是对先秦至汉初医学文献的集结和整理,亦说明整理者认为这些诊脉方法在当时仍

8、有应用或参考价值。再考诸其他医学文献,马王堆出土帛书所载的是遍诊十二经脉诊法;而史记扁鹊仓公传载仓公诊脉,“切其太阴之口“、“右口“,可知其已用独取寸口诊法;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之说,且原文中亦多处提及按诊趺阳脉的诊病方法,可见张仲景诊脉虽以独取寸口法为主,但仍兼采用三部九候诊法。 从上述诊脉方法的发展、沿革,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中医学术的价值是服务于临床,任何学术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方法的创新,都因顺于临床诊治疾病的需求。因此,只有中医临床实践才是促进中医学术发展创新的真正动因。 2 从内经看针灸取穴方法的沿革和发展 针刺和灸焫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

9、治病方法。早期的针刺器具是砭石,而灸焫的器材则是燃烧的草木或经火烘烤后的温热石块(陶片)等,因此刺灸常直接作用于病痛部位,即“以痛为腧“,后世称为“阿是穴“。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医者发现了人体上的某些特定的部位具有比较显著的针灸效应和治疗效果,于是出现了两种确定针灸部位的不同方法:刺灸腧穴法和刺灸经脉法。 刺灸腧穴法是一种只考虑刺灸的特定点-后世称为腧穴,而不考虑经脉的刺灸定位方法。这种方法应该是“以痛为腧“刺灸方法的直接发展,是对某些经过治疗实践证明有效的特定点(腧穴)的确认。而针刺器具如骨针、青铜针以至铁针的发明,及艾绒之用于灸焫,则是促进这一针灸定位方法形成的客观条件。 内经中不少篇章载

10、述了这种针灸定位方法,如素问中的水热穴论 、 骨空论 、 气穴论及灵枢热?返绕 啻翁岬降?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灵枢四时气所言之“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风水肤胀,为五十七痏“,取穴当与此同) ,虽然其中所提及的腧穴,不少位于十二经脉之中,但均按体表或解剖结构定位而不提及所属的经脉,如素问骨空论:“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同样, 灵枢五邪论邪在五脏的刺治方法,所选取的腧穴虽然亦在相应的经脉上,但同样只言及穴位名称而未提及所在经脉。说明这种针刺方法只是考虑体表部位的特定点,而尚未考虑经脉的循行走向及其主治功效。 刺灸经脉法

11、则是只考虑经脉循行走向,在经脉上施针用灸的另外一种针刺方法。实施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十二经脉(或“十一脉“)理论已经问世,因此相对于刺灸腧穴法而言,应该是较为后起者。但在素问和灵枢中,如素问中的刺疟篇 、 刺腰痛篇 、 厥论 、 调经论 ,及灵枢中的杂?贰督 贰恶部瘛返榷嗥 佳约罢庵执叹姆椒 乇鹗恰读槭唷 觥仿凼 觯 恳痪 加?是主所生病者“及“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之说,实际就是指刺灸经脉的治法而言。而素问调经论更强调针刺治病必须“守经隧“:“气有余则泻其经隧,不足,则补其经隧“、“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所论均

12、从经脉确定刺灸部位,一般都没有提及经脉上的具体腧穴。再考之马王堆出土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言仓公治病,亦是采用这种刺灸经脉的治疗方法,可见该法亦是一种比较早期应用的刺灸定位方法。 随着针灸取穴经验的不断积累,上述两种方法互相融汇结合而逐步完善成为循经取穴的刺灸定位方法, 内经中的某些篇章亦体现了这一方法的形成发展过程。可以设想:采用刺灸经脉法的医家在刺灸治疗实践中发现,并不是每条经脉上所有部位都具有同样的刺灸治疗效果,其中必有某些效应突出的敏感点,这些敏感点即是后世所言的经穴,如素问刺腰痛篇就有“刺足太阳郄中(即委中穴)出血“、“刺少阳成骨之端(即膝阳关穴)出血“、“刺少阴于内

13、踝上(即复溜穴)二痏“等说。而另一方面,以体表或解剖位置定位腧穴者,在掌握了经脉循行部位的知识以后,亦发现其所常用的腧穴不少正好位于经脉上,于是,腧穴归经理论逐步产生发展起来了。 素问气府论即记载了手足六阳经和任、督、冲脉等奇经上的腧穴,以及一些足少阴、足厥阴、手少阴经经穴共365 个穴位,而灵枢本输则记载了手足十一经(缺手厥阴经,但篇中所言的手少阴心经即手厥阴经,实际缺手少阴经)的井、荥、腧(原) 、经、合等五输穴及任、督脉和位于头颈胸背的一些其他经穴。至此,腧穴归经,循经取穴的理论明确下来了。至于一些不在经脉上,无法归入十二经脉系统的腧穴,则成了后世所称的经外奇穴。 上述针灸取穴方法的形成发展过程,说明针灸经络理论来源于针灸治疗的实践,而经络学说的产生又促进了针灸取穴方法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