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秦文军,重点,大脑各叶(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边缘叶)内囊,基底节丘脑脑干小脑 病损后临床病变特点,Four Main Regions of the Brain,大脑半球间脑脑干 中脑 桥脑延髓小脑,大脑半球,大脑是中枢神经中最大的结构,是脑的最高级部位,由两侧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脑沟 大脑表面的凹槽 脑回 脑沟之间的皱褶,大脑半球脑沟和脑回,每个半球分为背外侧面、内侧面和底面。大脑半球借大脑外侧沟、中央沟和顶枕沟分为五叶,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大脑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半球背外侧面的沟与回,7,8,9,10,岛叶,CNS的灰质
2、和白质,通过前脑的额切面(冠切面)大脑皮层大脑深部灰质 (基底节)大脑白质,灰质,前脑冠状切面,Figure 13.8,大脑皮层,灰质厚度2 4 mm 神经元胞体, 树突, 和短的轴突大脑皮层为皱褶状面积增加三倍 接近大脑重量的40Brodmann areas 52 个结构分区,大脑皮层的功能和结构性分区外侧面,Figure 13.11a,大脑皮层的功能和结构性分区内侧面,Figure 13.11b,大脑皮层,三种功能区运动区(Motor areas)感觉区(Sensory areas)联络区(Association areas),Association Areas-联络区,建立不同感觉信息之
3、间的联系在新的感觉传入和以往的经验记忆之间建立联系 联络区 高级加工区,语言区(22、39、40、44、45) 顶后联络区(5、7 、40) 体像 颞叶联络区(20、21、37、38、22) 多种感觉整合, 概念构思 前额叶联络区(9、10、11、12、46、47 、44、45) 判断、预见、人格,联络区,运动区 Primary Motor Cortex,控制运动功能初级运动皮层 (躯体运动区)中央沟前方 锥体细胞,Motor Homunculus,Motor Areas Premotor Cortex,中央前回的前方控制更复杂的动作 参与动作的计划性,Motor Areas Frontal
4、Eye Field,位于前运动皮层前方控制眼球的随意运动尤其与眼球的追随运动有关,Motor Areas Brocas Area,位于左侧大脑半球语言的产生,感觉区 Sensory Areas,皮层区域与感知觉有关各种主要的感觉有其各自的区域,Sensory Areas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位于中央后回或顶叶一般躯体感觉,Sensory Areas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对侧投射 大脑半球 接受对侧肢体的感觉传入 感觉模型,Sensory Areas Sensory Homunculus,Sensory Areas So
5、matosensory Association Area,位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后方整合各种感觉传入触压觉、其它感觉利用以往储存的感觉体验,Sensory Areas Primary Visual Cortex,初级视觉皮层 距状沟深部枕叶的后正中接受来自视网膜的视觉信息视觉传入的第一个加工区,Sensory Areas Visual Association Areas,视觉联络区初级视觉区周围继续加工视觉信息复杂的视觉信息加工 颞叶和顶叶的参与接近30个皮层区域参与两条通路进行视觉信息的加工,Sensory Areas Ventral and Dorsal Streams,腹侧通路 进入颞叶下
6、部负责物体、文字、面孔的识别,即“是什么”背侧通路 延伸至中央后回 感知空间关系,即“在哪里”,Sensory Areas Primary Auditory Cortex,初级听觉皮层功能声音的感知位于颞叶上部的边缘,Sensory Areas Auditory Association Areas,听觉联络区位于初级听觉皮层后方评价不同的声音,Sensory Areas Gustatory Cortex,对味觉刺激的感知位于外侧裂的顶点,颞叶海马回和岛叶的前部,Sensory Areas Vestibular Cortex,位于岛叶的后部外侧裂的深部,Sensory Areas Olfacto
7、ry Cortex,位于大脑的内侧面-梨状区(海马回的前端和沟回,Brogmann34区)由嗅神经传递冲动到嗅皮层对气味的感知,Sensory Areas Olfactory Cortex,与边缘系统有密切关系气味可以触发情绪眶额叶皮层 与特殊气味的有意识的识别和回忆有关,39,脑功能定位, 言语运动区 主侧额下回后部 Broca区 言语感觉区 主侧颞上回后部 Wernicke 书写中枢 中央前回手指代表区 阅读中枢 主侧枕颞区(角回),言语中枢,40,脑功能定位,言语中枢,41,脑功能定位,言语中枢,大脑的联络,45,额叶 frontal lobe, 尾 在中央沟的前方有与其平行的中央前沟,
8、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自中央前沟向前走出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额上、下沟,此二沟的上方、中间、下方分别为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状核 豆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杏仁核 屏状核,46,脑功能定位,运动区 运动前区 前额叶皮质,额叶功能定位,运动 凝视 言语 排尿运动整合 程序化前额部 底内侧部(神经心理学),47,前额叶皮质,背凸面,48,前额叶皮质心理学症状, 注意不集中 对周围事物不关心(分心) 记忆 认知障碍 情绪淡漠/抑郁 欣快 人格改变 紧张综合征 蜡样扁曲 木僵状态,49,额叶的运动性症状, 单瘫 失写症 部分性运动癫 扩展 Todd 麻痹 运动性失语 (主侧) 凝视障碍 刺激/轻
9、度 视病灶对侧 破坏/重度 视病灶,50,额叶的运动性症状, 额叶性共济失调 双侧性 对侧为主 躯干性(直立及行走 后倾倒) 无辨跟不良 不伴眼颤 运动性失用 对侧不能作主动及精细运动 (无瘫痪 无共济失调 无感觉障碍及痴呆),51,额叶的自主神经症状, 排尿障碍(旁中央小叶前部) 尿急 尿频及尿失禁 偶有尿潴留 大便障碍少见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对侧) 血管运动 皮温 浮肿及紫绀,52,额叶的异常反射, 强握 摸索 (运动前区1岁后消失) 强咬反应 强笑 强哭 (双侧锥体细胞),53,顶叶 parietal lobe,顶叶在中央沟的后方有与其平行的中央后沟,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自中
10、央后沟向后走出与半球上缘平行的顶间沟,后者上方为顶上小叶,下方为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前部为环曲回,后部为角回。,54,大脑解剖,顶叶,55,大脑解剖,顶叶,56,顶叶的功能定位, 一般感觉 模糊 上下 远近 局限区 不受累 复合感觉 单凭触觉不能辨认物体 (形、重、硬度),感觉障碍,57,顶叶的功能定位, 单纯感觉性部分 单肢 (面颊周围 舌) 一侧 运动 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58,顶叶的功能定位, 失读症 主侧角回 命名性失语 角回与缘上回 命名错语 匹配错误,言语,59,顶叶的功能定位, 自体认识障碍 右侧顶叶 肢 体 失 认 幻多肢症 偏 瘫 失 注 偏瘫无知,体象障碍,60,顶叶的功能
11、定位, 缘上回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无瘫痪、无共济失调、无听视触觉障碍) 不能执行目的性动作 不正确使用物品,观念与结构性失用,积木,失用症,62,顶叶的功能定位,顶环境陌生 迷失方向走错房间 睡错床铺, 地理障碍,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进行性半侧萎缩症?, 顶叶肢体萎缩,63,顶叶的功能定位,主侧顶叶后下部 颞顶交界4失: 手指失认 左右失认 失写 失算, Gerstman 综合征,64,颞叶 temporal lobe, 尾在大脑外侧沟下方有与之平行的颞上沟和颞中沟,在2者上方、中间、下方分别为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在颞上回的上面(大脑外侧沟内)有几条短的颞横回状核 豆状核 (壳核 苍白
12、球) 杏仁核 屏状核,65,大脑解剖,颞叶,66,大脑解剖,颞叶,67,大脑解剖,颞叶,68,颞叶功能定位, 听觉障碍 颞叶Heschl横回 听力 (双侧) 听幻觉 感觉性失语(Werniche失语) 听不懂话 常讲错话,颞叶功能定位,69,颞叶功能定位, 眩晕发作 共济失调 (颞 - 桥 - 小脑束) 视野缺损 黄斑回避 对侧视野同向上象限性 对侧视野同偏侧性,颞叶功能定位,70,颞叶神经心理学定位, 颞叶内侧面 情感活动 记忆功能双侧海马 近事记忆障 其他智能良好双侧扣带回 自发活动 淡漠 自主神经障碍,71,大脑内侧心理学定位,乳头体丘脑前核丘脑乳头束穹窿丘脑下部, 帕佩兹(Papez)
13、回路,72,颞叶病变精神症状,记忆障碍 近记忆情感障碍 情绪反常 反应迟钝 表情淡漠 类偏执 妄想 幻觉(听幻觉)人格改变,73,颞叶癫痫, 复杂部分性发作 (CPS) 局部异常放电 扣带回 岛回 海马 海马旁回 杏仁核 颞叶前极 丘脑核,74,颞叶癫痫, 仅表现为意识障碍CPS 意识障和自动症 单纯部分发作 CPS,75,枕叶 occipital lobe, 尾居小脑幕上,枕叶重要的沟裂为距状沟,距状沟与顶枕沟间为楔叶,与侧副间沟为舌回,楔叶和舌回靠近距状沟区域的皮质,为视觉中枢。 豆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杏仁核 屏状核,76,77,枕叶定位症状, 视觉障碍 视物变形 视觉滞留 视失定向
14、人面失认 视野缺损(黄斑回避) 对侧同向性象限性偏盲 皮质性黑蒙,78,枕叶定位症状,视幻觉 简单视幻觉 火花 闪光或暗点 复杂视幻觉 图形 画像 动物,79,岛叶 insular lobe边缘叶 limbic lobe, 尾隐居于大脑外侧沟深方,被额颞顶叶所掩盖,只有分开额叶、颞叶和顶叶岛盖处才能看到它。由半球内侧面和底面某些脑叶的脑回组成,它呈O形环绕于脑干前端。通常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海马结构。 豆状核 (壳核 苍白球) 杏仁核 屏状核,岛叶的皮层功能 尚未清楚某些部分与语言和平衡觉有关 其它部分 内脏功能可以感知的部分 胃部不适膀胱充盈嗅觉的某些方面情绪反应参与记忆、睡眠、
15、性欲、食欲等的调节,内囊 internal基底节(核)basal nucleus,它位于尾状核、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白质纤维 板。,2, 位置:, 分部:前脚(Anterior limb) :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后脚(posterior limb) :丘脑和豆状核之间。 膝(genu) : 前、后脚汇合之“V”尖处。,3, 各部的重要纤维束,4,豆状核,丘脑,尾状核,听辐射,视辐射,前脚:,膝:,后脚:,6,7,内囊损害临床意义: 内囊受损,可出现 三偏综合征: 对侧偏瘫; (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损伤) 对侧偏身感觉丧失; (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两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视辐射受损),5,88,
16、基底节损害临床意义,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89,SYDENHAMS CHOREA小舞蹈病,杂乱的、随机的、无目的的动作,主要累及肢体、面部、舌等部位伴随肌张力地下随意运动时舞蹈样动作增强通常数月内可自行恢复主要的病变部位大脑皮层、基底节、脑干、小脑,主要的病变部位 纹状体 (尤其尾状核)和大脑皮层,常染色体显性异常慢性致死性疾病中年隐袭起病舞蹈样动作伴随情绪障碍、智能衰退,Huntingtons Chorea,动作迟缓(起动和停止困难)静止性震颤帕金森姿势及步态齿轮样强直,Parkinsons Disease - Paralysis Agitans,Dienceph
17、alon间脑,位于脑干和大脑之间周围包绕大脑半球组成丘脑、下丘脑和上丘脑 两侧间脑之间是第三脑室主要由灰质构成, 丘 脑 Thalamus 下丘脑 Hypothalamus 上丘脑 Epithalamus 后丘脑 Metathalamus 底丘脑 Subthalamus,间脑的分部,3,丘脑,底丘脑,下丘脑,苍白球,壳,内囊,尾状核,丘脑,上丘脑,下丘脑,二、丘脑和后丘脑 (一)核团,前核,背内侧核,内髓板,网状核,外髓板,中线核,内侧膝状体,外侧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枕核,腹后内、外侧核,腹中间核,腹前核,板内核,背外侧核,后外侧核,前核群下丘脑 乳头体 扣带回 与内脏活动
18、有关,扣带回,额前部,顶下小叶,颞叶,枕前叶,顶上小叶,内侧核群额叶皮质 海马 纹状体联系 躯体与内脏感觉整合,与记忆情感有关,扣带回,额前部,顶下小叶,颞叶,枕前叶,顶上小叶,外侧核群1四肢躯体感觉 2面部感觉味觉3运动协调。,三叉丘系,味觉,听皮质,脊髓丘系,内侧丘系,中央后回,中央前回,视皮质,视束,外侧丘系,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齿状核 顶核 大脑皮层,枕核群躯体感觉,视觉听觉整合,扣带回,额前部,顶下小叶,颞叶,枕前叶,顶上小叶,视束,网状结构,丘脑损害临床意义,丘脑病变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伴有偏身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 对侧意向性震颤,不自主运动; 对侧偏瘫,情绪不稳定;,
19、下丘脑 (一)分区和核团由前向后: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乳头体区;,1.视前区: 视前核,穹窿,2.视上区: 室旁核 前核 视上核,穹窿,3.结节区: 背内侧核 腹内侧核 弓状核,4.乳头体区: 后核 乳头体核,纤维联系: 1.传入纤维 (1) 扣带回 丘 脑 前 核 下丘脑 前额皮质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扣带回,前额皮质,DM,海马,前脑内侧束,隔区,(2)隔核前脑内侧束下丘脑 海马 穹窿下丘脑 杏仁核终纹下丘脑,杏仁核,(3)脑干网状结构、孤束核下丘脑,孤束核,网状结构,2.传出纤维: (1)乳头体乳头丘脑束 丘脑前核扣带回 下丘脑丘脑背内侧核前额皮质,扣带回,前额皮质,DM,(2)下丘脑
20、 乳头被盖束、背侧纵束、前脑内侧 束 脑干网状结构、中央灰质 脑干、脊髓一般内脏运动核,背侧纵束,乳头被盖束,(3)下丘脑对垂体的控制: 室旁核、视上核(分泌催产素、加压素) 室旁、视上垂体束 垂体后叶,室旁核,视上核,视上垂体束,神经垂体,室旁垂体束,腺垂体,弓状核(分泌激素释放因子或抑制因子)结节漏斗 束正中隆起垂体门静脉 垂体前叶,室旁核,视上核,视上垂体束,神经垂体,弓状核,结节漏斗束,腺垂体,垂体门静脉,室旁垂体束,中枢性尿崩症,摄食异常,睡眠觉醒障碍,生殖,功能障碍,体温调节障碍,下丘脑综合征 瞳孔改变; 排汗障碍,心血管障碍; 消化障碍,呼吸障碍; 内分泌功能障碍; 代谢功能障碍
21、;,脑干概述,概 述 脑干是脑的中轴部分,占据颅后窝的前部,自下而上由延 髓、脑桥和中脑组成。 脑干背侧与小脑相连,上方被大脑两半球所覆盖,以视束 与间脑毗邻。整个脑干的外型大致是前后略扁的圆柱状,脑桥的腹面及 两侧因小脑的发展而明显突出。凡是上、下行的传导束都要通过脑干才能与脊髓、小脑和 大脑半球相联系。由于头部感觉器官如视器和位听器的分化和发展及腮弓的 衍化,12对脑神经中除第1、2对外都与脑干相连,因而脑 干内尚有与各对脑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以及随之产生多途 径联系的网状结构。,表1 脑干各部之间在表面的分界,分部 背侧 腹侧,延髓与脊髓之间 锥体交叉下缘平面 锥体交叉下缘平面脑桥与延髓之
22、间 髓纹 桥延沟 中脑与脑桥之间 滑车神经 脑桥上缘,中脑,桥脑,延髓,脑干内部结构,1.灰质grey matter 位于脑干背侧, 构成脑神经核 和非脑神经核(中继核)2.白质white matter 位于脑干腹侧和外侧,包括 上下行纤维束和三对小脑脚 3.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位于脑干中央部、灰白质之间,脑干内部结构,1. 灰质 从纵的方向看,灰质不再连贯成柱,而是分化断开成为机能相似的神经核以及中继上行或下行传导束冲动的中继核。 从横的方向看,由于中央管敞开成为第四脑室,脊髓后角与前角的背、腹侧关系转变为第四脑室底灰质的外侧与内侧的关系。界沟以外是感觉性神经核,
23、界沟以内为运动性神经核,脑神经核小结脑神经核有 7种功能成份 ,但只有 6组机能柱 (功能 柱 ),因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合并为一 。 运动核居界沟内侧,感觉核居界沟外侧;他们多位于 第四脑室底深面、延髓中央管和中脑导水管的腹侧 和外侧,仅特殊内脏运动核和一般躯体感觉核向腹 外侧迁移至深部网状结构内 。 各脑神经核的高低位置与所联系的脑神经相对应。 延髓 (、 、 、 ) 、脑桥 (、 、 ) 、中脑 (、 ),脑神经核小结除疑核和孤束核外 ,一对脑神经核只与一对脑神经 联系 ,且多数与该对脑神经同名,但一对脑神经可 含有多对脑神经核,功能成分不超过5种。 各对脑神经的功能成分多寡不一, 纯运
24、动性:III、IV、VI、IX、XII 纯感觉性:VIII 混合型V、VII、IX、X 含副交感成分 : III 、VII、IX、X,Barne束,丘系交叉平面,脑干网状结构 概念: 在脑干中,除了边界明显的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 核以及长距离纤维束以外的区域,这些区域由白质纤 维纵横交织构成弥散的网,网中分散一些大小不等的 神经元。 位置:延髓、脑桥和中脑的背盖部 结构特点: 细胞分散,大小及形态不一,纤维多方向行 走,联系复杂。 分区:根据细胞构筑、纤维联系及机能,分成正中区或旁 正中区、内侧区及外侧区三部。,网状结构的功能 1.调节脊髓的牵张反射与肌张力 电生理学研究表明,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
25、的运动性活动 有抑制与易化两种作用。 2.对大脑皮质振奋作用的影响 通过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实现的。 临床上,脑干、底丘脑、或下丘脑的疾患可能损伤了网 状上行激动系统而引起患者昏迷;麻醉时出现的意识障 碍是与逆行阻断该系统有关;针刺麻醉也可能是针刺抑 制了这个系统而起作用的。,3. 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脑干网状结构是内脏感觉上行束与调节内脏活动的下行束 的转换站。4. 对内分泌腺活动的影响 脑干网状结构通过与下丘脑的纤维联系,再经过下丘脑 垂体系统来调节内分泌活动5. 中缝核的功能,脑干临床联系要点许多脑干损害是由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经常致典型的脑干综合征。,脑干损伤 脑干疾病多由血管病变所引起,血管
26、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常 取决于病变区域的部位和范围的大小。 脑干的体积较小,内部结构复杂,核团较多,第IIIXII对 脑神经根出脑的部位,基本上相当该神经的起、止核在 脑干各部的存在部位,它们出脑后,都支配同侧或本边 的结构。因此,脑干不同部位损伤后,可产生与患侧相 应的脑神经麻痹症状,反之,当病人表现某侧和某脑神 经损伤症状时,也可据此推测病变可能存在的部位和水 平。,脑干损伤 脑神经核一般来说,位于脑干背部,纤维束在腹侧。因 此,脑干背侧病变常先累及脑神经核,而腹侧病变则先 累及纤维束。 脑神经运动核除面神经核下半部及舌下神经核接受对侧 皮质核束支配外,其它核团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 如果一
27、侧锥体束或皮质脑核束受损则表现健侧眼裂以下 表情肌和舌肌瘫痪。,交叉性瘫痪 脑干是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枢纽 在脑干内,长程的躯体感觉束和由大脑皮质下行的锥体 束已发生交叉。 一侧脑干损害时累及上述传导束,感觉和运动障碍一定 出现在病变区域的对侧,同时同侧脑神经也受累,产生 所谓交叉性瘫痪 这是脑干损伤表现的主要特点,也是诊断脑干损害的依 据。, 多中枢功能损害 脑干网状结构的损伤可引起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的机 能障碍,表现为呼吸、心血管功能紊乱以及去大脑僵直甚 至昏迷等。,小脑下后动脉供应延髓外侧区,所以小脑下后动脉的栓塞将导致疑核、孤束核、前庭神经核、蜗核、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侧束、三叉
28、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的功障碍。称之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lrome” 1真性球麻痹,2交叉感觉障碍,3病灶侧共济失调,4Horner征,5眩晕眼震,6呃逆。,Wallenberg Syndrome同侧面部及对侧肢体感觉障碍球麻痹同侧Horners 征同侧共小脑性济失调眩晕、呕吐、眼震,延髓病变综合征,脊髓前动脉供应延髓内侧区,此动脉的栓塞将导致舌下神经核及其舌下神经、内侧丘系和皮质脊髓束的功能丧失,称之为“延髓内侧综合征” 1同侧舌肌麻痹肌肉萎缩,2对侧中枢性瘫。,脑桥 脑桥外侧部综合征 (Millard-Gubler) 中脑 大脑脚综合征(Weber) 红核综合
29、征(Benedikt),Millard-Gubler Syndrome同侧眼不能外展同侧面神经麻痹对侧偏瘫,Foville Syndrome双眼向对侧凝视对侧偏瘫,Raymond-Cestan Syndrome双眼向对侧凝视同侧周围性面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桥脑病变综合征,Weber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中脑红核综合征( Benedikt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伴不自主运动,Parinaud 综合征上视麻痹会聚障碍瞳孔散大,中脑病变综合征,1.古小脑 Achicerebellum 绒球小结叶。鱼类即出现,主要接受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联系,维持身体平衡。,按种系发生迟早,纤维联系
30、和功能,可分为:,(一)小脑的分叶和分部,小脑 Cerebellum,2.旧小脑Paleocerebellum 前叶、后叶的蚓垂和蚓锥体。 在两栖类出现,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调节肌肉的张力。,3.新小脑 Neocerebellum后叶的其余部分。 仅见于哺乳动物,与大脑皮质的发展相关,协调肌群活动,协助完成精细的随意运动。,(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1.皮质 2.髓质 3.小脑核:顶核 球核、栓状核 齿状核 小脑核是小脑向外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三)小脑的纤维联系1.古小脑:传入纤维 前庭神经 古小脑前庭神经核古小脑,传出纤维绒球小结叶前庭核 内侧纵束 顶核前庭外侧核 前庭脊髓束 网状结构
31、网状脊髓束,2.旧小脑:传入纤维: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楔外核 网状外侧核 下橄榄核,传出纤维旧小脑皮质顶核前庭外侧核 前庭脊髓束网状外侧核 网状脊髓束,旧小脑皮质球核、栓状核对侧红核 红核脊髓束,3.新小脑:传入纤维:大脑新皮质皮质脑桥束脑桥核新小脑,脑桥核,传出纤维: 新小脑皮质齿状 核丘脑腹中间核 大脑皮质运动区,丘脑腹中间核,齿状核,(四)小脑的功能:1.古小脑 接受前庭刺激而调节肌张力,维持身体姿势平衡。损伤后,病人平衡失调,站立和行走不稳,甚至倾倒。2.旧小脑 调节肌张力,损伤后,同侧肌张力下降。3.新小脑 协调肌群活动,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和范围,损伤后,产生共济失调,指鼻不准、快速交替运动不能,意向性震颤。,THANK YOU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