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锅炉房配电系统共用接地设计.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26713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锅炉房配电系统共用接地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锅炉房配电系统共用接地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锅炉房配电系统共用接地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锅炉房配电系统共用接地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锅炉房配电系统共用接地设计摘 要:随着锅炉房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负荷设备种类的多样化和数量的日益增长,各种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分开,独立接地,还是共用接地,已成为广大设计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实践表明,采用共用接地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确分析和对待。 关键词:配电系统;共用接地;独立接地;接地电阻 所谓共用接地是指电力系统的工作接地与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共用一套接地装置或指几个电气设备的接地线汇聚在一起,连接到设置在一个或几个地点的共用接地电极上的接地。 1 共用接地的优点 接地线少,接地系统较简单,维护、检查容易; 各个接地电极并联连接的等效接地电阻比独立接地的总电阻小。如

2、果是利用锅炉房的建筑结构体作为共用接地装置,因其接地电阻很小,共用接地的效果就更显著; 当有一个接地电极失效时,其他接地电极也能补充,提高了接地的可靠性; 减少接地电极的总数,节省了设备施工费用; 当负荷设备绝缘损坏发生碰壳短路故障时,可以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动作。同时能够减小人员触及故障设备时的接触电压; 可以减少雷电电压的危害。理论上,为了防止雷电压的反击作用,防雷接地装置与建筑物、电气设备及其系统之间最好能保持足够的距离,但在工程中往往存在许多困难而无法做到。因各种建筑物总有许多引入管线,这些管线分布范围很广,尤其在利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钢筋作为暗敷防雷网时,建筑物管线与电气

3、设备的外壳实际上是无法与防雷系统真正分开的,也无法与电气设备的接地分开。在这种情况下,为限制雷击时电气设备和建筑物接地点电位的增高,应采用共用接地,即将变压器中性点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同连接起来。如锅炉房建筑,当把电气部分的接地和防雷接地连成一体后,就使锅炉房建筑物内的钢筋间构成一个法拉第笼,在此笼内的电气设备和导体都与笼相连接,也就不会受到反击。因此,利用锅炉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体接地时,锅炉房内多种系统的接地就可以共用接地,不过,应使共用接地电阻限制在 1 欧以下为宜。 2 共用接地应注意的问题 接地电流的性质。接地点电位升高的危害程度与接地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

4、发生概率等几方面因素有关。例如避雷针、避雷器在雷击时,虽然可能发生大的接地短路电流,但是这种接地电流持续时间短,发生的概率也不高,由这种接地电波引发的电位升高问题危害就不大。但共用接地的接地电阻必须满足各种接地中最小接地电阻的要求,且共用接地的电阻最好能限制在 1 欧以下。在中性点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其共用接地的接地电极上可能集中了系统负荷设备的所有漏电流并形成环流,且有可能长时间流过这种接地电流。一旦系统共用接地电阻值偏离安全限值,就会危及设备及人员的安全。此外,随着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的大量使用,为确保它们的正常工作,有必要实施计算机房等设置独立接地。 电位升高对负荷设备的影响。在共用接地

5、情况下,接地电极电位升高对负荷设备的影响,可以用室内小型组合式变配电柜为例来说明。以往都是将变压器中性点、金属箱体、负荷设备金属外壳共用接地。另外,为了防止避雷器放电时,雷电流有可能使接地电位升高所带来的危险,而将避雷器独立接地。 当与该变配电柜连接的负荷设备因绝缘损坏而发生漏电时,其全部环路电流通过共用接地电极,使接地点电位升高,变配电柜箱体的电位也同时升高。这时如果维护检查人员开门查看配电柜内情况,就会有触电的危险,这种事故常有发生。所以,现在在很多情况下不把室内变配电柜中的工作接地与其它接地共用,而是采用独立接地,虽然这样做会给施工增加难度。 3 结束语 实践表明,锅炉房低压配电系统中,在各种系统的接地无法做到真正分开的情况下,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等共用接地更安全,且节省投资、简单和便于维护。对于共用接地存在的问题,可以考虑充分利用锅炉房建筑的钢架结构体接地,限制共用接地的总接地电阻(小于 1)和总等电位连接等办法,将共用接地可能发生的影响和危害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