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T诊断与临床,江开航,影像与临床关系,临床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能够给临床提供什么信息?,三个层次:发现病变病变定位病变定性,申请单规范书写,明确临床医生检查的目的和要求,了解病人的相关信息,从而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查信息,这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大有帮助。,书写申请单的字迹一定要清晰对申请单所列病人一般信息应该没有缺项而且准确无误地填写。一些疾病的诊断跟性别、年龄、职业等有很大关系,如果这些内容填写不全面,往往会影响诊断结果。对病人的概要病史应该抓住重点,有的放失。是否外伤?如外伤?左右?既往史,检查资料?对申请单的临床诊断这一项,除了写目前病历上所写诊
2、断的同时,还可将高度怀疑的诊断也写上,并在其后面加上“?”,这样会给医技科室诊断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检查方法,平片CTMRDSAB超,7,脑CT,8,.颅骨及颅腔:可见高密度的颅骨、低密度的颈静脉孔、 卵圆孔、破裂孔及鼻窦和乳突等,9,颅底骨窗,10,.脑实质: 分大脑额、颞、顶、枕叶、岛叶及脑干。.脑室系统: 双侧侧脑室:双侧对称,分体部、三角部、前角、后 角、下角。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部分患者可见第五、六脑室,11,(4)蛛网膜下腔 脑沟:大脑各沟回间隙 脑裂:纵裂、外侧裂 脑池:枕大池、桥脑前池、桥小脑角池、鞍上池、环 池、脚间池、四叠体池、大脑大静脉池等。,12,桥脑层面,13,
3、中脑鞍上池层面,14,丘脑层面,生理性钙化,病理性钙化,17,CT增强扫描: 正常脑实质不强化或仅轻度强化,血管结构直接强化,垂体、松果体及硬膜明显强化。,18,正常颅脑CT增强扫描像,19,(1).平扫: 高密度病灶:密度高于正常脑组织密度。 低密度病灶:低于正常脑组织密度。 等密度病灶:与正常脑组织密度相等。 混杂密度病灶: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度同时存在。,20,高密度病灶:见于血肿、钙化和富血管性肿瘤等;,21,等密度病灶:见于某些肿瘤、血肿、血管性病变等。,22,低密度病灶:见于炎症、梗死、水肿、囊肿、脓肿等。,23,混杂密度灶: 上述各种密度混合存在。,脑挫裂伤:左额叶见不规则点片状高密
4、度影,周围绕以片状低密度水肿。,24,(2).增强扫描:均匀强化:非均匀性强化:环形强化:无强化:,25,均匀性强化:见于脑膜瘤、转移瘤、动脉瘤等。,26,非均匀性强化:见于胶质瘤,血管畸形等。,27,环形强化:见于脑脓肿、结核瘤、胶质瘤、转移瘤等。,28,无强化:见于脑炎、囊肿、水肿等。,29,.脑结构改变: .占位效应:颅内占位病变及水肿使邻近脑组织、脑室结构受压变形移位,中线向对侧推移。 .脑萎缩:脑沟、脑裂增宽,脑室扩大。 .脑积水:交通性和梗阻性,脑室系统明显扩大。,30,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水肿引起。,31,脑萎缩:表现为脑沟、脑裂增宽,脑室扩大。,32,脑积水:包括交通性和梗阻性。,病变分析定位诊断定性诊断,(肿瘤:肿瘤定位(脑内、脑外)肿瘤边缘(脑内肿瘤多边界不清,脑外肿瘤边界较清楚)灰质移位(脑外肿瘤压迫致灰质向内移位,脑内肿瘤压迫致灰质向外移位)蛛网膜下腔改变(脑外肿瘤让邻近蛛网膜下腔扩大,脑内肿瘤让邻近蛛网膜下腔变窄)肿瘤最大径线(脑内肿瘤的肿瘤最大径线和肿瘤中心多位于脑实质内)肿瘤形态 (脑内肿瘤各方同向生长,形态多为“O”形,脑外肿瘤形态多为“D”形),肿瘤定性1.肿瘤占位征象(大小、形态、位置、数量)2.肿瘤边缘3.瘤周水肿带4.肿瘤坏死5.肿瘤强化,神经系统常见病变CT诊断,血管性病变肿瘤性病变,血管性病变,脑出血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