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担任过 20 年农村中学校长,代表性著作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阿莫纳什维利【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当代教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应试指导】苏霍姆林斯基结合自己多年担任农村中学校长的实践,悉心研究教育理论,不倦地写作,发表了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等 40 余部教育专著。2.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美国鲍尔斯、金蒂斯代表的学派是( )。A.实验教育学
2、B.实用主义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派别。【应试指导】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等。其中,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鲍尔斯、金蒂斯、布厄迪尔等。3.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D.民族和文化传统【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应试指导】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属于什么性质,其教育也就属于什么性质。4.“莲出于污泥而不染”这个比喻说明了人具有
3、( )。A.差异性B.社会适应性C.自然性D.主观能动性【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应试指导】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莲出于污泥而不染”正是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5.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根本目的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民族本位论【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应试指导】社会本位论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教育根本目的,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
4、目的的唯一依据。6.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学校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的规定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影响学制建立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文化传统【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建立学制的依据。【应试指导】学制的建立,必须依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建立学制时,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影响学制建立的主要因素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7.“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教师期望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它说明的是下列哪种师生关系的作用?( )。A.工作关系B.
5、组织关系C.心理关系D.伦理关系【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师生关系。【应试指导】在师生关系中,心理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在本质上是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受到了教师期望的影响,即心理关系的作用。8.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所体现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应试指导】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主要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所体现的课程类型正是活动课程。9.长期的实践证明,基础教育
6、学校必须坚持( )。A.以教学为主B.教学与研究并重C.教学与实践并重D.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学的地位。【应试指导】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机构,它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通过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生产劳动等途径来实现。在多种途径中。教学涉及学科领域最广,占用时间最大,对人的影响也最全面。因此,基础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10.学记中比较准确地体现教学启发性原则的是( )。A.“开而弗达”B.“学不躐等”C.“及时而教”D.“禁于未发”【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应试指导】学记中提到“开而弗达”,意思是要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告
7、诉他结果。阐明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激励学生,体现的是启发性的教学原则。1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小组学习【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探究学习。【应试指导】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课题和提供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得出原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生主动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12.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C.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D.指导班委会的工作【答案】A【考情点拨】
8、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试指导】班级德育工作的好坏,对班级整个工作的质量、对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二、辨析题:1314 小题。每小题 0 分.共 12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写教案。【答案】错误或不全面。(2 分)钻研教材、写教案只是备课过程中的部分内容,不是全部内容。此外,还要求教师要钻研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了解学生以及写出教学进度计划等。(4 分)14.“专家未必名师。”【答案】正确。(2 分)专家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这只是作为名师的条件之一。作为一个名师,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教
9、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技巧。(4 分)三、简答题:1517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15.教育功能类型是如何划分的?【答案】(1)从作用对象角度,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3 分)(2)从作用方向角度,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 分)(3)从作用呈现形式角度,可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2 分)16.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答案】(1)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品德
10、和个性心理品质。【评分说明】上述答案(1)必答,2 分;其余四点答对其中三点即给 6 分。17.我国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具有哪些重要意义?【答案】(1)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3 分)(2)有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3 分)(3)有助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落实。(2 分)【评分说明】考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四、论述题:18 小题。15 分。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最近几天,任课老师们总是向我这个班主任反映王晓晓的问题:上课不守纪律,总是打扰别人,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对学习缺乏兴趣,成绩较差。如何引导规劝他呢?我发现,他玩“悠悠球”很有两下子
11、,技术不错,玩时非常专注投入,样子可爱极了。思忖良久,我有了主意:请他当老师们的教练!并安排周二和周四的课外活动上课,每次 15 分钟。刚开始,面对自己的老师,他很不习惯,也放不开。渐渐地随着大家“教练、教练”的叫着,他开始有点自信了,像模像样地教起来我们则尽量减少教师的角色身份,像学生一样有模有样地学。每当他做演示或是讲解的时候,我们谁也不说话,安静、认真地听着;当我们有问题的时候,总是先举手示意,然后称呼“教练”,再说出不明白的地方;中途某老师有事,总是礼貌地向这位“教练”请假那么,这时候的他呢?总是很有礼貌地回答说:“好,没关系,老师您去吧!”实事求是地讲,每次我都很感动,感动于王晓晓在
12、这种变相的激励和重重熏染中取得的进步,更感动于我的同事对教育的理解和付出。自从这个计划实施以后,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不守纪律,总打扰别人的王晓晓了。在课堂上,他表现得很认真很有礼貌,学习积极主动,各科老师普遍反映王晓晓变了问题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什么德育原则?采用了什么德育方法?请加以具体分析。【答案】(1)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的原则)。(4 分)案例中的班主任发现王晓晓擅长玩“悠悠球”,于是,抓住这个积极因素加以发挥,让他教老师们玩悠悠球,在这个过程中王晓晓找回了自尊和自信,克服了原来上课不守纪律,总是打扰别人,对学习缺乏兴趣等消极因素,提高了
13、王晓晓的自制力。(4 分)(2)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采用了榜样示范等方法。(4 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做“学生”时,认真的学习态度,对“教练”虚心求教的精神,给王晓晓同学树立了榜样。加之进行适时的引导,促使了王晓晓的转变。(3 分)【评分说明】考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如案例中的班主任贯彻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等,也可酌情给分。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19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1879 年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建立这个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詹姆斯B.华
14、生C.铁钦纳D.冯特【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应试指导】1879 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0.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活动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调查法【答案】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应试指导】实验法指在控制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即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21
15、.无意识情况下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称为( )。A.内隐记忆B.工作记忆C.语义记忆D.参考记忆【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应试指导】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其中,内隐记忆指的是不需要意识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22.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心率、血液、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对不能直接观察的患者体内病变作出正确诊断,这是思维的( )。A.灵活性B.间接性C.独特性D.概括性【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思维的特征。【应试指导】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
16、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题干中所体现的正是思维的间接性。23.“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应激C.激情D.热情【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情绪的分类。【应试指导】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在人的其他一切体验和活动上都留下了烙印,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就是这种情绪状态。24.某人生病后,想早日痊愈但又害怕吃药打针。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双重趋避冲突D.趋避冲突【答案】D【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动机斗争。【应试指导】
17、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生病后既想早日痊愈又害怕吃药打针的心理属于典型的趋避冲突。25.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与( )。A.原型内化B.原型应用C.原型启发D.原型反馈【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应试指导】智力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原型定向,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原样”,了解原型的动作结构;(2)原型操作,即把学生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3)原型内化,即将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26.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称为(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
18、机【答案】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性格的概念。【应试指导】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27.“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说明人格具有( )。A.稳定性B.功能性C.独特性D.整体性【答案】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人格的特点。【应试指导】人格具有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的正是人格具有稳定性的特点。28.对一个人的某个方面形成印象后,往往会根据这个印象对此人的其他特征作出推理。这种现象属于(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