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24373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类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鱼类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鱼类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鱼类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鱼类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鱼类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陈孝煊* 1,李思思 ,周成翀,吴志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水产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摘要:树突状细胞(DCs)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反应的细胞,在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以及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简要综述了DCs的类型及其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各类DCs的细胞标记。总结了鱼类DCs的分离、纯化方法和形态学观察方法;现有研究表明,鱼类DCs具有吞噬细菌、刺激

2、T细胞增殖、诱导CD4 +T细胞的活化、表达DCs的标记基因、被Toll样受体的配体激活、迁移能力、引起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生物学功能;不同鱼类DCs的分子标记并不完全一样;鱼类的头肾、肾、鳃、皮肤、胸腺、脾、肠等均有DCs的分布。目前,对鱼类DCs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解决:鱼类DCs目前缺乏明确的细胞标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鱼类DCs的分离、体内分布与功能的研究水平;加强和完善鱼类DCs的分离、培养技术的研究,掌握各种鱼类DCs的分离培养方法;加强鱼类DCs在抗原递呈中的功能研究,对深入鱼类免疫机理研究,合理设计和应用疫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关键词:鱼

3、类;树突状细胞;形态;分布;细胞标记;功能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1 DCs的发现与分类1.1 DCs的发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s)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反应的收稿日期:2018-02-04 修回日期: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683)通信作者:陈孝煊,Email: 共同第一作者2细胞 1-2。据报道,最早发现的一类DCs是朗格汉斯细胞( Langerhans cell, LCs)。 1868年,Paul Langerhans3 发现了人皮肤中一种常驻的树枝状形态的细胞并命名为LCs。LCs 长期以来被误认

4、为是一种神经细胞,直到Steinman 4 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细胞类型并进行了后续的相关研究,才确定LCs可作为定居在皮肤中的抗原递呈细胞。1973年,Steinman 和 Cohn5在体外培养小鼠脾脏细胞时发现了一群形态呈树枝状的细胞,并命名为DCs。后来Voohis6在人外周血液中亦发现这种细胞。 20世纪90年代中期, DCs在免疫学中的重要性被逐渐认识。有研究认为,小鼠淋巴器官DCs根据其是否表达CD8,分为两个亚型,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 7。随后,有研究发现在非淋巴组织中功能表型与淋巴组织中CD8 + DCs相同的细胞,但不表达CD8,而表达整合素CD103 8。此外, DCs家族还被发

5、现有另一类特征类似于浆细胞的细胞群,在病毒感染时,会产生大量的干扰素- (INF-),而且还能分化为经典的DCs,以抗原特异性的方式活化初始型 T细胞 9。自从在人类和小鼠中发现了DCs并进行形态和功能的研究之后,人们陆续在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以及鱼类中发现DCs的存在,这些细胞与哺乳动物DCs形态、分子标记及功能相同或相似 10-14。 1.2 DCs的分类及功能 DCs来源于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局部造血微环境对其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FMS 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6、( M-CSF)、 型干扰素(INF-)等细胞因子。在这些不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逐步由HSC分化发育为不同种类的DCs并分布到身体的各部位 15-17。根据DCs的表型、功能及分化来源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成熟程度来划分根据细胞成熟度,DCs可以分为未成熟DCs(immature DCs, imDCs)和成熟 DCs(mature DCs, mDCs)两类。两种DCs 的形态、细胞表面标记物和免疫学特性不同。稳态条件下,体内绝3大多数DCs处于未成熟状态,未成熟DCs具有较强的抗原摄取及处理能力,其细胞表面低表达CD40、CD80、CD86 等共刺激分子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类分子(MH

7、C),不能有效递呈抗原来激活T淋巴细胞,从而导致免疫耐受 18。未成熟DCs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可能有激活T细胞凋亡、诱导T细胞免疫无能以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的产生等 19,因此未成熟DCs又被称为“耐受性DCs”(toterogenic dendritic cells)。成熟DCs通过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将抗原递呈给初始T细胞,从而刺激初始T细胞分化为针对该种抗原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促进其分化增殖而发挥免疫效应 20,调节 Thl/Th2的发育,在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因此,DCs的抗原摄取和传递功能在机体先天性免疫、

8、适应性免疫和维持自身组织免疫耐受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2。根据分化来源途径来划分根据分化来源,DCs主要分为髓样DCs(myeloid DCs, mDCs)和浆细胞样DCs (plasmacytoid DCs, pDCs)1。mDCs又称为传统DCs(conventional DCs, cDCs), cDCs按照 T细胞分化的方向进一步分为诱导 Th0向 Th1分化的cDC1s和向Th2分化的cDC2s23。DCs 来源于骨髓HSC ,先分化为骨髓样和淋巴样前体细胞,骨髓样前体细胞再分化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DCs前体细胞 24-25, DCs前体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单核细胞、少量的巨噬细

9、胞和cDCs前体细胞(CDP) 26-27,最后CDP 再分化为DCs分支前体细胞,例如cDC1s和cDC2s前体细胞 28。cDC1s在小鼠中表型为CD8 +CD103+,在人体内表型为BDCsA3 +(CD141+);cDC2s 在小鼠中表型为CD11b +CD4+CD8-,在人体内表型为BDCA1 +(CD1c+)23。CD1c +mDCs高表达一些活化分子以及Toll样受体18(TLR18),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具有较强的摄取抗原的能力,并且产生免疫应答 29。CD141 +mDCs 交叉递呈病毒抗原的能力比其他DCs亚群强,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其高表达C型凝集素9家族A成员(CLEC

10、9A)有关,CLEC9A 有利于病毒感染后坏死细胞抗原的处理 30。pDCs在小鼠中表型为B220 +mPDCA1+Siglec-h+;在人体内表型为BDCA4 +BDCA2+23,pDCs可以通过表面的TLR7和TLR9识别病原体,4分泌大量的INF-,产生免疫应答 31。根据细胞学和生化性质来划分根据细胞学特征和生化特性,DCs可分为常驻性DCs(resident DCs)和移动性 DCs(migratory DCs)。常驻性DCs 存在于次级淋巴器官中,稳态下,常驻性DCs呈现出不成熟DC的表型并且低表达一些共刺激分子。移动性 DCs主要分布在不同的非淋巴组织,该亚群 DCs可进一步划分

11、间质性 DCs、LCs和外周血 DCs等,当其受到抗原刺激后移动性DCs能回到淋巴结定居 32-33。其中,LCs主要分布于表皮和胃肠道上皮,为未成熟 DCs,细胞质内含特征性结构-Birbeck颗粒。LCs另一特征性的标记是表达C型凝集素Langerin/CD207,其他细胞标记包括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F4/80、E-cadherin 、DEC205/CD205和CD11b 34。2 DCs的标记DCs是异质性很高的细胞类群,由多种功能、活性迥异的亚群组成 35。DCs目前没有公认的、统一的特异性标记,不同的细胞亚型都有其特异性的标记物。人DCs相对特异性的标记为CD1a、CD11c

12、和CD83。小鼠DCs相对特异性的标记为NLDCs145 和33D1。Coventry等 36认为, CD1a主要表达于人胸腺细胞、DCs(包括LCs ),是鉴定人外周血与骨髓中DCs的最好标记。 Prechtel等 37研究发现,CD83是DCs成熟的标记,体外培养的DCs 在早期不表达CD83 分子,当其成熟时才表达CD83分子,成熟DCs摄取抗原的能力降低而其激活T细胞的功能则增强。一些研究发现,cDCs 都表达CD11c 和MHCII,但不同的亚型都有其特异性的标记 38-39。在脾脏和淋巴结中,cDC1s表达CD8、CD24和XCR1,而cDC2s表达CD4和Sirp 40-41。非

13、淋巴组织中,cDCs均表达CD24,区别于表达CD64的巨噬细胞 42-44。 cDC1s表达CD103与XCR1,而cDC2s表达CD11b与Sirp。Guilliams等 45发现一种简单的标记分类:cDCs(CD11C +MHC+CD26+ CD64- F4/80-)、cDC1s(XCR +)以及cDC2s (Sirp +)。pDCs也表达CD11c和MHCII,此外还表达B220、Siglec-H和Bst2 46-47。目前已发现的 DCs 膜表面分子主要有 吞噬相关受体,包括 FcR、 FcR、TLR、补体受体、甘露糖受体; 抗原递呈分子,包括 MHCI/II分子、CD1 5分子;

14、共刺激分子 ,包括CD80、CD86 ;黏附分子,包括CD40、CD54、1/2 整合素家族等;细胞因子受体,包括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GM-CSFR)、白介素-1 受体(interleukin-1 receptor,IL-1R)、IL-10R 、IL-4R 1。3 鱼类DCs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的免疫器官缺乏骨髓和淋巴结,但鱼类的多种器官(组织)中均发现有树突状细胞(或类树突状细胞)分布。已有研究表明,DCs 在哺乳动物和鱼类中的功能和表型是保守的,鱼类的 DCs

15、有经典 DCs 的形态、相似的功能;不同鱼类 DCs 的分子标记也不尽相同。3.1 鱼类DCs的分离与鉴定鱼类DCs的分离与富集培养对鱼类DCs的研究,离不开DCs的分离培养培养技术,目前有关学者采用的分离方法主要是机械法和酶消化法。Bassity 等 11在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DCs的研究中,即采用了这两种方法: 机械法:虹鳟用过量的 MS-222麻醉,尾静脉采血后,无菌条件下取头肾、脾脏、体肾的前部分置于L-15培养基中,用无菌注射器的活塞碾压组织并用L-15培养基冲洗使组织中的细胞通过70m 的细胞筛获得单细胞悬液;用L-15培养基调整活细胞数为6x10 6个

16、细胞/ml,置于25cm 2或75cm 2培养瓶中,室温培养730 d,期间收集非贴壁细胞,当细胞出现树突状的形态时,用Nycoprep/One-step monocytes(Accurate chemical, Westbury, NY)分离液进一步富集纯化得到类DCs细胞。从外周血分离 DCs的方法则是:从尾静脉取血用肝素处理后,用含有肝素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4倍,室温静置20min ,将富含白细胞的血浆置于Nycoprep1.077(Axis Shield, Oslo, Norway)分离液上,离心后收集白细胞,用L-15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数为5x10 6 个细胞/ml ,置于25cm

17、2培养瓶中室温培养,2 h后弃非贴壁细胞,培养过夜后,DCs失去其贴壁性而悬浮在L-15培养液中。酶消化法:无菌条件下,从麻醉的虹鳟中取出脾脏,用胶原酶A处理获得6单细胞悬液,置于Nycoprep (Axis Shield, Oslo, Norway)分离液上,离心后收集白细胞;用L-15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数为6x10 6 个细胞/ml ,置于6孔板中,室温培养,2 h后弃非贴壁细胞,培养过夜后,DCs失去其贴壁性而悬浮在L-15培养液中。Zoccola等 13在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的研究中,通过机械法分离得到DCs,但富集纯化方法与Bassity等人的方法稍有不同:

18、鱼体麻醉致死,尾静脉取血后于无菌条件下取脾脏和头肾,置于L-15培养基中,用1ml无菌注射器的活塞碾压组织并用L-15培养基冲洗使细胞通过100m 的细胞筛获得单细胞悬液;用L-15培养基调整细胞数为1x10 7个细胞/ml,置于25cm 2或75cm 2培养瓶中,28培养5-14d;期间收集非贴壁细胞,当细胞具有树突状的形态时,利用不连续密度梯度Percoll分离液(d = 1.058 g/mL 和 d = 1.048g/mL)进一步富集纯化得到DCs细胞。此外,还可以利用DCs的特性以及通过荧光标记的方法分离DCs。利用头肾中的细胞对花生凝集素(PNA)的亲和力的差异,结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19、,Lugo-Villarino 等 10从斑马鱼(Danio rerio)的头肾中分离得到PNA hi 细胞,并证实这些细胞为DCs。Wittamer等 48在双转基因斑马鱼的头肾中分离出 mhc2dab:GFPhi, cd45:DsRedhi的单核吞噬细胞,发现其中DCs有一定的比例。鱼类DCs的形态通过Wright-Giemsa染色的方法,Lugo-Villarino 等 10在斑马鱼中发现具有DCs独特形态的细胞,细胞胞体向外伸出多个突起,这些突起在长度、宽度、形态和数目上都不同,胞体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肾形,整体呈现星形或细长的细胞形态。其他多种染色方法也显示了典型DCs的特性

20、,例如酸性磷酸酶染色显示,DCs细胞核周围分布有较小的阳性颗粒;-醋酸萘酯酶染色显示,DCs染色较弱,细胞质内有黑色沉淀。对分离得到DCs进行超微结构观察,透射电镜结果显示,DCs从胞体向外伸出突起,细胞核常为较大的、弯曲的形态,且核膜周围分布着染色质,细胞质的电子密度较低且含有线粒体、溶酶体、多泡体等细胞器。此外,在皮肤中分离的DCs发现有“网球拍”状颗粒,类似于哺乳动物LCs中的Birbeck颗粒。Bassity 等 11从虹鳟脾脏和头肾分离培养2周后的DCs,在光镜下观察到 DCs出现分枝状突起。Wrig7ht-Giemsa染色显示,细胞形态不规则,核呈小裂片形状,其中一部分细胞的细胞核

21、呈三叶草型或花瓣型。在透射电镜下,发现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突起,细胞核常分为2叶或3叶,周围分布有染色质,细胞质中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但未发现“网球拍”状的 Birbeck颗粒。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硬骨鱼类的脾脏和头肾中存在类似哺乳动物LCs的一类细胞。Lovy等 49在鲤形目( Cypriniformes)的鲤(Cyprinus carpio)、狗鱼目(Esociformes)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鲑形目( Salmoniformes)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的大西洋庸鲽(Hippoglossus hipp

22、oglossus)等多种鱼类中发现类LCs ,具有典型的“网球拍”状的Birbeck颗粒,且围绕中心粒周围分布,但不同物种的Birbeck颗粒结构有差别。3.2 鱼类DCs的功能Lugo-Villarino 等 10发现,斑马鱼DCs除了具有典型的DCs形态外,还具有吞噬细菌的能力,高表达与 DCs相关的基因,例如il-12p40、 csf1r和 iclp1, 而且PNA hi DCs具有刺激T 细胞增殖的能力,同时DCs可诱导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的活化 50。Bassity 等 11发现, 在虹鳟中分离得到的DCs,除了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外,还具有一系列类似哺乳动物DCs 的功

23、能,例如表达DCs的一些标记基因,能够吞噬小的颗粒,能够被TLR的配体激活,在体内具有迁移能力等。在尖吻鲈中的研究中,发现肽聚糖、脂多糖以及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都能够诱导DCs 的迁移,与脂多糖相比,肽聚糖的诱导作用更为明显,DCs能够吞噬细菌和荧光微球以及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 13。在青鳉( Oryzias latipes)中,类DCs也能引起强烈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51。3.3 鱼类DCs的表面标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鱼类的DCs在激活B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上是保守的。由于DCs8具有异质性,DC

24、s的鉴定要依赖多个细胞标记的表达 52。在哺乳动物中,膜结合蛋白 CD83是成熟DCs的膜标记分子,膜结合蛋白CD83分子量为40-45KD,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 37。未成熟DCs表面表达低水平的共刺激分子及 MHCII 类分子,而高表达一系列受体,如TLR、C 型凝集素等。DCs的表型与功能相适应,高表达的受体有利于未成熟细胞识别、摄取抗原相关的物质。一旦未成熟DCs受到炎性刺激,则会向成熟DCs转化,其中共刺激分子及 MHCII 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其意义在于提供 T 细胞活化的信号,如T细胞受体与MHC-抗原复合体结合传递信号,T细胞型CD28与CD80

25、/CD86 结合传递信号,从而启动获得性免疫应答 53-54。在硬骨鱼类中,对于DCs的分子标记还不确定。在虹鳟中,分离培养的DCs可表达TLR-3、TLR-5 、TLR-9、TLR-20、TLR-22、TLR-22L、B7R 、B7H1、B7H3、B7H4、IL12p40、CXCR4、CCR7 、MHCII 、CD83、CD209等DCs标记基因;DCs 在四种TLR配体(imiquimod, Poly I:C, ssRNA, flagellin)的混合物刺激下,CD83 发生显著性上调表达 11。在尖吻鲈中,发现了一种潜在的DCs标记-DCs-SCRIPT,在肽聚糖和脂多糖的刺激下,头肾和

26、脾脏中的DCs-SCRIPT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 13。有研究表明,CD80/86、CD83、CD209 以及MHCII共定位在斑马鱼DCs 的细胞膜上,而且在脂多糖和血蓝蛋白的刺激下,以上四种分子均出现显著性上调表达 50。3.4 鱼类DCs在体内的分布和哺乳动物相似,DCs在鱼体内的数量很少 6,但从不同组织均可分离得到一定纯度的DCs。在虹鳟、尖吻鲈的头肾和脾脏以及外周血中都分离培养得到了不同数量的DCs 11, 13。此外,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MHC (mhc2dab:GFP )和红色荧光蛋白标记CD45(cd45:DsRed)的方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分离并研究了单核细胞和DCs在

27、转基因斑马鱼体内的特性,发现体内多数器官都有DCs的分布;DCs占单核吞噬细胞的比例在各器官中分别为:皮肤(15%)、胸腺(10%)、肾(6%)、脾(5% )、肠(3% ) 48。Granja等 55在虹鳟皮肤中发现了MHCII +、CD8 + DCs样细胞,约占白细胞的1.2% ,且表现出与哺乳动物DCs相似的功能与表型。Lovy等 12在孢子虫感染的大鳞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9tshawytscha)的鳃中,发现了LCs。随后,在大西洋鲑( Salmo salar)、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以及多

28、种辐鳍亚纲鱼类的头肾及脾脏中发现了LCs 49, 56。最近,Kordon等人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的头肾、脾脏、鳃中也发现了类LCs 57。4 总结与展望哺乳动物DCs研究已较深入。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鱼类中也发现了DCs,研究发现,鱼类DCs在功能和表型上与哺乳动物具有很多共性,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DCs的细胞标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鱼类DCs的分离、DC类型及在体内分布与功能的研究水平; DCs的分离、培养技术; DCs在抗原递呈中的功能研究,以及DCs在鱼体中发挥功能的场所与调节机制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鱼类DCs的生物学特

29、性以及DCs免疫调节的机制等问题将逐渐被解决,这对深入鱼类免疫机理研究,合理设计和应用疫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 Steinman R M. Decisions about dendritic cell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The AnnualReview of Immunology, 2012, 30:1-22.2 Collin M, McGovern N, Haniffa M. Human dendritic cell subsetsJ. Immunology, 2013, 140(1):22-30.3 Jolles S. Paul

30、LangerhansJ.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002, 55(4):243.4 Schuler G, Romani N, Steinman R M. A comparison of murine epidermal Langerhans cells with spleen dendritic cells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1985, 85(S1):99s-106s.5 Steinman R M, Cohn Z A.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ell type i

31、n 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s of mice: I. morphology, quantitation, tissue distributionJ.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973, 137(5):1142-1162.6 Voorhis W V, Hair L S, Steinman R M, et al. Human dendritic cells. Enric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from peripheral blood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

32、edicine, 1982, 10155(4):1172-1187.7 Shortman K, Heath W R. The CD8+ dendritic cell subsetJ. Immunological Reviews, 2010, 234:18-31. 8 Helft J, Ginhoux F, Bogunovic M, et al. Origin and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of non-lymphoid tissue dendritic cells in miceJ. Immunological Reviews, 2010, 234:55-75.9

33、Colonna M, Trinchieri G, Liu Y J.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in immunityJ. Nature Immunology, 2004, 5(12):1219-1226.10 Lugo-Villarino G, Balla K M, Stachura D L,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dendritic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the zebrafish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

34、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0, 107(36):15850-15855.11 Bassity E, Clark T G. 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in the teleost model,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J. PLoS One, 2012, 7(3):e33196.12 Lovy J, Wright G M, Speare D J. Morphological presentation of a dendritic-like cell withi

35、n the gills of chinook salmon infected with Loma salmonaeJ. Developmental Comparative Immunology, 2006, 30(3):259-263.13 Zoccola E, Delamare-Deboutteville J, Barnes A C. Identification of Barramundi (Lates calcarifer) DCs-SCRIPT, a specific molecular marker for dendritic cells in fishJ. PLoS One, 20

36、15, 10(7):e0132687.14 Miranda de Carvalho C, Bonnefont-Rebeix C, Rigal D, et al. “Dendritic cells in different animal species: an overview“J. Pathologie Biologie (Paris), 2006, 54(2):85-93.15 Iwasaki H, Akashi K. Myeloid lineage commitment from th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J. Immunity, 2007, 26(6):726

37、-740.16 Ramos M I, Tak P P, Lebre M C.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dependent dendritic cells in autoimmune inflammationJ. Autoimmunity Reviews, 2014, 13(2):117-124.17 Ushach I, Zlotnik A. Biological role of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 and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

38、ting factor (M-CSF) on cells of the myeloid lineageJ.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2016, 100(3):481-489.18 Yamazaki S, Patel M, Harper A, et al. Effective expansion of alloantigen-specific Foxp3+ CD25+ CD4+ regulatory T cells by dendritic cells during the mixed leukocyte reac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