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208853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榆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榆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榆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榆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十五”回顾(一)“十五”期间是我市经济社发展既快又好的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到“十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320 亿元,比 2000 年翻了两番,从占全省 GDP 的 4.8%提高到 8.7%,年均增长 15.1%,比“九五”提高了 5.4 个百分点,综合实力由全省排名第七位提升到第五位,人均 GDP 达到9102 元,从全省平均水平的 52%提高到 9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65%。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已全面超额完成。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十

2、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630 亿元,年均增长 28%,是“九五”期间的 3.2 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坚持基础先行,大力推进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建设。“两横两纵”公路主骨架和十条公路次骨架及“两横一纵”铁路路网初步形成,全市新建改建公路里程6356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248 公里,新增铁路通车里程达到 332 公里;建成了瑶镇、李家梁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等网络覆盖全市;一大批电源工程建成投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 180 万千瓦,城乡电网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五年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极大缓解。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特色

3、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开发步伐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人工种草保存面积 673 万亩,羊子饲养量达到 645 万只,枣园面积 150 万亩,薯类种植面积 220 万亩,“东枣、西薯、北种、南豆”的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完成造林面积894.78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200 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由“九五”末的 20%提高到2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一大批能源化工项目陆续开工,煤炭、电力、油气、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增

4、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 85%以上,现已形成年产 1 亿吨原煤、70 亿立方米天然气、500 万吨原油、80 万吨甲醇、20 万吨盐、15 万吨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能源化工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力量。服务业稳步发展,劳务输出大幅度增加,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的 18:45:37 调整为 9:62:29,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十五”末,财政收入达到 67 亿元,年均增长 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3.8 亿元,年均增长 35.9%(同口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 2000 年的 3505 元,达到 6100

5、元,年均增长 51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00 年的 1062元,达到 1803 元,年均增长 148 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71.6 亿元,年均增长 28%。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五年解决了 43.5 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异地搬迁贫困人口 5.13 万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全市详规覆盖率达到 45%,榆林城区达到 80%,以世纪广场、凌霄广场为代表的市区建设十大工程已有七项全面建成,城市亮化、美化、绿化、供水、供热、供气等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由“九五”末的 20%上升到 28.5%,

6、榆林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改制稳步推进,80%的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投资、财税、行政审批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 35%提高到 42%。“十五”期间,引进了鲁能、兖矿、正大、中铝、中盐、安格鲁、陶氏、壳牌等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榆林资源开发,招商引资额达到 148 亿元,出口总额累计达到 2.14 亿美元。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五”以来,全市的教育、体育、旅游、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普遍重视,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保健

7、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救助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事业得到全面重视,全市 9 个县区实现了“两基”达标,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 70%和 54%,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距、城乡差距得到高度关注,全市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免征农业税,实现了农民零负担,群众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经过“十五”的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十一五”环境分析“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市的黄金发展期。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产业结

8、构高级化、科技进步加速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土地和能源紧缺化、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等趋势。特别是国际能源的紧缺和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国家在能源产业上要“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扩大西电东送规模”、“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以及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把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使我市能源化工基地战略地位凸显,这些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自身发展看,“十五”期间形成的综合实力,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为“十一五”加快发展,实施大开发、实现大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丰富

9、的资源以及特色经济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文化、旅游等领域独特优势进一步显现。特别是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人心思进,经济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为“十一五”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层次低,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一产薄弱,二产不强,三产滞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镇化水平低;“三农”问题仍较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尚有 80.5 万人处于低收入状态,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10、科技创新能力弱,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人口问题严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利益与分配等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紧迫感、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我市实际,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努力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二、 “十一五”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

11、、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以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陕西特色农牧业基地、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城镇化带动、信息化带动、科教兴榆和人才强市五大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消除瓶颈制约,突破体制障碍,妥善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开发与环境保护、南部与北部、近期与远期、中省与地方经济利益等方面重大关系,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二)坚持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市的中心任务,一切

12、工作都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发展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转变增长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地转变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模式。要实现过于依赖矿产资源开发向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要充分依托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发展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城乡、区域协调

13、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制定和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和城乡经济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南北优势互补,城乡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继续实施科技兴榆战略,更加重视发挥人的因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注重民主法制建设,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

14、,转换体制,创新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和优化投资环境为重点,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统筹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抓好社会建设和管理,实现四个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三)发展目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 年生产总值力争突破 800 亿元,年均增长 1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2.2 万元,比“十五”翻一番多;财政收入达到 180 亿元,年均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5、60 亿元,年均增长 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000 亿元左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初具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信息化水平与全省保持同步,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65:30。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煤气油盐等优势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 降低 20%左右,循环经济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0%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 8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 200 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

16、用率达到 5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城镇化速度保持年均增长 2 个百分点左右,到 2010 年,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 40%,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30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35 平方米,城镇体系更加合理,城乡、区域人均生活水平、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趋于协调。社会和谐发展。到 2010 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 10%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1 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000 元左右;物价总水平控制在 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5

17、%以内,累计增加城镇就业 10 万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人口总数控制在 365 万以内。增加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85%,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达到 3 人,新型农村医疗覆盖率达到 8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化、舒适化。贫困人口继续减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铁路、公路、航空、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五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 700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5000 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 45%以上;城乡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18、 3 平方米;主要河流及重点水库的水质恢复和保持在二类标准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实现 100%;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天数达到 300 天以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投资、行政管理等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到 2010 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 50%以上,开放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出口总额达到 1 亿美元,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五年累计招商引资总额实际到位 800 亿元。到 2020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3200 亿元左右,人均超过 1 万美元,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步战略目标,建成西部经济强市、特色

19、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 “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任务(一)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思路,尊重群众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到全局的首要位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投入力度,财政支农资金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试点先行。以榆阳、神木、绥德、靖边、米脂为新农村示范县,米脂高西沟、靖边尔德

20、井为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各县(区)均要确定一批新农村示范乡、村,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要按照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便于农民发展生产,利于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高起点做好乡镇规划重点做好村镇布局调整,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村,逐步调整自然村,做好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民宅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树立村民“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培养村民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抵制邪教的思想风尚。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和“五好”家庭活动,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严厉

21、打击 赌博、盗窃、斗殴等不法行为,确保村民安居乐业。继续搞好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继续搞好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充分依托黄土高原和长城以北风沙草滩区发展特色农牧业的优势,坚持“稳粮、扩草、兴牧、优果、保杂、增菜”的基本思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把榆林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农牧业基地。建立稳定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基地。丘陵沟壑区要大力实施集雨窖灌、淤地坝建设、

22、宽幅梯田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建设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形成以制种玉米、优质小杂粮、薯类、畜、桑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立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抓住黄河中上游加大泥沙治理投入的机遇,把生态治理与新增高产坝地结合起来,力争五年新建淤地坝 3000 座,基本实现泥不出沟的治理要求,建成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坝系农业景观区。风沙草滩区大力发展节水型基本农田,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形成以粮食、无公害蔬菜、畜产品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耕地面积稳定在 1000 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 100 万吨左右,粮、经、饲结构比例达到 50:1

23、5:35 。大力发展以“草、羊、枣、薯”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的特色农牧业。草:种植面积达到2000 万亩(其中人工草地 1000 万亩,改良天然草地 1000 万亩,发展饲料基地 100 万亩,优质牧草(干草)生产量达到 500 万吨,草产品加工能力达到 50 万吨);羊:羊子饲养规模发展到 1000 万只(同时积极发展奶牛和肉牛产业,奶牛存栏达到 3 万头,年出栏肉牛达到 5 万头;稳定猪禽生产,生猪饲养量达到 500 万头,家禽饲养量稳定在 1000 万只,肉、蛋、奶生产能力达到 20 万吨、6 万吨和 6 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由 43%提高到 48%以上;枣:建成红枣基地

24、200 万亩(其中得到认证的有机红枣基地 40 万亩);薯:马铃薯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 200 万亩。同时积极发展海红子等一些特色小杂果,蚕桑面积发展到 100 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 200 万亩。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技服务水平。加强科技示范。市县分别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力争“十一五”末,主要大宗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 90%以上。以科技进村入户为主要手段,以各种农业高新适用技术为核心,重点推广旱作农业、舍饲养畜、良种苗木繁育、抗旱造林等先进技术。建立大型的不同区域类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5 个,培育科技示范户 1 万个,科技示范村 220 个。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制

25、订农业标准,开展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制度,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建立市县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13 个。建立健全功能完善、设备配套的农业科技服务、种子质量监测、农田环境和病虫害监测相关体系,建设新一代气象技术系统和服务系统,提高气象预报精确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4、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产品的规模经营和深加工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按照“生产基地

26、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势化”的思路,采取捆绑项目建基地、引进业主建基地、发展大户建基地。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县有区域、乡镇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规模的产业格局。加大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开发力度,开展精深加工的研究与开发,引进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形成系列加工,梯次推进,深度开发的农产品加工新格局。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强势主体。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采取财政贴息

27、、减免税负等措施,重点打造陕北羊子、沙源薯业、巨鹰滩枣,大明绿豆,大漠蔬菜、三边荞麦、陕北杂粮和子洲黄芪等八大品牌,提高“榆林品牌”的特色农牧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建基地、扶龙头、树品牌,实现促产业、增效益、求发展的总体目标。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有效合作机制,确立自愿平等、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提高产业化水平。按照“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十一五”期间,全市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5000 个,吸纳组织农民 50 万人,使农产品的 50%出自规模经营。5、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拓展农

28、民增收渠道。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稳定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发展农产品粗加工和农村商运等第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就业岗位,重点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各级财政要安排扶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经费。实施“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五年内将全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集中培训一遍,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实施劳务输出发展战略,打造“米脂婆姨”、“绥德汉”等劳务品牌,完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拓展劳务输出渠道,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年均劳务输出达到 60 万人次,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提高到 50

29、%以上,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自力更生的方针,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技能培训为手段,采取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和社会扶贫等多种形式,切实减少贫困人口。加强有脱贫希望的重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到 2010 年,全面完成 1950 个重点村建设,搬迁贫困人口 5 万人,基本解决剩余 24.5 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实现46 万贫困人口脱贫。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注重实效的原则,重

30、点抓好“八大新农村建设工程”,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教育培训工程。完成 30 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改造,重点对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农村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大幅度提高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培训和职业教育。乡村道路工程。按照方便生活、促进生产的要求,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集散地油路建设为重点,加快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改建县乡油路 2100 公里,新铺通乡油路1200 公里,改造村道 11500 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 20652 公里,全面实现乡乡通油路,重点村道沙石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状况。乡村医疗工程。巩固和健立县、乡、村三级公

31、共医疗服务网络,改造剩余 124 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以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为重点,兴建各类人饮工程 2250 处,解决 63 万群众饮水难和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坚持资源统一调配,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联村、联乡集中供水工程,使乡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70%。 沼气推广工程。全面加快以“一池三改”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污染,综合整治村庄环境。到 2010 年力增新建农村沼气用户 11 万户,沼气使用覆盖面达到 20%以上。文化建设工程。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力度,基本实现 20

32、户以上的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积极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和“送书下乡”工程,开展农村数字化信息服务。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将农村中小学建成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社会保障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大病救治、困难救济制度,不断提高社保覆盖面。人居环境工程。全面完成村镇、民宅规划,实施农村改厕和环境卫生工程,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卫生水平。7、深化农村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新的活力。继续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

33、的依法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金融组织。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任务。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二) 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1、积极探索资源开发的新机制。丰富的煤、气、油、盐等优势矿产资源是我市发展的最大优势,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依托。必须

34、坚持科学合理持续的开发方针,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走“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在开发方式上,坚持“六化”,即:有限化、有序化、市场化、链条化、生态化和集团化的方针。有限化。对煤、气、油、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吸取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教训,不能无限制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部分资源作为后备资源,在 2020 年之后乃至下个世纪开发,将其留给后辈子孙。已开发的矿区(井田)要严格按核定的设计能力生产,科学合理地延长开采期,实行有限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序化

35、。坚持科学规划,根据资源分布和环境容量,统一规划开发园区,推动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对开发建设的规模、技术水平、环保标准要严格要求,提高开发企业的准入门槛,走高科技的规模化发展之路。市场化。优势资源的开发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行探矿、采矿权的公开竞拍,探索按市场价格标准足额补偿地方在开发中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的办法,实现资源的有偿开发,开征能源基地建设基金、生态环境建设基金和价格调整基金。搭建市场化操作的招商引资引技平台,走多层次联合、多元化投资开发之路。链条化。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提高资源的转化利用率。坚持节约优先、稳定发展,以“三个转化”为重点,构建煤电及材料工业、

36、煤化工、煤制油、煤油气盐化工产品“四大产业链”,并注重配套产业的培植,走循环经济之路。生态化。资源的开发转化加工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必须关停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大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建设,发展清洁生产,创建绿色工业园区,走绿色工业发展之路。集团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资源转化为资本,全面推行政府参股开发方式,尽快整合、扶持和培育一批地方大企业集团,走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之路。2、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按照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要求和我市“123456”的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加快神府、榆林两大经济开发区建设,积极推进煤向电、煤

37、电向材料工业品、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三个转化”,依托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四大资源,加快发展煤、油气、盐、电、化工五大支柱产业,建设榆神煤电化、府谷火电载能、榆横煤化工及载能、榆米绥盐化工、定靖油气化工和吴堡煤焦化六个工业集中区,形成综合开发、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到 2010 年,能源化工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90%,提供财政收入过 100 亿元。3、做大做强五大支柱产业煤炭。围绕煤炭资源的转化利用,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矿井,加快整合、改造现有地方矿井,提高现有矿井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回采率。建设一批地方煤炭工业项目,提升地方煤炭开采水平。“十一五”期间,煤矿建设以保障煤化

38、工转化为主,实行有限开发,全市煤炭产量控制在 1.5 亿吨左右,建成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转化基地。油气。提高天然气生产净化能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地方用气指标,加快城市气化进程,满足地方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气需要。扩大石油勘探和开采面积,提高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到 2010 年,天然气产能达到 120 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达到 800 万吨,原油加工能力达到 300 万吨。盐。扩大勘探与开发,提高生产和转化能力。到 2010 年,盐的生产能力达到 200 万吨。电力。加快 “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建设,使电力工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支柱。重点建设神木锦界、府谷庙沟门、清水川等一批骨干电厂,到

39、2010 年,形成 800 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利用煤电优势发展载能工业,形成 500 万吨载能产品的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加快太阳能、风能、黄河晋陕峡谷水电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形成能源开发的多元化格局;在建设电源点的同时,使榆林电网与全国联网。加快建设和完善 330KV 电网主网和 110 配网,配合“西电东送”电源点建设,规划建设500KV、1000KV 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形成结构合理、运转协调、安全稳定的供用电网络。化工。以煤转化为突破口,吸纳和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工艺,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基础性化工工业,同时将煤、气、盐等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组合,发展精细

40、化工生产,在榆神工业区建设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项目;在榆横工业区建设煤制甲醇及甲醇制烯烃等项目;在榆米绥工业区建设真空盐、醋酸、烧碱、氯酸钠、聚氯乙烯等;在吴堡工业区建设冶金焦和煤焦油加工项目。到 2010 年,力争形成 400 万吨煤制油、600 万吨甲醇、80 万吨聚氯乙烯、50 万吨煤焦油加工生产能力。4、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利用我市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注重发挥传统品牌效益,以更新产品、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升效率、减少污染、保证安全为取向,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利用外资和引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竞争力。食品工业重点发展果蔬加工、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薯制品

41、等特色资源加工,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促进食品向方便、卫生、营养和保健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地位。纺织工业以重整毛纺厂和羊绒加工厂为龙头的毛纺织业为基础,以发展服装、地毯生产为重点,改进管理和营销模式,提升毛纺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产品升档、产业升级。力争实现毛纺行业的复兴。建材工业依托循环经济产业链,着重发展大规模新型干法水泥及水泥制品、卫生建筑陶瓷、浮法玻璃、玻璃纤维,积极发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轻工业以造纸、工艺美术、皮革、包装装潢等为重点,强化产品开发,扩大产业规模。(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1、加快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围绕城市发展、产业布局、

42、人口分布以及对外经济联系对交通运输提出的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多元化投资的原则,加强骨干工程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公路建设。建设“两横两纵”主骨架和十条公路次骨架,形成布局合理、等级搭配优化的公路运输骨干网架。建成榆林至西安、榆林至神木、榆林至绥德和 GZ35 高速公路; 实现以榆林为中心,连接北京、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兰州等大中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形成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加快榆林城区环城高速公路和连接各工业集中区的公路建设,基本上形成“工作在园区,生活在城区”的格局。到 2010 年,新建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 643 公里,实现通县公路高速化,通工业区公路二级化,通乡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760 公里,一级公路达到 200 公里,二级公路达到 1650 公里,路网密度达到 42 公里/百平方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