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出 血 (hemorrhage),概念: 血液自心脏、血管腔外出,称为出血。一、出血的原因和类型 内出血 外出血 破裂性出血 漏出性出血,(一)破裂性出血,炎性或瘤性血管壁的侵袭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破裂心脏破裂肝硬化失代偿创伤性损伤,(二)漏出性出血,概念:微循环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血管基底膜漏出于血管外 原因:微血管壁损伤 血小板减少、功能障碍 凝血因子缺乏,积血:体腔血肿 :直径大于1020mm淤点 :12mm紫癜 :大于3mm淤斑 :1020mm 鼻衄 呕血 咳血 便血 血尿 血崩,二 、出血的病理变化:,三、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后果 取决于丢失的血量和速
2、率: 10%、 20%、 40% 出血的部位: 脑出血、心包内出血,第四节 栓 塞 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血管管腔,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栓子的类型,固体:血栓、菌栓、瘤栓、 脂肪、虫栓、异物气体:空气、氮气液体:羊水,一、栓子的运行途径:,一般与血流方向一致 1、左心、大循环动脉栓子 2、右心、大循环静脉栓子3、门静脉系统栓子,特殊:,交叉性栓塞 逆行性栓塞,二、血栓栓塞,由血栓引起的栓塞,最常见(90%)1、肺动脉栓塞 栓子来源:下肢深部静脉,90% 临床: 气促,紫绀,休克,猝死,2、大循环动脉血栓栓塞,栓子来源:左心,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瘤;交叉栓塞。
3、栓塞部位:下肢、心、脑、肾、脾常见。,三 、脂肪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的脂肪滴阻塞于微循环及小血管内。 原因: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四、气体栓塞,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液或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血管或心腔。 空气 、氮气 右心 形成泡沫 不能排出 循环障碍 猝死。 空气:负压处骨折 氮气:减压病,五、羊水栓塞,由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所致。羊膜破裂 子宫收缩 羊水进入子宫壁静脉窦 肺循环 肺动脉分支及毛细血管 紫绀,呼吸困难,休克 镜下: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出现羊水成分:角化上皮,胎毛,胎脂,胎粪,粘液。,六、其它类型栓塞 瘤栓,细菌菌落栓塞,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塞,第五节 梗 死
4、( Infarct ),梗死的概念,由于动脉血流供应的阻断,且不能及时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而引起的局部器官或组织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一)动脉血液供应阻断(内堵、外压、痉挛),1、动脉管腔内血栓形成和栓塞 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心肌、脑梗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趾、指梗死(坏疽); 动脉栓塞:肾、脾和肺的梗死。,一、梗死的原因,2、动脉管壁受压闭塞 动脉受肿瘤或其他机械性压迫 肠套叠、扭转和嵌顿性疝 3、动脉持续性痉挛 原有的病变基础,诱导发生动脉痉挛,(二)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1、动脉阻塞的速度 2、器官本身的血供状态:吻合枝,淤血 肝、肺双重血液循环,不易梗死; 肾、脾、脑的血管吻
5、合枝很少,极易梗死。,1、梗死的形状决定于血管的分布 脾、肾、肺:锥形,扇面形; 心肌梗死:地图状; 肠:节段形。,二、 梗死的病变和类型(一) 病理变化:缺血性坏死,2、梗死灶的质地决定于坏死的类型。 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 3、梗死灶的颜色取决于病灶的含血量。 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二)类型,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 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 败血性梗死(细菌感染),1贫血性梗死 (白色梗死),组织特点: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 常见器官:肾、脾、心肌、脑。 形成机制:动脉反射性痉挛;肿胀挤压。 病变特点: 肾:楔形;凝固性; 脾:楔形;灰黄; 脑:圆形;液化性; 贫血性梗死是否
6、均为凝固性坏死?,2.出血性梗死 (红色梗死)发生的条件: (1)高度淤血:提供出血的血源 (2)组织疏松:提供出血的空间 好发部位与形成机制:肺 、 肠,出血性梗死的病变特点: 暗红色,界限不清。镜下结构为组织坏死伴有弥漫性出血。,3、败血性梗死 多为含有细菌栓子所致; 炎症明显; 可引起栓塞性脓肿。,三、梗死的结局 机化 包裹 钙化 脱落排出?,四、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决定于器官、部位和梗死灶的大小。,肾:代偿功能强,腰痛和血尿,不影响肾功能。四肢:坏疽,引起毒血症,必要时须截肢。 肺:胸膜刺激征和咯血。心肌梗死:影响心功能,严重者心功能不全。脑梗死:视不同定位而有不同症状。,see you l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