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论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威廉 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而且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哈姆雷特被除数看作是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丹麦的王子哈姆雷特突然之间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父亲暴卒,叔父篡位,母亲嫁给叔父,这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是叔父毒死了自己,哈姆雷特决心为父亲报仇。面对环境的巨变和理想的破灭,他痛苦过,迷惘过,踌躇过。莎士比亚通过他将人性的复杂和微妙开掘到惟妙惟肖的地步。在不断的迟疑中体现的是哈姆雷特强烈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人性之间普遍矛盾的碰撞,是源于自我之间,自我与外界间,以及更高程度上超我的冲突。一、自我之间的冲突勇敢与怯懦迷惘、焦
2、虑、惶惶不安的情绪笼罩在哈姆雷特整个复仇过程之中。别林斯基在评论中指出:“哈姆雷特的本性是坚强的。”歌德在评论中指出:“据我看莎士比亚的原意要在这戏里表现出一桩大事放在一个不适合施行的人身上所发生的效果”。马克思指出:“如果把哈姆雷特的性格简单化,不仅失掉了王子的忧郁,而且连王子本身也失掉了。”造成对哈姆雷特性格如此有争议的原因,无疑是因为他思想与行动之间徘徊不定,饱受精神折磨的心路历程。而这一切又源于他强烈的内心冲突。他是勇敢的。莎士比亚展示了王子在责任与能力上的杰出。哈姆雷特是全面发展的一个新人,他的恋人奥菲利娅说他是:朝廷的眼睛、学者的口舌、军人的利剑、国家的期望和花朵;时代的镜子、人伦
3、的典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三幕一场)当他立誓报仇雪恨,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时,他是坚强的。在他的脑海里他应该是一个“有仇必报,野心勃勃”、“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的复仇者,果断迅速地为父亲报仇雪恨,但除了自责和口头上的坚决,他没有行动上的表示。为什么这样被动消极,他找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可是究竟是由于禽兽的健忘呢,还是因为把后果考虑地过分周密了,想来想去,只落得一份智慧三份怯懦,我实在不知道。(四幕四场)- 2 -哈姆雷特生活在十六到十七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封建主义交接的过渡时期,也是西方文艺复兴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同那些封建主义社会之间有着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哈姆雷特身
4、上表现为流血得分的旧的封建伦理与新型社会道德理想的对立。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的新人,无论在思想道德上还是从本能上他已经能热衷于封建传统的复仇任务,但他偏要把自己设想成一个虎视眈眈、以血还血的传统的报仇者,苦苦地挣扎着。当他深入罪恶之中进行探索,意识到自己要对谋杀、乱伦、篡位三重罪恶进行报仇时,又感到力不从心,引起内心的激烈斗争和痛苦。由于外界及内心世界的各种原因使他踌躇、迟疑、犹豫不决、郁郁不乐。他一再思考、犹豫甚至想到自杀。这种拖沓正是哈姆雷特内心活动的轨迹,同时也是他思想深化的过程。这种潜意识就是:“我应该复仇,但我不愿意杀人。”哈姆雷特迟迟没有实施复仇计划的原因,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就是因为
5、他潜意识中这种观念的影响。这种潜意识的认知观念首先取决于他的出身。哈姆雷特出身高贵,生活优越,可以说是天之骄子,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他将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未来的君王。他的爱情也幸福美满,权倾天下的父母亲将他视为掌上明珠,他在父母亲的呵护下是个无忧无虑的欢乐王子,他对人生抱有美好的理想。如此,杀人的勾当是他这种人很难做出来的。他不愿杀人,是因为他不忍让一个生命在自己手下消亡,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从未有过残害生命的想法。这份犹豫还来源于他心底的怯懦,对敌人强大力量的怯懦,对社会黑暗的怯懦。这可以从他不读反省自己中看到。从整个悲剧看,王子曾几次用可怕的自遣之词诅咒自己反省自己。他的怯懦使他将这一
6、切交给命运。当霍拉旭劝王子不要去比剑。王子说:“一只雀死,也是天命。命中注定在现在,便不能在将来;如不在将来,必在现在;如不在现在,将来总要来;最好听天由命。“在比剑之前王子还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决定了人的生死胜负。这种命运观使哈姆雷特不能从容地选择他的复仇手段,使复仇行动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二、自我与外界的冲突理想与现实1、理想爱情的破灭哈姆雷特对爱情始终忠贞不渝是对封建等级观念、教会提倡的禁欲主义的挑战。王子曾给奥菲利娅写过信,送过戒指,正大光明地向她求过爱。自从王子定下装疯的计策之后,他故意装得对她粗暴,劝她“远离尘世,到尼姑庵去”,或者当着她的面- 3 -辛辣地嘲弄婚姻和爱情:“美丽!
7、贞洁!美丽不过是使贞洁变成淫荡的另一意义罢了”。他觉得自己对奥菲利娅残酷的没有道理。就给她写了一封信,尽管信中措词夸张,但是字里行间流露柔情。你可怀疑星是火;你可怀疑太阳会动;你怀疑真理变成谎言;但永莫怀疑我的情。啊,亲爱的奥菲利娅,我不善诗词。我没有本领,说出我的痛苦。可是,相信我吧。我最爱你(二幕二场)在莎士比亚看来爱情是一种饱含着最丰富最真切的人性情感,在爱情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情感而不是观念,情感本身富于变化,但爱情必须以情感为基础。然而,奥菲利娅非但没有理解他,也没有支持他。她只看到了沉痛的告别,虚无的嘲讽,刺人的指责,却不知其用意。并极其轻率地受到庸俗伪善的利用,成为此时伤口撒盐的角色
8、。2、理想亲情与友情的破灭哈姆雷特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人文主义者。这种乐观的思想,使他把父亲看作是理想的化身,把母亲看作是爱的象征,父母的结合便是理想与爱的结合,世界在他眼中到处金光大道任我行。他纯洁高尚,胸怀远大理想;他光明磊落,诚恳待人,深受群众爱戴。他向往开明君主政治,认为“贤君”的统治是实现美好愿望的前提。老国王开明,治国有方,所以他对父王特别热爱、尊敬和崇拜。然而,这位乐观向上,充满理想的快乐王子很快步入了痛苦的深渊。残酷的现实无情的粉碎了他的理想。父亲被叔叔杀害,母亲迅速改嫁。同时友情也同样被践踏。他被打发去英国,同窗密友成为奸王的帮凶,待到中途才发现了阴谋,铲除奸王帮凶后返回丹麦。
9、现实逼着他走向战斗。3、理想社会的破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是哈姆雷特内心冲突的重要一环。快乐王子哈姆雷特作为丹麦王子,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就接受了人文主义的熏陶。那时,他把世界和人类看的完美无比,对人生充满了十足的信心,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憧憬。在他看来,“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议论,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对社会所寄托的理想。然而善良人性的普遍沦丧,恶德败行的恣肆猖狂,使他改变原来对于社会天真、幼稚的认识,他清晰地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与距离。- 4 -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很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二幕二
10、场)美好理想与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他痛苦彷徨,郁郁寡欢。残酷的社会现实,已经击碎了哈姆雷特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他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但可贵的在于理想破灭后,他没有彻底绝望,而是理智地从幻想回到现实,认识到自己肩负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哎,倒霉的我却要担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所以此时的哈姆雷特是忧郁的,矛盾的,冲突的。但他仍寄希望于最大限度的将自己的理想灌注在现实之中,这也正是他的可爱与敬佩之处。王子复仇的目标不是王冠,而是要公正的惩罚杀父的凶手。国王克劳狄斯跪在地上作祈祷时,王子说:“我如今乘他在洗心
11、赎罪并且最宜于受死的时候,把他杀死,这能算是报仇吗?”哈姆雷特没有杀死国王并非是由于他缺乏勇气和力量,王子曾说:“他正在祷告,我现在恰好可以下手了;我现在下手,这样他就可以去上天。当他做什么不带超度意味的事的时候,那时打倒他,他的灵魂就要堕入幽暗的地狱里去,永世不得翻身。三、外界超我的冲突生存与毁灭复仇王子哈姆雷特对人生的复杂思考,演绎出对于复仇目的的迷茫感和空虚感,造成了他思想上的困惑,行动上的延宕,内心的冲突。他在“应该行动”和“怎样行动”之间苦苦挣扎,成了悲剧的主要来源。哈姆雷特作为一位受过人文主义熏陶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思辨能力的王子,他“重整乾坤”兴国安邦,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鸿愿
12、和在现实冲击下信念动摇带来的幻灭感之间的剧烈冲突,使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终极意义产生怀疑。王位丧失剥夺了他兼济天下的凭借,信念的动摇、回天无力的无奈更把他推向幻灭的境地。反观自身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十足的恶人”,独善其身尚且不能,又何谈除暴安良,重整乾坤?但作为重任在身的王子他又不能超然物外,痛苦的生抑或是简单的死,两种无法调和的力量撕裂了他的灵魂,使他发出了“生存还是毁灭”的沉重叹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其中的心理煎熬又有几人能体味?重压之下,绝望之中,对于一个以国家为重的王子现实中个人的恩怨情仇就退居其次了,况且复仇夺位和建立乌托邦式的理想国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问题,后者又是重心,是目标,无法
13、以新秩序取代旧秩序,- 5 -失去了目标,复仇也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哈姆雷特把重整乾坤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这个责任面前,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始终在探索中延宕,在延宕中探索,想要行动而不知如何行动。值得提出的是,哈姆雷特决不属于他的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时代。因为在任何时代,谁能为自己或别人的灾难而沉思;谁能为种种社会罪恶而自觉承担、自我牺牲;谁能为社会、人生而苦苦求索、探求出路。残酷的社会现实激起了哈姆雷特关于生命的思考。结果是他不仅看到了他人心灵的丑恶,也看到了自己灵魂的黑暗。在他心中,所有的人都是十足的坏人。既然人在本质意义上是恶的,那么他为父报仇、改造社会斗争的对象就不只是克劳狄
14、斯,而是所有的人。完全消除人类身上的恶,就等于否定了人类的存在,重整乾坤就成了空话,人生也成了虚无。既然人生无意义,他又觉得不如死去,但他又感到死亡的恐惧。死亡,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它所带来的种种猜测,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探索这个话题。生死是人类共同的基本经验。在这个意义上讲,哈姆雷特的问题也是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它不仅向西方人发问,也向东方人发问。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的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一切世俗之喧嚣都归于宁静,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都是死亡。哈姆雷特的追问隐含了人类对于死亡的本能焦虑。这种焦虑不仅是一种认识的焦
15、虑,更是一种存在的焦虑。出于这种焦虑,人类开始沉思生死问题。而正是在试图解答的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哲学,突破生死关,哈姆雷特不再以物喜、以己悲,就能更坦然的面对死亡,死亡是人类的命定和归宿,死亡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预知性和未知性,构成了人们对死亡的无可奈何,而对待死亡的态度却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它所蕴含的是特定价值理念支配下的抉择矛盾。而无论人们面临多么复杂的矛盾,最终都必须做出抉择,王子是如此,其他人也不例外。勇敢并理智的去战斗,以牺牲自己去清除笼罩在丹麦国土上的阴霭和腐败,用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去重建一种真诚、充满信任和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显然,围绕个人
16、复仇与国家责任、惩治丑恶与尊重生命等命题,哈姆雷特的思索经历了真正走出个人复仇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国家的命运的过程,他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必然得到升华,通过这一阶段的生与死,存在与毁灭的强烈纠结。- 6 -哈姆雷特行为上的拖沓反映了他内心的强烈冲突,是源于自我之间,自我与外界间,以及更高程度上的超我的冲突,这种冲突既反映了哈姆雷特这一特定人物思想的幻灭,心理的成长,也正是当时的普通心理。莎士比亚以他的剧作再现了一代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复杂的心理历程,启发人们重新认识人和世界,思索人性的善与恶、理性与欲望、秩序和自由这一人类精神发展史上的永恒主题。参考文献: 1 莎土比 亚全集五M. 朱生豪,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 何其莘 .英国戏剧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 第五幕第二 场M.莎土比 亚全集五.朱生豪,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 萨特.存在主 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 奥伊肯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