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应急管理,2010年4月,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在城市日趋繁荣的背后潜藏着越来越多的事故隐患,人类面临的不安全因素也越来越多,风险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社会性防灾救灾工作。建立一个信息畅通、反应快捷、责任明确、依法运转的应急救援机制是应对突发事件、确实提高公共安全能力的根本保障。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今天讨论的几个问题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出的时代背景二、突发事件的概念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重大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损失大
2、,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先后出现四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袭击。 总体强度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为百年一遇,全国有20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这次灾害性天气正值春运高峰,交通运输严重受阻。 全国累计有23万公里的公路因结冰多次封闭,出现严重拥堵,110万条公路客运班线停开,影响3400余万人次正常出行。直接损毁公路8.2万公里。长江中下游14个机场一度关闭。此次灾害共造成129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516亿元。,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氯气泄漏事故,2006年 3月29日晚7时许,在京沪高
3、速公路淮安段,一辆满载30吨液氯的大型槽罐车左前轮突然爆胎失控后撞上一辆解放牌货车,两车均翻倒,一司机当场死亡。槽罐车中的液氯泄漏后弥漫了现场周围的数个村庄,造成公路附近3个村镇居民的重大伤亡。,事故造成致使29人中毒死亡,400余人住院治疗,1800余人门诊留治,10000余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面积农作物绝收或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2003.12.23 重庆开县石油天然气井喷事故,天然气喷30米高,造成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泄漏,死亡234人, 2142人入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安置,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00余万元。方圆5公里内群众半夜
4、疏散,没有准备,跑!,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方圆1公里内15万群众紧急疏散。,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连续发生六次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8年以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举办奥运,达赖集团和一些东突分子开始了一系列破坏活动。西藏拉萨“3.14”事件就是达赖一手操纵的。一些东突分子采取人体炸弹制造恐怖事件。西方少数国家媒体,推波助澜,打着人权的幌子,违背国际法,在西藏问题上攻击中国。在奥运圣火国外传递期间,也出现了不和谐的
5、场面。,?,不知情无知无畏不经意侥幸心理无应急不知所措,措施不当,(一)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由于我国特有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承受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东部及沿海地带虽经济发达,但又是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经济损失程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死亡1.2万人,1.53亿人口受灾,年均损失近2000亿元,年均倒塌房屋350多万间。,(二)经济转型时期,人为灾害频发,1.事故总量大 近10年,全国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造成10多万人死亡,70多万人受伤。经济损失达2500亿元。 2.重特大事故
6、多 一次死亡3到9人的重大事故平均每天7起; 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平均每周2.5起; 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月 1起。,(三)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影响,1.国内外极端势力制造的各种恐怖事件严重危及国家安宁2.现代工业、高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3.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公共安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四)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据统计,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出现,有些还造成了严重后果。我国按照规定报告的27种传染病每年发生近200万例,其中死亡近6000人。特别是“非典”疫情,波及内地24个省份的266个县(市
7、、区),累计报告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近几年,每年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由于我们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家禽养殖业和农民增收还是造成了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2005年7月22日,温家宝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3 月经济和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8月30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
8、对法。,二、突发事件的概念,1.突发事件2.突发事件的特点3.突发事件的分类4.突发事件的分级5.突发事件预警分级6.突发事件的应对7.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或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是一种事件;出乎意料突如其来;对组织构成重大威胁和危害,妨碍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决策和回应的时间很短,要求组织的管理者在很短时间进行处置。,突发事件的特点,(1)突发性。即事件发生
9、的时间、地点、危害性难以预料,经常超乎人们的心理预期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2)危险性。即已经或者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或者国家、社会带来严重损害。这种危害往往是社会性的,受害主体也往往是群体性的(3)紧迫性。即事件发展迅速,要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4)不确定性。即事件的发展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既有经验和措施往往难以判断和掌握,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迅速扩大,突发事件的分类,(1)自然灾害。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由自然因素直接所致,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人们无视规则的行为所致,主要包括工矿企业的各类事
10、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其本质特征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其本质特征主要是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分级,(1)对突发事件分级的目的,主要是为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分级处置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依据;(2)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
11、、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至于社会安全事件,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和复杂性,监测、预警、处置方面往往需要各级、各类机关协调配合、统一行动,因此突发事件应对法未进行分级。,突发事件分级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级) 重大突发事件( 级) 较大突发事件( 级) 一般突发事件( 级),突发事件预警分级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按照其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特别严重(红色);严重(橙色);较重(黄色);一般(蓝色)。,需要注意的问题1、突发事件的分级与突发事件的预警分级有密切关
12、系,但又不是一回事。有时发出特别严重(红色)预警,实际发生的是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级)2、目前,还不是所有的突发事件都能预警,我们必须不但提高预警的科技水平。,突发事件的应对,突发事件应对是指政府和社会面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采取的各种预防和处置活动的总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健全体制,明确责任。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强化法制,依靠科技。协同应对,快速反应。加强基层,全民参与。,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急管理的主要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
13、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突发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要内容,(1)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2)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3)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和能力建设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体系 ;(5)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做好事故防范工作;(6)做好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 (7)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8)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14、,应急管理内涵,面对突发事件不要手足无措把灾难和损失减到最小,预防: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为了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机会或者为了减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种预防性工作。,恢复:事件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开展的各项活动,主要有事件评估、原因调查、清理现场、事故理赔等。,预备: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各种应对准备工作。如信息平台、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预案、组织体系等。,响应: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信息报告、启动预案、进行抢险、现场警戒、交通管制、紧急疏散、现场急救、信息沟通等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
15、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一案三制”建设,(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或方案,用于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谁来做,怎么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每项预案必须包括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应急预案构成体系,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1.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框架,(1)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
16、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2)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3)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以及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4)突发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 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 各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基层职权组织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临沂市安全生产专项预案,2006年经市政府同意,市安监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包括:道路交通、火灾、危险化学品、矿山、辖内河水域水上、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
17、工程建设及燃气、特种设备、森林火灾、航空、突发环境污染、铁路电网大面积停电等13个专项预案,(5)企事业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 (6)举办大型会议、展览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2、应急预案的框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图,3.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1)应急预案必须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农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加强对社区、厂矿、学校、农村等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2)必须做好风险分析工作。风险通常系指面临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具有不利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三维特征;风险分析是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应当建立各级政府、企
18、事业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3)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情况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建立人力资源、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讯保障、公共设施、科技支撑等数据库和调用(协调)方案。,(4)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明确回答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要看得懂、记得住、管用?,(5)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经济性。,(6)必
19、须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危机意识;应急演练是最好的培训;演练要重点推进与提高实战能力有机结合,与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应急能力有机结合;不要怕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厉行节约。,对编制应急预案的基本认识,预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预案是万万不能的。编制应急预案必须充分研究和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其内在必然联系的规律。应急预案的对象主要是在应急响应阶段,即假定事件肯定发生,针对事件发生做好应急准备。应急预案的重点是在应急响应的指挥协调,因此,应急预案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统一、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应急指挥的核心是控制,即应用反馈机制,合理应用应急力量和
20、资源,把握时机,尽早切断事件链,强化控制力度,防止事件向危机方向转化,对已出现的危机,将其破坏力和影响范围控制在最低级别。,应急预案应覆盖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全过程。应急预案只写能做到的,即以现有能力和资源为基础,未来建设目标和规划内容不应列在应急预案中。强调应急预案的培训、宣传和演练,预案不仅是让人看,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活动中切实应用,在培训和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成为预案修改更新的参考。应急预案制定后决非是束之高阁的、装帧精美的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花瓶”,更不是管理者用来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必须确保它的权威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珠海特大火灾和厂房倒塌事故教训深刻,1994年6月16
21、日,典型案例,2007年6月份安全月期间,济南市安监、消防部门在济南银座地下购物广场组织了一次火灾紧急疏散演练,使商场的每一名员工对组织顾客紧急疏散的程序和方法都非常熟悉,做到心中有数。2007年7月18日,济南市突降特大暴雨,由于该商场地处泉城广场地下,紧邻泉城公园护城河,河水瞬间漫堤灌入商场内部,水深达2米以上。由于实施了演练,大水涌入时,商场员工都能坚守岗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先顾客后员工的顺序,有条不紊地组织顾客疏散,成功地组织顾客逃生,所有顾客和商场员工无一人死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悲剧。,(二)应急体制建设,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2、国务院,国务院安委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国家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国家区域应急救援基地,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领导决策层,管理与协调层,应急队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示意图,临沂市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框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结构,(1)领导决策层,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领导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研究提出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负责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对涉及多个部门或领域、跨多个地区的影响特别恶劣事故
23、灾难的应急救援实施协调指挥;必要时协调总参谋部和武警总部调集部队参加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承办国务院安委会的具体事务。负责研究提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负责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统一规划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协调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督促、检查安委会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领导有关行业或领域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协调有关行业或领域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本部门所属的安全生产应
24、急救援协调指挥机构、队伍的行政和业务管理,协调指挥本行业或领域应急救援队伍和资源参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地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统一指挥本地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2)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系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履行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监督管理的行政职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协调、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本行业或领域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负责相应的国家专项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调动指挥所属应急救援队伍和资源参加事故抢救。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在本省(区、市
25、)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3)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一是国家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依托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大中型企业现有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进行重点加强和完善,建立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管理指挥的国家级综合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国家级专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管理指挥的专业区域应急救援基地,以保证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和实施跨省(区、市)应急救援的需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全国建立26个国家矿山救援基地,11个国家矿山排水基地,20个国际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二是骨干专
26、业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有关行业或领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需要,依托有关企业现有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加强、补充、提高,形成骨干救援队伍,保证本行业或领域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和跨地区实施救援的需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全国加强建设110支矿山救援骨干队伍,154支危化救援骨干队伍。我省在已有8个煤矿救护大队、229个公安消防支队和中队、128个森林消防专业队伍、7个海上搜救中心和1个海上救助基地的基础上,2006以来年,省政府决定组建了13个区域性的省级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中心。 三是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各类企业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和标准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
27、伍,或按规定与有关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援服务协议,保证企业自救能力四是社会救援力量。引导、鼓励、扶持社区建立由居民组成的应急救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事故发生后能够立即开展自救、互救,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按市场运作的方式参加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作为安全生产应救援队伍的补充。,(二)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按照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和有关管理制度等运行工作机制,做到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一旦发生事故,及时得到有效处置,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1、预测与预警,建立预警工作机制:我
28、省交通、国土资源、建设、水利、安监、煤炭、煤监、电力、地震、气象、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建立了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联动协同应对机制。建立了由气象、安监、国土资源、联通、广播、电视联动的自然灾害信息及预防措施发布制度,确保灾害信息第一时间传到达各生产经营单位和人民群众。省安监局建立了“闭环式”防范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机制:第一,建立预警机制,得到省气象局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后,省安监局立即向全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发送预警信息;第二,建立预防机制,针对灾害性天气,迅速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各级各部门把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到岗、到人;第三,建立跟踪督查、跟踪落实机制,及时调度有关矿山及企业停产撤人的执
29、行情况;第四,建立情况反馈机制,灾害性天气过后,立即调度灾情状况及重点企业的安全防范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制度措施,实现有效防灾,预警级别: I级、II级、III级、IV级 预警信息发布:预警过程中所发布的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等。预警信息发布:目前我省安监系统有3种形式,书面通知、省局网站发布、短信预警。,2、应急处置,信息报告 先期处置 应急响应 紧急状态 应急结束,应急响应程序,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应急处置原则,(1)第一时间处置的好坏往往决定损失的大小和处置成本的高低; (2)许多突发事件刚开始时难以判断等级,因而不管什么等级的突
30、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都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3、恢复与重建,善后处置 调查与评估 恢复重建,4、信息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由国务院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由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牵头处置的国务院主管部门负责;由国务院部门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跨省级行政区划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有关信息;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由事发地政府组织发布。具体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5、应急管理的应急保障机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总体预
31、案的要求,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1)人力保障 (2)财力保障 (3)物资保障 (4)医疗卫生保障 (5)交通运输保障 (6)治安维护 (7)通信保障 (8)公共设施保障。,(1)通信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通信信息系统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运行的基础平台。依托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网络和电信公网资源,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通信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通信信息网络系统是一个覆盖全国的通信信息系统,实现
32、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国务院、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各专业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地方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及区域应急救援基地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实现端到端的数据通信;实现救援现场移动用户接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网,进行可视化对话和协调指挥。,(2)培训演练系统培训演练系统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基地,有关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培训演练机构,承担培训演练任务的国家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以及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培训机构等。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基地主要负责对省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专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的管理人员以及
33、地市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负责人员的业务培训;负责为安全生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训练业务骨干;承担全国性跨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习和特种装备储备职能。,(3)技术支持保障系统技术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和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立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各级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各级、各专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设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组,为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根据事故应急处置建立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数据库,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支持;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同有关单位开发应急处置技术设备;同有关单位
34、签署技术储备协定,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生产,提供应急保障。,(4)物资与装备保障系统按照资源整合、平战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系统,是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保障。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物资和技术装备储备。,(三)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11.01,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行政法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矿山安全条例部门和地方规章: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管理规定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规范安全生产
35、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技术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质量标准规范化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导则,(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现状及工作重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应急救援指挥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初具规模应急救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应急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薄弱;二是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三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急预案工作差距大;四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还有较大差距;五是应急救援装备落后,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六是应急管理法制基础工作相对滞后;七是应急救援信息化程度低 。,近期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县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
36、中心建设大力加强预案管理工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大投入,依靠科技,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增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事故救援工作,努力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和效果;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加快推进全市安监系统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水平,整合各专业信息系统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网络。,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做好突发事件的提前预防工作建立工厂应急救援计划(预案)应急行动与有效实施,(一)做好突发事件的提前预防工作,所有单位都有预防突发事件的义务:由于突发事件影响范围的
37、广泛性和损害程度的严重性,一旦发生,不仅本单位受到影响,整个区域甚至社会都受到影响。因此,所有单位都应当担负起预防突发事件发生的义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消除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保障社会安全。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预防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3、及时报告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情况。,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就是按照安全生产12字方针,根据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具体情况,制定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总和。主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将本单位各级负责人员、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
38、员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做的事情既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级负责生产和经营的管理人员,在完成生产或经营任务的同时,对保证生产安全负责; 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做自己业务范围内及有关的安全事项负责; 三是所有的从业人员应在自己本职工作范围内做到安全事项。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组织力量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单位各类风险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2、预防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最初往往由于一些小的矛盾活小的纠纷应起的,如果对这些小的矛盾或小的纠纷处理不
39、当,往往引发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最终发展成社会安全事件。因此提前掌握并及时处理这些小的矛盾和纠纷,将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各种因素扼杀在萌牙状态,是预防社会安全事件的重要一环。,3、及时报告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情况,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各单位本对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使政府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以便于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作出判断和相应的处置。当然,政府也要落实其监管主体责任,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各单位、各重点部位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严格防范各类安全事故。,(二)建立工厂应急救援计
40、划(预案),要做的事情: 1、工厂应急计划的建立; 2、确定领导职责; 3、成立组织机构; 4、成立计划(预案)编制小组; 5、风险评估、后果分析和风险评价; 6、应急资源准备; 7、制定应急救援计划(预案),1、工厂应急救援计划的建立 (编制应急预案准备与制定),工厂的应急计划可有效指导企业及时应对灾难和突发事故,同时可以为工人和附近社区居民提供更为安全的环境,也符合法律和经济上的要求。 最佳应急计划应规定出应对任何危险的反应行动。 (给生产和民生带来威胁的事件紧急应对措施) 所有的应急管理都存在相似性,如:指挥和控制、预警、通讯联络和大众防护行动。,应急救援计划(预案)要实现的目标: 对识
41、别出的紧急情况有足够的准备 保证决策过程及时、有效; 保障应急机构、应急资源以应对紧急事故 保障应急计划适用于各种紧急情况,经过充分演习后的应急计划(预案)应当具备以下作用: 有助于辨识现有的工艺、物质或操作规程的危险性; 让有关人员熟悉工厂的布局、消防、泄漏控制设备和应急反应行动; 提高事故突发时的信心和准备性; 减少公众的伤亡人数; 降低责任赔偿风险。 减轻对工厂设施的破坏; 提出降低危险的建议,如引进安全设施或改进操作规程等; 减少保险费。 如果没有制定应急计划,可能要接受法律制裁。,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
42、、事中和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和危险源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可以合并编写。,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应急预案的分类:分类制定预案:预案的内容应在纵和横两条主线的基础上,分类进行编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1)纵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预案; 针对易燃、易爆、有毒的关键装置的预案; 针对重点生产部位的预案; 针对燃烧、爆炸、泄漏、中毒等的预案。(2)横 发生停电、停水、停汽、通讯中断以及自然灾害(洪水、地震、风暴雷电等)时的应急预案。 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审定的下一级预案为基础,应根据导则及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内容。,2、确定领导职责,要知道工厂一旦发
43、生事故,工人和社区公众暴露在何种危险中,能够回答所面对的紧急事故状态,如何去做免受事故影响。 危险物质对公众的威胁已被认知,一个企业的领导层有义务并有必要制定应急计划,预防和减轻面临的危险。确定某个领导岗位负责应急管理,此人要有掌控能力和执行权力。同时应急组织中每个人要有替代人员,职责相同。,3、成立组织机构,指挥和控制是应对紧急情况的关键。应急计划明确应急管理协调者应急总指挥官应明确总指挥官职责,负责事故的应急指挥。协调:消防公安安全监管市政工程公共卫生任何其他应急机构等部门。领导者负责解决意见和分歧,保证协调统一。领导权要有延续性担任某一执行人员可以变动,相关功能不能变。,组织机构人员构成
44、应明确如下问题:谁负责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指挥系统是什么?应急行动各方面职责?更多人到达现场时指挥系统如何变化?谁负责技术支持策划和建议?谁做专家咨询?谁有否决权?谁有权处理应急行动时的各项开支?谁有权向其他机构、组织和当地企业请求援助?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各行其责,有续运转,4、成立计划(预案)编制小组:,共同参与:应急行动人员和工厂周边社区之间合作交流。选定一个权威领导者,全力执行其负责的任务(制定计划、修订评估,并有能力与各部门沟通和合作)计划小组成员:要有相关领域内的丰富技术经验,社区内存在有危险源的企业代表应该是小组成员,另外包括:交通、公路、海运和航空)官员。应把企业所在社区代表
45、组织起来,协调工作。计划小组任务:现有应急计划评审;人员和资源确认;风险分析;制定应急计划(预案)。,进度安排计划举例,5、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目的:找出不可接受的风险,研究应对手段和处置方法三部分内容:(1)危险辨识 会出现什么事故?(2)后果分析 谁或什么会受到什么影响(3)风险评价 发生概率有多大,风险分析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发生概率有多大? 这种事故的后果如何?(要包括现场和厂外的) 这类事故是否可预防?如果不能,会产生什么级别的紧急情况? 会影响到什么地区? 谁来评价这种紧急情况?根据什么? 如何报警?如何建立有效的通讯? 谁负责做什么?什么时间?怎么做? 目前具备
46、什么资源?应该具备什么资源? 如有可能,可得到什么样的外部援助?如果这样,怎么得到?,风险分析常考虑的因素,历史因素地理因素技术问题人的因素物理因素管制因素,评价对人的潜在影响评价对财产的潜在影响评价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评价内部和外部资源,(1)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危险分析是确定重点危害和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依据,也是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基础。危险分析的目的是确认企业的应急事件。,(2)后果分析: 后果分析是根据脆弱性分析的结果,评估事故或灾害发生时,对城市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通常会选择对最坏的情况进行分析。 (1)发生事故和环境异常(如洪
47、涝)的可能性,或同时发生多种紧急事故的可能性; (2)对人造成的伤害类型(急性、延时或慢性的)和相关的高危人群; (3)对财产造成的破坏类型(暂时、可修复或永久的); (4)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类型(可恢复或永久的)。,应急事件的确定可信事故的辨识 可信事故:紧急情况中最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工艺工程危险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专家评审确定应急事件的确定 事故可控性分析、发生频率和后果分析(风险分析与评价)、上级单位应急事件、下级单位应急事件。 应急事件:风险等级较高的事件系列(不易控制)。,(1)基本装备:,应急救援的设施;有关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等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危险监测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签订的互援协议,如联动计划、。,6、应急准备(应急能力评估),(2)专用装备侦检装备医疗急救器械及药品建筑破拆、金属切割和挖掘设备支撑、防护设备吊装、起重、运送设备,(4)资源分析制定应急预案需要哪些资源 我们目前具有哪些资源(人力、设备、供应) 还需要增加补充那些资源 如何合理的利用和整合现有与增加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