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考和研究.docx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211748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扬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考和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扬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考和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扬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考和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扬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考和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扬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考和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扬中发展 “ 文化 +旅游 ” 产业的思考和研究 9 月 30日召开的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上,省委李强书记指出,当前旅游业发展呈现出由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 “ 产业自循环 ” 向 “ 旅游+” 、小众时代向大众旅游时代、 “ 景点旅游 ” 向 “ 全域旅游 ” 转变的新趋势。 正是由于顺应了这种新趋势,临近扬中的金坛市,虽未占据茅山核心景区的关键资源,但却另辟蹊径,历时 6 年打造道教文化景区 东方盐湖城,实现旅游产业由依靠 “ 核心景区 ” 向发展 “ 多元旅游 ”的华丽转身。 作为传统古镇的乌镇,摆脱了 “ 同质化 ” 的传统古镇的竞争,以现代化的视角、市场化的运作、文艺范的打造, “

2、静悄悄 ” 地超越同里、周庄等地,成为了上可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下可回忆普通人乡愁的 “ 不一样的古镇 ” 。 细心审视新兴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当前的旅游产业已经不单单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旅游模式,用心讲好旅游经营的 “ 故事 ” ,用心做好旅游开发的文章,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 “ 中国河豚岛 ” 的扬中,又该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以怎样的定位、模式、举措来实现我市旅游开发的 “ 蝶变 ” ?让我们一同思考。 文化 +旅游是 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以今年的 “ 十一 ” 黄金周为例,七天时间全国有近 6亿人外出旅游,旅游收入达到了 4822 亿元,而 18 年前的首个 “

3、 国庆黄金周 ” ,旅游人数仅为 2800 万人,旅游收入仅为 141 亿元。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释放压力、表达自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投资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以文化 +旅游 +资本为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正逆势上扬,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从线下旅游城市之间的百舸争流,到线上驴妈妈、携程、去哪儿网等产 业资本的竞相角逐,旅游市场正经历着重新洗牌的大格局。 从产业形势来看,旅游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 “ 黄金期 ” 。据相关数据统计, 2015 年我国已形成 40 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出入境市场超过 2.5 亿人次,旅

4、游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 10。根据国际旅游规律,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时,就会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2015年我国 GDP总量达 67.67万亿元,人均约 8016 美元。但我国每年人均出游仅 2.98 次,离发达国家居民的 8 次以上还有较大差距,旅游业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从市场 态势来看,旅游业正成为资本追逐的 “ 兴奋点 ”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的产业带动系数约 1:7,即旅游业每产生 1元收入,可创造 7 元的社会财富,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当前,传统旅游平台面临变革,旅游 +直播、旅游 +教育等多种旅游方式正在出现,驴妈妈、携

5、程、途牛等 OTA【( OnlineTravelAgent),在线旅游社】不断兴起, 2015 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 4326.3 亿元,同比增长 39.9%,在线周边游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 170.2 亿元。 从未来趋势来看,旅游业将成为城市竞争的 “ 角力场 ” 。各地均在抢抓旅 游产业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将旅游产业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浙江杭州、湖州,江苏苏州、无锡等地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大力发展以 “ 乡村旅游 ” 为代表的 “ 休闲旅游 ” ;上海、深圳、常州等地引进迪士尼乐园、欢乐谷、恐龙园等项目大力推动娱乐文化综合一体设施建设,发展以 “ 兴趣娱乐

6、” 为目的的 “ 体验旅游 ” ;作为古镇文化代表的乌镇,早在 1999 年便开始提前布局旅游产业,十年多时间,实现了旅游收入和旅游效益快速递增。 一样的长江生态,不一样的河豚文化,这是扬中发展旅游业最佳的文化导入,也是扬中走向世界的旅 游标签。 在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上,李强书记针对江苏旅游产业发展,强调的第一个方面就是 “ 突出特色 ” 。与周边地区相比,扬中最显著、最鲜明的 “ 城市标签 ” 就是河豚。多年来的潜移默化,河豚元素已融入扬中人的生产生活,培育了独特的人文气质和城市旅游最鲜活的卖点。 精神的传承性。扬中自古有 “ 拼死吃河豚 ” 的传统,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逐渐演化成 “ 四千四万

7、 ” 的创业精神、 “ 小岛办大事、敢为天下先 ” 的创新精神,与 “ 上善若水、自强不息 ” 的新时期扬中精神一脉相承。 文化的知名度。河豚不仅是中国民间传统美食,更是和杜康酒、鳜鱼、 荔枝一样,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进入中国诗词名篇的 “ 文化美食 ” ,知名度很大,可挖掘的文化因素也很多。 品牌的 “ 首位度 ” 。连续 13 年举办 “ 河豚美食节 ” , 2011 年被评为 “ 最值得驻华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河豚岛 ” , 2013 年被评为“ 中国河豚文化之乡 ” ,扬中河豚品牌已经在海内外初步打响,具备了品牌的 “ 首位度 ” 。 大众的认知度。扬中烹饪河豚、食用河豚有着 “ 巷内

8、飘香、食在民间 ” 的市井习俗。弘扬河豚文化、做强河豚产业,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广泛关注,成为绝大多数扬中人的一致共识。 扬中发展旅游产业虽然应 “ 天时 ” 、有 “ 地利 ” ,但是如何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实现惊鸿一瞥的亮相,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随处可感的旅游气息有待形成。整岛旅游景观设计上仍然处于空白,缺乏各类节庆活动、旅游项目、美食文化、品牌宣传的有效支撑,旅游产品吸引力有待培育。尽管早已提出打造 “ 中国河豚岛 ” 的口号,但在扬中还没有随处可见、随处可感的河豚城市文化元素,相较于盱眙龙虾、金湖荷文化的打造,扬中在旅游城市的形象设计、模式推广等文化元素打造方面迫切需要破题。 彰显特色的旅

9、游品牌有待打造。目前我市在旅游点的建设缺乏有效的规划,在旅游运营体系上显得单薄,难 以形成品牌化的集聚效应。以溧水区为例,该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重点开展石山下美丽乡村建设,投资运营石山下乡村五星级酒店和 “ 石山下 ” 品牌开发,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响。而我市在乡村旅游、民宿旅游方面仍然处于自发性起步阶段,存在小而散、低端化发展的现象。 旅游资源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首先是缺乏统筹的实施单位。比如,我市西沙岛由旅游局管理、园博园移交天禾公司管理、雷公岛归属新坝镇管辖,在项目招引、投入、开发、建设等方面缺乏有效联动。其次是缺乏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园博园、国土公园等现有旅游景点的创新性、特色性不

10、 足,无法满足游客休闲、体验的需要。第三是缺乏统筹的旅游总规。以西沙岛为例,目前西沙岛沿江风光带均被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而内陆区域则被列为旅游开发建设用地,规划的不统一,使得西沙岛的开发效益不高。 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对于扬中而言,必须要以 “ 旅游 +” 的模式,逐步推进现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休闲业态的导入,构建 “ 全域旅游 ” 、 “ 全时旅游 ” 、 “ 全产业链 ” 的旅游生态系统。 用 “ 特色化 ” 激活河豚文化魅力。旅游点、面、城的打造,不仅看颜值,更要重气质。在城市载体打造上,要对全岛进行一体化文化开发,在城市主题风格、单体建筑设计、城市小品打造等载体

11、上体现河豚元素,同时精心设计以河豚为特色的城市标识,推广 “ 中国河豚岛 ” 的城市形象,让扬中随处可感 “ 河豚岛 ” 的气息。在特色文化挖掘上,要从河豚的烹饪、食俗、民俗、民风以及国际化方面进行深度挖掘,推动旅游产业策划、旅游商品开发、旅游线路打造。在主导产业培育上,要将河豚产业由烹饪美食向产业两端延伸,做好河豚高品质人工养殖,另一方面着重开发生态有机农副产品,江鲜水产加工品,玩偶、木工、编织品等定制化商品,并在雷公岛、西沙岛等重点旅游文化建设区域的开发中,超前 布局旅游产业的展示、体验、销售平台。 把 “ 品牌化 ” 作为全域旅游的有效突破口。品牌是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最佳途径。建议在

12、市级层面对扬中旅游资源在规划、设计、开发、线路上进行深度整合,形成一体化运作的旅游规划,形成 “ 全域旅游 ” 的城市品牌,重点打造 “ 一带 ” 、 “ 一园 ” 、 “ 一街 ” 、“ 一村 ” 、 “ 一秀 ” 。 “ 一带 ” ,就是参照威海、桐庐、宜昌等沿江、沿海城市,结合江堤提标升级工程,在沿江打造保护型生态岸线带、沿江旅游风光带、滨江城市景观带,注重沿线休闲业态、旅游资源、文体设施的导入以及沿江特色旅游项目的布局,通过举办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环岛自行车公开赛、全(半)程马拉松等国际性赛事,提升旅游观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一园 ” ,就是要充分激活园博园在整岛旅游开发的核心作用,整

13、合西沙岛、雷公岛、渡江文化园、际华园等旅游资源,打出一套集节庆活动、旅游项目、美食文化、品牌宣传为一体的 “ 组合拳 ” ,大力发展旅游 +特色小镇、旅游 +创意社区、旅游+河豚嘉年华等旅游业态,通过举办明星演唱会、承办爸爸去哪儿等旅游体验类节目,大力发展 “ 粉丝经济 ” ,集聚扬中旅游人气。 “ 一街 ” ,就是要依托长旺老街、八桥石板街这些承载扬中历史传承的文化特色,打造一条民俗风情浓郁、体现扬中个性的商业风情街,通过设计城市小品,挖掘民俗记忆,构筑城市景观等,使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带动商业消费。 “ 一村 ” ,就是要在全市优选富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的村落,着力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

14、坚持中高端发展方向,结合村落的乡土意境、庭院特征,打造乡村风情系列主题民宿,让游客在乡愁的记忆中愉悦身心。 “ 一秀 ” ,就是参照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文化开发的成功经验,邀请专业编导团队,依托园博园、 西沙园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打造以农耕和渔获为主题的声光电一体化长江水景秀,使游客白天观光休闲的基础上,晚间享受一场兼具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视听盛宴,实现 “ 全时 ” 旅游的多元覆盖。 让 “ 市场化 ” 成为推动产业建设的核心动力。从投资主体来看,旅游项目投资正由以前的政府投入为主,转向由政府引导下的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主、政府投资和外商投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一是优化整合资源,适时成立集项

15、目招商、运营管理、宣传推广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集团,结合河豚文化节的举办和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旅游名村创建,吸引各类基金和资本投入 到扬中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中,实现旅游开发的集中式、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发展。二是突出资本驱动,把现有的 300 万文化产业基金增加到 1000-1500 万元,作为文化旅游引导投资基金,采用 “ 政府引投、机构参与、市场运作、投贷结合 ” 的四位一体运作模式,对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破解发展文旅产业的资金瓶颈。三是加紧政策衔接,制定出台扬中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扬中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建议由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启动“ 扬

16、中市文化旅游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 优秀文旅人才赴国外进 修方案 ” 等重点人才建设项目,同时抓紧做好省级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 4A 级景区申报、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培养与创建等工作,实现旅游发展与政策扶持的有效衔接。 以 “ 产业化 ” 撬动城市旅游经济的综合提升。搭建园区载体配套,将文旅创意园区建设与文化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吸引相关文创企业落户扬中。突出市场营销策划,通过与国内外旅游策划、投资、运营商的深度合作,加快布局一批项目成熟度高、产业业态新、体制机制活的旅游项目。比如创新策划旅游节庆活动,着重打造如 “ 乡村美食节 ” 、 “ 河豚嘉年华 ” 等节庆活动。坚持多元融合发展, 打造

17、 “ 全时旅游 ” 、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初春莺飞草长,品河豚赏花海;夏秋之际游水登岛,纵览大江风貌;冬天江景积雪,独宿江岛,享受私人静谧,让扬中成为长三角地区最佳的江景旅游、婚纱摄影及静养胜地。将工业特色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把智能电气、船舶码头、光伏能源等元素融入城市旅游过程中,使其成为扬中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 【结束语】对于扬中这座江中岛城而言,发展旅游产业还是一段未曾开启的旅程。如何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以河豚文化 “ 鲜 ” 行,打造独具特色的 “ 中国河豚岛 ” ,关键在于用心。唯有用心讲好旅游经营的 “ 故事 ” ,用心做 好旅游开发的文章,才能让人们对扬中 “ 心动 ” 。我们期待扬中旅游产业的 “ 新旅程 ” ,也期待更多的人开启扬中旅游的 “ 心旅程 ” 。 (执笔:张克祥、王明君、鲁炳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