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21020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南大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学生姓名: 学号: 成 绩_院(系):专业:检索课题(中英文):计算机 P2P 网络技术 P2P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一、课题分析计算机对等互联网(P2P)技术是目前流行于国际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P2P技术可以被应用于广泛的网络互联技术领域中,并极大地提高对因特网中信息、带宽和计算资源的利用率。P2P对等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相同的,每个节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同时也充当客户机,享用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虽然近年来网络带宽成倍增长,但热门站点仍然不堪重负,而空

2、闲的链路带宽却被白白浪费掉。利用P2P提供的分布式结构的目的则是有效均衡负载,充分利用带宽。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按照摩尔定律在飞速增长,但增加的计算能力并未被充分挖掘,P2P为充分挖掘计算机空闲的计算能力提供了可能。在P2P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的存储模式将由现在的“内容位于中心”模式转变为“内容位于边缘”模式。P2P改变了Internet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对等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是软件技术。拓扑一致性和资源定位对于互联网上众多的计算机,P2P应用比其他应用要更多考虑那些低端PC的互连,它们不具备服务器那样强的联网能力。现在的硬件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这样在

3、通信基础方面,P2P必须提供在现有硬件逻辑和底层通信协议上的端到端定位(寻址)和握手技术,以建立稳定的连接,所涉及的技术有IP地址解析、NAT路由和防火墙。 P2P系统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一个缺少集中化服务器的动态环境下,各节点能够维持一致的网络拓扑信息。由于P2P网络中节点的加入和离开非常频繁, 传统的路由扩散方法难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需要一个高效、一致性的信息维护机制来实现一些功能。例如,当网络拓扑变化时,快速恢复网络的稳定性问题。但多个节点的并发加入和离开使得解决这一问题更具挑战性。另外,用户从大量分散的节点中找到需要的资源和服务也是一个挑战。互操作性在应用层面上,如果两个Pee

4、r分别代表两家不同的公司,而且它们已经通过互联网建立连接,那么一方的信息就必须为另一方所识别,所以当前互联网上关于数据描述和交换的协议,如XML、SOAP、UDDI等都是一个完善的P2P软件所要考虑的。安全加密,P2P 的安全问题直接决定了P2P 能否被大规模商用,除了Freenet强调P2P 中的匿名问题之外,大多数系统并没有对P2P中的安全问题做太多的工作。P2P 中的安全问题包括信息的加密、用户身份的认证、恶意节点的识别和应对等。值得注意的是,在P2P的分布式环境下,针对单个服务器的拒绝服务攻击将不再有效。有通信就要有安全保障,加密技术是需要考虑的。QQS(Quality of Serv

5、ice)的问题, P2P网络的QQS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信息获取的QQS问题,用户需要的信息可能在多个节点同时存放,如何选择一个处理能力强、负载轻、带宽高的节点需要用户考虑;用户可能共享无用或违法信息,造成信息垃圾充斥网络,因此,网络应该控制用户共享信息,提高用户获得有用信息的效率。其他问题,其他需考虑的有:如何设置中心服务器,如何控制网络规模,如何改善查询性能等。本文就计算机P2P技术的发展对网络的影响来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关键和要点。二、选择检索工具由于报告要求,我们将进入湖大图书馆网站 http:/ 的“数字资源”各数据库(即文献库)查找课题相关文献信息资料,辅助以手工检索和纸本期刊以及因特网

6、上资源。三、确定检索方法和途径检索方法:直接法,抽取法和综合法。初定了一些检索词:(计算机 P2P 网络技术) ,进行第一轮检索,主要通过 http:/ 研究 应用。经过第二轮检索又查出另外一些相关主题的文献。综合了根据时间,类目和数据库等的抽取和题目直接的搜索。主要检索途径:关键字,题名。四、检索结果一、全文数据库检索1.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JF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文全文数据库中进行全文检索数据库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JFD) 年限:2005-2008 限定类目:理工 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理工 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理工 C(机

7、电航空交通水利建筑能源)、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检索式:关键词:计算机 P2P 网络技术 检出篇数:23题录 1:P2P 技术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迅速崛起的技术。本文描述了 P2P 技术的概念,对比 C/S 模式介绍了 P2P 技术的主要特点、介绍了 P2P 技术主要分类,说明了 P2P 技术的典型应用,客观的交待了 P2P 技术存在的问题。冯君,禹继国。P2P 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 。福建电脑,2008, (06):61-62题录 2: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发展深受网络带宽的限制。由于 P2P 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有效解决

8、了网络带宽的瓶颈问题。文章拟从 P2P 网络技术对传统网络的改善方面入手,初步探讨新的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吴小明。P2P 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03):56-57(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少 2 篇。)数据库 2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年限: 2000-2008 限定类目:全部 检索式:M=题名或关键词:P2P 网络技术 检出篇数:10题录 1:介绍了 P2P 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特点及应用,并探讨了它的不足和发展前景。何春,张再萍,张鹰。P2P 网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9、。电脑学习,2006, (05):17-18题录 2:P2P 是网络计算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的目的是将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 Web 站点中任何地方的闲置资源。P2P 技术对于目前占绝对主流的 CS 计算方式以及基于 Web 的架构都是很好的补充。孙文涛。P2P 网络技术初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04):42-46(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少 2 篇。)2.从 Elsevier,Springer Link ,ACM(美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OCLC FirstSearch(FS)等西文全文数据库中任选 2 种数据库进行

10、检索数据库 1: ACM 美国计算机协会数据库 (ACM) 检索年限:2003-2008检出篇数:25(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少 5 篇)检索式:The ACM Digital Library: P2P or network or technology题录(1 篇): We develop a simplified model in this paper for the deduction of self-organized evolution of P2P network. Our model reflects the interest pursuing

11、 in real world, so we emphasize nodes trade-off between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and the cost of establishing link. We transfer the self-organized evolution of network to a convergent stochastic process for the mathematic deduction and also provide a detailed deduction of network evolution. We point

12、 that PGP certificate network is a good instance of this model. Selforganiz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an invisible hand to dom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our work partly reveals this hands true features.PPeidong Zhu,Pan Dong。Research on Self-Organized Evolution of P2P Network StructureJ。IEEE

13、 Computer Society,2006:142 - 148 数据库 2:OCLC(OCLC FirstSearch 基本组数据库)检索年限: 2002-2007检出篇数:26(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少 5 篇)检索式:Electronic Collections Online:P2P and network and technology.题录(1 篇):Peer-to-peer (P2P) networks have been drawing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the area of information manag

14、ement and sharing recently. Unlike the World Wide Web (WWW), every peer in a P2P network is both client and server. It hosts information for sharing and submits queries to search for information from all of the other peer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related to the informat

15、ion behavior of WWW search engines in the US and Europe. Several issu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se studies including number of unique and repeat queries, length of queries, terms being used in queries, successive searching, multitasking searching, multiple searching sessions, changes of topics,

16、 multimedia searching, etc. The number of similar studies in P2P networks is significantly less. We have previously studied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Gnutella P2P network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in 2002.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changes in Gnutella queries, based on the previously collected data

17、and new data collected in 2003. Similar metrics to those used by Spink, Wolfram, Jansen, and Saracevic and in our previous study are used. We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non-English queries ha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repeat queries in P2P has decreased but is still more than that for WWW search engin

18、es. The length of queries has been increased by about 40%. The topics of interest have shifted from entertainment and sexuality to computers and entertainment. In general, the information behavior of P2P users has been changing as the P2P technology becomes more mature and the P2P users become more

19、familiar with the technology. As the P2P technology begins to be adopted in e-Business, we foresee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changes in the future.Yang, Christopher , Kwok, James。 Changes in queries in Gnutella peer-to-peer network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31, no. 2 (2005): 124-135 二、文摘数据库从科学

20、文摘数据库(INSPEC)、工程索引数据库(EI)、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CCC)等外文文摘数据库中选择 2 种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数据库 1:EI(工程索引) 检索年限:2007-2008检出篇数:48(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少 3 篇)检索式:compendex and inspect,Chinese,subject/title/abstract:P2P and network and technology题录(1 篇):Resource lo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peer-to-

21、peer networks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several search methods for peer-to-peer networks including unstructured search approaches and structured search methods, discusses the load balancing and routing tragedy of these methods, and analyzes the architecture and corr

22、esponding search strategy for peer-to-peer networks, and the critical technologies of peer-to-pe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arching.Zhang Bin, Jiang Tao.Study on P2P network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ologiesJ。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 21, n 6, May 2007:117-21数据库 2:科学文摘数据库(INSPEC)

23、检索年限: 2008检出篇数:51(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少 3 篇)检索式:inspect,English,abstract:P2P and network and technology题录(1 篇):The grid technology enables large-scal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use of networked resource. Using P2P technology, grid system can have better scalability and dynamic. OGSA provid

24、es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P2P technology into grid system. However, grid resource discovery is a key issue for P2P grid. In this paper, a novel model based on P2P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o discovery grid resource efficiently in grid environment. In this model, resource can be quickly acquired

25、and network traffic can be reduced greatly, scalability and robustness can also be improved in P2P Grid.Zenggang Xiong, Yang Yang, Xuemin Zhang, Ming Zeng, Li Liu.A grid resource discovery model using P2P technologySourceJ.2008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Hiding and Mu

26、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 (IIH-MSP), 2008: 1553-1556三、特种文献检索1. 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WF-CDDBF),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 PQDD (或 PDDT)学位论文检索数据库 1: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WF-CDDBF) 检索年限:2004-2007检出篇数:24(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少 3 篇)检索式:P2P 网络技术题录(1 篇):在物理网络实现了相对高速的传输以及节点具备高速的计算能力之后,以 Overlay 覆盖网络为基础的网络模式将

27、成为网络发展的主要形式,在增强网络功能及性能的同时,不必改造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成本低、部署灵活,且有利于处理互联网中的“扭斗”(Tussle)问题。以结构化 P2P 网络为基础的 Overlay 网络技术,节点采用自组织的管理模式,在体系结构上消除了单点失效及中心节点性能瓶颈问题,另一方面,结构化 P2P 网络技术所拥有的强大的可缩放特性,使得在广域网范围内实现海量规模的资源整合及共享提供了可能性。自组织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对整个结构化 P2P 网络的可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增强结构化 P2P 网络的可用性成为当前 P2P 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论文首先对 P2P 网络技术的研究

28、成果进行回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基础。然后从 P2P 网络体系结构的角度出发,将增强P2P 网络可用性所需要考虑的多方面因素放置在 P2P 网络的不同层次予以解决,并结合 P2P 网络自身的特点,在分层的基础之上分别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 P2P 网络体系结构、P2P 网络路由算法以及P2P 网络中节点自私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 P2P 网络体系结构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 P2P 网络体系结构(:ISPNA)框架模型,从全局角度对 P2P 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出 P2P 网络中可用性增强的关键技术及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 在 P2P 网络路由算法

29、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聚类的 P2P 语义路由改进算法(SCSRAA),针对结构化 P2P 语义路由过程低效性的问题,通过分析哈希散列函数的性质入手,归纳出目的节点、传统语义路由中继节点序列、聚类邻居节点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特性,并将其应用于自组织聚类的语义路由改进算法的研究与分析之中,从而达到在提高路由效率的同时保证 P2P 网络的对等性、自组织性及规模可缩放性的目的。 P2P 网络节点自私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的研究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目前存在的信用管理模型或者激励模型多是采用泛洪方式获得网络其他节点的历史行为信息,庞大的报文通信量和算法的高时间复杂度制约了所能应用的P2P 网络的规模。因此

30、,在 P2P 网络激励模型的研究中有必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博弈理论是自组织系统中进行优化研究的最佳数学工具,为:P2P 网络激励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将博弈理论应用到适应自组织管理模式的 P2P 网络信用管理模型中来,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而通过综合考虑节点及节点行为的多样性,则使得 P2P 网络信用管理模型的研究更具有实用价值。提出了基于博弈理论的适应不同 P2P 应用环境的信用管理激励模型,并对信用管理模型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模型在信用计算的时间复杂度及报文通信量方面远低于传统解决方案,且模型的激励机理是能够适应结构化 P2P 网络的自组织管理模式及网络规模的可缩放性的。 最后

31、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为结构化 P2P 网络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结论可以应用于基于结构化 P2P 网络技术所构建的网络应用中,以增强应用的整体可用性,对推动结构化 P2P 网络技术的实用化进程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可为构建新型的P2P 网络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刘业。适应自组织管理模式的 P2P 网络技术的研究。博士。东南大学。2006。 数据库 2: PQDD(FullText) 国外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 (PQDD-F) 检索年限: 2002-2008检出篇数:35(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

32、少 3 篇)检索式:P2P network technology题录(1 篇):In my dissertation, I present a suite of protocols that assist in efficient content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unstructured Peer-to-Peer overlays. The basis of these schemes is their ability to learn from past interactions, increasing their performance with

33、time.Peer-to-Peer (P2P) networks are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both the scientific and the large Internet user community. Popular applications utilizing this new technology offer many attractive features to a growing number of users. P2P systems have two basic functions: Content search and d

34、issemination. Search (or lookup) protocols define how participants locate remotely maintained resources. In data dissemination, users transmit or receive content from single or multiple sites in the network.Tsoumakos, Dimitrios。 Search, replication and grouping for unstructured P2P networks。 Ph.D.。U

35、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2006。2. 用万方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WF-PACCF),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和 ISIP 美国科技信息所社科人文与科技会议录索引 (ISIP)检索中外文会议文献数据库 1:万方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WF-PACCF) 检索年限:2004-2006检出篇数:4(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少 3 篇)检索式:P2P 网络技术题录(1 篇):本文从 P2P 网络的概念出发,研究了 P2P 网络的三种网络模式:集中式对等网、分布式对等网和混合

36、P2P 网络,并分析了三种模式的优缺点;然后对 P2P技术原理包括 BT 技术的详细分析,同时对 P2P 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P2P 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严承华,徐建桥。P2P 网络技术研究与分析。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南宁。20060706。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6, (07):239-244 数据库 2: ISTP/ISSHP 美国科技信息所社科人文与科技会议录索引 (ISTP/ISHHP)检索年限: 2002-2006检出篇数:3(根据实际检索结果选择其中能代表特定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至少 3 篇)检索式:Title=(P2P n

37、etwork technology)题录(1 篇):As network technologies evolve in two areas - peer-to-peer technology and nomadic technology - new types of services provided through a ubiquitous environment will be created. To allow users to enjoy services in a ubiquitous environment, services that are appropriate to use

38、rs needs and desires must be created and discovered.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Ubiquitous Service-Oriented Network (USON). The USON is a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providing future networking services based on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t is based on three technologies - a service composition core

39、 technology, a state-acquisition technology, and a network reflective technology. Services provided through the USON will consist of autonomous distributed service elements (SEs). We describe the architecture, implementation, and an example of the USON, and explain how it will provide user services

40、through a ubiquitous environment.Takemoto, M; Sunaga, H; Tanaka, K; Matsumura, H; Shinohara, E。The ubiquitous service-oriented network (USON) - An approach for a ubiquitous world based on P2P technology。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er-to-Peer Computing。LINKOPING, SWEDEN, SEP。05-07, 2002。SECOND

4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ER-TO-PEER COMPUTING,PROCEEDINGS,2002(05):17-21四、本专业中外文重要期刊(含核心期刊)刊名 湖大是否有收藏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有计算机网络世界 否黑客 X 档案 否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有Distributed Computing 否Computational Mechanics 否Theory of Computing Systems 否Mathematics of Control, Signals, and Systems (MCSS) 否五、检索结果的分析与综合。(根据获得的文献,经分析

42、整理,写一篇该领域的综述。简述:该课题的概况;国内外已有哪些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水平;目前的研究中尚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及研究动向)。概况:Internet 是一种发展得非常成熟的网络模式, 是建立在 TCP/IP 协议之上的通信方式, 以 S(Server)/B(Browser)或 S/C(Client)结构的应用模式为主, 这样的应用必须在网络内设置一个服务器,信息通过服务器才可以传递。信息或是先集中上传到服务器保存, 然后再分别下载, 或是如邮件之类的信息经服务器上的软件处理后才可在网络上传递流动。目前还有一类正被重新关注且迅猛发展壮大的互联网技术P2P 对等网, P2P 是英文 Peer-t

43、o-Peer 的缩写, 中译为对等互联或点对点技术。P2P 技术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上, 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 同时咒在深度搜索、分布计算、协同工作等方面也大有用途。与 Internet 比较起来, 简单地说, P2P 就是一种用于不同 PC 用户之间, 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 它允许网络中用户直接使用对方的文件。每个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 并进行文件的交换, 而不需要连接到服务器上再进行浏览与下载。因为消除了中间环节, P2P 技术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更容易、更直接。P2P 改变了 Internet 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 重返“ 非中心化” , 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从某种意义上讲, P2P 体现了 Internet 的本质, 因为在网络尚未发展成为现在的 Web 之前, 网民就是利用所谓的“ 布告板”等渠道彼此直接交换信息和文件的。目前的存储模式是“ 以内容为中心” , 而P2P技术的运用将使因特网上的内容向边缘移动。这将带来以下改变首先, 客户不再需要将文件上传到服务器, 而只需要使用P2P与其他计算机直接进行共享其次, 使用段技术的计算机不需要固定的地址和永久的玩连接, 这使得占有极大比例的拨号上网用户也可以享受P2P带来的变革。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