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粒子病概况 家蚕微粒子病( Pebrine disease )是微粒子原虫寄生而引起的蚕病,是蚕桑生产上危害严重而又长期得不到根治的一种病害。 历史上曾给欧洲、日本、中国等世界主养蚕国家的蚕业生产以毁灭性的打击。我国元代司农司王盘编写的农桑辑要(1273年)中已有记载关于该病的病征以及淘汰病蛾、选留完好“蚕种”,目的是“惟在谨谋于始,使不为后日之患也。”当时称它为“灰头病”。在19世纪中期,法国养蚕业受到一种严重的蚕病危害,由于这一打击,它的产茧量由二千万千克,下降到六百万千克。可是当时不知到底是什么病,更不知道致病的病原物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由于它所表现的一般症状,皮肤上有散状不规则的小黑
2、斑点,就象在蚕体表上撒了一层胡椒沫似的,所以当时就流行地俗称它是“胡椒病”(法国南部的方言,称胡椒为 Pebrine )。所以英语中最早就用Pebrine一字来表示微粒子病;日本最早称它是“黑痣病”。后来知道它体内有微粒子,德国人称为 Korperchen ,就是微小粒子的意思,到1883年由日本人练木喜三正式译为“微粒子病”,这样东方人就统一了这名称。,19世纪后期,法国的蚕丝业由于逐年严重蚕病危害而濒临破产。1845年微病在法国的de Vancleuse省爆发,随后蔓延至意大利及其它欧洲国家。这样法国开始从亚洲购种,主要是日本。到19世纪末期,该病就在全世界流行。由于蚕茧量的骤减,1865
3、年法国各省的养蚕家联合署名向政府请求减税,要求推进蚕病科学的研究。当时正享有盛名的化学家 巴斯德(louis Pasteur) 受政府委托于着手Pebrine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从而拯救了几乎毁灭的法国蚕桑业。随后法国、日本、印度、中国等养蚕国家进行了微粒子病的一系列的研究,为预防和治疗微粒子病积累了大量经验,由19世纪大多数蚕业国危害率的20%下降到目前的1%水平。 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亦积累了不少防微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1929年开始,首先在江苏、浙江等省成立蚕种取缔所,负责对蚕种生产、检验等的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重视蚕业科学研究、对蚕业生
4、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原蚕繁育制度、监管制度等,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危害。于1986年将该病列入农牧渔业部动物检疫所动物检疫目录,明确为口岸检疫对象。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广大的蚕区蚕种场又有流行的倾向,微粒子病发生覆盖率达87%。 据统计,1991年全国因微粒子病损失蚕种157万张,淘汰率8.65%,1992年淘汰201万张,淘汰率7。34%。比广东全省一年用种还多,光四川省1991年就损失40万张,95年仅江苏省在春蚕期因微粒子病发生而使生产损失近一亿元人民币,可见该病在我国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防患。1989年农业部农业司在“八五”期间专门成立了防微
5、指导小组,国家把防治微粒子病研究列为“八五”攻关课题,并在“九五”攻关研究中仍在继续探讨防微研究。,家蚕微粒子病病原分类学位置 原生动物界(kingdom) 原生动物亚界 微孢子虫门( phylum Microspora Sprague ,1977) 微孢子虫纲( class Microsporea Dephy ,1963) 微孢子虫目( Order Microsporida Balbiani ,1882) 无多孢子膜亚目( Apansporoblastina ) 微粒子科( Nosematidae Labbe ,1899) 微孢子虫属( Genus Nosema Naegeli ,1875)
6、 学名: Species Nosema bombycis Naegeli .1875;简称 N.b,微粒子孢子的稳定性 发育温度为1035,孢子发育适温是2030之间,10以下或35以上孢子都不发育。接种后在2ds内保护在4048hr,没有新孢子形成,而从第3天开始即形成耐热性的发 育阶段,停止高温后即有新孢子形成。孢子对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如在干燥的母蛾体内保护 3 年仍有感染致病能力;在水中浸5个月仍有活力;被鸡、猪等食下,从其粪便中排出的孢子仍有很强的感染力。对理化因素的稳定性如表1。,表1 微粒子孢子对理化因素的稳定性 条件处理 浓度(%) 温度() 失活时间 日光 / 3940 7h
7、 干热 / 110 10min 湿热 / 100 10min 煮沸 / 100 5min 福尔马林 2 (甲醛) 25 40min 漂白粉 1 (有效Cl) 25 30min 克孢灵 100ppm(ClO2) 25 5min(孢子不变形),微孢子生活史 微粒子病的病原是一类原生动物。它的生活周期有孢子,芽体,裂殖子,孢子芽母细胞等不同发育阶段。其中孢子阶段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清楚观察而其它发育阶段则是在寄主的细胞内,需经特殊染色处理或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1、孢子: 在微孢子虫纲里孢子的形态各属不同,寄生家蚕里的具褶孢子虫属M27,M32是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大小为3.63.822.3um,其大
8、小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但由于寄主发育阶段及寄生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的孢子,孢壁均匀、光滑,呈强折光性,而呈现淡绿色,比重为1.31.35。 各属孢子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有孢膜、孢质,具1或2个核、极丝、极体等。 孢子壁: 又称皮膜或被壳,表面光滑,厚约0.5um。分三层,即外膜、中间膜及内膜。外层及内层较薄,中层较厚,含几丁质。 孢子原生质: 在成熟孢子的中央有一腰带状的原生质,具有两个核(2n染色体),其前后端各有一个空泡,原生质含有DNA及RNA。, 极囊: 包括极帽、极丝和极体。在孢子前端的孢子壁与极帽连接,象一个锚的样子。极丝一端从极帽伸出,绕过孢子原生质而达到孢子
9、后部,以倾斜的螺旋状缠绕1213圈。极丝另一端与孢子原生质连接。此外,极囊中还含有极体和空泡。 极丝: 一条中空的细长管,长70130um,为孢子的1030倍,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横切面有两个不同密度电子云的层次,表明它是中空的。孢子原生质在成熟孢子的中央,呈腰带状,具双核(结合核染色体为2n)。当孢子被敏感宿主吞食后,极丝从前端的极帽处迅速外翻。极丝很坚硬,外翻后可穿过宿主的围食膜和中肠上皮。同时孢质通过空心的极丝管喷出,因此极丝有如一根接种针,注射孢质到宿主细胞内,使孢质不受宿主消化管中消化液的影响,安全地进入新的区域。这种极丝外翻现象又称之为发芽。(见图) 孢子发芽: 当活孢子进入桑蚕消化道
10、,受碱性消化液作用,迅速吸收水分而膨胀,依靠压力将极丝弹出,同进孢子原生质迅速地通过中空的极丝而释放出来。当孢子原生质的核结合为一时称芽体。发芽后的孢子成为空壳,光泽消失而稍凹陷。人为地用化学物质处理孢子如H2O2、盐酸、硝酸、醋酸、碘液、蚕消化液、碱液或涂片后经干湿处理后加盖压片即可诱导发芽。, 极体(polaroplast) 是一极薄的片状结构,它在孢子的前端,围绕着极丝基部,按Hunger和Varra意见,极体是一个膨胀的胞器,极体吸收水分,可提供极丝外翻时孢子的内压力。 2、芽体(planont) 孢子发芽后释放出孢子原生质,称芽体,又称游走体、浮游体。圆形,大小0.51.5um。具单
11、核、无膜、有折光性,含丰富的DNA。侵入中肠上皮细胞的芽体即可在其中定位,并分裂形成有膜的裂殖子。侵入体腔的芽体可直接寄生于血细胞,并在其中形成“感染细胞”,进行二次感染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原。 3、裂殖子(Meront) 芽体侵入寄主细胞后即行定位,形成被膜,称裂殖子。卵圆形,大小为1.53um。吉姆萨氏染料染色则核染成红色,细胞质染成蓝色。裂殖体有多种酶以分解寄主细胞中的养分并加以吸收利用。以二分裂法增殖,可见到呈哑铃状的分裂过程,具双核,分裂后形成孢子芽母细胞。有人认为裂殖子要经过减数分裂才能形成孢子芽母细胞。,4、孢子芽母细胞 具双核,能形成肥厚被膜,由于收缩运动与寄主细胞质分离,进一步分
12、化成多层的孢子壁,出现极囊及极丝等内部结构,最后单个地形成孢子。 抗芽体单克隆抗体能与浮游在体腔内的芽体样游走体发生反应,但抗孢子抗体不与游走体发生反应。 孢子芽母细胞内部构造出现了原始高尔基体。在整个发育阶段缺少线粒体,仅有核糖体和若干膜系统。 由于孢子形成过程中电子密度较高,难于进行固定和包埋,不易观察。佐藤(1982)改良固定法,克服了这些困难,据他们观察认为,成熟的孢子也是双核,从孢子形成到再形成芽体这一阶段没有核合体存在(指双核细胞采取连核排列的形式)。 在组织培养的微粒子原虫,可以仔细观察到它的发育周期及再感染的过程。家蚕微粒子病病征 微粒子病是目前唯一发现能感染家蚕各个发育阶段的
13、一种慢性病,感染时期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病征及病变。群体的症状是:蚕大小不匀,发育不齐,多迟眠蚕及半脱皮蚕。轻症病蚕一般能上蔟、结茧、化蛹及羽化产卵。 (一) 蚕期的病征 小蚕期的症状:经卵传染的蚁蚕,收蚁后经3d仍不疏毛,体色深暗,体躯瘦小,发育缓慢。重病者一龄中死亡,轻者可延到二至三龄,但绝不能发育到四龄。蚁蚕食下感染,病征大致同上,但多出现迟眠蚕或不眠蚕。,二至三龄感染,在大蚕期发病,其症状有“起缩蚕”:45龄蚕起蚕后发病,在各龄响食后,表皮缩皱,体呈锈色。“半脱皮及不蜕皮蚕”:眠蚕中发病,由于蚕体质虚弱,蜕皮困难而成为半蜕皮或不蜕皮蚕,也有死于眠中。“不结茧蚕”:熟蚕后期发病,多数不能结
14、茧,病蚕在蔟中徘徊,不吐丝,倒挂在簇上死去或为“挂尾蚕”,或漫然吐丝,结不正形茧或薄皮茧,也有的成为落地蚕及裸蛹。尸体不易腐烂变色。尸体萎缩,多呈锈色。壮蚕发病,有些可能在病蚕表皮上可见到黑褐色小病斑,状似胡椒,成“斑点蚕”。病斑的显现,与品种有关,欧系品种最为明显,国内现行二化性品种比较模糊,多化性品种较少见。 (二) 蛹、蛾期的病征 病蛹的表皮无光泽,反应迟钝,腹部松弛,有的体壁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黑斑。病情轻的较健康蚕羽化早,但病程重的,大多成死笼茧,即使能蛹化,但羽化迟缓。 病蛾外观的病征:大肚蛾,是常见的病蛾之一,腹部膨大,体伸长,节间膜松驰,甚至可透视到内部的卵粒;拳翅蛾,羽化后长期不
15、能展翅,或展开不全,有时翅上生出水泡或有若干黑斑;秃蛾,病蛾羽化时鳞毛易脱落,胸、腹部光秃无鳞毛,有时腹部鳞毛成片地变成焦黄色。病蛾交配能力差,产卵不正常,卵粒较小。但病势轻的与正常蛾不易区别。 (三) 卵的病征 重病蛾产的卵,卵形不整齐,大小不一,排列不齐,有重叠卵,产附差,容易脱落,不受精卵及死卵多。点青、转青期参差不一,孵化不齐,迟出的卵发病率较高。病卵往往引起浆膜细胞异常,卵色变淡,这些卵多在催青中死亡。有病卵虽发育成蚁蚕,但不能孵化或孵化途中死亡。轻症病蛾所产的卵与正常卵无差异。但是在后期感染蚕,都看不到病征,羽化、交尾、产卵均正常。,家蚕微粒子病病变 微粒子原虫可通过消化道而感染,
16、除几丁质的外表皮,气管的螺旋丝及前、后部消化管壁外,能侵入蚕体各种组织器寄生,如消化管、血细胞、肌肉、脂肪、马氏管、气管、丝腺、生殖腺及体壁等组织。解剖病蚕,观察各组织的病变如下: 1、 消化管 微粒子孢子在消化管内发芽,侵入消化管上皮细胞后在其中繁殖,在消化管上出现斑点或黑点的病斑。感染细胞内充满孢子,肿大,乳白色突出管腔。最后破裂,孢子散逸,随粪便排出。病势渐进消化管功能减退。 蚕食下孢子23天,在中肠前部与后部首先出现少量分散黑褐色胡椒状斑点,比病原孢子形成提前46天。第34天斑点数量增多,并部分连成团块,色泽加深,第56天黑斑团块数量增多,面积扩大,并开始向中肠全域扩展,此时肉眼可见。
17、第78天黑斑团周缘逐渐乳白、继而溃烂,第910天黑斑消失,中肠组织乳白糜烂。蚕的前肠与后部末见有黑斑形成。最后上皮细胞破裂,孢子散逸,随粪排出。 2、 马氏管 被寄生的马氏管壁细胞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形成许多点状的小突起,象增加许多弯曲,并引起尿酸的排泄障碍。也有出现马氏管与中肠壁愈合。 3、 丝腺 前、中、后部的丝腺细胞均可被寄生,寄生后形 成乳白色脓泡状的斑块,肉眼可见,可作为确诊该病的依据之一。丝腺内腔充满液状的丝蛋白,不适于微粒子的寄生。丝腺被寄生后,丧失分泌绢丝物质的能力。因此,重症微粒子病蚕多不结茧或仅结薄皮茧。,4、 体壁 微粒子原虫侵入蚕体壁及真皮细胞后,在其中形成孢子,使真皮细
18、胞形成空洞,膨胀而破裂。在这过程中受到血液中颗粒细胞的包围,形成褐斑,这些褐斑常被新生的真皮细胞填补覆盖,形成一个囊状物。实际上这是蚕的一种防御机能,将微粒子原虫围困而消灭之。因此,在蚕体外表看到许多胡椒状的小褐斑,这种病斑可因蜕皮而消失。旧皮壳残存有孢子,成为新的传染源。 5、 生殖细胞 微粒子原虫能侵染卵巢外膜、卵母细胞、滋养细胞;睾丸外膜及精母细胞等,是造成经卵传染的根源。 6、血细胞 主要侵染颗粒细胞、原血细胞及浆细胞。经接种后4872h可在血细胞内形成裂殖子,48d后形成孢子。用吉姆萨氏染料染色,可以观察到微粒子原虫侵染的过程及细胞病变。被寄生的血细胞表现为着色性减退,体积增大,直径
19、可达3254um。由于血细胞的崩溃和悬浮的孢子使血液混浊。7、 肌肉组织 在肌肉组织的裂殖子是沿着肌纤维的方向寄生的。组织内的肌质大部分被融化形成空洞,最后仅有一些离散的肌核及肌鞘。肌肉附近的结缔组织同样受到破坏。因此,病蚕行动迟缓、呆滞,体躯瘦小,萎缩。 8、 脂肪组织 被寄生的脂肪组织膨大变形,组织间连络松驰甚至崩溃,这也是造成血液混浊的原因之一。,家蚕微粒子病致病过程 经口进入消化管的活孢子,受消化液的刺激而发芽,弹出极丝,在极体的挤压下,将孢质弹出孢外,进入中肠上皮细胞或体腔,其中进入中肠上皮细胞内即定位,进行分裂增殖,最后形成孢子。 进入体腔的孢质被膜包围形成芽体,可直接寄生于血球,
20、并在其中形成所谓“感染细胞”,短极丝孢子进行二次感染(又称之为二次感染体),成为其它组织器官的病原。芽体进入组织细胞后,即为裂殖体,它不能转移到另一细胞,直接进行分裂,形成孢子体、孢子芽乃至形成孢子。 微粒子原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夺取蚕的养分。,传染来源 微粒子原虫的传染来源比较广泛,包括: 1、病蚕、蛹、蛾的尸体及病卵; 2、排泄物,如蚕粪、熟蚕尿、蛾尿; 3、脱离物,如病卵壳、蜕皮壳、鳞毛及蚕茧等。其中孢子分散传播各处,成为传染来源。 4、患病的野外昆虫亦是重要的传染来源。桑园等处的害虫如野蚕、桑螟、桑尺蠖、红腹灯蛾等与家蚕微粒子孢子虫能互相传染,也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1978年据华南农业
21、大学蚕桑系调查,从桑园等处采集害虫近7万头,进行微孢子镜检,其检出率达3.5%。这些野外昆虫患病尸体、排泄物、泄出物污染桑叶而传染给家蚕。 日本广濑安春等(19691979)对102种25000头昆虫进行检查,结果在65种昆虫中检出了微粒子虫,其中有12种昆虫的微孢子虫可以感染家蚕,有2种昆虫的三种微孢子虫可以胚种传染。1957年Hungary(匈牙利)Machay认为蚕室周围20种以上鳞翅目昆虫可感染家蚕微孢子虫。自然界微孢子虫存在复杂的广泛交叉感染网。 19951997年,广东蚕研所在广东翁源、曲江、仁化、韶关、清远、罗定、德庆、化州、湛江及广州地区等地捕捉近万头389种野外昆虫,从44种
22、昆虫中分离到微孢子虫,并确认其中10种昆虫微孢子虫对蚕有食下和胚种传染,另有三种有食下传染,但未证实有否胚种传染。 据统计,在检毒时,每个视野发现一粒孢子,则这只病蛾就有50万粒孢子,能引起超过5万头蚁蚕或5千头四令起蚕发病。,传染途径 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两种。 1、 食下传染 分卵壳传染和桑叶传染两种方式。 卵壳传染:在蚕卵壳表面因粘附有微粒子孢子,当蚁蚕孵化时,咽下附有孢子的卵壳而感染。 桑叶传染:蚕食下被微粒子孢子污染的桑叶而染病。在养蚕过程中传染的机会很多,除了蚕室、蚕具及桑室等消毒不彻底而造成食下传染外,也可通过桑园患病的害虫尸体、排泄物、脱离物等污染桑叶被蚕
23、食下传染;此外把未经堆沤腐熟的病蚕粪直接施用于桑园供作肥料时,其中的微孢子污染桑叶;水源被微粒子孢子污染而用于桑园抗旱用水或作为桑叶补湿用水被蚕食下传染等。食下传染既危害普通丝茧育蚕,也危及蚕种生产。,2、 胚种传染(经卵传染) 是本病传染的特点,也是主要的传染途径。雌蚕在四至五龄感染本病,就有造成胚种传染的可能。 胚种传染的途径:雌蚕感染微粒子病后,其芽体随血液侵入卵巢膜或包卵膜的上皮细胞内,进而侵入卵管中的卵原细胞。随着蚕的发育,卵原细胞由一个分化为一个卵细胞和七个滋养细胞,(见图)在这个过程中,微孢子可寄生于卵细胞或滋养细胞,也可同时寄生二种细胞,因此,会出现以以下三种不同的寄生情况:
24、(1)有病的卵细胞吸收有病的滋养细胞的营养。这种卵最终不能形成胚子,而成为不受精卵或死卵。 (2)有病的卵细胞吸收无病的滋养细胞的营养。这种卵也不能形成胚子,而成为不受精卵或死卵。 (3)无病的卵细胞吸收有病的滋养细胞的营养。这种卵有进一步发育的可能,也会导致胚种传染的发生。而能否发生胚种传染,则要看病原进入胚子的时期。从卵产下直到胚子的形成过程中遭到病原感染(即发生期感染),这些胚子不能再继续发育,而成为死卵;当胚子发育到反转期后,寄生在卵黄球的微粒子原虫随养分进入胚子的消化道即经脐孔而感染,这样的卵孵化出的蚁蚕则成为经卵传染的个体。同一病蛾所产的卵中,以迟产出的卵感染率高。,发病规律 1、
25、感染与发病期: 染微粒子病的发病期因感染的方式不同而异。胚种传染的蚁蚕在13龄期发病,最长不能发育到4龄(但也有少数在5龄期发病的);蚁蚕至2龄期感染,发病期因感染的程度而异,仅食下少量孢子可发育到4龄,少数可上簇,但多数在蔟中死蚕或仅结薄皮茧。因此12龄蚕感染对丝茧育影响大;45龄期感染,一般能正常发育、营茧、羽化、交配和产卵,而成为胚种传染来源,所以这时期感染对种茧育的威胁极大。 2、蚕座内感染规律: 1)微粒子病是一种慢性蚕病,蚕在患病过程中形成大量孢子,随粪便排出或粘附在脱皮壳中,污染蚕座,造成蚕座内的再感染。 由经卵传染的蚁蚕排出的孢子,可传染给一至二龄健蚕,称为第一期感染。第一期感
26、染的蚕能正常发育到三至四龄,从四龄前开始排出孢子,又被其它健康蚕食下而感染,称为第二期感染。第二期感染的病蚕,能正常上蔟,营茧以至化蛾,但产下的卵成为经卵传染的来源。,2)蚕座内感染的程度与混育病蚕的数量有关。早期即使混入小量病蚕,但由于混育时间长,传染机会增加,损失将会更大。据调查,在收蚁时混入3%的病蚕,到熟蚕时发病率可达5060%,如延续到发蛾后检查,将会全部染病,无法制种。由此可见,该病蚕座内感染的严重性。 3)蚕感染微粒子病发病率的高低,因蚕品种、发育时期及饲育环境不同而异。中国系统的蚕种对微粒子病抵抗力较强,欧洲系统的蚕种对微粒子病抵抗力最弱,日本系统的蚕种对微粒子病抵抗力介于两者
27、之中;(中国系日本系欧洲系),多化性品种抗病力较强,一化性品种较弱,二化性品种介于其中。小蚕、起蚕及饿蚕易感染,发病率高。病蚕以眠起蚕排出的孢子数最多;饲育环境湿度大、蚕座潮湿,蚕容易食下被污染的残桑而增加传染的机会。反之,湿度低、蚕座干燥,残桑易凋萎,减少食下传染的机会。 高温对微粒子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据试验证明,用渐进催青法,蛹期高温处理,蚕卵温汤浸种,热空气和高温盐酸处理微粒子病卵均能降低发病率。,微粒子病的诊断 (一)肉眼鉴定 患微粒子病的蚕、蛹、蛾、卵都出现病征。蚁蚕疏毛期长,体躯瘦小,迟眠迟起,群体大小发育不齐,大蚕期体躯缩小,无光泽呈锈色,常有褐色病斑。本病的病斑和煤灰斑、桑毛
28、虫螫伤症病斑不同,要注意区别。病蛹的反应力弱。病蛾鳞毛易脱落成秃蛾,焦尾蛾;不受精卵、死卵多。但这些症状并不是本病特有的,在蚕期必须结合解剖检查丝腺有无乳白色脓疮、中肠有否出现斑点才能确诊。 (二) 显微镜检查 有无微粒子孢子是确诊的依据。检查卵或蚁蚕可取整体;病蚕、蛹、蛾可取血液、消化管或腹部。用1%氢氧化钠研磨,制成临时标本镜检(600)。 镜检时成熟孢子为卵圆形,不成熟孢子为梨形或纺缍形。折光性强,呈淡绿色,边缘整齐,常沉在标本的下层。 镜检时若混入与微粒子孢子相类似的花粉、真菌孢子等,可用药物及染色加以区别。如加入碘液,可使花粉被染成紫色;加入30%盐酸或硝酸,在27放置10min,则
29、微粒子孢子变形消失,真菌孢子形状不变,是因其纤维素的细胞壁能抵抗酸的腐蚀。 (三)血清学诊断 为了将与微粒子病病原以外的微孢子虫类孢子区别开来,可用抗微粒子孢子的血清来诊断,分三类: 1、 凝集反应 :玻片凝集、乳胶凝集、炭素凝集反应。 2、 标记抗体技术的诊 断:荧光抗体法、酶标抗体法。 3、 单克隆抗体的酶标抗体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直接Indirect-ELISA法、Direct-ELISA法、IGSS法等。 (四)分子生物学诊断 核酶探针法、PCR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核酸序列分析。,微粒子病的预防 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体质、病原体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关系。在生产过
30、程中企图以单一的防治措施来达到防病的目的是不可能的。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掌握该病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针对发病的主要矛盾,将各种防治方法和养蚕技术结合起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一)制造无毒蚕种是防止胚种传染、消灭本病为害的根本措施。 1、 母蛾检查 。母蛾镜检是发放无毒蚕种的重要关卡,越是高一级的制种越要严格。原原种、原种参制的母蛾均全部入蛾盒,经处理后进行显微镜检查。方法是:将产卵后的母蛾根据蚕种批号对号入蛾盒或蛾袋中,在120F140F(约4860)的高温下,经67hr杀蛾。绝对避免超过180oF(约82)以上高温,保持通风干燥,防止发霉,以免影响微
31、粒子病的检出率。杂交种实行随机抽样,抽取代表性的参制母蛾进行检查。广东省近年已全面推广集团检查,每批母蛾镜检完毕后,统计该批毒率,对照蚕种监管条例要求,原原种0.2%,原种0.4%,普通种1%(外省0.5%),超过标准的全部淘汰。在毒率许可范围内的要将有毒蛾所产的病卵或整张蚕种剔除或淘汰。广东生产的是平附种,检到N.b后则整张淘汰,而外省的生产的是散卵,故很可能是带标准毒率以下微粒子的合格蚕种。,2、 补正检查 一般只对原原种和原种进行补正检查,是对经母蛾检查后,可能出现差错,为了慎重起见,可取原种卵检查。方法是: 提前催青检查 每蛾区挖取1020粒卵,对号贴在纸上,注明品种、批次后,提早用较
32、高的温度(2830 )、80%相对湿度催青,促进早孵化,将孵化后的蚁蚕分区进行镜检。如发现N.b(微粒子)孢子,按监管条例处理。 卵壳镜检 利用孵化收蚁后的卵壳进行镜检,发现N.b孢子的应立即淘汰。 3、 预知检查 是确切掌握原蚕饲育中有无微粒子病的发生和及早确定该批种茧是否能够制种的方法,它对减少经济损失和防止病原扩散等都有积极作用。主要是对迟眠蚕、发育不良蚕、死茏茧和促进化蛾检查。其方法主要有迟眠蚕检查和促进化蛾检查两种。 A、迟眠蚕检查:在原蚕饲养中,将各龄各区的迟眠蚕、发育不正常蚕、半蜕皮蚕等按区号入盒,保护温度29,相对湿度9095%的高温多湿环境中(13龄小蚕每区抽取迟眠蚕1015
33、头,大蚕时每区取58头),待自然死亡后检查,如发现微粒子孢子的区号,应立即淘汰,同时对用过的蚕具等进行彻底消毒,严防病原蔓延传播。根据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情况以及本批次蚕生长发育情况,有必要时还需对落地蚕或死茏茧等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可与迟眠蚕相同,若发现微粒子,应视情况将茧烧毁或烘干作丝茧处理。 B、促进化蛾检查:蚕发育到蛾期,微粒子病原体已充分繁殖,而形成孢子体,易于检出。故检查蛾体是比较准确的,但实践证明,一般促进化蛾检查,病毒检出率却很低,只有母蛾检查时病毒率的13左右。促进化蛾检查目的是决定该批种茧能否制种。其方法是从各饲养批中取早熟蚕约100头,放在小簇中营茧,用2729,8085%相
34、对湿度中保护,这样比大批蚕种提早24天出蛾,发蛾后每批逐蛾镜检,如发现有毒批次,可根据病率决定是否制种。,二)严格消、防毒,防止食下传染 食下传染是微粒子病的重要传染途径,蚕座内感染是本病主要的传染形式。四、五龄蚕期感染是胚种传染来源。必须根据这些规律对饲养环境、蚕室、蚕具、桑室等以及蚕体蚕座进行认真严格的消毒,建立以消灭微粒子孢子为中心的综合防治体系。根据目前消防毒的水平,强调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消毒药物的选择。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消毒药物繁多,针对本病病原的特点,最好使用漂白粉(1%)、次氯酸钠(0.51%)、克孢灵(50ppm),有条件的的可选用福尔马林(2%)等。无论选用那种药物
35、进行消毒都必须达到一定浓度和依照正确的操作规程,才能达到消灭病原的目的。 2、严格消防毒。妥善处理好病蚕、病蛾、病蛹及蚕沙的堆放,及时消除桑园害虫,以防止传染蔓延。同时要防止蚕座内传染,坚决淘汰迟眠蚕和弱小蚕,经常用漂白粉防僵粉、复方蚕座净等消毒药进行蚕体蚕座的消毒,把消毒防病工作贯彻到养蚕全过程。 3、加强专业村、专业户以及专用桑园的建立,推广江浙提倡的“三专一远”(即专室、专具、专人、小蚕室要远离大蚕室、蔟室)的养蚕制度。广东则提倡共同催青、小蚕共育及大小蚕分养的制度。这些措施都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蚕卵温水浸种是广东省蚕区沿用的方法,对预防不同化性蚕品种的微粒子病发生有一定效果。在产
36、卵后经自然温度保护710h,将蚕卵放入53.355.5 的温水中浸1015s,取出后凉干,这样能抑制微粒子原虫,减轻发病率。,三)治疗技术 1、 化学药物治疗 烟曲霉素、苯来特(Benomlyt)、托布津、7313(1-H-2,1、4-苯并噻二嗪-3-氨基甲酸甲酯)、7323(4-(邻-胺基苯基)-3-硫脲基甲酸甲酯)以及多菌灵(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等对微粒子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是以多菌灵为主剂的防微灵。在500700ppm范围内添食,对14龄蚕感染N.b的,防治效果达100%,5龄第12天添食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到5龄第3天后添食,治疗效果为3750%。它主要是
37、抑制家蚕微孢子虫裂殖体的分裂增殖。 2、 物理方法治疗 温汤浸种:主要对预防多化性蚕品种的微粒子病发生有一定效果,方法是:产卵后经自然温度保护710小时,将蚕卵放入53.355.5的温水中浸1015秒钟,以上方法均能抑制微粒子原虫,减轻发病率。 热空气处理微粒子病卵:对多化性蚕品种,将产卵后1213hr的蚕卵放入4647的热空气中处理1hr,可达到97.25100%的防治效果。(原理是利用蚕卵和原虫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敏感性不同以及经热空气处理后在蚕卵内产生特异的抗菌蛋白,从而抑制了孢子芽体的生长。) 高温浸酸疗法:产卵后经18hr的卵用比重1.05的盐酸在47 下处理1020min,可达到97%以上的治疗效果。但缺点是有10%的脱卵率。,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