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教学论文 第 1 页 共 9 页1为中学历史教学“断裂处接骨”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说历史阅读的价值摘 要: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李鸿章这个人物无法回避。尤其是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对李鸿章的解读则出现了“断骨”之症,使得学生不能得到“接骨”之愈。所以,笔者为其“接骨”疗伤。从背景回眸、时代下的李鸿章、官场中的李鸿章、生活中的李鸿章几个方面来为其“接骨”,并且从中对历史教学进行反思,使得学生不再受“断骨”之痛。关键词:“接骨” 李鸿章 历史教学 历史阅读百度有云:接骨乃中医用手法(必要时可配以药物和器械)为断骨病人续上断骨,使之能愈合正常。中学历史教学又何尝没有“断骨病人”之痛,使学生不能得到
2、接骨之愈。笔者此处借用“接骨”一词,意不在说明医学上对于断骨如何接骨问题,而是指中学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割裂历史事件,不加分析地得出片面的结论,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处理的简单化、片面化现象。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当中,常常看到有的教师或囿于教材,或限于学术视野,刻板地认识历史事件、脸谱化地看待历史人物、简单地出示历史规律,致使教学内容简单、说教味浓,课堂显得教条、沉闷,学生既缺乏探究的兴趣,也少有思维的碰撞,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这不能不说是中学历史教学之殇,骨折之所在。本文试以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关于李鸿章“避战求和”内容为例,一探其中究竟。一、背景回眸:折了的肢体笔者在担任历史教师过程中,多次
3、听讲甲午中日战争,听后有两点印象很深:一是学完甲午中日战争后,学生几乎众口一词给了李鸿章“卖国贼”的称谓;二是对于中国战败原因,教师的教法如出一辙 首先设问“如果没有李鸿章的避战求和 ,中国会失败吗?”然后学生讨论,最后在教师“精心”引导之下,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战争的必然“失败” 。那么,为什么学生会众口一词称李鸿章“卖国贼” ,为什么教师要刻意从李鸿章“避战求和”处绕一个弯后才引导学生得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与落后”这一显而易见的结论呢?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避战求和”是真,但历史远比这样一个结论复杂得多。为了说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是怎样用简单结论代替复杂历史事实的,有
4、主题教学论文 第 2 页 共 9 页2必要重新回顾一下甲午中日战争中与此相关的历史事实。1894 年 5 月,清廷接日本政府要求共同改革朝鲜案后,即令李鸿章备战。李鸿章在外交方面颇积极,对日要求毫不让步。 “既然你知道了对手的强大,你就要使用所有可能的手段,聪明谨慎地把它们分开利用由此,你便可以证明自己是一位优秀的战略家。 ”1 所以,李鸿章先后请俄、英出面与日本交涉,要求中日同时撤回在朝军队。这时,李鸿章确实寄希望于俄、英调停上。从当时情形看,中日开战,中国并无必胜把握,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在战争爆发之前,由于兵力的缺乏及军械的缺少,李鸿章极力避战求和;在战争开始至
5、威海卫战争之前,由于光绪皇帝的压力及对购买战舰的希望,李鸿章由避战到主张坚持迎战到底;在威海卫战争开始至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由于无法补充新式战舰,李鸿章最终采取保船之策。 ”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作为全局指挥,当然对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仅仅用一句“避战求和”或“避战自保”来概括其得失,并将之定性为“卖国贼”显然不太恰当。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断骨处”的个案。二、断伤剖析:寻“接骨”疗伤之良药医学上的接骨手法:骨伤科治法之一。指医者用手之动作,使骨折、脱臼及软组织损伤复原之方法。为李鸿章“接骨”就要全面的为其检查,用药,正骨。(一)“接骨”处一:时代下的李鸿章“弱国无外交” ,在虎视鹰瞵、
6、豆剖瓜分,随时有亡国之危的近代中国负责“外交” ,实非易事。然而,外患越频,外交越重,越不能没有外交,不能没有办外交之人。 3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之外交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而所谓联者,又非平时而结之,不过临时而嗾之,盖有一种战国策之思想,橫于胸中焉。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不隐忍迁就于一时也,此吾所以深为李鸿章怜也。 ”4签订马关条约 ,李鸿章身败名裂。他曾自述道:“予少年科第,壮年戎1 英约翰濮兰德.李鸿章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P
7、139.2 蔡榕津.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采取的策略及其原因分析.宜春学院学报.2010(5).3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P69.4 梁启超.李鸿章传.中华书局版,2012, P88.主题教学论文 第 3 页 共 9 页3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馀,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 ,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5其实,李鸿章对此也深以为耻,所谓“衔马关议约之恨,誓终身不复履日地”虽然甲午战争的结果证明,李鸿章的内政自强与外交钳制诸策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对此,作为可以影响
8、清廷决策的重臣李鸿章当然难辞其咎,但这个后果绝非李鸿章一个人所能承担。毋宁说,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二)“接骨”处二:官场中的李鸿章每当大清国外事方面遇到了麻烦、面临着危机,老太后总是“着李鸿章为特命全权大臣” ,于是,这个年迈的衰翁便会披挂上阵,出来收拾残局,做一些“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五年间,竟连续签订了中法新约 、中日马关条约 、 中俄同盟密约 、 辛丑和约等四个屈辱条约。他是个“不倒翁” 。一生中,他始终处于各种矛盾的中心,经常在夹缝里讨生活。上面坐着阴险的老太后、怯懦的小皇帝,身旁围绕着数不清的王爷、太监、宰辅、权臣,一个个勾心斗角,狗扯羊皮,像掐架的乌眼鸡似的;而他
9、居然能够斡旋其间,纵横肆应,游刃有余,如同他自己所说的, “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 当时。 “在法律上。清王朝仍然代表以中华民族为概念的祖国。但在生存与进步问题上。它已经不能代表祖国的发展方向。甚至是绊脚石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李鸿章忠心耿耿、忍辱负重,敢冒生命危险地抱着挽救行将就木的清王朝的宗旨,来维护中华民族的祖国,会有出路吗?这正是他的历史悲剧所在。 ”6李鸿章以一介书生从戎,无权无兵无饷,更无丝毫军旅知识,所以徒有雄心壮志而一败再败,一事无成,曾作诗以“书剑飘零旧酒徒”自嘲,足见其潦倒悲凉的心境。 7当然,最具哲学意味的还是“裱糊匠”的形象。李鸿章曾把清王朝比
10、做一间破纸屋,自己是个裱糊匠。他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5 吴永、刘治襄.庚子西狩丛谈.岳麓书社,1985,P107.6 韩春玲,聂幼犁.以“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为例,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2004(l).7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P5.主题教学论文 第 4 页 共 9 页4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正所谓:屋不成屋还是屋,糊无可糊偏要糊。他所扮演的正
11、是这种角色。“在专制制度之下,臣属从来都是“替罪羊” 8”(三)“接骨”处三:生活下的李鸿章李鸿章讲究“早要吃饱晚要吃少” 、 “早睡早起”的养生之道,因而晚餐吃得很少,晚饭后照例散步后,读书、写信,然后提早上床入睡。每天,李鸿章总是六七点钟起床,在院落里走上一走。冬日里。北京的早晨通常很清冷,除非碰到严寒冰雪,李鸿章从不穿长衣。他散步时从走廊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往返数十次。闲暇之余,他也看看书。有两本书是李鸿章一直在读的,一本是资治通鉴 ,另一本则是庄子 。李鸿章时而也发出一点感慨:现在真实学问,已用功不进,只好看看通鉴 ,稍知古人成败之迹,借以镜得失。读庄子 ,则让李鸿章身心愉快,他羡慕庄
12、子的逍遥。书法也是李鸿章的锻炼项目。他的笔力苍劲沉稳。文字结构缜密,字体隽秀挺拔,真性情尽显。曾国藩曾评价李鸿章的书法:“观阁下精悍之色露于眉宇,作字则筋胜于肉,似非优点玉堂鸣佩优游者。 ”“得失常事,不足虑,总以发愤读书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读经先穷一径,一径通后,再治他径,不可兼营并鹜,一无所得。 ”9对于生活中的李鸿章接骨,应尽量使其丰满,像个“活人” 。外国学者对李鸿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是帝国最好和最勇敢的舵手,使这艘船在飘扬的龙旗下度过了三十年。随着他在历史舞台上的消失,掌舵的有力之手不复存在。今天,这艘古老的船浸满了水,不能自立,被国内冲突和外国侵略的新危险所包围;许多还
13、记得李鸿章的明智建议的船员们在深深怀念着他的智慧。 ”10由分析可知,只有对李鸿章的全面“接骨” ,才能使学生不再受“断骨”之痛,使得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的评价更加客观,同时从多角度分析李鸿章更能突显其作为历史人物的丰满性。三、为李鸿章“接骨”之历史教学启示纵观高中历史教学,这种“断骨”现象并不鲜见。比如,讲农民起义失败8 同上,P254.9 李金旺.李鸿章家书.溪风译外文出版,2012,P9.10英约翰濮兰德.李鸿章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P266.主题教学论文 第 5 页 共 9 页5原因时,就套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讲清末新政时,就强调新政是清政府的垂死挣扎,似乎新政毫无进步之
14、处。像前述案例中仅用“避战求和”或“避战自保”来阐释李鸿章在战前的外交斡旋、战争中的战略部署及复杂局面下的战略决策,显然难以充分说明问题。 “片面化”则表现为或将立体的历史压缩成一句结论,或在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多个方面、多种可能之中,只看到了其中的某个面。看似完整的历史事件,实质上处处都是骨折断裂处。这种历史教学方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断骨” 化的历史教学何其痛?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要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然而,“断骨”所带来的教学内容简单化、片面化却可能将课程标准赋予中学历史教学的这些理念销蚀于
15、机械、沉闷中,严重制约着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1妨碍学生对历史的全面准确理解,导致历史理解与知识存储的片面甚至出现错误。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简单化处理后的“历史必然”或者残缺不全的“片断” , 其记忆中的历史知识就是有缺陷的,这对学生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所言:“长期与列强打交道并谙合纵连横术的李鸿章深知,弱国若想在列强环伺时尽量减少损失,就须巧妙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其国际法及其标榜公正的政治虚荣,使之互相牵制,以便自己赢得时间增强国力。 ”果将李鸿章的全部政策简单解释为“避战求和” ,则很难从中体会其政治智慧,除了生成痛恨其卖国的情感之外,难以获得理性的经验教训。“有些教师跳
16、过阅读,以考试为衡量教材重要性的唯一标准,截断了学生联系发展地看历史的思路,造成历史知识的断层;有些教师蜻蜓点水式地走过场,不但没有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反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特征”印象深刻;有些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尽管将历史问题讲清楚了,却剥夺了学生提升阅读、探究能力的机会。 ”11这种“断骨”化的历史教学,只能使得学生对历史产生支离破碎之感。2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对历史的多角度认识中实现。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历史思维能力既指通过分析、归纳、比较、判断等思维活动认识历史的能力,11 项利.高中历史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探究.课外阅读.
17、主题教学论文 第 6 页 共 9 页6更指能够将过去、现在、未来融会贯通,认识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的能力。两个层面的历史思维能力相互联系,互为表里。试想,当我们的历史教学和教科书将立体的历史扁平化,只告诉学生一个结论、一种可能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智慧观照现实、把握未来的能力。3片面单一的历史认识视角造成了历史课程的枯燥无味。根据一份关于高中的历史课程认知的调查圈,在不喜欢历史课的学生中,89的学生认为历史枯燥乏味。果真如此吗?从中学生的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来看,历史的枯燥乏味则可能就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而片面单一的历史认识视角正是影响历史课程魅力与生机的重要因素。情感
18、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一维,其特殊性就在于它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背”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在历史情景中的体会、感悟来实现。如果历史教学不能给学生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充满多种可能性的历史情景,课堂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只可能是教师的空洞说教和学生的无动于衷。(二)对于历史教学如何“接骨”的几点思考。本文所述问题只是历史教学中出现此问题的一个缩影,其实关键不是断骨本身,而是借由这个问题来思考如何解决学生“断骨”之痛?依笔者的观点认为最重要的实现手段是历史阅读,给出史料,通过阅读来揭示李鸿章“避战求和”背后的玄机,也许更有利于学生认识清政府的腐败与落后,并进而理解战争失败的深层原因
19、。进一步说也就是如何使学生摆脱历史理解与知识存储片面的错误,如何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多角度的培养学历史的兴趣才是关键。通过历史阅读来促进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给学生“用药”来迅速复原“接骨”之处,是个细致又漫长的探索之路,也许笔者的一点尝试可以作为借鉴:1关注学生的阅读。对 “接骨”的这类问题笔者尝试处理解决的方式则是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历史阅读的能力。对学生的阅读来说,笔者首先是尝试用足用好教材,也就是注重教材栏目内容在提高阅读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新课程的“资料卡片” “知识链接”“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栏目内容具有知识拓展的作用。重视相关栏目的阅读分析,不但可以激
20、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专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必修 1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其中“知识链接” 、“史学争鸣” ,一个对秦朝建立后的秦朝设郡的数目,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的主题教学论文 第 7 页 共 9 页7争议;一个具体介绍了秦朝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内容,不但能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常识,还能深刻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形式。而教材中的栏目内容有的是对一些历史片断或场景的生动再现或描述,则有助于学生感受历史,进而理解历史。其次的尝试是适当的“补”教材。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由于版本容量有限,不可能在每篇课文中为学生多角度感知历史提供所有的内容。
21、而教师的引导就需要通过“补”教材来克服教科书容量有限的局限,为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提供条件。为此,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尝试弥补教科书容量有限的不足:一方面是在每篇课文后面增加一个栏目 选读材料 针对本课的重要认识问题,选编一些典型史料或其他相关材料;另一方面是为学生选择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目,作为教科书的有效补充。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要考虑针对性,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段推荐读物。例如本文用大量的笔墨来为李鸿章“接骨” ,就是要补充教材的知识,通过阅读来让学生对李鸿章有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2关注历史教师的阅读。教师的视野与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视野和高度,而教师的视野与高度取决
22、于教师阅读量的积累,因此教师需要增加阅读量来拓展视野,增加广泛的阅读量来引导学生。随着研究材料、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的创新,历史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成果迭出。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阅读实现与时俱进,了解学术动态,吸收最新成果,深化历史认识。 “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提高,既需要自身平时历史阅读的积累,也需要教师的专题指导和专项训练,从而,把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把零碎知识转化为系统知识,从根本上突破历史阅读障碍。 ”12教师通过阅读后如何对学生进行“接骨”治疗,则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1) “问题式”阅读法。所谓“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
23、阅读边回答问题;2) “线条式”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适合放在知识点少、对学生要求重在加强理解上的编目上。所谓“线条式”阅读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历史课文;3) “提纲式”阅读法对于历史事件过程清楚、重点明白的相关编目,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学习。 1312 沈延.历史阅读障碍及其突破.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1 年第 11 期.13 卢延梅.在学习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自主浅谈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研究.2008 年第 23 期.主题教学论文 第 8 页 共 9 页8无论是哪种阅读方法,只要能够让学生不再受“断骨”之痛,让历史教学重现魅力
24、,则是“接骨”之要旨。当今“教师能否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教育、教学机遇。或及时深入教学。或留待以后选择适当的时机开展。则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 ”14历史启迪人的智慧,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是一项对于塑造国民意识很有价值的工作,但其前提是我们的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全面、准确认识我们的过去的条件通过历史阅读立体地多角度地呈现历史,让“断骨”现象远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文献:1:英约翰濮兰德.李鸿章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P139.2:蔡榕津.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采取的策略及其原因分析.宜春学院学报.2010(5).3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25、,P69.4 梁启超.李鸿章传.中华书局版,2012, P88.5吴永、刘治襄.庚子西狩丛谈.岳麓书社,1985,P107.6韩春玲,聂幼犁.以“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为例,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2004(l).7 项利.高中历史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探究.课外阅读.8 李金旺.李鸿章家书.溪风译外文出版,2012,P9.9 沈延.历史阅读障碍及其突破.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1年第 11 期10 卢延梅.在学习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自主浅谈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研究.2008 年第 23 期.14韩春玲,聂幼犁.以“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为例,看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2004(l).主题教学论文 第 9 页 共 9 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