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间福利】论文凑字数教程 来源: 章既安的日志 【忠告】本文仅适用于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及教育、经济、法学等社会科学学科,自然科学依靠数据说话,本文在技术上无能为力。另外,作者的初衷是应付可有可无的作业,精神上还是很倾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这种投机取巧偶尔为之可以,常用伤身。同时,本教程仅适用于平时作业,采用本教程的,要是被查出抄袭的,文责自负。再补充一句,本文本意只是应付作业,并不是教人制造学术垃圾,只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难以顾全,不得已出此下策,在价值判断上,本文对于学术垃圾并不赞同,只不过是上有胡闹政策下有拆招对策罢了。至于要发表或者想认真写的以及毕业论文,还是好好写吧。作为在中文系混了
2、四年的学渣,本人深深知道,刷夜写论文是个什么滋味。千万次的问,有没有真正的一夜三篇郎?为什么本学渣每次都写得脸色发青像是便秘,而资产阶级大学霸们却行若无事如履平地呢?为什么本学渣每次拿出的论文都是踩线飞过,而资产阶级大学霸们总是能够两倍三倍的完成任务呢?当然是学霸们认真读书,我等学渣不务正业的结果(被 Pia 飞 )。千万次的问,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等无产阶级小学渣或者小资产阶级伪学霸,能够实现真正的低投入高产出呢?经过四年的研究和实践,这里本学渣自豪地献上零基础论文凑字数指南,以缓解我等在资产阶级大学霸口中著名的“学理性堪忧”问题。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贯彻以下方针的缘故,常常被人误认为
3、资产阶级大学霸。其实本人始终学理性堪忧,人傻分低,考运不佳,六级没过,读研擦边,为资产阶级大学霸之心有余而作无产阶级小学渣力尚且不足。所以,只能靠凑字数撑撑门面。最大的本领大概就是把论文每句一翔凑活成满篇都是翔,各路学霸路过的话,但求轻拍,以安抚本无产阶级伪学霸的一点点的自尊心。对于凑字数而言,我们要首先要知道的是,为什么我们要凑字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老师多么道貌岸然地限制字数,比如 XXX 老师,当年说好的 5000 字,然后本人乖乖到 4999 的时候收掉,结果自然是很呵呵的。现在想想,自己果真是太年轻了。当然,那老师是大神,表示无比膜拜和尊敬 (再次 pia 飞 )但真相只有一个
4、,老师本质上都是字数党妥妥没跑的。同时,学霸们无论表面上如何楚楚可怜地说自己才写了几百,记得在后面加个零,就是资产阶级大学霸的真实写作数量,他们早已经是千年的狐狸,谙熟老师字数党的特性,加上自己本身好好学习,能说的东西也多,自然也不屑凑字数这种做法。基本上我们看到的社科类又长又漂亮的文章,都是出自学霸们的手笔。当然,版面费这种东西,只能呵呵。于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看菜吃饭,有的放矢,所以,根据老师这百年不变的陋习,我们也就明确了凑字数这一光荣事业的伟大意义。从功利的角度来说,首先凑字数能够妥妥的提高自己的平时成绩,至少在考试之前和资产阶级大学霸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其次,凑字数能够在现在这个看
5、论文日益电风扇化的今天,让我们的论文增加自重,从而更为有效地抵抗吹风机或者电风扇的威胁;其三,面对着资产阶级大学霸无形的压力,我等小学渣和伪学霸能够通过厚厚一沓草纸一样的论文,有效地镇压学霸们的主角光环和嚣张气焰,使得我等能在这样的夹缝当中生存下来。从实际的角度来说,论文凑字数是训练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不是每一种手段都叫做凑字数。如何把字数凑好,凑精,凑得恰到好处,凑得看论文的助教不知东南西北晕头转向掌声四起为止,绝对是一门很费力气的功夫。放到以后的公文写作当中,也就成了一项最为要紧的生存技能。这一点,我们必须感谢我们伟大的先驱,汉弗莱阿普比爵士。(见右图)致敬,撒花。在上文当中,我们已经说明
6、了凑字数对于我等小学渣伪学霸生存的重大意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地通过举例来说明一些操作性的手法。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即凑字数不是单纯为了凑字数,而是通过有效的手段,在不减少有效信息不增加无用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不被明显的看出凑字数的痕迹,所以,简单的“重复意思” 这种手段,在我们这里是不列入参考范围的。以上。第一招,换。本招奥义在于,能用词组绝不用词,能用复句绝不用单句。我们知道 W.V.Humboldt 有一句名言:“ 语言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 ”同时,转换生成语法也英明指出,语言存在递归性。基于以上人类文明的丰硕成果,我们往往自觉用于实践,产生了初级凑字数流派,换派
7、。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在一个有限的框架内,对于某个核心的意思进行扩展,有效地稀释字词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凑数的水平。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痕迹太露的话,容易被发现,同时,如果过于刻意的话,往往会给人语言拖沓啰嗦的印象,所以,这个做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但是有限。毛主席教导我们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要集中兵力歼灭对手的有生力量。于是我们有了以下的进阶版。第二招,抻。如果说,换是最初级的阶段的话,那么,抻可以说是换的进阶版本。抻的本质是在句法结构上下文章。即把语言的整个结构拉长。我们知道,鸡多了,蛋也就多了,结构长了,字数自然也就上去了。举个例子,“我们一起去教室上课” 这个句子如果用“换”的手
8、段,可能得出的结果是“我和同学一起高高兴兴地去一楼那间教室上物理课” ,而如果我们用“抻”的话,得出的结果可能是 “我和同学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去上课,那课教的是物理,地方是一楼那间教室”。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抻的效率大致是换的 1.5 倍,这显然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容易把句子弄得比较碎,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障碍。第三招,欧。欧者,欧化语法也。因为学科体系的日益严密,导致了我们在论述的时候必须逻辑严谨。而传统的汉语语法很难周全的做到这一点,当然,作者不是没有见过用文言文写论文的大神,不过凤毛麟角罢了。其实这也是作者的悲哀,用汉语写论文居然不能用汉语的逻辑来思考
9、,而要附会其他的语言,这是何等的悲哀和凄凉。本人从来认为欧化句法很低端,大环境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当然,实用点来说,欧化语法毫无疑问是凑字数的利器。这种方法主要的手段是尽量把限制语变化成从句的形式,同时,在不影响结构的前提下,增加插入语。如此一来,首先可以使文章在整体的语言上变得比较错落有致,同时在结构上不至过于破碎影响阅读。例如,“此问题我们这样认识,事实是” 这句话一定要写成“这个问题,某种意义上,我们应当抱持这样一种观点,某一特定的角度来考量,问题的出现可能对于我们的研究有所裨益,但如果我们详细地审视这个问题的发展,我们可以将现实的情况判断为以下的情形”,十二字的内容被我们欧化句法成了八
10、十多字,同时显得严谨而有条理,表现出了对待科研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严谨态度。而其实,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你懂的。(表示直译这东西彻底把欧化句法弄成了一坨翔,庞德那首诗翻译成“人中桃面,惊鸿一现。阴郁枝头,森森落瓣”是多美好啊,结果被直译毁成了“ 人群中的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很多翻译真心的英文一百分,中文不及格。)第四招,例。每下一个结论,最好在后面打个比方或者举个例子,一来可以方便理解,二来如果是反例,可把收集材料时候剩余的论据边角料放在这里,第三,你懂的。比如(这就用上了),还是那句话,我们一起去教室上课。后面就可以加“比如那天,慕容紫英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起去上课的
11、时候,门前的三叶草正在吃吃傻笑,打破了物理课的沉闷”之类的东西。最好显得漫不经心,一来有浑然天成的美感,二来,有效洗脱凑字数的嫌疑。在举例子的时候,最好能和结论相互印证,这样一来文章确实便于理解很多,而来字数上去了也能确保安全,顺便还能用掉书袋的方法打击学霸的嚣张气焰。这已经不完全是在凑字数了,而是完全有必要的堆字数,如果我们凑字数的工作仅仅止于凑字数,那么,写论文是没有意义的,应付应付就得了。想走学术道路的,还是要严肃的对待举例子这个问题的。第五招,展。这个招数从单个的字词来说,能用术语的时候用术语,一来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二来如果是一个很难的字眼,总不能不让人解释一下吧,这个解释,绝对是情
12、理之中,那么,这些无疑就是凑字数的战果了。从整体结构来说,要尽量把术语在下文中用实例层层展开。比如二元对立和中国革命的问题,二元对立是个术语,结合中国革命,就可以展开什么是中国革命的二元对立,二元对立的每一方面内部存不存在二元对立,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认识,这个认识的结果是什么。大体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个路数展开。本质上,这也已经超越了凑字数的范畴了。根据读者童鞋的反馈,有时候论文收不住,拉不回来,这其实也不难。在论文中,还是要时不时回到题目的。最好每两三段就和题目呼应一下,轻轻地把题目绑在论文上,而不要洋洋洒洒到最后离题万里,那就怎么拉也拉不回来了。第六招,引。这里的引,自然是引用
13、例子,堆砌材料。但我们必须知道,论文不同于高中生作文,不能指望用“人生如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恒在,循环往复,不曾更改。 斯坦尼斯拉诺瓦克留楚奇科夫斯基 ”这样的老手段欺骗过老师的法眼。材料怎么堆,分布上如何才能有效凑字数同时不显得啰嗦,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这里我们推荐以下的方法:第一, 夹叙夹议比集中议论更凑字数。我们知道论文,尤其是语言类的论文,始终是现象分析现象 分析 结论这样的逻辑居多。而这种常用的逻辑结构正是我们的凑字数的利器。我们知道,数学上有一条非常著名的原则,容斥原理。其实这也是我们在分析材料的时候所采用的一个原则,即在夹叙夹议的过程当中,所有分析的总量一
14、定大于集中分析的总量。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或多或少有所重复的部分,在集中分析的时候,这种重复会被我们扣掉。而这样在分开叙述的过程中,这种有意无意的重复首先不容易被发现,在夹叙夹议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稀释,也并不容易被看出来。同时,由于分开议论和分析的关系,各个材料之间总有一些相互的呼应,比如“上条材料我们说到” ,“下文还会继续说明”这就是凑字数的精髓所在,所谓“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在分开论述这个前提下,最后总要总结起来分析,而这个总结,也是凭空生出来的东西,而这也正是我们追求的效果。第二, 征引文献的时候,尽量多引不同几家的观点,首先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劳资看的书多。其
15、实我们知道,本科生论文嘛,基本都是前人做过的,前人的文献综述什么的,稍微删削一下,就能找到很多有用信息,如果不嫌麻烦,去翻翻原来的出处,引全一点,这自然就更显得高端了,反正拳头不打笑脸,老师架不住字多。包括参考文献,也可以顺瓜摸藤再摸瓜,如是循环往复,直到世界的尽头。第三, 在引不同家观点的时候,最好注意选择一下那些大意差不多,但是细微有区别的说法。要是某个说法是俄国人说的,那就更加出色了,我们都知道俄国人的名字就是个bug,前面我们也演示过,多在间隔不是那么密集的情况下题几次,问题基本就迎刃而解。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什么呢?很明显,大方向一致可以保证论点不会自相矛盾,从而让论文有继续下去的空间,
16、而小方面的区别则带给了我们在概念辨析上的无限可能,而我们知道,在现在这种概念至上的学风之下,去详细定义一个概念并加以不痛不痒的辨析,可以说是论文最惠而不费的方式。根据本学渣的观察,很多大学霸在论文当中也习惯于使用这种手段,只不过人家比较专业,真心能辨析出一些东西罢了。通过以上几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我们的最终结论也就呼之欲出,这才是真正从学理上来研究论文凑字数的方法,当然,前提是你的论文有足够大的结构,经洗又经晒,经拉又经拽。当然了,老师们也都是千年的狐狸,如果遇到要求严格的老师,认真学习认真写也是很好的过程,这里我们只谈应付那些多他不多少他也不少的所谓作业。某副校长:“做人不可以说假话,也不可以
17、说大话。但是偶尔可以说说空话。”根据这样的精神,我们结合所谓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这里就具体演示一下现实的操作方式,以下是本人大三时候毛概的作业。前面一段是原文想表达的意思,后一段是凑完字数之后的面目。原文:毛泽东同志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明确了各个阶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二元对立分析的方法,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出路,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突破和发展。请看凑字数版:客观来说,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客观而且较为全面的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历史形态,并通过一种明显的意识形态分析的手段,指出了中国的未来不论是在意识形态的发展还是在社会结
18、构的走向上的明确的出路,可以说,这是当时在抗战的背景下,为战后的中国设计出的一个发展的路线图。首先,作为一个阶级论者,毛泽东同志所采取的做法是逐一明确每一个阶级的地位以及其在战争当中的作用,同时在一个更加明确的意义上,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结构当中的作用和任务,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共产党作为革命的先锋队的重要作用,或者说,在这样一种阶级分析的前提下,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立场,关于这一点的分析,毛泽东同志无疑是客观而且富于洞察力的。但是,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这种阶级分析论当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阶级之间并不能以一种量化的标准或者说是以一种劳动力的付出标准来进行区分,
19、因为在阶级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就好像我们不能界定三十七度究竟是热还是冷一样,可以说,这也是这种阶级分析论在建国之后被无限扩大化,逐步的形成了所谓的出身论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作为阶级分析论来说,阶级的划分就是一个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划分的做法是一切分析的一个基石,如果我们简单的用一种量化的方式或者是生产资料的多寡为依据,并不能严格的定义某一个阶级,所以在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说,阶级本身是边界模糊的,所以阶级之间的人物也是模糊的,对此,毛泽东同志指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二重性问题,而恰恰忽略了其他阶级的二重性的问题,这种二重性是由于阶级边界的模糊所带来的,相对应的,也就应该是普遍适用于各个阶级的二重
20、性。对于这种普遍的二重性的分析,毛泽东同志并没有在文章中扩展出这样一重观点,这一点或许是无意的疏失,或者是有意的忽略,在当时这样的时代背景当中,这一点似乎并不是个别的现象,或者说在当时革命的话语背景前提下,这种二元论的分析方式是有其时代合理性的,但是作为一种时代话语的背景来理解的话,直接不假思量和辨别的用作理论分析就难免有些方枘圆凿了。其次,就是关于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分野问题,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给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就是无产阶级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而不是资产阶级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问题是无产阶级所谓的登上历史舞台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很难以界定的问题,就好比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其实规
21、模根本就很小,大致是地方集体性事件的性质,单凭这一点来界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不能确证的,更何况是领导权的问题,同样的五四运动也是这样的一个性质。无产阶级在当时是存在着革命性和依附性两重性的,无产阶级必然依附于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本身不论是公有还是私有,始终不能与社会化生产的趋势相匹配,因为众所周知,有计划无市场或者有市场无计划,均会对于整个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这一点上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提法,实际上是盲目扩大了当时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因为所谓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野,就在于革命的阶层的逐步扩大,而应当看做是一种领导权的更迭,否则是无法解释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的领导权问题的。
2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毛泽东同志囿于马克思的阶级划分论,片面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而忽略了无产阶级的依附性,从而得出了这样的一层结论,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毛泽东同志也未必对于工人阶级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因为我们阅读毛泽东同志早年的文章,从来都是从农民论点出发,而鲜有工人阶级的痕迹,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划分当中,对于中国的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 ”,并没有做出很严格的阶级划分,这一篇文章可以说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处在一种转型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出没有脱离马克思的二元分析论的影子,但是认识到了由于革命阶层的扩大,农民阶层已经成为了革命事实上的主力军的问题,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是对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突破,
23、也是毛泽东思想在形成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重要论点之一。所以,从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毛泽东同志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继承和突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当中,也为我们勾勒出了明显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轨迹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为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众多强有力的论据和借鉴。以上,就是我们教程所需要展现的效果。四千变八千,八千变一万六,不再是梦。一夜三篇郎,你值得拥有。至于依靠多篇论文拼凑成一篇,这一缺乏原创精神以及努力成果的最为邪恶且无耻的偷窃行为,本文不予主张,亦不予指导。诗曰:论文报告总抓狂,憋不出来枉断肠。来往先生观几遍,秒成一夜三篇郎。(感谢修正)如果遇到导师让砍字数的情况,可将本文流程逆向操作。就可以在保证文章的意思不减少的情况下,比较有效的压缩字数了。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