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8618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北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北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河北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河北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河北省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和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全省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十五” 期间 ,我省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济稳定快速持续增长,2005 年全省生产总值初步核算达到10116.6 亿元,年均增长 11.2%。全部财政收入达到 1035.2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1.65 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9107.1 元和

2、 3481.6 元,年均分别增长 10%和7%,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各项卫生事业成效显著。(一)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继续得到改善综合反映国民健康水平的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稳步提高,婴儿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九五” 期 间的 25和 27降至“十五” 期 间的 20和 23,孕产妇死亡率由 “九五”期间的 57/10 万降至“ 十五 ”期间的 51/10 万,如期实现 了“ 十五”规划确定的目标。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抗击 SARS 的重大胜利,有效预防控制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到 100%,涂阳肺结核

3、病人治愈率达 90%以上。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常规免疫“五苗 ”报告接种率均在 98%以上。如期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国家2控制标准。艾滋病干预措施和“四免一关怀” 政策进一步落实。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43%,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0%。城市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 93%和 86%,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 80%。全省临床用血 100%来自无偿献血,自愿无偿献血率达到 90%。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增强抗击 SARS 斗争之后, 总结经验教训,各级政府加大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从 2003

4、年起共计筹措安排专项资金 9.5 亿元支持了 142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 个市级紧急救援中心和 95个传染病医院(病区)建设;投入资金 3500 万元支持了省级和 10个市级采供血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五级疫情信息报告网络建设,全省 694 个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和 1960 个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这些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使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采供血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三)农村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与小康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全省 136 个县(市)都设立了综合医院,完

5、成了乡镇卫生院布局调整和管理体制上划县级管理工作,93%的行政村 设有卫生室,全省拥有乡村医生 11.5 万人。2003 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到 2005 年,试点县增至 11 个,参加合作医疗人数 314 万人,人口覆盖率 75%,有 133 万人次享受了合作医疗补偿。卫生支农成效明显。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共组织医疗队 6530 支到农村诊治病人 195.25 万人次,援建乡镇卫生3院、村卫生室 943 个。2005 年启动了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农 民就近得到 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看病难问题有所缓解。(四)医疗卫生资源调整初见成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到 2005 年底,全省

6、拥有卫生机构 18046 个,开设床位 16.23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22.97 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10.56万人,注册护士 5.45 万人。平均每千人口床位 2.37 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 3.35 人,分别比“九五” 期末的 2.32 张和 3.23 人提高 0.05 和 0.12 个百分点。全省卫生机构固定资产达到 185.2 亿元,比“ 九五 ”期末增加 105.7 亿元,其中房屋建筑物增加 28.6 亿元,仪器设备增加 42.7 亿元。通过资源调整,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质量及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五)贯彻中西医并重方针,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全

7、省县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已达 163 所,开设病床 15206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已达 8 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40 个。 “全国 农村中医工作先 进市建设单位”1 个,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7 个,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 进县建设单位”2个, “全国社区卫生服 务中医特色示范区 ”1 个。9 人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50 人被确定为“ 河北省 优秀中医 临床人才培养项 目” 培养对象,1 项课题列入国家 973 计划项目,6 项课题列入国家“ 十五” 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25 项课题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计划项目。中医药工作不

8、断得到加强,对保障人群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六)卫生科教工作成绩喜人,卫生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十五” 期间 ,全省卫 生系统荣获河北省科技 进步奖159项,获河北省优秀医学科技成果奖349项。确定省级重点学科17个,省级4重点发展学科25个,选拔226名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外送学习,选派26名业务骨干到欧美国家深造。卫生领域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2001年以来,全省先后引进和实施外资项目24个,引进外资共计6029万美元。成功开展了“健康快车” 、“中美联合晨光行动”等项目,向尼泊尔派遣了两批援外医疗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七)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改

9、善完成了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登记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医疗机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合理与科学的用人机制逐步形成。到 2005 年底,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站点达到 726 个,民营医疗机构 113 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出台实施,以药养医局面进一步扭转。非营利医疗机构普遍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累计采购金额 56.51 亿元,实现让利患者 5.47 亿元。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启动了“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主题 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依法打击医疗服务领域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采供血监管,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进一

10、步好转。加强临床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建设,加大医疗服务质量信息公示的范围和力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网络初步形成。二、 “十一五”时期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总体上看,全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五” 规 划实施较为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十一五 ”时期更快更好 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仍较为突出,卫生发展滞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面对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5显期, “十一五 ”期间 ,全省卫生工作既面 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一)卫生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艰巨任务随着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1、2005 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48 万元。党的十六大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把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都给我省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省也面临着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城乡资源分布反差较大等问题。诸如:从床位配置看,城市每千人口拥有床位 5.06 张,农村只有 1.35 张;从卫生人员配置看,城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7.53 人,农村只有 1.99 人;从固定资产配置看,城市医院每床占有 21.39 万元,乡镇卫生院仅占 3.03 万元;从经费补助看,城市医院人均补助 1 万元,乡镇卫生院只有 0.21 万元。为

12、此,我们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健康保障指标体系。同时,要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全省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调整卫生政策,坚持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6为各项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研究解决医疗卫

13、生结构失衡问题。既要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还要实现卫生事业内部预防和医疗、中医和西医、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协调发展。要着重发挥政府控制医疗服务供给的准入和监管功能,以及调节医疗需求流向的规划和调控功能,强化全行业监管。(三)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尽管“十五 ”后期国家 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医 疗救治机构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但设备装备、人才队伍、运行机制等问题已成为我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省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尚不够完善,应急救治能力和监督执法能力尚不够强,突发公共卫生

14、事件应急机制尚不够健全,难以应对复杂的疾病流行局面和多重的疾病负担及监督执法压力。同时,一些重大疾病仍严重危害或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如过去已消灭的性病又死灰复燃,有些已被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又有所抬头,艾滋病呈扩散的趋势,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存有流行的危险,全省农村尚有氟斑牙病人172 万人,氟骨症病人 7.3 万人等。为此,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任重道远。(四)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各级政府的重大任务由于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倾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虚高、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以及社会资金进

15、入医疗卫生领域困难等原因,致使广大患者就医经济负担加重。 “十五” 期间,我省平均每门诊人次收费、每住院床日收费、出院者平均住院费每年增速,均接近或超过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据全省第三次卫7生服务调查统计,城乡居民因经济困难等原因应就诊而未就诊比例为 22.15%,应住院而未住院治疗的比例达 42.56%。为此,必须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切实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五)加大政府卫生事业投入、建立卫生投入长效机制刻不容缓在卫生总费用中,虽然各级政府卫生预算支出比例已由 2000年的 14.4%上升到 2004 年的 18.5%。但我省人均卫生事业费在全国 31

16、 个省(市、区)中仍后居第 28 位。政府卫生事业费预算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一直处于 2%左右。公共卫生机构投入机制不健全,部分县级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断奶断粮” ,乡镇卫 生院防保经费落实难,重大传染病防治经费等公共卫生费用未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医院补偿政策不到位。中央和地方政府从 2006 年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分别由 10 元提高到 20 元,地方政府资金压力日显突出。解决卫生事业发展“瓶 颈” ,加大政府投入,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卫生事业的保障政策,建立卫生投入长效机制责任重大。(六)人口学特征及生态环境变化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的

17、挑战一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显突出,需着力加强对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研究减少新生儿缺陷发生率,加强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二是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带来慢性病和老年病增加等疾病模式的改变,加上高龄老人对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的特殊需要,从而对现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巨大的8卫生负担。三是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客观上要求对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及管理体制重新设计,以适应人口流动需要,促进就业与医疗卫生服务的协调发展。四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因生态环境、心理因素和行为习惯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

18、病的预防控制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七)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省城乡人均收入已从 2000 年的2.28:1 上升到 2005 年的 2.62:1,差距不断 扩大。这就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既要满足社会各阶层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更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困难群体的参保资金筹集问题。虽然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但城镇低保、灵活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仍然处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方面,2004 年全省只有 3 个县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5 年和 2006

19、 年先后扩大到 11 个和 36 个县,但尚处于试点阶段,覆盖面较小,大部分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尚未解决。为此,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并完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任务十分艰巨。三、 “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一)指导原则“十一五” 期 间,全省 卫生事业发展的总 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全面落 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卫生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和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 的科学9发展观,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促进我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必

20、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从省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优化配置卫生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注重卫生事业发展的平衡性、可持续性和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2、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中心,维护卫生事业服务宗旨和公益性质。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突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3、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在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壮大医疗卫生事业。4、坚持以预防保健和农村为重点,切实提高应对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逐步缩小

21、城乡差距。5、坚持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医疗服务事业,积极探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不断健全城市医疗服务体系。6、坚持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二)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到 2010 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享有与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质量比较优良、费用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同10类地区的先进水平,不断增强卫生事业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

22、用。到 2020 年,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缩小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全省卫生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主要健康指标(1)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在 2000 年 72.53 岁的基础上,到2010 年提高 1-2 岁。(2)婴儿死亡率:到 2010 年降至 19。(3)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到 2010 年降至 21。(4)孕产妇死亡率:到 2010 年降至 41/10 万。3、主要工作目标(1)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体系。(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 85%。(3)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 90。(4)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 200/10 万以下;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维持在 100%水平;艾滋病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确保鼠间鼠疫不下坝,人间鼠疫不发生。(5)儿童计划免疫“五苗 ”接种率以乡镇为单 位保持在 90%以上,以县为单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 24 小时内接种率达到 80%;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6)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 90%以上。(7)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到 100%。(8)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3.5 人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