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21157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灵动的旋律多元语境下的原创性展览分析(北京 100034)中国地质博物馆 刘世风 1 孙樽樾摘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展览形成过程的原创性展览概念,并结合具体案列,分别对历史文化综合与自然科学两大类型博物馆的原创性展览加以剖析,通过分析两类博物馆的展览形成过程与展览特征,明确以实现展览目标基于藏品为核心,是原创性展览的本质特征,为读者呈现了原创性展览的多元表达,阐释了不同博物馆语境下原创性展览的内涵。关键词:原创性展览,藏品,展览形成过程文化的参与赋予了人,客观物及事件以意义,事物“自身”几乎从不会有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意义。甚至像石头那样明显的事物,既可以是一块石头,又可以是一座界碑,

2、或一尊雕塑,这取决于它所意味的东西。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所处的某个特定的使用背景,取决于哲学家们称之为不同的“语言游戏” (即有关界碑的语言,有关雕塑的语言,等等)的东西。正是通过我们对事物的使用,通过我们就它们所说、所想和所感受的,即通过我们表征它们的方法,我们才给予它们一个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凭我们带给它们的解释框架给各种人、物及事以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给予事物意义是凭借我们表征它们的方法:我们所用的有关它们的语词,所讲的有关它们的故事,所制造的有关它们的形象,所产生的与它们相关的情绪,对它们分类并使之概念化的方法,加于它们之上的各种价值。在现代博物馆语境中通过展示物品和制品来生产意

3、义。在这里,所展览的要素通常是各种“物件” ,而非“词或形象” ,所包含的意指实践是在一个物理空间中安排和展出的,而不是在图片杂志或刊物的页面上编排的。展览是一个“系统”或“表征实践” ,所以也“像语言一样”运作。这里,每个选择展示这个而非那个,展示这个与那个的关系,用这个来谈论那个都是对如何表征“目标意义”的一种选择;每一选择都产生两个后果,一是产生了什么意1 作者简介:中国地质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文化人类学、科技与社会、科学传播。2义,二是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2。物品的意义既不是自然存在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所使用的分类体系,以文化的方式被建构的,并发

4、生着从一种历史语境到另一种的变化,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通过每一个展览建构其语境下的意义。一、概念的探讨什么是博物馆的展览?展览是空间讯息传达的表现,是立体的多元视觉表现,这个空间里每个部分都可以是讯息的载体。不仅仅是文字、图形(平面设计) 、物件,还有这空间里的所有形式(呈现方法:材料、色彩和灯光)也都共同担负传达讯息的任务。博物馆的展览是有明确目的(目标,why) ,将博物馆所收藏的物件(what) 、及其研究资料,经过规划与设计,而作为有系统(故事脉络)的呈现,且期望能达到符合观众之需求(who) (沟通 function) 。 其目的在于传达与沟通其赋予的概念、价值与知识 3。怎样实现博物馆

5、展览? 博物馆展览形成的过程,是以展览设计方案为依据的,一个展览设计方案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根据收集整理的学术研究和藏品资料撰写展览学术大纲;将学术大纲转化为展览内容文本;根据展览内容文本进行展览内容的形式设计。在这三个阶段中展览内容文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学术大纲进行二度创作和改变,同时也为形式设计提供了创作依据。展览内容文本的任务包括主题的提炼、内容逻辑结构安排、展示内容的演绎、展品组合策划、辅助展品设计依据撰写、展览传播信息层次安排等。宋向光认为应将展览视为一个系统,它是包含了创意、知识、实物、展具、位置、形态、环境、设计、活动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是组织者、设计者、制作者和

6、利用者交流、碰撞、互动的空间, “是实践博物馆与博物馆观众共同希望实现的社会目标的手段和工具” 4。策划,是一个展览的灵魂,创造性设想、构2 参阅:英 斯图尔特霍尔著. 徐亮,陆兴华译.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第 163165.3 Kathleen McLean 著,徐纯译,如何为民众规划博物馆的展览M, 屏东: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出版,2001 年版 p.55-65.3想与创意是策划的前提和基础。基于以上展览形成过程的讨论,对原创性展览的探讨也是基于为了传达与沟通概念、价值与知识的目的,博物馆人在明确目的(目标,why )下,将博物馆所收藏的物件(what)

7、 、及其研究资料,经过规划与设计,而作为有系统的呈现,且期望能达到符合观众之需求(who) (沟通 function) ,在此将原创性展览定义为:广义的原创性展览:为实现明确的展览目的,基于藏品研究通过对展览大纲、展览内容文本、展览形式的创新性策划与实施工作,而形成有系统的呈现,达成与观众沟通。狭义的原创性展览:在博物馆评估语境中,强调对展览大纲、展览内容文本、展览形式策划与实施的主体为所涉博物馆。本文旨在探讨广义的原创性展览。基本分类:根据藏品的归属,博物馆原创性展览分为基本陈列与临时性展览两类,两类展览最重要的分野在于,基本陈列的策划必须以本馆馆藏为基础和依凭,而临时性展览所用藏品不局限以

8、本馆藏品为主。同时,临时性展览延伸出的一系列教育、宣传项目。理论具有普遍的意义,结合大千世界中博物馆的类别,博物馆的差异性和展览的多样性探讨,才能真正检验和实践理论的价值。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艺术品到实物标本,博物馆的展示方式总是遵循一种中立的价值观来探索和发掘所有物品的价值。博物馆不仅致力于对纷杂无序的历史遗存进行整理,将其纳入具有内在逻辑的叙事表述,并且用各种保护与展示手段来定义文化学者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利用原始物件达成对参观者的启示、教育功能,利用各种藏品的呈现来鼓舞大家分享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因而,本文选择历史文化与综合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两大主要类型博物馆进行原创性展览的探

9、讨。4参阅,宋向光,历史博物馆陈列主题的内涵与解读, 中国博物馆 ,2006 年第 2 期,P62-70.4二、历史综合类博物馆原创性展览对于藏品的研究是博物馆的根本问题之一。藏品研究的内容应该是什么,荷兰学者彼得冯门施的总结是比较全面和清晰的。他在博物馆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一文中,基于藏品的信息载体功能,将藏品研究的内容归于以下四个层面:(1)、藏品的自然物质信息;(2) 、藏品的功能信息;(3) 、藏品与其他事物联系中的关联信息;(4) 、藏品的记录信息。核心在于,通过各种方式解析藏品所包含的各个层面的信息,为博物馆的展示、教育、宣传等功能提供内容。文物研究得出的知识信息是要最终传达给观众的,

10、公众的多样性和非专业性,需要被引导来欣赏博物馆展出的文物。通常历史综合类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基于本馆藏品和展览目的而设计为两种模式,一是以考古出土文物或传世文物组成的文物专题陈列,二是按照历史教科书结构安排的通史陈列。展览的策划必须以馆藏为基础和依凭,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我有什么文物(展品)? 我想展示和表现什么 ?” 广义的原创性展览:为实现明确的展览目的,基于藏品研究通过对展览大纲、展览内容文本、展览形式的创新性策划与实施工作,而形成有系统的呈现,达成与观众沟通。本文观点:为了解决博物馆个性化的“我有什么文物(展品)?我想展示和表现什么?” 而基于藏品研究通过对展览大纲、展览内容文本、展览形

11、式的创新性策划实施工作,形成有系统的呈现,达成与观众沟通,即为原创性展览。以重量级的文物青铜器为例,做案例分析,尝试阐明在历史综合类博物馆展览中作者所定义的原创性展览的涵义。(一)深圳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展”问题一:我有什么文物(展品)?藏品清单与分析:(l) 馆藏青铜器,没有形成完整的发展序列和空间框架。除本地考古发掘的青铜器已经用于新馆的“古代深圳”基本陈列之外,其它青铜器的时代主要集中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代序列缺环严重;所属地域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南,无法展示地域特色。(2)馆藏青铜器的形制、纹饰、铭文等并非商周青铜器中的典型代表和上乘之作,其精美程度无法与国家博物馆、5上海博物馆、陕西

12、历史博物馆等馆所藏相媲美 5。问题二:我想展示和表现什么?确定主题思想:因为深博馆藏青铜器存在时空框架体系不完整的问题,如果仅以年代作为陈列顺序是不现实的。历史陈列以文物为主,通过陈列组合来表达历史内容,进行直观教育。青铜器能够表达的历史内容不仅仅是自身的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其所蕴含的古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活动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因而,确定展览的主题思想就是让文物“说话” ,让文物来“讲活”历史。藏品深入研究与确定展陈方案:青铜器作为今人回首历史、了解先民的一个重要桥梁,通过对其用途与功能的展示,可以集中体现青铜器在华夏文明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影响。因而,确定本次

13、展览按照青铜器的用途与功能划分为不同的陈列单元。采用这一方案,不仅可以弥补本馆青铜器体系不完整的先天不足,而且还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古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陈列主题需要贯穿到陈列所有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中去,提炼通常是专业人员学术研究成果的充分体现,将这种成果大众化、普及化,贴近百姓生活,让普通人理解、明白,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告知观众它的真实存在。按照青铜器的用途与功能,展览分成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或分若干组。第一单元为“以食为天” ,分成“宴飨礼仪, 与“淫酒亡国”两组,分别陈列食器与酒器;第二单元为“黄钟大吕” ,介绍乐器;第三单元为“妆容粉黛” ,分为“盟洗沐浴”与“镜正衣冠”两组,分别介绍水

14、器与铜镜;第四单元为“金戈铁马” ,分为“兵戎相见”与“战车宝骑”两组,分别展览兵器与车马器;第五单元为“量资权重” ,分为“货币千秋”和“度量权衡”两组,分别介绍钱币与度量衡。虽然每个单元的两组青铜器之间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其所代表的社会文化是一致的,便于观众的理解与联想。同时,通过辅助展版链接文物知识、文物的功能与社会背景、文物的历史背景、文物的文化背景四个层次的知识介绍。展览模式的重点不在于文物自身艺术魅力的展示,而是让观众直观地了解青铜器的用途与功能,初步认识这些青铜器在当时社会文化中的作用,避免了馆藏青铜器精美程度不高的不利因素。在展览形式突破了以往以时代为陈列顺5参阅,蔡明,深圳博

15、物馆“馆藏青铜器展”创作思路与结构体系,博物馆研究 2011 年第2 期,P75-78.6序、仅以文物名称为说明内容的风格,结合馆藏状况创新展览结构、挖掘多层次的知识链接。(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以“青铜器”展览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开篇以震撼的建筑外观独特设计,气势雄伟,新颖别致的“平台五鼎” ,浓缩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内涵。主楼的圆形设计,在造型上把石鼓与铜镜巧妙结合以石鼓为基座,以铜镜为顶面,饰以典型的西周凤鸟纹,寓意突出周秦之风、金石之韵。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因

16、此,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数万件青铜器从这里出土,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闻名于世 6。 主题具有提纲掣领的作用,要从藏品的特征、其所蕴含的诸多信息等方面进行编排,主题的基础终究是藏品资源,一件藏品的文化内涵除了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挖掘以外,更在于它与陈列内容核心的契合点,而这种契合点的汇集构成了陈列主题,宋向光在历史博物馆陈列主题的内涵与解读中提出陈列是在博物馆的特殊背景中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陈列主题是陈列的内容及表现形态所反映的中心思想,是内容设计人员的智力活动和创造能力的体现,是对陈列中的事实和知识更为深刻的哲理层面的思考和认识,陈列主题贯穿在陈列内容、展品和

17、陈列的表现形态中,需要通过解读才能被观众认知主题的凝练 7。以宝鸡地区周秦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为主要依据,结合历史文献,用鲜明的标题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勾勒出周秦文明发生发展的轨迹,使观众以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认识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主题展览面对的主要问题则是“我想要表现和展示什么主题?需要整合哪些文物(展品)来表现这一主题”,该馆主题陈列为“青铜铸文明” ,分为“青铜之乡” 、 “周礼之邦” 、 “帝国之路”、 “智慧之光”四部分。文物展陈以宝鸡历史发展为主线,展出包括何尊、折觥、6 http:/ 中国博物馆 ,2006 年第 2 期,P62-70.7墙盘、逨盘、爬龙在内的 1500 余件

18、珍贵文物。向人们展示周秦文明的灿烂成就和青铜器之乡的独特韵味及其对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我国历史博物馆的展览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种如宝鸡青铜博物院的“青铜铸文明”基本陈列,是以器物陈列为主, “以物带史” ,按照编年的顺序精心排放器物,辅以相关说明,以珍稀精美的器物来体现本地区光辉的过去,能够在展现历史的同时突出器物的欣赏,可以称之为“器物定位型”的历史展览,获得成功的前提是拥有适合的、精美的藏品。另一种是“信息定位型”展览,以历史内容为核心,将整个社区的历史选取适合博物馆表现的部分组成一叙述的“故事线” ,在故事线中加入各种实物和辅助材料,向观众诉说一段美好的社区历史故事,信息定位型的展

19、览强调整体性、情节性和叙述性,要求将各种有内在联系的信息融为一个有机的系统。除了为实现特定展览目的,选择不同的展览类型,在藏品不足以支撑展览体系的历史综合类博物馆较多采用后者,来实现历史综合类博物馆为社会大众保存及展示历史记忆,使观众认识当下、思考未来的使命。三、自然科学类馆博物馆原创性展览按逻辑顺序所设计的展览反映了研究人员所进行的工作系统,它有严密的逻辑性,经过精心安排。自 1735 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发表了自然系统一书,提出了把生物的种按双名法以拉丁名命名,对推动世界万物的系统分类起了思想上的启蒙作用。1836 年,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史前三时期学说的分类法首先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考古展示中

20、心加以应用,开辟了在展示中应用分类法的先河。汤姆森把欧洲史前人类及现代人类技术上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这种被称为“三纪”式的陈列方法,揭开了展示中应用分类法的序幕。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陈列中通常采用林奈的分类学方法,即按生物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法展出生物与古生物。以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广受青睐,常青不败的恐龙展为例,尝试阐明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展览中本文作者所定义的原创性展览的涵义。本文观点:为了解决博物馆个性化的“我有什么藏品(展品)? 我想展示和表现什么? ” 而基于藏品8研究通过对展览大纲、展览内容文本、展览形式的创新性策划实施工作,形成有系统的呈现,达成与观众

21、沟通。即为原创性展览。博物馆以自然遗存的化石为物证,向公众展示恐龙产生、进化、繁盛、灭绝的过程,包括恐龙生存的环境。1854 年,伦敦水晶宫公园就建立了数座恐龙雕像,将恐龙重建为类似蜥蜴的大型四足动物。这些雕像引起轰动。自水晶宫公园之后,世界各地的公园与博物馆多有恐龙展览。自 19 世纪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科学方法鉴定后,重建的恐龙骨架已成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览品。(一)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恐龙展问题一:我有什么藏品(展品)?据 1878 年的记录这些大约有 31 具禽龙埋藏的位置距离地面 1000 英尺,大约有 305 米深,馆藏恐龙是经过发掘回馆后研究装架以供陈列,不管如何成

22、群埋藏在那里,在恐龙的发现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事件,著名的发现于比利时蒙斯附近的贝尔尼萨(Bernissart)恐龙群 8。恐龙保留的层位是充满着泥灰岩的孔隙中,由很多成煤的深沟形成的孔隙,所有这些禽龙的骨架都是黑色的。问题二:我想展示和表现什么?藏品分析:(1)恐龙种类为单一的禽龙,失去分类学对比展示的意义。(2)所有这些禽龙的骨架都是黑色的,不具备观赏价值。 (3)馆藏禽龙的亮点为恐龙发现史上著名事件。 (4)恐龙挖掘的研究价值。 (5)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独特科研优势。展览主题确定: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恐龙发现、挖掘与研究过程的展示,创新在于不仅仅将科学研究的结果以终极形

23、式告知观众,而是将科学发现的过程呈现给观众,带给观众对科学发现过程身临其境的体验。展示内容文本及形式文本,形成展览。主展厅展示禽龙群埋藏现场,一个庞大的钢结构玻璃房,陈列着黑色的禽龙骨架,横向排列在那里,姿势有异,目光是向着同一个方向,主展厅还包括恐龙的发掘、修复和装架等工具和设备的现场。另外的主题单元陈列部分包括:野外如何发掘化石,室内化石修理,8 http:/ 9。展览很好地将科学发掘和研究工作与展示联系在一起,把科学过程清晰直观地展示。(二)中国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中国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 2.05-1.35 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

24、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藏量巨大,种类丰富,这里的化石不是一个种类,或单调的脊椎动物化石群,而是一个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哺乳类的至少由 5 个纲、11 个目、16 个科、40 余个属种组成的门类齐全的脊椎动物群组合,以保存完好、层序连续等特点著称于世 10。遗迹壮观,馆内的化石埋藏厅是目前世界上可供观览的最大规模的化石埋藏现场,化石富集程度为世界之最。自贡恐龙博物馆开篇主馆建筑以“洪荒时代,一堆化石”为构思基调,巨石形体为造型基础,远眺如同一座巨型“岩窟” ,俯视又恰似一具侧卧着的大恐龙。恐龙专业博物馆一般所在地为恐龙化石产地或大型恐龙化石遗迹,展示方式通常为就地保护,向公众展示大型恐龙

25、埋葬现场,展览突出展示博物馆的精华化石埋藏现场。约 1500 平米化石埋藏现场保留在博物馆主体建筑内,出露的恐龙骨骼 2300 余块。化石重叠堆积,交错横陈,蔚为壮观,是该馆最大的亮点和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基本陈列“侏罗纪恐龙世界” , 侏罗纪时代恐龙类型丰富的资源优势,按照“恐龙世界恐龙遗址恐龙时代的动植物珍品厅恐龙再现”顺序展开,再现了由恐龙及许多早已消失的物种构成的神秘多姿的侏罗纪时代,设计充分体现了专业博物馆与遗址博物馆的双重特色。在展览中挖掘恐龙主题的深刻意义,引导观众探索生命演化的规律,向观众传播生命必须尊重大自然演化规律,人类应该保护环境并与之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

26、,启迪公众思索人类的未来。9 http:/ http:/ 11。案例分析(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关于马的主题展 12:2008 年 5 月中旬,一个关于马的主题展在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是该馆的一个重头戏,从最初开始阶段到展览的开幕式,工作了两年左右去发展“马” 。其展示内容涵盖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形态解剖学、生态行为学以及人文历史。设计者是如何把如此宽泛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又是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把这些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呢? 1主题提炼人文的“马”主题,设计者把展示主题定为“自然界最壮丽的生物是怎样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这样就一下子把马和我们人类紧密地联系起来,拉近了我们

27、与马的距离,大大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反观传统的自然史展览,往往是机械地把焦点集中在动物身上,无形地将人与动物隔离起来,这样,所取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这样的主题更加体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展现了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体现了这样一个展览的人文色彩。通过这种巧妙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人文历史在自然科学展示中较难体现的问题。2内容板块主题的演绎在展览内容的选择、设计和“重组”上,策划者也是匠心独具。整个展览11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4.12 http:/www.amnh.org/exhibitions/horse/?section=introduc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