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尔滨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二一六年四月目 录哈尔滨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I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1(一)“十二五”时期取得的重要成效 .11、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12、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 .23、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 .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35、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 .36、对外科技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37、科技惠民及强县工程取得新进展 .48、科技管理改革不断深化 .49、厅市科技会商取得新成效 .5(二)面临形势 .6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7(三)发展目标 .8三、主要任务 .9(一)突破一批核心关
2、键技术,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9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92、生物产业 .113、新材料产业 .124、节能环保产业 .12(二)推进技术与产品更新换代,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水平 .131、装备制造 .142、食品产业 .153、现代农业 .17(三)加快民生领域科技创新步伐,提高科技惠民福祉 .181、人口健康 .182、资源环境 .193、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 .19(四)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91、市校(所)科技合作平台 .192、企业研发平台 .203、科技企业孵化器平台 .204、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215、技术转移平台 .216、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3、 .21(五)实施科技重点专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21、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222、高性能复合材料 .233、民用航空装备及零部件 .234、3D 打印 .235、燃气轮机 .246、高端石墨制品 .247、新能源汽车 .24(六)深入实施科技创业行动计划,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241、着力培育科技成果 .252、广泛筛选科技成果 .253、支持创办科技企业 .254、加快科技企业的孵化成长 .265、促进科技企业融资发展 .266、支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267、推动科技企 业上市发展 .27(七)培育规范科技服务市场,发展壮大科技服务新兴业态 .27四、保障措施 .28(一)完善政
4、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 .28(二)强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28(三)深化科技管理改革 .28(四)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29(五)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29(六)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30附件:哈尔滨市“十三五” 重点扶持产业科技创新计划表 .31专栏 1:“十三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项目 .31专栏 2:“十三五”期间,生物产业重点项目 .32专栏 3:“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 .33专栏 4:“十三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项目 .34专栏 5:“十三五”期间, 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 .35专栏 6:“十三五”期间,食品产业重点项目 .37专栏 7:“十三五
5、”期间,现代农业产业重点项目 .38专栏 8:“十三五”期间,民生领域重点项目 .40专栏 9:十三五期间,拟重点推进孵化器项目 .41专栏 10:十三五期间,拟重点推进众创空间 .42专栏 11:“十三五” 期间,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43专栏 12:“十三五” 期间,互联网+创业行动内容 .441“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内外环境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进入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基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准确把握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
6、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及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哈尔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十二五”时期取得的重要成效“十二五”时期,我市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加速提升,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连续多年被国家评为“科技进步先进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科技进步贡献率从 2010 年的 53%上升到了 20
7、15 年的 60%,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十三五”时期科技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1、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由 2010 年的 1 亿元,增加到2015 年的 1.645 亿元。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总额达到 2.5 亿元,2同比增长了 40.4%。全社会 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预计达到 115 亿元,年均增长 12.7%,占 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2010 年的 1.73%预计增长到 2015 年的 2.0%。规模以上企业的 R&D 经费投入占全社会 R&D 经费投入的比重也由2010 年 50.5%预计提高到 2015 年的
8、58.2%,企业研发投入的主体作用开始显现。2、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9 个、企业研发机构 15个。累计申请和授权专利分别达到 97,573 件、48,113 件,同比分别增长 289.7%、351.4%。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的第 4 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率位列第 7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了 10.7 件,高于全国 6.3件的平均水平。取得了“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技术”等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66 项,占全省的 83.5%。3、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断完善搭建了市校(所)科技合作等六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省工研院、
9、哈工大机器人产业集团、哈工大焊接产业集团等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组建与运营,为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全市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累计达到 1,962 项、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 353.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 59.1%、94.8%。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 2010 年的 491 亿元跃升至 2015年的 868.2 亿元,占 GDP 的比重达 15.1%,同比 2010 年增长3了 1.7 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其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 GDP 增幅 3.0 和 3.1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432 家,同比增加了 1
10、69 家。5、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出台了中共哈尔滨市委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政策、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哈尔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截止到 2015 年末,全市已有各级各类孵化器 51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 11 家,孵化总面积达到 135 万平方米,入孵企业总数达到 2,032 家。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政策受益企业已达 197 家,同比增加了 97 家,累计减免税额达到6.4 亿元,同比增长了 128%。6、对外科技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了两届哈科会,参会国家和地区、与会高层次专家
11、、参展项目、签订的合作协议、落地项目等均创历史新高。启动了“一带一路”重点示范项目“科技创新城火炬欧亚大厦”的建设,国家火炬国际化联盟欧亚联盟秘书处、高新技术产品国际采购服务中心落户科技创新城。与俄、韩、英、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各类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和中心 24 家,其中国家级 19 家。建立了哈尔滨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哈尔滨中韩科技合作中心、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转移育成中心等科技合作平台。7、科技惠民及强县工程取得新进展4实施了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和区、(县)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空气污染物来源解析、
12、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特色种养殖技术等惠及了百姓生活。开展了创新型区(县)试点工作,在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券、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等方面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在加大对区、县(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建立了市、区(县、市)科技工作联动新机制。8、科技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制定了科技计划管理流程图,增设了杰出青年和科技型企业优秀创办人才基金计划,加大了对科技创业人才支持力度。通过增加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国家及省科技项目配套资金、提高单个项目支持额度、强化政策落实等,优化了资金投入方向和方式,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及对大项目的聚焦度。建立了项目事前绩效
13、目标申报制度,使绩效评价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确保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在全市开展的首次财政专项资金第三方绩效评价中,“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排名第一位。9、厅市科技会商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了省科技厅和哈尔滨市科技合作共商议定书确定的加快哈尔滨市产业发展、加快松北科技创新城建设、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四项任务。省市共同建设了哈尔滨创新城,上百家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入驻发展。投资辟建了创新创业广场及各类专业孵化器,8005余家中小微创业创新企业入驻孵化。哈尔滨中关村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哈尔滨产业育成中心等入驻发展。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的主要目标任务,但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
14、,我市在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技术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大学大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三权”问题还没有破解,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的科技成果结构性供需矛盾还没有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还没有打通;三是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仍然突出。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比重偏低,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匮乏,在哈的国家重点大学科技人员和毕业生在哈创业或就业的比重不高;四是科技投入结构不优。全
15、社会 R&D 经费投入占 GDP 的比重、企业 R&D 经费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和占全社会 R&D 经费投入的比重均偏低,区(县)和各级各类园区的财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二)面临形势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世界经济科技格局面临新变化和新挑战,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更紧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加快推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6和竞争态势深度调整的过程中,若不能紧紧把握机遇、实现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我国未来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将更为被动,将难以
16、在全球创新竞争中占据主动。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市产业转型升级增长的新动力不足,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凸显,老工业基地振兴既有新机遇又有新挑战,落实中央“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精神,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寄予了更高期望;科技工作既面临着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前所罕见的重大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态势、化解经济下行压力、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加强对人才、资本、市场、专利等创新资源的争夺,积极采取措施激励创业创新,促进科技成
17、果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为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新动能。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7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着力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着力引领产业转型升
18、级和竞争力提升,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升级版,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构建对俄及东北亚科技开放创新新格局,实现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跨越,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二)基本原则支撑产业发展。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做强、民生事业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突出项目牵动。充分释放我市在研发和产业基础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潜能,通过资源整合、专项推进等方式,牵动我市重点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激励创新创业。以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激发创新创业潜能,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我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深化改革创新。以问题为导向,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挖掘潜能,释放效能,有效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开放合作共赢。抓住我市打造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和我省实施“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的契机,推进对俄及东北亚区域为重点的全方位科技合作。(三)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