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普通电梯疏散逃生的可行性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14258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普通电梯疏散逃生的可行性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普通电梯疏散逃生的可行性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普通电梯疏散逃生的可行性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普通电梯疏散逃生的可行性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普通电梯疏散逃生的可行性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使用普通电梯疏散逃生的可行性探讨论文摘要:针对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分析了普通电梯用于安全疏散的可行性,并提出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和改进的几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电梯;疏散逃生 随着城市中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火灾逐渐呈上升趋势。火灾情况下,如何将身处高层建筑内的大量人员安全快捷地疏散到安全地带,已成为有关专家学者探讨的重要课题。由于以往的建筑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局限,相关的技术法规规定电梯是禁止作为避难逃生使用的。目前楼梯疏散是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推荐的逃生方式,这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均有体现。但是许多火灾案

2、例却表明,有相当多的人员是利用电梯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成功逃生的,例如,1996 年日本广岛元町高层住宅大楼火灾,在灾后问卷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半数的人使用电梯进行疏散;2001 年美国“9.11”事件,电梯在安全疏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挽救了大量人员,堪称经典。因此,笔者认为高层建筑中的电梯在人员疏散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一)火势蔓延的途径多、速度快。由于高层建筑内储存使用易燃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加之设有中庭及各种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垃圾道、排气道等竖向管道井,一旦发生火灾,烟火蔓延途径多,火势发展速度快,尤其是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大大加快火势蔓延,很容易使整栋

3、建筑形成立体燃烧。 (二)人员密集,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高层民用建筑人员密集,容纳的人员多在千人以上,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已经很多,由于垂直疏散距离远,疏散时间长,平时已经习惯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员要一下子从那么高的楼层疏散下来,许多人的身体会吃不消,加之有老弱病残孕等行动能力差的人员也不适合利用楼梯疏散,夹杂在逃生的人流中势必会影响疏散速度。而云梯、避难袋、避难扶梯、缓降器等疏散逃生措施只能满足少数人的疏散要求,且其具体的应用还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无法应用于大规模的人员疏散,特别是高层建筑内人员的疏散。如果在疏散过程中楼梯间再不能有效的防止烟火侵入,楼梯间不但不能保证安全疏散,还会成为火势

4、蔓延的通道,从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三)致灾因素多,扑救难度大。高层建筑内用火用电频繁,用油用气设备点多量大,由于设备线路故障以及违章作业引发火灾因素多、风险大。另外,高层建筑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建筑消防设施来扑救火灾的,但由于建筑消防设施先天不足,或是在使用过程中维护管理不当,致使在火灾时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加大了火灾的扑救难度。 二、普通电梯疏散逃生的可行性 高层建筑中有多部电梯,但在火灾时却被统统降落至底层,电梯不能作为疏散楼梯的规定一直沿用至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一)普通电梯不能可靠保证电梯的正常供电。因火势蔓延或人为切断电梯的供电,使得电梯失去动力而停

5、止,这时电梯不但不能作为疏散工具,反而会使正在使用的人员被困其中,陷入危险。 (二)普通电梯极易受烟气侵害。普通电梯无消防前室,火灾时烟气会通过电梯井进入电梯轿厢,危及电梯内人员的安全。 (三)普通电梯现有制造技术还难以完全确保火灾状况下安全使用。首先,普通电梯本身不具有防水功能,灭火时采用大量的水会导致电梯的某些电器部件、电气线路等出现故障或损坏,电梯因此会停止运行。其次,由于火灾现场的温度会使电梯机械部件受热失效,如门系统、悬挂系统、导向系统等,从而使电梯在火灾情况下继续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公众对于电梯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认可也需要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在火灾时由

6、于人们的恐慌可能会引起混乱,导致电梯的疏散功能得不到保障。由于长期以来高层建筑管理部门受到“火灾时禁止使用电梯”规定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和制定火灾情况下合理使用电梯的应急预案,导致火灾时高层建筑管理部门将所有乘客电梯都迫降至底层,不允许普通电梯作为疏散工具使用。 虽然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普通电梯在火灾时的安全使用,但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有很多利用电梯疏散的成功案例,有时电梯还在安全疏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已有多起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使用电梯进行人员疏散的典型案例。 例 1:1974 年 2 月 5 日上午 9 时许,巴西圣保罗市 25 层的“焦马大楼”着火,火势从第 12 层向上蔓延

7、,当时楼内有 756 人,火灾造成 179人死亡、300 人受伤。在这起火灾中,由于直升机不能在高温烟气流升腾的楼顶上空悬停救人,有 90 人死于楼顶,另有 40 人跳楼身亡。但火灾初期有 300 人是乘坐大楼内的 4 部电梯迅速疏散到地面的,占 422 名生还者的 71%。 例 2:2001 年 9 月 11 日上午 9 时许,美国纽约“世贸中心”两座高411.5m、110 层的大厦遭恐怖分子用大型客机冲撞袭击,于 1 小时后完全坍塌。当时两座大厦内共有 25000 余人,接到报警后,南楼内的 10 部快速电梯中有 4-5 部投入了运行。虽然缺乏准确的统计资料,但随机调查表明使用电梯撤离的人

8、员很多。除 2749 人死亡外,有 20000 多人得以安全疏散,其中南楼里的很多人就是通过乘坐电梯安全疏散的。 上述案例说明,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疏散逃生符合人们的心理“归巢”本能,即习惯于走老路。由于进入高层 建筑内部的人员多半是乘坐电梯,火灾时大多数人员还会奔向电梯方向,而不是疏散楼梯方向。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技术保障措施来提高电梯自身的安全性能,如按照消防电梯的标准设计普通电梯,同时制定合理可行的火灾应急疏散预案,保证普通电梯在火灾时可以继续安全使用。 三、具体改进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按照消防电梯的建筑设计标准设计普通电梯。1、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消防电梯的规定设置电

9、梯前室,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电梯前室门口易设置挡水设施;2、电梯竖井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隔墙,当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3、电梯供电按照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的要求来设置,动力和控制电缆、电线采取防水措施;4、电梯轿厢的内装修采用不燃材料,并配备消防电话;5、电梯间底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二)增设正压送风装置。通过机械加压送风的方式来保证电梯竖井和电梯前室火灾时保持正压,防止烟气进入电梯前室和竖井。 (三)电梯轿厢内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依据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中对电梯轿厢、竖井和机房的安全要求,电梯轿厢本身的抗火

10、,阻燃性能都是比较好的。在目前条件下没有必要对现有的轿厢进行抗火性能改造,但是为了更加安全起见,可以在轿厢内设置消防安全箱,包括灭火器、呼吸器、手电筒、防烟面具、安全绳、面巾等。以备在紧急情况下供被困人员使用。 (四)建立火灾预警和语音告知系统。根据火势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当火势处在初期阶段和发展阶段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电梯进行人员疏散的,如果起火点离电梯较远,甚至在猛烈阶段也是可以使用电梯。因此,为了使楼内人员了解火势处于哪个阶段,建议在每一层配置感温装置、感烟,感光装置和消防广播的基础上,增设可燃气体,有毒气体传感装置及火场电视,并使其和电梯控制中心相联。万一发生

11、火灾,系统将采集的温度、有毒烟气等信息传输到电梯控制中心,电梯中心收到信息后,信号将依据设定的预警级别自动判断,然后对电梯发出指令,确定运行还是关闭。同时电梯中心要随时告知楼层上的人员有关目前火势情况,并告知如何疏散,如何使用电梯等信息。 (五)将电梯疏散纳入灭火应急预案中。要遵循电梯疏散和楼梯疏散相结合的原则,在楼梯能安全疏散的情况下,采取处于低层的人员楼梯疏散,处于高层的人员电梯疏散的方法,并结合不同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电梯疏散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要想使普通电梯真正成为高层建筑消防应急疏散中安全、便捷和高效的疏散逃生工具,并得到规范标准的认可,还需要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不断地的研究和探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普通电梯可以用于消防疏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