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咨询特点分析.doc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209564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咨询特点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心理咨询特点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心理咨询特点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心理咨询特点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心理咨询特点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888 例大学生心理咨询特点分析摘 要: 以 888 例大学生心理咨询记录为研究材料,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分布上,女生咨询人次多于男生。年级分布上,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的咨询人次多于四年级。时间分布上,咨询人次逐年增加,月份分布不均衡,集中在 11 月、12 月。咨询类别上,发展性咨询占主体,应激源主要集中于人际关系、个性与人格、生涯规划三个方面。因此,应根据大学生个体咨询的性别、年级、时间、性质与应激源特点,安排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服务:尽可能多地提供以发展性为主的个体咨询;在 11、12 月增加咨询师数量和咨询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咨询和讲座,覆盖到全体

2、学生,多途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关键词: 大学生 个体心理咨询 记录分析 我国多数高校已开展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相关研究存在案例数量少、分析不具体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 888 个咨询记录的统计分析,了解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为构建符合大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建议。1 研究方法1.1 被试选取本研究对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05 年 9 月至 2009 年 1 月的个体心理咨询档案进行了整理,共获得 888 人次的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咨询时间、咨询问题的详细心理咨询记录。1.2 研究程序首先依照心理诊断中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划分标准将所有咨询个案分为两个大类

3、:发展性咨询与障碍性咨询案例。将发展性咨询分为: 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发展性的问题。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发展性问题指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扰,在咨询时主要是单纯对成功、成长和成人问题进行讨论,其问题的严重程度达不到一般心理问题的标准。障碍性咨询根据 ICD-101分为: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和神经症。对发展性咨询案例,根据具体应激源对象和内容将其分为: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个性与人格方面的问题、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情绪问题、学习方面的问题及其它。将 888 人次的心理咨询档案按照上面的分类方式进行资料归类整理,并统计每

4、一类别的人次资料。运用 SPSS11.0 对所整理的人次资料进行描述统计和卡方检验。2 结 果2.1 大学生个体咨询的性别分布特点及其差异自 2005 年 9 月至 2009 年 1 月取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待的大学男、女生咨询人次、在校总人数以及各人次所占比例见表1。考虑到男、女生的总人数存在差异,故对咨询比例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咨询人次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显著多于男生。2.2 大学生个体咨询人次的年级分布及其差异取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待的咨询人次年级分布如表 2。由表 2 可知,咨询人次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咨询人次基本持平并且显著地多于四年级咨询人次。

5、2.3 大学生个体咨询的时间分布及其差异2006 至 2008 年的咨询人次分别为: 139、333 和 378,由于取样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是从 2005 年下半年正式开始的,初期只能够提供一周半天的咨询时段,故咨询人次很少;而出现 2009 年咨询人次过少的原因是资料只整理到 1 月,除去两个极端,可以看出咨询人次逐年增加,各年咨询人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由图 1 可看出各月份的咨询人次分布不均,多集中在 11 和 12 月,各月咨询人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 01)。2.4 大学生个体咨询类别、严重程度、应激源的分布及其差异取样学校的咨询类别、严重程度、应激源的人次分布见表

6、3、表 4。由表 3 可以看出,发展性咨询按严重程度这个维度划分一般心理问题所占的比例最大,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人次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按应激源这个维度划分,人际关系、个性与人格、生涯规划是排在前三位的应激源,各种应激源的咨询人次之间差异显著。由表 4 可以看出,前来咨询的障碍性问题较少,而且集中表现为心境障碍和神经症,三种障碍性咨询的人次差异显著。3 讨 论3.1 大学生个体咨询的性别差异在求助于心理咨询的比率上取样学校女生显著多于男生,这与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男女之间应付方式差异研究表明2,男性在“针对问题积极应付”因素上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在“情感求助与宣泄”因素上显著高于男性。这与国外某

7、些研究也是相似的34。这可能与文化和社会对性别社会化的影响有关5。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男女的性别角色有着不同的要求,女性往往被赋予弱者的角色,遇到问题向他人求助,获得社会支持等行为易被人们所接受;与之相反,男性被更多地赋予强者的角色,如果遇到挫折求助,则会让人觉得是无能的表现。此外,这也与 Good 等人探讨了 ONeil 提出的性别角色冲突中的三个因素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6。具体来说,第一个是求助与男性通过社会化获得的标准不一致;第二个是男性不愿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三个是男性抑制对另一个男性的情感行为7。Yeh 等人有关依赖性研究表明8,高水平相互依赖的人求助态度积极性高,女性比男性求助态度

8、积极,是因为女性的自我解释一般是相互依赖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应对方式、性别角色及心理依赖等特点针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如协助男生正确看待心理困扰,树立良性的求助观念,增强求助意识;而对女生则要引导其建立积极地应对方式,自立自强,在求助的同时,相信自己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勇于直面各种挫折。3.2 大学生个体咨询的年级差异前来心理咨询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人次显著多于四年级,这与前人的研究9 基本一致。根据 Fisher 的控制理论,新生的压力主要源自对环境缺乏控制感。所以,一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二年级的学生开始反省与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业的压力

9、加重,他们可能希望能够借助咨询,尽快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之积极投入。而三年级学生未来的出路和选择,很多是悬而未决的,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压力感、情绪急躁、焦虑,人生目标在短期内出现明显摇摆,所以更需要心理咨询。相对而言,四年级学生一方面因为进入了升学与就业的实际“操作阶段”,可能无暇顾及心理上的不适;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在这一阶段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很多原本不确定的结果都已明确,就算遭遇到了挫折,有些学生也会认为临近毕业为时已晚,即使前来咨询也没有用了,这种认知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四年级学生咨询的动机水平。因此,学校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例如,针对大学生

10、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一年级开展,而且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3.3 大学生个体咨询的时间差异取样学校学生咨询人次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走向积极和客观。一方面,随着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深入,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始学会通过心理咨询途径来应对问题。另一方面,取样学校的咨询室开放时间是逐年增加的。虽然每个月份都有学生来访,但是 11 月和 12 月咨询人次显著多于其他月份。此时的学校活动开始减少,进入期末和四六级备考阶段,对部分学生来说是很大的压力。由于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取样学校此时正处于秋冬之交,日照强度逐渐减弱,温度降低,空气湿度偏低,外界环境

11、的改变相应引发了学生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台湾学者邓博仁指出,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说,天气变化可能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泌及其活性;而从社会学与人际关系的观点来说 ,天气变化可能增加人际冲突的机会10。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季节更替期间正是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的高发期11 。在 4 月和 5 月的春夏之交,咨询人次不多的原因是虽然季节变化,但天气转暖且学校活动相对较多,可以部分缓解心理压力。在 2 月和 3 月的冬春之交,咨询人次不多的原因是: 2 月学生放假还未返校,而 3 月份是学期的初始,学生有较多学业和生活上的事情要处理,咨询还不是关注的重点。上述的个体咨询时间特点提示我们,学校咨询室应根据学生需求

12、安排值班时间,合理优化咨询师的时间分配,可在 11、12 月增加咨询师数和咨询时段,提高咨询资源的利用率,以保证满足学生需求。3.4 大学生个体咨询的类别和应激源差异在咨询类别中,大多数为发展性咨询,而障碍性咨询的人次仅占总咨询人次的 13.74%,且皆为多次来访。这个结论提示学校心理咨询主要是针对发展性问题,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扰。因此,在高校心理咨询过程中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而这些工作在课程、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个体咨询囿于其一对一”的形式,在维护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效率不高,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团体咨询和讲座

13、,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并且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程中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从诸多途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应激源分类,大学生的咨询人次排列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人际关系,个性与人格,生涯规划。分别以性别和年级为控制变量,考察不同应激源的咨询人次均无显著差异。即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来访者关注的问题均集中于这三个方面。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考虑可能是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例如本研究将两性交往、恋爱问题划归到人际关系中。但总的来说,人际关系等三个方面仍是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应激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具有针对性,在较为集中的问题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开展职业

14、生涯规划、人际关系训练等团体活动,鼓励自我探索,从个性人格等方面完善自我。4 结 论基于以上结果和讨论,应根据大学生个体咨询的性别、年级、时间、性质与应激源特点合理安排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服务模式:尽可能多地提供以发展性为主的个体咨询,在 11、12 月增加咨询师数量和咨询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咨询和讲座,覆盖到全体学生,从多途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1 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M.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 ,编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 施承孙,董燕,侯玉波等.应付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学报,

15、2002,34(4):414-420.3 Piko B. Gende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ado-lescents ways of copingJ. The Psychological Re-cord,2001,51(2):223-235.4 Stein J A, Nyamathi A.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la-tionships among 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risk be-haviors in impoverished minority populations 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9, 26:141-1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