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灾害事故的处理济南.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0280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5.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灾害事故的处理济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常见灾害事故的处理济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常见灾害事故的处理济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常见灾害事故的处理济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常见灾害事故的处理济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见灾害事故及意外伤害的处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解建,近年来各类灾害事故和意外伤害事件在世界范围内明显增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对各类灾害事故和意外伤害的处理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的体现。我国是一个灾害事故及意外伤害频发的国家,整体发生率远远高于世界水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2001年2005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73起,平均每年发生15起,特别重大事故中,煤矿事故最多,平均每年发生8起,占58。,同时,生

2、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2001年2005年全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故中,由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占到了一半以上。同时,一些新的公共安全问题,如SARS、禽流感、松花江水质污染等突发事件也给国家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而我国应急救援尤其是现场抢救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此建设应急管理系统,加强急救能力,尤其是在全民中普及急救知识迫在眉睫。,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演练。在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中,要把人员的疏散、转移、应急救治作为突出的重点内容,尽最大可能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卫办发(200

3、6)16号,我国的灾害事故分级分为五级:,灾害事故的分级,E级(微灾):死亡10人以下或损失10万元以下人民币。,D级(小灾):死亡10百人或损失10万百万元人民币。,C级(中灾):死亡百千人或损失百万千万人民币。,B级(大灾):死亡千人万人或损失千万亿元人民币。,A级(巨灾):死亡万人以上或损失亿元以上人民币。,火灾,洪 灾,地震,地质破坏,常见灾害事故与意外伤害,生物灾害,水灾,交通事故,2004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50万人,2003全国交通事故667507起我国车祸死亡人数世界第一,104372人 死 亡,494174人 受 伤,2004年 567753起,交通事故日趋严重,经济损失33.

4、7亿元,116亿人民币,12亿人民币,25亿人民币,32亿人民币,50年代,60年代,80年代,70年代,90年代,5亿人民币,火灾逐年增多,(直接财产损失),全球估计每年有 100 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死亡者的20倍-卫生部,我国平均每年大约28.7万人自杀死亡,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自杀事件不断增多,2003年发生的 SARS,死亡人数仅 300多人,但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社会动荡程度、旅游、经济及对外交流都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的非典使整个国家经济遭受500亿元的损失。,生物性灾害危及世界,SARS,人禽流感,生物性灾害危及

5、世界,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导致全世界2000万5000万人死亡。,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仅在美国就导致在约7万人死亡。,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则导致美国死亡3.4万人。,2004年的“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流行,至今还有散发。,透过数字看艾滋,生物性灾害危及世界,全球约有40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中250万不足15岁的少年儿童。,2003年全年新增500万艾滋病病例,其中 300 万人死亡。,全世界平均每天有1.4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8000多人死于艾滋病。,生态破坏自然灾难加剧,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约 9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碳超过标准的大气环境中,每

6、天有 800 人因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而死亡。全世界汽车每年将约50亿吨二氧化碳排到大气层中。,大气污染 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生态破坏自然灾难加剧,水体污染,全世界每年约 12亿人缺乏安全用水,10亿人腹泻。,2005年3月2日金陵晚报:天津市东北15公里处西提头镇村有120多名癌症患者,根据调查该村周围有一百多家化工厂。村周围有毒水、毒气、毒渣未经过处理随意排放。,中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例数为160万,死亡例数达130万。,食物污染严重,我国有8 亿人口体内残留有早期使用的农药 “ 六六六 ” 和滴滴涕。,动物产品所含的生长激素和药物引发的健康问题困扰着科学家。,生态破坏自然灾难加剧,化学

7、与辐射灾祸日渐增多,19801984 年的5 年间 ,美国的工厂就发生各种重大污染事故6928起,平均每天就要发生5起 。例如:1984年 12月 3 日 ,美国一家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农药厂一个装有45吨剧毒农药的储气罐阀门失灵,气体外泄,受染面积40 平方公里, 2000 多人中毒死亡 ,20000 多人严重中毒。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一座液化气站发生连续爆炸,造成1000 多 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毁坏房屋1400余座。,现场救护的特点,对伤病员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立足于现场依靠“第一目击者”,抢救生命减轻伤残,最佳急救期:伤后12h内 较佳急救期:伤后24h内 延期

8、急救期:伤后24h以后,第一期是灾难发生期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如地震、飓风等,第二期灾难发生后数分钟至几小时,缺乏有组织的医疗救护,第三期灾区开始恢复正常生活保障,有组织的医疗,对受灾伤员来说是决定 生死的重要时刻医学上称为“救命的黄金时刻”,进灾区的援助力量与当地尚存的 医 务 人 员 协 作 实 施 援 救,外来救援力量进入 灾区进行医疗救护,通常只能做到自救和同伴互救,可作暂时压迫止血和使部分重伤 员 脱 离 险 境,主要实施维持生命的初救,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 急 救 措 施,对危重伤员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气管插管、通气、供氧、止痛 除颤、脑复苏等,救护时间的划分,统一

9、指 挥 伤员分类 专科治疗,现场抢救 后送伤员 医院救治,救护空间的划分,现场救护原则,现场救治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其它人员以抢为主,先分类再后送,以救为主,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医疗救护人员,第一优先TOPPRIORITY,第三优先WALKINGWOUNDED,死亡DEAD,第二优先2ndPRIORITY,救护区标志,胸部伤、开放性 骨折、小面积烧 伤(30%以下)、 长骨闭合性骨折,按有关规定对死者进行处理,无昏迷、休克 的头颅损伤和 软组织伤,严重头部伤 、大出血、昏迷、各类休克、严重挤压伤、内脏伤、张力性气胸、颌面部伤、颈部伤、呼吸道烧

10、伤、大面积烧(30%以上),常见灾害事故与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火灾与烫烧伤,地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车祸,伤者逾1500万。我国每万辆机动车平均年死亡约10人,年交通事故死亡率万分之一,约占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5%,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人类第一公害。,交通事故,51年内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120余倍,2000年以前,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上升。据公安部门的报告,2000年后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10万人上下,受伤人数50万左右。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数约占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死亡数的8。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员中,60以上是行人、

11、乘客和骑自行车者。75的致死性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害发生在公路。,卫生部近日发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全世界因交通事故死亡50万人,2004年交通事故统计,全国交通事故567753起,我国车祸死亡人数世界第一,死亡104372人,受伤494174人,经济损失33.7亿,死亡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往往影响着临床救治时机和创伤的转归。,交通事故创伤的特点,发生率高,在临床医学上属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变化快,休克、昏迷等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率极高。,伤情复杂,往往是多发伤、复合伤并存,表现为多个部位损伤,或多种因素的损伤。,车祸伤:脑搓裂伤、颅骨骨折、双侧肋

12、骨骨折(右11根、左10根)、连枷胸、双侧血气胸、右锁骨骨折、左肱骨骨折、左肩胛骨骨折、胸骨骨折、心脏挫伤、右股骨骨折、ARDS、休克、软组织搓裂伤(30%),胸部x片,股骨x片,抗休克、急性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ARDS、胸廓内固定)、血气胸引流等。,3d后清醒、一周后血气胸消失、肺复张,肺功能明显改善,20d后,可以间断脱机,反常呼吸明显减轻,伤后22d,背部搓裂伤清创,见直径约30cm、深达骨组织的坏死区,术后感染继续发展,难以控制,病人于伤后32d死于感染性休克,车祸:脑外伤、双侧肋骨骨折(右7根、左4根)、连枷胸、血气胸、右锁骨骨折、左胫腓骨骨折、软组织搓裂伤(20%)、昏迷、休克、A

13、RDS,胸部x线片:多处肋骨骨折、右侧气胸、左侧血气胸、ARDS,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呼吸机辅助呼吸(内固定),胫骨内固定术,血气胸引流,脱水、抗休克,呼吸机辅助呼吸半月脱机,病人清醒,一月后痊愈出院,交通事故创伤基本分类,创伤分类有几种方法,如按体表有无伤口分类,按人体的受伤部位分类,以及按致伤因素分类等。一般是按体表结构的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而将创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开放性创伤,包括擦伤、撕裂伤、切割伤和刺伤:,擦伤:是创伤中最轻的一种,是皮肤的浅表损伤,通常仅有受伤皮肤表面擦痕,有少数点状出血或渗血、渗液。,撕裂伤:是由钝性暴力作用于人体造成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撕裂,多由行驶车辆的拖拉

14、、 碾挫所致。伤口呈碎裂状,创缘多不规则,污染多较严重。,切割伤:为锐利物体切开体表所致,如破碎的玻璃、断裂的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伤口创缘较整齐,伤口大小及深浅不一,严重者可伤及深部的血管、神经、肌肉,甚至脏器。出血较多。,刺伤:由尖细的锐性物体刺入体内所致,刺伤的伤口多较小,但较深,有时会伤及内脏器官。,开放性创伤,闭合性创伤,分为挫伤、挤压伤、扭伤、冲击伤和震荡伤:,挫伤:系钝性暴力或重物打击所致的皮下软组织的损伤,多因车辆碰撞、颠覆、坠落造成,主要表现为伤部肿胀、皮下瘀血,严重者可有肌纤维的撕裂和深部形成血肿。如果作用力的方向为螺旋方向称为捻挫,其损伤更为严重。,挤压伤:肢体或躯干大面

15、积的、长时间的受到外部重物的挤压或固定体位的自压所造成的肌肉组织损伤。局部出现严重水肿,血管内可发生血栓形成,组织细胞可发生变性坏死,可发生挤压综合征。挤压伤与挫伤相似,但受力更大,接触面积大,受压时间长,对人体伤害较挫伤更重。,闭合性创伤,扭伤:是关节部位一侧受到过大的牵张力,相关的韧带超过其正常活动范围而造成的损伤。关节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半脱位和韧带纤维部分撕裂,并有内出血、局部肿胀、皮肤青紫和活动障碍。严重的扭伤可伤及肌肉及肌腱,以至发生关节软骨损伤、骨撕脱等。,闭合性创伤,震荡伤:是头部或身体某些部位受到钝力打击,造成暂时性的意识丧失或功能障碍,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如脑震荡、脊髓震荡、

16、视网膜震荡等。,关节脱位和半脱位:不匀称的暴力作用于关节所致。按骨骼完全脱离或部分脱离关节面分为: 关节脱位和半脱位。暴力同时造成关节囊损伤,重者复位后易复发。,闭合性创伤,闭合型骨折:骨组织受到强暴力作用造成部分或全部断裂。虽然体表没有伤口,但有时造成邻近的神经血管损伤。,闭合性内脏伤:人体受暴力损伤,体表完好无损但能量传入体内造成伤害。如头部受伤时,出现颅内出血、脑挫伤;腹部受撞击时,肝、脾破裂;汽车乘员的安全带伤时,出现内脏出血、脊柱骨折等。,闭合性创伤,损伤的基本机制,惯性作用,因车辆的突然加速或减速引起或因快速行进的车辆突然刹车停驶,车内乘员惯性向前,身体的某些部位与车体相撞而致伤,

17、如司机前胸撞击到方向盘可引进胸部挫伤;头面部撞击汽车挡风玻璃造成颌面伤;颅颈交界处的韧带、关节、骨骼及脊髓和脑组织亦可发生损伤。,车辆直接碰撞造成人员损伤,撞击力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人体,也可将人抛出而致摔伤。,撞击作用,挤压作用,安全带伤,人体被车轮辗压,可以造成碾压部位变形,组织被牵拉撕裂,重者可造成骨折或内脏损伤。,烧伤,由于肇事车辆燃烧起火而伤及乘员。,损伤的基本机制,高速行驶的车辆突然减速或急刹车,通过座位安全带固定的人员,固定的部位由于减速力量、挤压力、传导力可致肠系膜根部、腹腔脏器、腰椎等损伤。,交通事故中最多见、最典型的是撞击伤。撞击伤由于受伤者所处的具体条件的不同,伤情可有很大

18、差异。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受伤部位发生率较高的是头部和下肢,其次为体表和上肢。重伤的发生率较高,约占创伤的40%,多为多发伤。创伤的性质以挫伤、撕裂伤、辗压伤和闭合性骨折最为多见。,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机动车内人员伤情特点,道路交通事故创伤中,司机与前排乘坐人员受伤发生率较后排人员为高。,翻车事故时,乘客可被抛出致摔伤、减速伤、创伤性窒息、砸伤等;发生车辆追尾事故时,乘客可受挥鞭伤,出现颈髓、颅内损伤等;困在车内的乘客经多次抛投、撞击、挤压,造成严重多发伤。,机动车内人员受伤的基本机理是惯性作用所致,在车辆被撞击的瞬间,由于车辆的突然减速,司乘人员受惯性作用撞向车前部,甚至经前窗抛出而受伤。

19、就受伤部位而言,司机较多发生头面部、上肢、其次是胸部、脊柱和股部的损伤;乘客较多发生锁骨和肱骨的损伤。,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机动车内人员伤情特点,摩托车驾驶员的伤情特点,摩托车驾驶员在驾车行驶时,上半身基本上没有保护,易受伤。在乘客座位上的人员,多数是在撞击时被抛出而致摔伤。摩托车创伤致死者中80%的摩托车驾驶员和90%的摩托车搭乘人员死于头颈部创伤。,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一般说,自行车速较慢,冲击力不大,因自身因素发生的创伤多较轻。当机动车与其相撞而发生创伤时,骑自行车人被撞倒,如头部先着地,则造成颅脑伤,其次是上肢和下肢损伤。或继发辗压伤,或在受第二次撞击造成腹部内脏损伤。,骑自行

20、车人的伤情特点,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在交通事故创伤中,行人的受伤多是由机动车辆撞伤,其受伤的作用力一是撞击力,二是摔伤或辗压。再者,行人因受撞击时所处的位置不同和车辆类型不同,伤情特点各异。小车正面撞击行人,直接碰撞行人的下肢或腰部,行人常被弹至车体上方,碰撞到挡风玻璃、车顶而致伤,继而,摔至地面,可发生头颅或软组织损伤,又可遭受辗压;若侧面撞击,先被抛出,后遭另外车辆辗压。大型车辆撞击,多撞击行人的头部或胸腹部,易造成两手、两膝和头面部损伤。,行人的伤情特点,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诊断的基本原则,1.做好伤情的早期判断,道路交通事故的人员创伤多为多部位、多脏器损伤,伤情多较严重,伤死率

21、较高。首先根据伤员的伤情做出早期判断,对意识状态、有无伤口、受伤部位、肢体活动情况、出血情况等有一个全面掌握,尤其要注意威胁伤员生命的重要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运动是否有力,血压是否下降,脉博是否快速、细弱等,以便快速急救。,诊断的基本原则,2.了解受伤史,分析受伤机制,道路交通事故创伤的伤员一般比较危重,在抢救的同时应尽可能采集受伤史,了解受伤的过程,通过对外伤机制的分析可以对创伤做出大致的判断。,紧急呼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盲目移动伤员。,必须移动时,应保护好伤员,尤其应高度警惕脊柱的损伤。,交通事故的抢救,采用五项抢救技术对伤员进行抢救。,对心跳呼吸骤停伤员

22、实施心肺复苏。,查体,重点注意生命体征。,交通事故的抢救,火灾是发生频率较高且危害较大的一种灾害。火灾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火、火焰和所产生的烟雾最易导致人员的烧伤和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 5 万人死于烧烫伤,其中火灾致死占1/ 5。,火灾与烫烧伤,2004年,全国共发生火灾252704起,死亡2558人,受伤2969人,直接财产损失16.7亿元。89.4%的火灾系人为因素所致。,火灾与烫烧伤,火灾最大的危害并不是对人体的直接烧伤,而是火灾产生的烟雾所引起的损害,因为烟雾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以及氢化物等有害物质,吸入后伤员可因窒息或肺部损伤而死亡。另外,火灾中的呼吸道的烧伤也是造成

23、伤员死亡常见原因。,火灾中一旦发生烧伤特别是较大面积的烧伤,死亡率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由于烧伤防治知识普及性较差,广大人民群众对烧伤基本知识知之甚少,使一些烧伤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致残甚至丧失宝贵的生命。,度烧伤肤痛觉消失、无水泡,皮肤呈蜡白色,无弹性或碳化,硬如皮革。,烧伤的分类,度烧伤伤区较小,创面潮红、灼热、无水泡、23d脱屑痊愈。,浅度烧伤剧痛、感觉过敏,有水泡,泡皮剥脱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潮湿、水肿明显。,深度烧伤痛觉迟钝、有水泡,水泡如溃破基底苍白,中央有不同密度的红色小斑点。,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烧伤的严重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烧伤深度、面积、部位、致伤

24、因素,有无合并伤和中毒,伤员年龄、伤前健康情况以及初期处理是否及时正确等。但在一般情况下,烧伤面积和深度,特别是烧伤的深度,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是判断烧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烧伤程度的评估,轻度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下的度烧伤。,重度烧伤总面积在31%50%或度面积在11%20%;或总面积不足31%,度面积不足10%,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者;有复合伤或合并伤如严重损伤、化学中毒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中度烧伤总面积在11%30%或度面积在10%以下的烧伤。,烧伤程度的评估,特重烧伤总面积在51%以上或度烧伤面积在21%以上者。,临床也多用“小面积”、“大面积”和“特大面积”

25、等来表示烧伤的严重程度。小面积烧伤相当于上述的轻度烧伤;中面积烧伤相当于中、重度烧伤;大面积烧伤相当于特重烧伤;特大面积烧伤是指烧伤总面积在80以上或度烧伤面积在50%以上的伤员。,烧伤程度的评估,烧伤面积的计算,手掌法:不论年龄、性别,将手的五指并拢,其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这种计算方法,对估计小面积烧伤很方便。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常与中国九分法或十分法结合使用。但应注意应用时要以伤员手的大小为标准,而不是以检查者手的大小为标准。,十分法:将人体表面积分为10个10%来计算,具体为头颈部10%,双上肢为20%,躯干为30%(包括臀部和会阴),双下肢为 40%。,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划

26、分为若干个9%的等分: 成人头颈部占9%,双上肢为29%,躯干及会阴为39%, 双下肢及臀部为59%1%(成年女性双足及臀部各为6%)。,烧伤面积的计算,身上着火时,不要奔跑,应先将衣物脱掉,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灭,或跳入水中,把身上的火熄灭。,立即报警并尽量想法设法将火扑灭。,将衣物弄湿或以湿棉被、湿毛毯等裹住身体,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尽量采用低姿势迅速撤离现场。,关闭背后的门,以减缓或防止火和浓烟的蔓延。,火灾与烫烧伤的抢救,不能大声呼喊,以免烧伤呼吸道。,千万不要乘普通的电梯逃生。,脱离火灾现场后应立即脱去被浸渍的衣物,并尽快用凉水冲洗或浸泡。冷敷需在伤后半小时内进行,持续半

27、至一小时,或更长。,对于烧伤较重者,应迅速帮助其脱离火灾现场,仰卧于安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口渴者应给予淡盐水口服,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不要随意涂沫任何外用药如龙胆紫、红汞以及烧伤膏等。创面可用无菌敷料、清洁布单或被服等覆盖,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火灾与烫烧伤的抢救,吸入性损伤的现场急救吸入性损伤是指热空气、蒸气烟雾、挥发性化学物质等致伤物质被人体吸入所造成的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损伤。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热损伤吸入的干热或湿热空气,直接造成呼吸道粘膜和肺实质的损伤。,化学损伤火灾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粉尘颗粒和各种化学性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通过局部刺激

28、或吸收,引起呼吸道粘膜的直接损伤和广泛的全身中毒反应。,火灾与烫烧伤的抢救,窒息因缺氧或吸入窒息剂引起窒息是火灾中常见的死亡原因。由于在燃烧过程中尤其是密闭环境中大量的氧气被急剧消耗,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使伤员窒息;另一方面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含氮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氰化氢,两者均为强力窒息剂,吸入人体后可引起氧代谢障碍导致窒息。,火灾与烫烧伤的抢救,此时,应迅速将伤员救离火灾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者可以给予吸氧,并迅速判断是否有窒息剂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中毒的可能,及时送医疗中心进一步处理,途中要严密观察,以防止伤员因窒息而死亡。,火灾

29、与烫烧伤的抢救,烧伤伴合并伤的现场急救火灾现场造成的损伤往往还伴有其他损伤。在急救中对危急伤员生命的合并伤应迅速给予处理,如活动性出血应给予压迫或包扎止血;开放性损伤争取灭菌包扎或予以适当保护;合并颅脑脊柱损伤者应在注意制动下小心搬动;合并骨折者给予简单固定等。,火灾与烫烧伤的抢救,现场急救后转送现场急救后,尽快将伤员转送医院。转送医院的原则是:尽早、尽快、就近。对重度伤员,因伤后早期易发生休克,故在现场或转运途中,应尽量给予静脉补液。一般认为,成人烧伤面积大于15%,儿童大于10%,且中度烧伤占烧伤面积1/2 以上者即有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可能,静脉及时补液有可能减少休克的发生。,火灾与烫烧

30、伤的抢救,磷烧伤最好在流水中冲洗,除去磷颗粒,创面用湿纱布包扎或暴露创面,忌用油质敷料或药膏。,化学烧伤,强酸烧伤用大量清水或35碳酸氢钠液冲洗。,强碱烧伤用大量清水或12醋酸冲洗。,生石灰烧伤应先去净石灰粉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千万不要将沾有大量石灰粉的伤部直接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伤势。,口服者立即让伤员口服蛋清、牛奶等保护消化道。,地震灾害是突发性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西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影响。地震大多是大陆板块内地震,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的特点。从20 世纪初到2000 年,中国境内

31、发生6 级以上地震600 余次,其中7.107.19 级地震近百次,8 级和8级以上9 次。,地 震,另据统计,在全球大陆地震中,中国大陆地区所占比例约30 %。除台湾省外的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处于地震基本烈度6 度或6 度以上地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有29 个; 处于7 度或7 度以上地区的有22 个,占73.13 %。人口在50 万以上的61 个大中城市中,处于地震基本度6 度和6 度以上地区的有56 个,占91.18 %; 处于7 度或7 度以上地区的大中城市33 个,占54.11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差, 地震的成灾率非常高, 仅建国以来, 我国死于地震的

32、人数高达27 万余人, 伤残近70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如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亿元。,地震发生后最先的反应者是相对没有受伤的幸存者, 即受难者的亲属、邻居和朋友, 这些人会主动承担起自救的责任, 挽救伤员生命, 阻止伤情恶化。自救互救基本知识的普及十分重要, 培训内容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外, 还需要针对地震灾害的特点, 告诉人们如何准备救援的备用品, 如何去接受受难的人群, 如何确定被困的受难者所处的位置, 如何正确地救护受伤者, 如何搬运伤员去医疗机构诊治等, 就有可能挽救更多伤病员的生命。,自救互救,地震

33、的抢救,地震的抢救,遇有地震时,要采用正确的避震方法,不要慌乱,避免拥挤,不要盲目跳楼。,迅速躲在附近墙根、墙角以及桌子下等坚固处。,户外避震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以及危险物。,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内,应该注意以下问题:,设法搬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不要随便使用室内电源、液化气及点燃明火等。,不要乱喊、乱叫,以保持体力、节约氧气,可用敲击声求救。,保护和节约饮用水和食物。,闻到煤气等刺激、有毒气体的味道,要迅速用湿衣物捂住口鼻。,地震的抢救,寻找和抢救工作的成功包括确定出受害者所在的方位、接近受害者、把受害者从困陷中解救出来。由于建筑物倒塌受害者多被困数小时至数天, 所

34、以复苏和安慰工作十分重要。在城市地震中, 抢救工作常常受时间的限制, 一般认为, 在地震发生后24 h 内抢救, 成活率较高。迄今所收集的资料表明, 85 %95 %的救活者是在地震后24 h 内救出的, 超过24 h 抢救出的存活率就大大下降。,寻找伤员,地震的抢救,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倒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大多数救援队伍都缺乏倒塌房屋救援的经验, 受难者定位困难, 缺乏重型起吊车和快速混凝土的切割工具。因此, 应重视现代建筑物倒塌后受难者的定位和解救问题, 可以利用具有侦察能力的搜寻犬、红外线探测装置、声敏仪器、遥控纤导摄像等。,地震的抢救,对抢救出来的伤员应当进行仔细的检查,对心跳呼

35、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外伤者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清除伤员口鼻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清除压在伤员头面部、胸腹部异物。,对埋在瓦砾中的伤员,应先建立通风孔。,将伤员救出时一定注意正确的搬运方式,尤其应当注意脊柱的保护,防止对伤员的进一步损伤。,地震的抢救,依据受伤者的伤情,按轻、中、重、死亡分类,分别以红、黄、蓝、黑的伤病卡做出标志,置于伤员的左胸部。地震所致损伤中以骨折发生率最高, 约占伤员总数的55 %64 % ,骨折中约1/ 4 为脊柱骨折,造成截瘫占37 %,而全瘫约占2/ 3。骨折中闭合性占90 % , 开放性约10 %。地震所致颅脑损伤病死率可达30 % , 居死亡人

36、数之首; 胸部伤病死率约占25 %。地震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创伤性休克、大出血、饥饿性脱水,脏器衰竭的发生率占4 %左右。,检伤分类,地震的抢救,对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以及转移出的患者进行检伤分类处置。即按轻、重、危重、死亡分类,分别以“蓝、黄、红、黑”的伤病卡(以53cm的不干胶材料做成)作出标志,置于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它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卫办发(2006)16号,先救命后治伤, 先治重后治轻。主要急救措施是有效的心肺复苏; 保持呼吸道通畅, 提供有效呼吸; 控制出血、抗休克、固定骨折等。脊柱骨折搬运应得当, 以免加

37、重损伤或造成瘫痪。对轻伤员要适当对症处理, 如止血、包扎等; 对重伤员要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 包括心肺复苏、静脉输液和抗休克等; 对危重伤员要立即抢救, 医疗充足又必要时, 可以考虑在现场进行手术。,现场急救原则,地震的抢救,伤员经检伤分类, 现场处置后根据伤情向就近或专科医院分流, 一般用救护车辆转运, 必要时可考虑航空转运。后送途中需要监护的伤员, 必须由医护人员护送, 以免伤员在转运途中死亡。,伤员后送,地震的抢救,要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心理卫生方面帮助, 因为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 同时也带有心灵的创伤, 而且在身经地震劫难的人们中, 在心理上、精神上可能留下深深的创伤。向受到心理和精

38、神创伤的人们提供帮助是十分必要的。,伤员的心理康复治疗,地震的抢救,地震发生后, 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应立即派出防疫队赶赴现场。对饮用水源和食品及时进行检查和监测, 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及时制定控制疫情发生的措施, 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等, 做到大灾后无大疫。,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地震的抢救,小 结,遇有车祸伤,不要盲目搬动伤员,而应先紧急呼救,必须搬动时应防止脊柱的损伤。,发生火灾,要匍匐逃离现场,不要大声呼叫,以免烧伤呼吸道。,依据受伤者的伤情,按轻、中、重、死亡分类,以红、黄、蓝、黑伤病卡做出标志,置于伤员左胸部。,对烫烧伤处可用凉水冲洗或浸泡,严重烧伤者应设法尽快静脉输液治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