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中庸入门唐纪宇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四书中的中庸 。一、关于四书的阅读顺序我们了解中庸一个最重要的文本是中华书局所出的四书章句集注 ,这个四书章句集注 ,无论从版本的选择上以及句读、校勘上,都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最好的一个了解四书的版本。如果说四书章句集注有一个缺陷的话,中华的一个版本一个最大的缺陷是在四书的排序上,中华书局的排序是按照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这样一个顺序来排列的。这样一个排序当然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大学跟中庸都是章句,而论语跟孟子都是集注,所以这本书后来被我们命名为四书章句集注 ,它完全体现了这样一个题目的特点。但按照朱子的讲法,朱子对于四
2、书他自己是有一个排序的,他这个排序是首大学 ,次论语 ,再孟子 ,最后才是中庸 。为什么要首大学?大学是帮助我们建立人格的规模。什么叫建立人格的规模?是你人生可能成长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是由大学来帮助我们确立的。朱子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就好像我们耕地,比如你买地,你买我们教室这么大一块的地方,这是一个规模,即便你在上边在更高的一个高楼,那你也是这样一个规模,但你买了整个学校,我们这个学校这么大一块地,那你的人格规模又不一样,所以,朱子将大学是帮助我们建立我们的人格规模,因为大学里面讲到我们为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接着是论语 , 论语是帮助我们建立根本,根深才能叶茂,为什么论语可以帮助我们立根?
3、是因为一方面论语里面有大的伦理原则,比如伦理里面讲到很多大家最为熟悉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论语里边一个大根本的原则。另外一方面,论语里面有一个特点,孔子从来不抽象地去讲一个道理,孔子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来给弟子讲儒家道理。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在不同的弟子问到仁, “仁爱”的这个“仁”字的时候,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所以论语可以帮助我们丰富我们自身,这也是我个人读论语的一个感受,每一次读论语你都可以读到你之前没有读到的东西,你都有新的收获,所以第二个部分我们应该读论语 。-_再是孟子 , 孟子是使人发越。什么叫使人发越,它是激发人, 孟子这本书很有意思,它不仅可以激发
4、人的智慧,因为孟子跟论语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孟子里面有非常多的辩论, 孟子所处的时代已经跟孔子非常不同了,在论语中孔子基本上是思想的独白者,他跟弟子的关系是一个指导者跟被指导者的关系,弟子有什么问题,你就去问孔子,孔子回答了,弟子就按照孔子所说的去做就好。但到了孟子这个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各种学说相继兴起,所以孟子要跟各种各样错误的言论进行辩论,孟子自己也讲:“吾岂好辩哉?吾不得已也。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辩论,是因为不得已。因为他要跟各种各样错误的思想进行辩论,辩论是可以激发人的智慧的,有些问题只有在辩论中才能得到阐明,所以一方面孟子可以激发人的智慧,另外一方面, 孟子还可以激发人的志
5、气,不仅仅它可以激发人的智慧,还可以激发人的志气, 孟子中有非常多的经典沦落,我们大家最为熟悉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我们以前都学过,这样的段落是非常能够激发人的志气的。所以在孟子里面,孟子曾经评价上古的伯夷跟叔齐 ,他说:伯夷叔齐之风,可以使懦夫勇,可以使贪者廉。这也是孟子自身的一个写照。最后朱子认为才应该去读中庸 ,因此朱子的想法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 中庸里面所包含的是儒家最精微的一些道理,所以中庸特别难,要放在最后来读,所以今天我们大家对于中庸有非常多的误解,我们今天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这件事我做得很中庸,但这不是中庸最原初的含义。 “中庸”在儒家思想
6、里面特别地明确,它是儒家致高的的德性,是最高的德性,所以按照朱子的讲法它也应该被放在最后的部分来阅读和学习。二、中庸的作者与结构关于中庸我们会涉及到一些基本问题,如中庸的作者,如果大家读过三字经的话就会了解到其中有两句话,是说作中庸,子思笔。如果你熟悉三字经的话,你就会了解到, 中庸的作者就是子思, 三字经里边这样的一个讲法最早来源于史记 ,因为史记里面有一段明确的记载,它说, “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年 62 作中庸” ,有这样的一段明确的记载,所以中庸的作者是非常明确的,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 中庸的作者非常地明确,这一点跟大学不一样, 大学的作者由于没有相关的记载,所以
7、我们并不知道他是谁,朱子猜测他是曾子,但没有特别切实的证据,但中庸不一样, 中庸的记者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中庸从命名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它与其他四书中的文献也有一点不同, 中庸-_的命名是取自大学这一篇文章的前两个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前两个字,以此来命名。论语是整本书的一个名字,每篇的命名也是取一篇首章的前几个字,比如像第一篇学而篇 ,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前两个字,第二篇叫为政 ,是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前两个字,第三篇叫八佾 ,取自“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前几个字。孟子也一样, 孟子第一篇叫梁惠王 ,就取得梁惠王的首章
8、孟子见梁惠王 ,其中取梁惠王这几个字。第二篇叫公孙丑 ,取自公孙丑问曰前几个字。中庸不一样, 中庸如果按照之前四书这样一个命名规律的话,它应该被称为叫天命 ,因为中庸的第一句话是天命之谓性,如果取前两个字的话这篇文章叫天命,它没有这样取,而是取名为中庸 。我们从中庸的首章去找的话,我们根本看不到“中庸”这两个字,所以从这个命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庸这篇文章与四书的前面三本文献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庸是整个文章主旨的一个概括,既然它是主旨的一个概括,意味着中庸这篇文章是一篇完整的儒家的哲学论文。既然它是一篇完整的论文,那它就一定有非常清晰的论述的目标,以及它有非常清楚的结构,以及非常清楚的展开的逻辑
9、,这是中庸与其他三部儒家文献最大的一个不同。所以我们在读中庸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始终要有一个结构性的概念,如果没有结构性的概念, 中庸的很多篇章,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读懂,甚至一些最具体的篇目所讲的内容,我们也没有办法去了解。所以我们在读中庸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结构性的概念。中庸按照朱子的划分一共分为 33 章,这个划法是朱子的一个划分的方式。台湾有一个倡导经典阅读的学者叫王财贵的人,他的四书里面的中庸就划分为 26 章,我们今天讲的还是按照朱子 33 章的这样一个划分来进行讲解。朱子把 33 章一共分为 3 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从第一章一直到第十一章,这一部分朱子讲叫首明一理,首先讲明一个
10、完整的道理,第二个部分是从第十二章到第二十章,按照朱子的讲法是中散为万事,把这一个抽象的道理具体地放在我们的生活场景中,它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所以它会分散为一些不同的具体的内容,这是第二部分主要告诉我们的内容。第三个部分是从第二十一章一直到结尾(第三十三章) ,按照朱子的讲法叫末复归于一理。从散为万事又重新回归到一个道理,我们注意到,从第二十一章一直到第二十六章都有一个核心的关键词是“诚” (“真诚”的“诚” )这个字,所以,最后整个中庸的道理都回复到“诚”这个字上,后边我们会有详细的讲解,究竟什么是“诚”?为什么-_“诚”可以代表中庸这样一个完整的道理。这是中庸的结构。三、中庸解题接下来我们来
11、看中庸的标题的具体的含义,我们对它进行一个解题。 “中”跟“庸”分别代表什么?到底“中庸”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刚才我们讲三字经里边有两句话,叫做作中庸,子思笔,在这两句话之后还有两句话叫中不偏,庸不易。这两句话已经表现出“中”跟“庸”的具体含义,什么叫“中”?是不偏的意思,朱子的解释更为具体,他说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这个就叫做“中” 。我们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用不偏来概括,把“中”解释为不偏,大多数学者基本上都同意,但我们有一些问题需要搞清楚,大家也可以回去思考,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叫不偏,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做到不偏,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不偏,这些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这是
12、“中”这个字的含义,就是不偏。那什么是“庸”?关于“庸”比较麻烦, “庸”有非常多的解释,有一种解释,是把“庸”解释为“用” ,这在古代汉语里面是完全有这个意思的,是合乎道理的。当“庸”被解释成“用”的时候, “中庸”就变成了“用中”的道理, “用中”的方式。在中庸整篇文章里面当然有这个意思,但如果我们仔细去看的话,它并不是中庸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所以“用”的这个解释并不好。除了“用”之后, “庸”还可以也另外一种解释,理解为“功” (“功用”的“功” )字。因为在礼记学记里面专门有一段话“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它讲一个善学的人,他的老师会非常地轻松,但收到的效果却非常地好,并且
13、他又把这样一个好的效果又归功于自己的老师, “又从而庸之” ,所以“庸有“功”的意思,那当我们把“庸”解释为“功”的时候, “中庸”就变成了中的功效,如果我们做到“中”的话,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实际的好处, 中庸就变成了这样的一个意思,就好像荀子里面专门有一篇叫儒效篇 ,讲的是儒家的效用,儒家的好处。大致“中庸”就会变成这样的一个意思。中庸里面是否有这样的意思?当然也有。因为在首章里面就讲到了“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 ,这就讲到了我们如果做到“中”的话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但是这也不是中庸这篇文献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含义。那“庸”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是要回到三字经的概括,即庸不易,这个
14、“易”是周易的“易”字,是改变的意思, “庸”就是不改变的意思。这个意思来源于北宋一-_个非常大的儒者,也是宋明理学的开端,来源于程颐,来源于程子。程子讲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这个“不易”是取自程子的这样一个讲法。接下来我们要搞清楚的问题是跟“中”一样,什么叫不改变?为什么我们要不改变?我们拥有怎样的心灵的状态,我们才能做到不改变,不改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都是中庸需要回答的问题。四、中庸导读(一) “首明一理”相关章节导读在了解了中庸的一些具体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中庸具体的讲解,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带领大家读完中庸完整的文本,我们只选取中庸一些重要的段落中的重要语句,我
15、们来进行一个导读。首先我们来看中庸的首章,即中庸第一章。第一章里面前三句话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对于古代文献来说首章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论语的第一句话, 学而篇的首章, “学而时习乎,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相当地关键,概括出了论语里边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个人德性的成长,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为学,另一个是交友。成长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君子。除此之外,像大家熟悉的道德经第一篇当然非常重要,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包括孟子亦如此,首章也非常地重要, 孟子见梁惠王 ,梁惠王向他提了一个问题,“叟! 不远千里而来,亦将
16、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回答,说: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这讲出了孟子政治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利”与“益”的这样一个区分, 中庸亦如此,首章非常地重要。如果说中庸有一些问题的话,那就是中庸的道理讲得太致命,它几乎是把儒家所有的精华的部分总结出来讲给你,所以它在讲道理的方面是非常致命的,从它的前三句话我们可以基本看出来,前三句话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儒家最重要的一些核心的观念都在前三句话里面出现了,比如“天” 、 “命” 、 “性” 、 “道” 、 “教” ,这样一些观念都已经出现了。而且中庸非常难读,有些人看到修道,立刻躲到一个角落里面去
17、静坐。 “修道之谓教”讲的完全不是这样一回事情。我们逐句来看一下,我们看看前三句话到底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因的道理。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话叫“天命之谓性” ,从“天命之谓性”这句话里面可以看到最核心的一个词是“性” , “性”是人的本质,这句话讲的是人的本质的来源问题。一提到人性,-_一提到人的本质,我们立刻会想到孟子的性善论,这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性的一个表达。关于儒家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我们今天会越来越觉得, 孟子之讲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当然孟子是讲的性善非常地重要,它讲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道德在人的本性之中到底有没有根据的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一个外在于我们人的东西,还是一个与我们内在
18、发展出来的东西。孟子的性善论讲的是这样一回事,但儒家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更为丰富,后面我们会谈到。这句话讲的是人的本质的来源,到底来源于哪儿?中庸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来源于天。究竟什么是天?关于天的解释,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 “天”不是人跟神,因为我们这个文明很早就去除了关于人跟神的想象,我们很早就理性化了。在论语里边孔子讲了“敬鬼神而远之” ,我们对待鬼神的一个基本的态度是远之,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我们依然保持崇敬的心态,但我们要远离它,并且孔子讲,在论语里面记载, “子不语怪力乱神” ,怪力乱神这样的东西孔子是不讲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很早就理性化了,我们没有关于人与神的想象,这是我们
19、跟西方文明一个非常大的区别。首先我们就了解到天一定不是人跟神,一定不是一个有意志的神的存在,不是这样的东西。天是不是自然的天?是不是我们头顶上这个苍苍然,昭昭然的自然之天?也不完全是,但朱子讲,我们又离不开这个自然之天,因为自然之天这样的一种有规律地运行,是我们人确立这样的一种稳定的人伦的生活方式的基础,我们为什么今天要选择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人心对于安定如此地追求?是因为天地是这样来运行的,我们看日月星辰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太阳一定是东升西落,每天都如此地有规律。所以我们才会如此地有规律地生活。所以,天又离不开自然之天,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我们头上的这片自然的天。天究竟是什么?在里面我们
20、要借用西方的一个哲学观念,我们说天是创生的实体或者说是造化之实体,我们在这里面用到了西方的一个哲学观念实体,究竟什么叫实体?海德格尔有一个讲法,他说:“所有的东西都以其为根据,但它自身不以任何东西为根据。”这样一个东西就叫做实体。庄子曾经有一个很好的说法, “自本自根” ,它自己是它自己的根本,它自己是它自己的根据,这样的东西就叫做实体。所以天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它是我们人世间万世万物的一个根据。在我们各个文明的语言中都保留了人对于实体的这样一个理解,那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语言里面,我们的实体就是天,那在西方的语言里面,他们的实体就是神。在我们日常的语言习惯中也体现出我们对于实体的一个理解。前一阵
21、有一个特别流行的韩国的电视剧叫来自星星的你 ,那里边有一个很帅的教授-_叫都教授,他不是我们这个星球的人,所以他经常有一些特异功能,比如他可以拦住一个即将坠落到悬崖的车,如果这件事情真实地发生在你的眼前,那我相信中国人会脱颖而出,“天哪” ,或者我们更有想象力,我们会说“妈呀” ,会有这样的语言的表述,如果是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那他的第一个反应,脱口而出的一定是“oh ,my god!”当人类遇到让我们觉得惊诧,让我们觉得不可理解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上升到我们本民族的最高的实体。所以,当我们面对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立刻就会追溯到我们那个实体,即天。我们一定会叫它。西方人一定会叫他们
22、民族的实体,就是神,一定会叫 god。你一定不会脱口而出“桌子” ,因为“桌子”是比我还低的存在,你叫它干吗。所以有些人总在那儿讲,说道是我们这个文明最高的实体,那你何时见过我们遇到惊讶的事时我们脱口而出“道” ,我们一定不会这么说,所以天一定是更高的实体。人的本质的来源就来自于这个创生的实体,是它所赋予我们的。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字“命” 。什么叫“命”?有些人会把天命连读,因为论语里面孔子也讲, “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所以有些人说,天命是不是就是跟命运相关的一类东西,但我们看朱子的解释并非如此,朱子对“命”的解释非常明确,他说:“命,犹令也。 ”那我们可以看到,他直接把命解释成为一个
23、动词,而非名词,那什么叫“命” ,什么叫“命令”?这是一张桌子,这显然不是一个命令,它是一个陈述,什么叫命令?我说下课,这叫一个命令,或者我看有些同学没有在听课,我说你出去,这是一个命令,所以命令它一定是带有某种动作的趋向的,所以这句话意味着天所赋予我们人的本质,它一定是一种倾向性的,这也是我们在讲孟子的时候,我们在讲什么叫性善?性善并不是天赋予了我们善的现成性,不是这样的东西,而是一种倾向性,赋予了我们一种向善的可能性,这叫性善。所以我们大家在理解人的本质的时候,它讲的一定是人的某种本质的倾向性,而不是某种现成性,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它一定是讲人的某种可能性。人这样的一种存在,我们之所以跟
24、那样的东西不同,就在于我们人的可能性是高于现实性的,什么叫可能性高于现实性?是在说只有人这样一种存在,才能够不断地超越现实对我们的束缚,这样的东西,桌子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这一点希望大家了解。第一句话讲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质的来源的问题。紧接着第二句话,率性之谓道。首先,是“率”这个字,按照朱子的讲法, “率者循也”,我们遵循我们的本性所由此走出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道路就被称为叫“道” ,所以什么叫“道” ,儒家所理解的“道”到底是什么?因为各家各派对于“道”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儒家对于“道”的理解到底是什么?遵循我们的本性所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这就是“道” 。-_所以我特别欣赏我老师的一个讲法,
25、儒家到底是什么,老师说儒家就是一种合道理的生活方式。儒家讲的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样态,人为什么要这样活着,它的道理到底如何,那到底有没有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可能并没有,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限的我们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另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可能就没有办法体会。我们看到了西边的风景,那我们错过的就是东边的风景。那在不同的生活方式里边,有些生活方式是更合道理的,更符合人的本性的,儒家讲的是更符合人的本质的生活方式。所以,从这一段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什么是“道”?道一定是人人都可以走,并且人人都走得通的,这才叫“道” ,这也符合“道”最原初的含义,“道”最原初的含义是“路” ,人人都
26、必须要经由的路就是“道” ,只有少数人才能走的,那不叫“道” ,那叫钢丝,那是杂技。所以,儒家的道路一定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不管你走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面都可以走得通的,这才叫“道” 。另外一个方面是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儒家到底是如何来理解人的本质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我们实际上不能简简单单地认为,儒家认为人性就是善,我们只采用孟子的这样一个讲法,儒家对于人的理解,我们应该放到整个儒家发展的历史的长河中来看,儒家在历史发展的任何之中,在不停地跟各种各样错误的学说进行辩论和斗争。那么,儒家为什么总说别人错?为什么总批评别人?这就反映出不同的学派对于人的本质的不同的理解。儒家最早遇到的对手是孟子遇到
27、的对手,孟子讲它那个时代在思想上主要有两个对手,一个是“杨” (即杨朱) ,另一个是墨子,杨朱的主要学说是杨氏为我,是极端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就好像我们今天经济学讲经济人的假设一样,什么叫经济人?它有这样一个假设,每个人都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个体,每个人都希望通过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经济人。人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每个人真的就是这样一个个体,那这个世界倒简单了,我们生活不用这么累。儒家不这么理解,儒家认为人一出生下来就扭结在与他人的最本质的关联中,我们一出生下来就不是一个人,我们一出生下来就需要父母的喂养,我们不能离开他单独地存在,我们不像鳄鱼一样,从蛋里孵化出来,自己就可以游向水里独立地生活
28、,人不是这样的。而且人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也不断地要与周围的人发生联系,这是儒家对于人的第一个重要的理解。人一定是与他者处在最本质的关联中。所以,一个人如果真的要能自私自利地活着也挺难的,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人可以完全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活,你没有办法做到,这是儒家在历史上面临的第一个对手。第二个对手是墨子,墨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是兼爱,所谓兼爱是爱无差等,这样-_一个讲法是儒家非常反对的,这样一个讲法首先从道理上就通不通,因为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具体的时空中,都处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之中,那你处在一定的时空之中,它意味着有时间的话就有先后的关系,空间意味着远近的关系,所以儒家认为,你不可能做到爱无差等,你
29、的爱一定是有先后,有远近的,所以不可能做到爱无差等,这是儒家反对墨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兼爱,儒家认为爱有差等的,有等级的。另外一个方面,儒家反对墨子,甚至反对法家,是因为墨家跟法家都是典型的功利主义,他们认为凡是没有实际的生产过程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都没有存在的意义。儒家不这样认为,人始终是有情绪的,所以这个情绪应得到安置,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有一些装饰性的东西,我们这个生活需要艺术。前几年我们流行以法治国,所以很多人迷韩非子,但如果你去看韩非子的话你会非常绝望,因为在韩非子的世界里面是没有艺术家和学者的,他认为那样的东西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不了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所以这样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30、墨子基本上也持这样的观点,但儒家认为人始终是有情感,有情绪的,艺术可以引导人的情绪,可以安置人的情感,这是儒家之所以反对墨家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接着到了北宋的时候,儒家面临的另外两个思想上的对手,一个是道教,另外一个是佛教。儒家为什么反对道教?在这里要注意道教跟道家是不一样的,道家是以老庄为基础的哲学思想,而道教是杂糅了一些民间宗教因素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宗教,另外一点,道教是典型的技术主义的,极端迷信技术的,而老子和庄子都是反技术的,老子跟庄子认为技术就是一条不归路,如果技术无限地发展,人是没有办法获得一种朴素的生活的,这是老子跟庄子的一个基本观点,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回到一种原初的状态,人
31、的生活才能朴素,我们才能获得一种朴素的、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是反技术,他们认为技术就是一条不归路,我们看我们今天的技术发展到这样一个发达程度,它到底为我们人生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它好像都没有解决,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全无安静、优雅的意思。但道教不这么认为,因为道教有一个核心的观念,我命由我不由天,道教是追求长生的,而决定长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的因素。如果我的技术好,如果我能炼出金丹来,我服下了之后,那我就可以长生不老,我之所以不能长生,活不了很大的岁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的技术不够高明,所以道教是极端地推崇技术,有些学者也讲,民族的四大发明,其中火药
32、的发明最早来自于道教道士的炼丹术,炼丹的时候通过一个配比,突然有一天发现火药这样一个东西,所以道教是我们国家技术的一个渊薮,我们国家很多技术层面的进步都来自于道教。-_但儒家不这么认为,儒家认为人是终有一死,人是一个有限的个体,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寿命都是一定的,所以每个人都是向死地存在,正是因为我们是向死地存在,所以我们才会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的,如果我们每天都散着花地去作,都不带死的,那我们人选择的是完全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在这一方面,儒家是反对道教的,它认为人是终有一死。最后在思想上,儒家面临最重要的一个对手是佛教,佛教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两个字“解脱” ,为什么佛教要求解脱?因为它认为人生就是
33、一团苦海,所以我们要解脱到彼岸去,我们要到达那个彼岸的世界,从这苦海中解脱出来。所以,佛教讲了我们人生各种各样的苦,比如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取蕴,这是佛教讲到的“八苦” ,所以它把我们的人生就看作一团苦的集合,人生之所以苦,就在于人是有牵挂,有执着的,所以我们要去掉这些东西。但儒家不这么认为,孔子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有苦才能有乐,有悲才能有喜,如果人生一点苦痛都没有,那哪来的快乐,所以儒家承认这个苦,并且我们要在这个苦难之中获得对于人生的一个升华。我们前面提到过,佛教认为人生苦的根源就在于人有牵挂,所以它要去除这个牵挂,但儒家认为,我们人的这个牵挂,我们人的这个执着是你永远没有办
34、法去除的。明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叫王阳明,王阳明这个人特别了不起,天才,玩什么都精,早年的时候,他曾经投入过禅宗,他去练禅宗,他希望能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牵挂都放下,他练着练着,基本上什么东西也可以放下,功名利禄这样的东西都可以放得下,但他练来练去唯独两个东西没有办法放下,一个是生死,另外一个是对于亲人的牵挂他没有办法放弃,这与阳明早期的经历有关,从小他是跟他的奶奶一起长大,随意他练来练去都无法放弃对于奶奶的牵挂,他后来终于想到,这个东西你就没有办法放弃,如果这个东西你都放弃的话,那我们人还是人吗?所以后来他去杭州游玩的时候,他非常喜欢,就到各个寺庙跟人来讲解,心学家的口才都是非常好的,有一天他就到了一个寺庙,结果他一去坏了一个和尚三年的修行,这个和尚三年没有睁开过眼,三年没有开口说过话,王阳明到那儿就大喝一声,然后这个和尚就被惊吓,然后王阳明就与他促膝谈心,就问他家里尚有人在否,家里还有没有亲人,惦记吗?结果给那个和尚说得痛哭流涕,关键是说到最后这个和尚还还俗了,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故事。从这儿可以看出,在儒家看来,人始终是一个有牵挂的存在,所以儒家在历史上,在面对这些思想对手的时候,采取了一个批评的态度。最后如果我们总结一下的话,儒家所认为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我们可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