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牵学生的手 用心比用力好2010 届学生教育工作总结安庆市外国语学校 陈培峰 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难教。是啊,在有些老师看来,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娇气、蛮横、懒惰、散漫、目无尊长、没有理想、没有人生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兴趣被学习之外的东西所占据等等,几乎没有一个优点。带着这种观念去教育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其实,由于现在的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与过去有很大的差异,造成现在学生与以往的学生有不同的行为习惯、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这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学生难教育的根本不在于学生自身,而是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是教师没有客观的认识学生,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教育的精髓。时代在变迁,教育的理
2、念也必须与时代同步,教育的方法、策略也必须要改进。以传统的标准来看待学生,以传统的模式来管理学生,必然会产生矛盾。而化解矛盾的关键不是要求学生适应老师,是老师要适应学生。当然,学生自身存在问题,这是肯定的。那么在当今,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呢?在 20072009 年这一届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从教育方法和理念上做了一些改进,并坚持推行。经过三年的努力,结果还不错,在 2009 年的中考中我所带的班级总平均分年级第一,超过年级均分 12 分,其中多个单科第一,而且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全部达线,这是学校历年所没有的。那么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第一,通过家校通 、邮件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传递我的教育理念
3、现在的学生家长基本素养都比较高,对学生的成长都比较关注,也很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自己成长过程的影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总是犯经验主义错误。比如,家长总是在教育孩子时提及自己的成长过程是如何的勤奋,如何的艰辛,也因此要求孩子要专心学习,勤奋努力,争取考到好成绩,考到好学校,将来有好工作等等。殊不知,这种忆苦思甜式的经验主义教育早已让孩子感到厌倦。还有一些家长也认识到现在教育的弊端,但是又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和经验教育自己的孩子,于是病急乱投医,结果孩子没教育好,还把自己搞得越来越糊涂。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自己对学生教育的一些看法,我就采取了一种方法,以每周一份家校通为平台,与家长探讨孩子
4、教育的一些问题。这样既统一教育思想,又给一些家长提供了教育孩子的参考。比如,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关注,经常帮助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可是很多家长在方法上欠考虑,过度的干涉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孩子学习、思考能力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家长写了下面的一篇文章:家长会放手 孩子会学习进入初中后,许多家长感觉到孩子的学 习成绩没有小学那 样令人满意了,甚至有的学生小学成绩没有低于过 90 分的,到初中后连及格都困难。于是许多家长就感到担心、焦虑,因此到处取经,想找到一个好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有的帮孩子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有的在家帮助孩子做作业;有的帮孩子找家教等等,
5、总之是使出浑身解数,结果是越帮越忙,孩子成绩没有见长,反而越来越迷糊,对学习越来越没 兴趣,感到学 习压力越来越大。小 A 小学摸底成绩是 270 多分,在全年级是第 29 名,可是进校后的几次考试都在年级 150 名以后,期末考试竟然到年级 300 名以后,下降非常厉害。 为 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从她的学习表现就不难发现原因:她上课时经常走神,有 时还和同学讲话 ,课堂听课效果非常差;作业也经常犯错误,特别是做错的题她也不去 认真订正;课余时间很少去复 习,更 别说去做一些课外习题了。所以成绩下降是很自然的事了。更 让人担心的是每次成绩下降她自己却没有一点担心或感到 压力,就好象学习不是
6、她自己的事一样。可是她小学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很好呢?原来在小学期间,她的学习习惯 也不是很好,但是每天放学后, 妈妈都能和她一起把当天学习内容再巩固一遍,然后妈妈把她的作 业认真的批改一次,把重难点帮她分析一下,甚至把下一节课所讲的内容也给她提前上掉。在周末 时间妈妈再找一些课 外习题给她做。如此以来,即使她上课不听课,她的成绩依然很优秀。长此以往,她便养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可是到初中以后,知识难度加大,知识内容增多,即使妈妈仍然一如既往的帮她学 习,但太多的内容她记不住,复杂的内容没有专业水准的妈妈讲的总不是那么通俗易懂,再加上上 课又没有认真听懂,所以成 绩必然直线下滑。可以肯定的
7、说,小学的成绩完全是妈妈的功劳,初中的小 A 将面临着重新学会学习的挑战,而且她必须独自面对,否则她将永 远不会学习。小 B 也曾经面临着学习成绩下降的困境。开学以来,小 B 的作业每次都非常工整、认真,作业质量很高,很少有错题,即使很难的题他也做得很好,有时老师还把他的解题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可是每次考试成绩都跟他的作业质量相差很大,我感到很奇怪,于是就到他家家访。原来情况是这样:他妈妈因身体不好,一直在家休养,有很宽裕的时间,而且他妈妈的学历是本科,文化水平很高。每天的作业都能帮他检查,不会的 题妈妈能很快的帮他解决,为使自己不犯错误,每次遇到难题,他首先就要请教妈妈,妈妈也很有耐心,每次
8、都给他讲的很清楚。到后来,他为省事,一遇到稍微 难的题就喊:“妈妈,这题 怎么做呀?” 想都懒得想,妈妈审题后,就给思路告诉他,然后他自己整理步 骤。表面上看,题目是他自己写的,实际上,最关键的地方妈妈代劳了,就好比吃螃蟹时妈妈把蟹黄吃了,一道题的最精华部分他没掌握。 这样他自己就丧失了分析 问题的机会, 长期下来成绩能不下降吗?。了解情况后,我给他妈妈提出了以下要求:无 论下次小 B 问她任何问题,回答他的都是“不知道” ,让小 B 自己独立思考。 妈妈也不要 检查他的作业了,错了随他去。接下来的时间,小 B 的作业果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了,错误不断,有时连最基本的题也会犯错。这时我多次找他谈心
9、,要求他必须上课认真听讲,对错题要认真订正,没搞懂的地方要及时向我请教。小 B 很听话的按我的要求做了。再后来我发现他的错误越来越少了,每次 测验成绩都在上升,数学期末考试考了 137 分。以上两例都是因为家长过多的干预了孩子的学习过程,使孩子不能独立体会学习, 导致成绩下降,学习面临困难。也有家长做的比较成功的例子。小 C 的爸爸是一个银行职员,社交活 动不是很多,基本每天晚上都能陪孩子一起学习,当小 C做完作业后,他都帮他仔细的 检查一遍, 对做错的题都做上 记号,然后让他自己重新再做一次,实在不会做的题,他也不给小 C 讲 ,只是 对小 C 说:“这个知识你还没有搞懂,明天老师讲课时你要
10、认真听讲,然后再仔细订正。 ”如果第二天老师没讲,小 C 还是不会做,这时他就会给小 C 讲解。 过一段时间后,他还会把这道题拿出来,让小 C 再做一次。如果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小 C 没有把前面的错题订正过来,他将会狠狠的批评小 C。这样,小 C 就把每个知识点搞懂了,所以小 C 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班级前列。小 D 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不是很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开学之初作 业总是拖拖沓沓,作业质量也不是很高。我把情况反馈给家长后,家长很快就做出了决策:1、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如作业上交情况、作业质量、上课状态等,每次都在放学后,带着小 D 一起去找老师了解情况;2
11、 、采取激励措施,即每次只要小 D 拿到学习进步奖,家长都满足孩子一个与学习有关的合理要求;3 、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买孩子喜欢的书籍,并和孩子一起欣赏。通过家长的努力,小 D 学习成绩上升很快,期末考试总 分 700 多。当然,班上也有家长对孩子学 习不闻不问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学 习成绩普遍较差,行为习惯也不是很好,比较懒散,缺乏上进心。小 E 父母都很忙,他基本是由奶奶 带大,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即使成绩垫底,他自己也无所谓。经常迟到,作业不交,喜欢玩游戏。我最担心的是怕他结交外面不三不四的人,从而做些 违法乱纪的事。所以我多次和他家长交流,希望家长能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但效果甚微。希望小
12、 E 的状况下学期能好转。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是有直接关系的,我 们不能包办的太多,只能督促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和学 习方法,而不能代替孩子体 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只能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摸索。当然,家 长 更不能甩手不管, 这样的教育方法只能让自己后悔。总而言之,家长会放手,孩子会学习。在我国,隔代教育问题目前显现的越来越严重,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了原则,使现在的孩子存在很多问题,如:自私自利、心里容不下他人;没有上进心,没有奋斗目标;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过分的代劳,孩子自理能力下降等等。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13、,也很难杜绝隔代教育问题。在我班就存在这种情况,而且还比较多。在一次家访中,我无意发现一个比较成功的隔代教育现象,于是我就把我对隔代教育的个人体会和家长进行了交流:老红军小红军现代家庭隔代教育之我见夕阳西下,老爷爷一手牵着小 孙子一手拎着小孙子沉重的小 书包小心翼翼地穿行于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之间。小孙子反应敏捷,速度时快时慢,老爷爷紧紧地拽住小孙子的手,步伐矫健,左突右挡,好不容易才挤到离家不 远的巷口, 车少了,人少了,小孙子却缠着爷爷,要 爷爷讲故事。老爷爷笑容可掬,满口答应, “从前,有一个小 红军 ”每天下午放学后,小巷的人们都能看到爷孙俩乐呵呵地从门前经过,老爷爷不 仅给孙子讲红军
14、的故事, 还要求 孙子一定要向红军学习: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做人要正派,要有奉献精神 久而久之,人们戏称这对爷孙为老红军小红军。这是我到汪雨阳同学家家访时,听完其父母介 绍孩子小学 时的成长情况后,我眼前所浮 现的一个场景。家访是在汪雨阳同学爷爷奶奶家进行的。初到他家,给人的感觉就是整洁、有序,没有豪华的摆设、考究的装潢,几件老式家具显得格外古朴,同时也散发着丰厚的生活气息。爷爷是一位很有涵养、有文采的退休老干部,但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他把所有介 绍孩子成长过程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的父母,他没有对孩子发表过多的 评论, 虽然孩子也是他一手 带大的。奶奶一直在忙着家务,对她最疼爱的
15、孙子也没有发表任何评价,但从她老人家微笑、慈祥的面庞上使我感觉到家庭中重要的气息和谐。汪雨阳父亲在交通指挥中心上班,母 亲是一位教师,平 时都很忙。孩子从上学开始都由爷爷接送,一日三餐由奶奶照料,晚上和周末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好,但爷爷奶奶从没有让孩子在外面买过一瓶饮料,没 买过一份零食,从不 让孩子乱花一分 钱。学习之余,父母总是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网、打 篮球这些现代孩子很少享受到的待遇,却是汪雨阳 课余生活的调节剂。在学习上,他很轻松,与同 龄人相比,在学习上他花的时间不及别人的一半,但他的学习效率极高,每次考试都是在年级前列。在和同学交往中,汪雨阳又是很有人缘的好
16、伙伴,因为喜爱运动的人是心胸开阔、不拘小节的。在处理问题时,他总是胸有成竹,不慌不乱。同时,汪雨阳同学也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对爷爷奶奶及父母都很尊敬,从不在家里无理取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 让家长操心。从汪雨阳现在的表现来看,他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借此我便对目前社会的一种说法表示质疑:隔代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有人认为祖父母的价值观念、 饮食习惯、以及 传统习俗,因为时代经历的不同,必然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差异,把这些教给 孩子,孩子 长大后必然会落后于同 龄人,落后于社会。其 实不然,祖 辈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自然常识,是孩子 们百听不厌的故事 题材。孩子 们可从中得知许多新奇或不寻常的资
17、讯:家谱、地理、历史、童谣、风俗、 传说、人生故事、当地名人等等。 试想一下,我们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的典故,谁不是先从老辈们的口口相 传而获知的呢?更重要的是祖父母传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孩子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产。“祖父母每天都很早起床,大多在早上三、四点 钟,就去田里工作,因为他要管的范围很大,有农作物,后院还要种菜,还要照顾鹅、鸭、 鸡,因此常 让我体会到赚钱不容易。 过年时还慷慨包给我们大红包,这些红包都是他 们辛苦赚来的钱。每次我 们回老家看他 们时,回程还会送菜给我们,而我们尽量也都到田里去帮忙,他 们从来不要求我们回报他 们,只希望子子 孙孙都能够平安地长大。我觉得
18、我是个幸运的小孩,能感受到祖父母的爱,从中体会到老年人的智慧和慈爱,我们应该感谢先人帮我们铺好的路,以及学 习祖父母大公无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也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蔡向荣(台湾小学生) 还有人说,祖父母对孙辈的影响,常常是做父母的感到 头疼的事。一般来讲祖父母对孙辈的关怀更多的是出于对天伦之乐的享受,甚至 认为是一种排除寂寞的自私表 现, 简直就象养一只宠物狗,不像父母那样承担很重要的抚养和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因此他们对孙辈们表达的爱的方式方法不加考虑,往往更趋于娇纵与溺爱 。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陷入无原 则的迁就和呵护之中,生活细节中的代劳代办现象时有发生。当
19、孙辈们 与小伙伴打架、 发生矛盾时 ,祖辈公然在自家孙子面前护短,责怪甚至辱骂对方,混淆了孩子的是非 观念,因而使孩子不 仅失去孩童 时的伙伴,也错失了对孩子交往能力和融合社会能力的培养。这 些孩子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障碍,表现为惟我独尊、脾气暴躁、性格孤僻等,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因此我们常常听到父母同他们的同事和朋友谈起:只要有爷爷奶奶在,他们就无法管教孩子;只要将孩子送往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住几天,回来后肯定“ 疯”得不成样子。但这种爱都会产生不良结果吗?那也未必。“我和外孙女一年顶多见一次,但她回来第二天就跟我腻在一起。我女儿说, 现在外婆第一大,其他人都可以退位了。我的经验是让
20、她知道我爱她、喜欢替她做些事。孩子都爱听故事,我家有几百本故事书,我就每天跟她 讲,一下子就抓住她的心。孩子犯 错我不会教训她,让她爸妈来纠正。但我会告诉你你这么做不对 ,还是要指出来。当祖辈很容易太放松,一不小心会变成溺爱。孩子的成长太快,年轻时候没闲情逸致 观察孩子怎么长大, 现在有了第二次机会,才知道原来孩子会这么想、这么做。我外孙女很迷神奇宝贝 ,要我跟她一起玩。想想很滑稽,都一把年纪了,可是当我跟她站在一起变成 5 岁,才知道真的很好玩。她会跟我玩扮演游戏,要我演巫婆她演公主,还用沙发堆城堡叫我待在里头,我都很乐意,觉得好像回到了童稚时候。 ”薇薇夫人( 专栏作家)。目前,在我国隔代
21、教育现象极其普遍,据调查,上海 0-6 岁 的孩子中有 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将近一半的孩子隔代教育;全国:近五成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而且在隔代教育中确 实出现很多问题,但是否能在我国拒 绝隔代教育呢?难 ,一方面我国的 传统习惯于“ 三世同堂”、 “四世同堂”,隔离祖 孙是不合常理的。另一方面,在我国绝大多数家庭还不能像日本那样,形成专职的家庭主妇,夫妻都得工作来养活家庭,特别是在农村,夫妻双双在外打工,祖孙留守现象非常普遍,由老人来教育孩子已成为必然。其实,隔代教育出现的问题,不在于“隔代教育”本身,而是我们没有充分、合理的利用社会资源。有时,父母把教育孩子的问题 全部
22、依托于祖父母,除了物 质 供给,从不参与孩子的思想教育, 这样产生的结果是问题往往比较多。怎样才能避免隔代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呢?每一代人对怎样抚养、教育孩子是有分歧的,这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个人生活理念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现在的年 轻父母,是在世 纪中成长起来的人,社会更新巨大,人的思想也经历了全面革新,在对待孩子教育的 问题方面与上一代人的差距甚大,自然会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上表现出来。任何一方都不能 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 观点,也不能避免与他 们的接触与碰撞,在某种程度上是各行其是,于是家庭矛盾自然就产生。父母与祖父母因教育孩子而 产生的矛盾是最具有代表性家庭矛盾之一。
23、改变祖父母的看法与做法是不可能的,不和他们来往或隔离祖孙也是有悖人情的。做父母的不能因祖父母对自己的小孩有些 娇溺,就心中不快或做出影响大家庭彼此感情的事情。其实,只要彼此关系和睦,最好能够互相沟通,形成家庭教育合力,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由于祖父母退养在家,有较多的 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的起居,同时,祖父母经历了艰苦的生活磨砺,形成的传统美德可以影响孩子,使他们传承下去。一个生活于三代同堂家庭中的孩子,有了与祖父母、父母同住的生活经验,这所带来的容纳差异的美德,使孩子融于社会的能力会更成熟;老人家较慢的生活步调,更适合孩子以自己的 节奏学习并分享过 程。而 现在的父母由于正在经历工作的压
24、力、竞争的压力、社会生存的压力,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到今后人才发展的方向,教育孩子时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他们生活的快节奏也能使孩子 认识到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二者若能有机结合,摈除溺爱 的因素, 对于孩子的成长乃至家庭的和睦都是 积极的因素。现在的物质条件丰富了,家庭生活也富裕了,娇生惯养的孩子整天生活在蜜罐子里,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所以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就显得很低俗。而家长们能给予孩子的除了丰富的物质还是丰富的物质,很少有家长能成功地激发孩子高尚的精神追求。而我认为,一个人一生如果过得有价值,有意义,更应该在精神追求上显得丰富多彩,于是家长到底要教会孩子做什么,我提出了自
25、己的见解:予乎 欲乎有这样一个民工,每次工地上有空 闲时他并不象其他民工那 样在工棚睡懒觉,养精蓄 锐,而是骑着拣来的自行车,满街区的游 荡,特 别是喜欢在他曾经劳动过 的商品住宅楼附近闲逛,用一种特殊的眼光和羡慕的心情欣赏它。不久他接来了妻儿,并倾其所有把儿子安排在城里读书。每到周末他总是带着儿子在高档商品店、星 级大酒楼转一转, 虽然每次儿子都是 爱不释手地欣赏着高档商品,垂涎欲滴地看着别人津津有味地享用着午餐,甚至埋在酒店松 软的沙发里不肯离开,可他却没有一次为儿子花一分钱,因为他没有 钱。有一次,服务生好奇的问道:每次你来都没有消费,可为什么还要每个周末都要来呢?民工低着头红着脸说:我
26、是给儿子一个更高的生活盼头。说来让人欣慰,这个儿子还真争气,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第一,老师说,不出意外,考上重点高中不成问题。我不知道,这位民工的做法与孩子学习成绩的优秀是否有直接的关系,但我觉得他的这种想法却十分可取给孩子以美好生活的欲望。什么是 “欲望”,简单的说就是对物质、精神的最原始的追求,要么是占有,要么是达到一种台阶或一种境界。它没有“理想”那么崇高,它一般不带有社会的价值取向(理想其实是一种崇高的欲望)。当一个人 产生积极向上的欲望时,那么他的人生将是光明的、积极的,反之他也将走向消极的、阴暗的一面。但人不可能无欲,因 为生存本身就是欲望的不断延续。记得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一年脚上
27、只有一双鞋一双袜子(只有到鞋袜破到无法补时才能换新的),由于我的脚特别容易出汗,所以鞋里终年都是湿的。特别是在冬天里,只有周末才能洗鞋和袜,平时我只有穿着湿漉漉的鞋袜,在教室里忍受寒冷的煎熬,每年脚都生冻疮。每当我脚冻得十分难以忍受时,我都暗暗发誓:等我有 钱了我一定买许多鞋、袜,每天都换干的、新的。当我在思考怎样才变得有钱时,脑海里总是浮现 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 情景,我 总幼稚地认为,像父母那样的劳动是不会变为有钱人的。要想改 变自己的未来必须不能像父 辈那样无休止的机械劳动。所以在学校,我竭尽全力努力学习,无论遇到什么困 难,我都 对自己说: 坚持,考上大学什么都会改变。可能许多人会
28、觉得我当时的这种愿望很俗,不 值一提。但正是 这种要改 变生活的欲望给了我无限的动力,正是这种信念才支持我,使我坚 持完成学业。在当 时我也有过 自己的孩提时代的理想:长大后成为一个科学家、当一名医生、或者成为一个作家等等,总之当时的理想很多,但没有哪一个能像“多买几双鞋、袜”那样使我 产生如此之大的动力。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物质日 渐充裕了,很多随着物欲膨 胀 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对生活的追求缺乏积极性,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使他们失去了 对生活的思考,觉得现在的优越的生活条件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长期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是不知道苦是什么滋味的,根本就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曾经有位有钱的
29、家 长责问他的孩子:我辛辛苦苦 给你创造这样好的学习条件,你 为什么就不好好的学习,将来考一个好大学呢?孩子正色的回答道: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我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何苦要那么辛苦的学习,去考什么破大学?没有学习的欲望哪来学习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调动现在孩子学习的欲望呢?很多时候,家长们总是用这种 绝招来刺激孩子学习:你好好学 习,期末考 试达到班上第几名,我给你买什么什么。为什么这种方法 总能行之有效呢?因为 家长们通过刺激孩子对物质的占有欲,从而达到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这种方法其实对孩子的成 长是极其不利的,因 为,这样会使孩子形成一个错误观念:学习是我与家长谈判的筹码,要使我学习
30、,就得 满足我的条件,否则我就不好好学习。我家念高二的侄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暑假,他突然对大哥说:“爸,我不念书了。 ”我哥问:“为什么呀? ”他说:“ 别人都有手机,我没有,太丢人了。 ”大哥解释说:“ 现在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再说一个高中生哪有时间给别人打电话呢?等你考上大学一定给你买。 ”可是侄子就是不愿意,说不买手机就不到校读书。就这样 ,没 办法,大哥只得给他买了部手机。看来这种用物欲来刺激孩子学习的方法不是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好方法,因为这只是外因在起主导作用。那么在物质充裕时 代怎样才能调动孩子学习的内 动力呢?香港大亨李嘉诚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见地。由于李嘉 诚是在逆境中 奋斗起
31、来的,他深知 优越的家庭条件对孩子的成长并非是好事,他非常注意 对孩子人格与品德的培养。在给孩子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也不忘对孩子进行磨练,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在孩子还小时,常带他们到外面去了解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带他 们去挤电车,去看 穷苦孩子一 边劳动一边看书学习的刻苦态度。孩子长大后,他把他们送到美国求学,但却只给他们相对较低的生活 费用,而且鼓励他们在美国能像其他人一样自食其力,边打工边 学习。有一次,当他去美国看望孩子 时,在路上看见一个年轻人背着一个大大的行囊匆匆地穿行于人群与车辆之间,心里在想: “这多危险啊!”,当“大行囊”走近时才发现,原来是儿子李泽楷在利用课余时间给别人送
32、货。后来,他两个儿子都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了,想在父亲的公司施展宏 图,干一番事 业,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 “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 践证明你们是否合格到我公司来任 职。 ”因深知父亲创业的经历,和平时父亲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兄弟 俩觉得, 应该用自己所学的知 识去努力拼搏,使自己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于是他 们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投资银行,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 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李嘉诚的“冷酷无情” ,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陶冶了他们的勇敢、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试想,如果
33、李嘉诚也像一般的家长一样,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就业岗位,那么能成就现在的两个孩子的事 业吗?说不定就给社会培养了两个 纨绔子弟。从李嘉诚教子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在 现在的物质充裕 时代,要想激 发孩子学习的内动力,应先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奋发 向上的品质。当一个人有 这样 的品质时,他对精神的追求就很高,那种达到更高境界和层次的欲望就更强烈。而且 这种强烈的欲望是 发自内心的,所 产生的动力是持久的。对物质匮乏的人,物欲可以激 发他奋斗的动力;对物质充裕的人,就得“ 饿其体肤, 劳其筋骨”,激发其精神欲望追求更高的目标。千万不能把充裕的物质变成“糖衣裹着的炮弹”,摧毁了孩子的
34、意志。“鱼乎?渔乎?” 一直以来是教育的焦点,它关注的是教给学生纯粹的知识还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现阶段,在物质逐渐充裕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要考虑一个新的教育的焦点:予乎?欲乎?即,是给予孩子优越的生活条件,还是激发孩子健康的精神欲望。对于孩子的零花钱,我们很多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任孩子自己随意支配,有的家长全部控制孩子的每一分钱。到底哪一种方式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好处,或者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这值得家长们去思考,于是我就抛砖引玉,写下了下面的文章:孩子的零花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仅家庭收入多了,孩子的零花钱也多了。接踵而来的问题也多了,有些孩子利用零花
35、钱买一些不该买的东西,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如:女孩子买一些乱七八糟的小饰物、化装品,男生上网玩游戏,抽烟喝酒并由此 结交社会上一些闲杂 人员,沾染一些不良习惯。更有甚者,因孩子身上有钱而招致别人的敲诈勒索,影响孩子的学习及身心健康。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孩子处理零花钱不当而造成的。怎样才能使孩子正确处理零花钱呢?有人认为,如果孩子想自由支配手里的钱可以靠节省,靠自己去挣。这完全是美国的教子方法。在美国,绝大多数小孩的零花 钱都是通 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很少有直接向家长伸手要的。有这样一个例子,在美国有一个 8 岁 的小男孩,他想 拥有一辆漂亮的自行车,可是一辆新自行车需要 100多美元,而自己仅
36、有一点平时 帮父母洗碗、拖地而取得的 劳动报酬,离购买一辆自行车还差的很远,为了尽快能得到新车,他利用假期去送报,同 时增加了家务劳动的量,比如剪草坪、修理工具等。但假期结束时,他挣的钱还是不 够,于是,他就向父母借了部分 钱,偿还的方式是每天继续劳动,直到还清为止,等于就是提前支取工 资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小孩想在晚上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可自己没有钱买电影票。于是他就像往常一样,用剪草机去修理草坪。可是这次父亲不仅没有给钱,反而还罚了款,因为他没有按时剪草坪,比 规定的时间提前了 3 天。从以上例子来看,美国小孩子的零花钱必须由自己挣, 这样 的教育方法不仅使孩子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更能激
37、发孩子对劳动 的兴 趣,培养孩子理 财的能力,使孩子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在美国有这样的观念:教孩子理财与教孩子做人同样重要。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要我们的孩子也通过劳动来换取零花钱是很难被大多数国民接受的。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专门给孩子零花钱,在我国,孩子的一切费用都由家长支付,大到学费、保险费,小到买铅笔、作业本。孩子无须再有零花钱,多余的钱只能造成浪费,或者说是养成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毛病,使孩子学会了攀比。我不这么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私事,也要像大人一 样有自己的隐私权,不能做任何事都没有自己的观念,那 样不能尽早适 应社会,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让孩子们早点适应社会,学会
38、精打 细算,对他们的将来会有一定的帮助。什么是零花钱?零花钱就是除必须的生活、学 习用费之外的,可以自己自由支配的钱。作为一名中学生,身上有点零花钱是有必要的,因 为有时候它可以体 现自己的意志。记得在去年的一次慈善捐款活动中,我校有一名学生就以不记名的形式向一重病患者捐了自己的零花钱 400 多元, 这不仅给患者送去了温暖,表达了自己的爱心,也 给学生做了榜 样。在报纸上曾看到有这样一个高中生学生,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用自己的零花钱在菜市场购买 一些不法分子捕捉的鸟类(供人食用),然后放生,并且他还有自己的 设想,等自己 长大了要成为一名 环境志愿者。足以看出该生是多么的有爱心。在我的上届
39、学生中,有一个小女孩,家庭条件很不好,不仅经济收入不高,而且父母 经常吵架,甚至要离婚。小女孩学习成绩较好,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她获得了 50 元的奖学金。在父 亲生日那天,她给父亲买了一瓶酒,亲自给父亲炒了几个菜,那一晚,父亲喝的酩酊大醉。从那以后,父亲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工作积极了,也不和母亲吵嘴了,曾经要破碎的家庭出现了久违的甜蜜。在我国,孩子每年的压岁钱是零花 钱的重要来源,很多小孩把自己的压岁钱都交给了父母,充当部分学费或用于家庭的建设,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 这样 ,从小就培养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孩子勤俭持家的理财技能也在逐步形成。但还有些孩子,由于父母疏于监管,零花钱成了自己任意挥霍
40、的小金库,买不卫生食品,做毫无意 义的事情,甚至达到了犯罪的边缘。有这样的一个孩子,父亲是我市一家医院的有名的外科医生,他经常在父亲的办公室做作业,被父 亲拒收的红包有时却成了他的战利品。由于有了这样一笔巨额的经济来源,他成了同学们崇拜的“ 大款”,并由此 “团结”了一群不爱学习、经常旷课的“二流子 ”。在他们的怂恿下,他竟然帮一家歌舞厅卖摇头丸。幸好学校发现及时,告之与父母,才没酿成大 祸。但孩子养成的大把花 钱,不爱学习的坏毛病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所以,对待孩子的零花钱,作为家长,我们要允许他们有自我做主的权利,但是,必须加以引导。现代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 协作,呼 唤人与
41、人之间相互关 爱。我们在指导孩子花钱时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些思想传播给我们的孩子。我 们可以带孩子去了解社会的各个 层面, 让他们知道,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还有 许多人因地域、疾病、灾祸、失业等原因正忍受着贫困的折磨,一些孩子还面临着失学的威胁。这些弱 势群体正期待着社会各方人士去关心和帮助。当孩子为之动情的时候,我们再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 经济状况,拿出一部分零花钱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资助一定的对象,或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培养孩子的 爱心。我也 赞成家长在家里 设立机制,让孩子学会赚钱,鼓励孩子参与劳动,通过正确的手段 挣钱。 对于孩子已掌握的零花 钱,家长不仅要引导孩子花钱,还要注意钱的来源,
42、对于不正当的来源,一定要加以制止,千万不能听之任之。另外, 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金钱观,不能让孩子成为金钱至上的拜金主 义者。钱是好东西,但有钱最容易使人 变坏!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关键,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可是现在许多孩子无论在学习或生活上都没有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很多孩子还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时没有注重科学的引导。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许多家长都认为,让孩子搞好学习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实不然,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之外,还应该有其它的很多东西要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很重要,
43、它不仅仅可以使孩子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更重要的是培养他的耐心,激发他思考。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让读书成为习惯到刘韩家家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她自己的书柜,有她自己的藏书、 读物,虽然不多,但也经典,特别是当我得知她还有自己的期刊杂志时,我不禁感到惊讶:她哪有时间看这些书呢?她还有那么繁重的学习任务。这时刘韩 的父 亲告诉我刘韩是如何有 时间来看书的:平时学习时间较紧张,一般在中午放学后,午饭前后看报纸 、杂志之类,在周末、 节假日看一些自己喜 欢的长篇名著之类,如在“五 一” 期间就看了哈里波特并写了一篇很好的 读后感。在长期的坚持中,看书已成为她的习惯。多好的习惯啊!说到这儿,
44、有些家长可能会感到 为难: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 那么重, 还有必要看课外书吗? 其实不然,作为青少年,非常有必要读书,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 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扰”余秋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记得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已达到非常紧张的时候了:哥哥们要建房、 结婚,父母是典型的农民,又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我读书的费用已经是一项沉重的家庭负担,特 别是在住校以后,艰苦的生活条件不仅使我食不果腹,更重要的是与别人相比的自卑感让我多次差点辍学回家。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仍然 坚持读书,也正是坚持读书才使我有幸 读到路遥的
45、平凡的世界 ,是 书中的主人翁孙少平那种敢于改变生活现状,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给了我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让我坚持完成了学业。可以说没有这本书,也许我的人生道路是另外一条 轨迹。感 谢“孙少平”,感谢“ 读书”。如今 虽然我是一位数学老师,但我对学生读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每次放 长假我都会给 学生布置读书任务。但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没有养成习惯,而是当作一 项任务吧。当 读书成为一项 任务时,读书可能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小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 亲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母 亲 是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他们都有读书的习惯,在小芹的印象里,父母
46、除了做家务活,都是在读书,或做与读书有关的事。受父母的影响,小芹从小就喜欢读书,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几乎读完了所有的经典名著。正如其父母所说:这孩子读书就像吃饭一样,已经 成为一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创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应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 报,不断更新和增 长知识,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成为习惯,这是最好的方法。当然,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务活重,很多家长很难有时间或心情去读书,这是实情。但培养孩子读书还有很多方法,如家长引 导孩子多观察自然、 观察社会,从而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萌发求知欲望。当孩子有满脑子的疑惑时 ,他自然会想到从 书本中得到答案,久
47、而久之,他也会养成读书的习惯。另外,家长要适当满足孩子对读 物的兴趣取向,不要随便否定孩子的愿望,孩子走出校 门以后,就不再想看校内学习用的课本或与教材密切相关的辅导书,很想读些“让人轻松”、 “有欣赏价值”、 “能扩展视野”的书,家 长就不应该强迫孩子在课外也要多读“对课内学习有帮助的”诸如科习题精选、必读 等书 。因此,家长为 孩子订、购图书、 报刊时,要尽量采取指导、建议与商量结合的态度。孩子们大都喜欢故事、幽默、笑 话、寓言之类的书,家 长可订 、购故事大王、 幽默大师、 少年寓言金库等。当孩子有了自己感兴趣的 读物时,促使孩子养成天天自动读书的习惯才有了基本条件。在孩子刚接触书籍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 阅读,不 时的提问、讨论,与孩子一起分析书中的情节、人物,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 还可以加强孩子与家 长间的沟通,同 时,家长还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周末家 长可以经 常带孩子到书店逛逛,看看最近的 书市行情。节假日父母可以买些书籍作 为礼物送给孩子, “父母送给 孩子最好礼物是书籍”。鼓励孩子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