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普 陀 区 教 育 系 统 重 点 课 题申 报 、 评 审 表课 题 类 别 : 教 改 类 课 题 名 称 借助“无约束”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课 题 负 责 人 孙 文 波 职 务 ( 职 称 ) 校 长 ( 中 高 )出 身 年 1968.11 成 果 形 式 结 题 报 告 完 成 时 间 2014.9 单 位 沈家门第一小学 邮编、地址 316100 东海东路 20 号 总编号2联 系 电 话 13758048018 姓名 课题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谢燕红 主要负责文科类研究工作。 沈家门第一小学小高(副校长)邬丽俐 课题管理,协助组长做好相关工作 沈家门第一小学
2、小高(教科室主任)唐凤 负责材料的整理和校本教材的编写 沈家门第一小学小高 (教科室成员)翁飞萍 负责理科类研究 沈家门第一小学 小高(教务处副主任)刘海燕 负责课程评价和教师培训 沈家门第一小学小高(教务处主任)课题组其它成员的有关情况孙泽明 负责美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 沈家门第一小学小高(校务办主任)所在单位意 见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2013 年 月 日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名:2013 年 月 日3说明本次课题申报必须附有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应按规范要求设计,字数为2500-5000(用电脑打印) ,并包含有以下内容: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3课题研
3、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4如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可写上初期研究成果或“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5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6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注:此表可复制。填表后一式六份报区教科室。借助“无约束”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国家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国家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1国家课程的实施内容是全国统一,针对全国中小学的,这与全国地域经济、城乡差异以及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产生了矛盾,哪怕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也存在着许多不同。课程实施的行政化推广与本校课程实际之间存在着
4、矛盾。忠实执行教材,还是根据本校实际,在执行国家总的框架下做自己的事?2课程实施制订者的局限性与广大学校、教师的教育经验间的矛盾。课程实施制订者往往是一些专家,虽然也有一线教师参与,但在验证的广度上还是会有局限,学校和教师又有许多具有独特的实践经验。同时,课程改革的深度也会因为面向全国而受到影响,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的方式上都有待于进一步突破。因此,国家课程势必要进行校本化改造,即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方向的前提下,研究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家长和所在的地区,有特色4地、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即学校可以改变课程的结构、内容和教育的模式等。(二)现有国家课程校本
5、化实施的反思1重视学生兴趣和从学生实际出发难以较好地达到尊重权威比尊重学生更为重要,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分数成绩和上面的评价上,因此他们始终占据着课堂主导地位。不尊重学生,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很难走近学生和发现学生的生活,从而也就难以做到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出发。2缺乏对学科核心价值的把握学科的核心价值应该指向人的终身发展,而事实教师很少去研究学科的核心能力,因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的培养。当然教师也会重视能力的培养,但这些能力也往往是指向眼前的考试成绩的提高,因为它们能较快地提高考试的成绩。3教师放不开手脚,校本化实施流于形式长期以来,分数第一的教育观根深蒂固地影响着
6、教师,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他们在教学方法上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在教学展示中会有所应用,但在日常教学中则始终会顾忌知识内容而放不开手脚,所谓的课程拓展也往往会受到应试的牵制。因此,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只是流于形式,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换汤不换药,应试教育的模式实质无法真正突破。(三) “无约束”课程设想的提出上述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是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深刻影响,其后果是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厌学、心理问题增多,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整个国民教育和公民素质。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给教师松绑,要鼓
7、励创新,要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要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重视学生兴趣。于是,我校提出了“无约束”课程的概念,借助“无约束”课程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无约束”课程就是从国家课中挤出一定课时量,进行校本化改造,作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不拘课的形式、内容,不以知识为目的,从学生实5际出发组织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科核心能力为主要目标。我们通过“无约束”课程的实施,设想使教师从学生的高参与和教学的高效率中找到教学的乐趣和实质,逐渐从“无约束”课程延伸到日常教学之中,更新观念,努力从思想上冲破应试的束缚,改变所有教育和教学行为,并成为课改的积极实施者,从而积极推动素质
8、教育的全面实施。“无约束”课程也为现今的教育找到应试与素质教育的平衡点,国家课程既有保持原有教学的课时量,又有可以大胆尝试的课时。我们认为, “无约束”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必定会促进教师和课程的发展,并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探索出一条具有较大推广价值的有效途径。二、课题的界定 1 “无约束”课程这是学校自创的概念,国家课程实施中重知识,轻兴趣,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等应试教育现象存在,取名“无约束”是想让教师突破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 “无约束”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是经过校本化改造后的那部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把国家课程课时量的 10-15%,进行校本化改造,成为国家课程中的一
9、部分。以后随着研究深入,内容和效果成熟后,可以进一步增加改造课时量。因为只改造其中的一部分,即使不成功,对教学成绩影响也不是太大,这样,可以减少教师后顾之忧,促进他们大胆改革。(2)打破了国家课程教材约束,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兴趣出发,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国家课程由于地域、编者等因素,教材内容常常不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何不用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呢?“无约束”课程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挖掘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3)打破知识教学的约束,目标直接指向核心能力。应试教育是以知识教学为基本特征, “无约束”课程提出了兴趣和能力两个6要素,认为学科应该
10、关注其核心能力,知识只是一种载体。如语文的核心能力应该是阅读理解能力,只有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于是我们把兴趣导读、增加大量阅读量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阅读量和阅读方法上,而不必去关注每篇文章的考试要点。国家课程的内容框架主要还是以知识为线索进行构建的, “无约束”课程的课程内容框架则是以能力目标为线索进行构建的。如语文低段以增加学生广泛阅读兴趣为目标,中段是提高阅读能力为目标,高段以研究性阅读和语文能力实践为目标,其内容的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之间并不一定有逻辑关联。这样的框架,打破了应试的约束,使能力为重能够充分体现。(4)打破课堂组织和教
11、学方式约束,根据内容灵活多样。“无约束”课程要求课堂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更加自由,如语文课的学习可以在图书馆里进行,数学课可以在操场上进行;教无定法,只要学生兴趣深厚,只要能较好地促进学科核心能力提高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如可以模拟表演、组织辩论、角色表演、观看电影、实践操作、游戏活动等等。丰富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大大满足了学生需求,使教学更加贴近内容和贴近学生实际。“无约束”课程的实质是它将国家课程的一部分进行了校本化改造,使教学素材更加贴近学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科的核心能力,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而非只是知识;它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并适合学生。2本课题的含
12、义本课题的含义是要借助“无约束”这种课程形式,突破原有教育模式的束缚,从本校实际出发,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从而摸索出一条真正关注学生实际和兴趣,且指向学科核心能力培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新路子。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1适合教育理论7适合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提出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适合学生特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使他们得到不同的发展。适合教育就是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重特长的教育。2大教育观理论传统的教育基本是课堂教育,关注知识教学,是一种狭隘的教育。大教育观就是要让教育着眼于人的未来,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关注学习力。(
13、二)国内外研究综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玉珍曾在“十五”教育部规划项目初中阶段校本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行动研究中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这一概念。国内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有一定的研究,许多学科都进行了尝试,但大多停留在课程拓展的层面上,在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科核心能力和突破原有模式上还少有建树。本校早在 2005 年就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念,并在音乐方面做了有效尝试,在音乐课中增加乐器(口风琴)辅助的内容,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方面取得了较理想效果。现在学校已经在各学科进行了仿效和探索,并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课改热情高涨。这些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
14、基础。本课题具有创新内容,有较强的先进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2初步形成各学科的“无约束”课程实施方案(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 ;3提炼并形成“无约束”课程的基本课堂模式;4通过研究,积极探索学科核心能力及提高的有效途径;5通过“无约束”课程积极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形成具有较大推广价值的校本化实施模式。(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 各学科核心能力的研究通过教学经验提炼和文献研究等,逐渐提炼出影响各学科素养的核心能力。8研究核心能力,可以使我们的教学策略从以前的面面俱到,直
15、接指向核心能力。如语文学科最核心的能力可能是阅读理解能力,这是写作和表达的重要前提;又如数学的核心能力可能是数学思想方法等等。通过核心能力的研究,可以改变我们的教学策略,如语文教学可以改变我们以前以课本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增加大量阅读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各学科“无约束”课程实施研究(1)研究制订“无约束”课程实施的指导纲要,为进一步指导各学科实施提供指导。(2) “无约束”课程各学科实施指导手册的编写。这可以为学科教师实施提供指导,包括课型、内容参考、教案赏析、教学素材推荐和实施建议等内容。如我们前期研究的语文学科实施指导手册如下表:语文学科指导手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科目标第二
16、部分:实施内容上篇 梦启篇第一学段(12 年级)一、阅 读 指 引(一)推荐参考(二)基本流程(三)案例赏析1绘本阅读2儿童小说阅读3童话阅读4寓言阅读5科普阅读二、走 进 经 典(一)推荐参考(二)基本流程(三)案例赏析1童谣赏析2国学经典3唐诗启蒙4对子歌5其他三、综 合 类(一)推荐参考(二)基本流程(三)案例赏析1趣味汉字2影像文字103我爱看漫画4口语交际中篇 梦展篇第二学段(34 年级)一、阅 读 指 引 课(一)推荐参考(二)基本流程(三)案例赏析1 “名家”有约2 “名篇”有约3. 相约漫画二、读 写 一 体 课(一)推荐参考(二)基本流程(三)课例赏析1 “童诗”读写2 “童
17、话”读写3 “儿童小说”读写三、阅 读 赏 析 课(一)推荐参考(二)基本流程(二)课例赏析1群文阅读2经典细节3名著赏析四、实 践 探 究 课(二)基本流程(二)课例赏析1百科阅读类2生活艺术类3综合活动类4评论类下篇 梦翔篇第三学段(56 年级)一、阅 读 指 引 课(一)参考推荐(二)基本流程(二)案例赏析1 “经典小说”导读2 “专题类作品”导读3 “作家系列作品”导读4 “人物传记”导读二、读 创 一 体 课(一)推荐参考(二)基本流程(二)课例赏析111 “小诗”读创2 “儿童文学”读创3 “经典细节”读创4 “童话、寓言”读创三、语 用 实 践 课(一)推荐参考(二)基本流程(三
18、)课例赏析1表演的魅力2对联、灯谜、短信创作3生活应用 学会“读报” 生活中的“说明书” 4百“辩”生活四、拓 展 探 究 课(一)推荐参考(二)基本流程(三)课例赏析1百科阅读类2语言艺术类3综合活动类4评论类第三部分:实施建设首先建构各学科实施指导手册的目录框架,然后研究各学科的基本课型和相关内容推荐,再发动全体教师通过大量的课例补充,来丰富教学模式,并积累更多的教学素材供教师进行选择。学科实施中我们将从一个学科重点实施,然后逐渐向所有学科辐射。3 “无约束”课程评价研究。主要从兴趣和能力发展这两个要素出发,结合国家课程的课程目标,对“无约束”课程进行评价。五、课题研究的初期成果 1、学校申报的 2004 年度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五星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建立了以问题型任务为中心的五星教学模式,提倡教学素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核心能力,并且强调教学设计的整合性,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2、学校申报了 2012 年度市规划课题五星教育的探索以课程结构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整体改革与实践 ,其中一块研究内容为国家课程校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