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118022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解析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笔试时间共120分钟。2.试卷包括“答题卷” 和“ 试题卷 ”两部分,试题卷共四页,答题卷共两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 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 和“ 试题卷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Ca-40 Ba-137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

2、变化的是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烧结【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泥土的混合、成型并晾干的过程中,只是泥土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泥土的烧结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2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环境。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防止造成空气污染,A 正确;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

3、土壤污染和水污染,B 错误;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可减少水体发生水华现象而造成水体污染,C 正确;研发易降解材料代替塑料,可大幅减少白色污染,D 正确。【知识点】开发使用新能源、水污染、环境污染、白色污染3 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 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 D 原子核外有 6 个电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不能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表示的是一个比值,的单位是“1”而非 “g”,A 错误;硼字的偏旁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B 错误;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则其

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 C 正确;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5,D 错误。【知识点】元素(包括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4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答案】A【解析】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先将装置连接好,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 正确;加入药品后,为防止炸裂试管,需先用酒精灯预热,然后对装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B 错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气体,一产生气泡就开始收集,会导

5、致收集的氧气不纯,C 错误;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倒吸炸裂热的试管,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D 错误。【知识点】气体的制备5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经过滤后可软化 B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 【答案】D【解析】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将可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除去,即不可将硬水软化,A 错误;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预防骨质疏松症应补充钙元素,B 错误;霉变大米含有毒的黄曲霉素,淘洗无法去除黄曲霉素,不能食用,C 错误;油脂是人体肥胖的主要营养素,控制油脂的摄入可减少肥胖症的发生,D 正确。【知识点

6、】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6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A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C地壳中元素含量型 D金属的化学性质【答案】A【解析】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A 正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B 错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其次是硅、铝、铁等,C 错误;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D 错误。【知识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7 科学家研制出一中代号为 DEPA 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 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无机物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17C由 4

7、 中元素组成 D由 31 个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由 DEPA 的化学式(C 12H17NO)可知,该化合物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A 错误;DEPA 中 C、H 元素质量比1212 :171 144 :17,B 错误;DEPA 由 C、H、N 、O四种元素组成,C 正确;DEPA 由 C12H17NO 分子构成,每个 DEPA 分子由 12 个 C 原子、17个 H 原子、1 个 N 原子和 1 个 O 原子构成,D 错误。【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8 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CO B 固

8、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 X 的化学式为 CH2 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物质的性质等。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是由 CO2 反应转化为 CO 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C 高温 2CO,A错误;固碳酶是该过程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B 错误;由 X 的模型图可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2H4,C 错误;该过程反应前的物质是无机物CO2,反应后最终所得物质为有机物 C2H4,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D 正确。【知识点】微观示意图及应用、化学方程式式书写9 对比实验是实验

9、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B 探究水对铁钉 锈蚀的影响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D 探究 CO2 与水反生反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A 实验中水的温度不同,其余操作均相同,故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快慢的影响,A 正确;B 实验中,两支试管内的铁钉都不会生锈,无法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B 错误;C 中所用燃料物分别为红磷和白磷,所处环境分别为无氧气和有氧气(空气) ,存在两个变量,不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不能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C 错误;CO 2 与水反应生

10、成碳酸,无色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显无色,故无法用酚酞探究 CO2 与水是否发生反应,D 错误。【知识点】控制变量法及应用、实验设计与评价10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 2 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由曲线图可知,曲线表示的气体含量减少,则该曲线表示是氧气的含量变化;曲线表示的气体含量增加,则该曲线表示CO 的含量变化,A 错误;由于反应生成 CO,故该过程蜡烛

11、发生了不完全燃烧,B 正确;该曲线只有氧气和 CO 含量的变化,不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即只能推断蜡烛中含有 C元素而不能说明其中是否含有 H 元素,C 错误;由曲线最终的值不为零可知,反应结束后容器内氧气并未完全被消耗,D 错误。【知识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信息的提炼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11 ( 6 分) 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应用 “蛟龙号”深潜器 “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 新型水处理剂用到的材料 特种钢 高强度涤纶 纳米铁粉(1 )上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 ;属于合金的是_。(2 )纳米铁粉能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_(填操

12、作名称)可除去污染物。下列物质也能因吸附而具有净水作用的是_(填字母序号)。a生石灰 b活性炭 c纯碱(3 )纳米铁粉还能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 ,写出铁粉与含硫酸铜的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涤纶 钢 (2)过滤 B (3)Fe+CuSO 4Cu+FeSO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材料的分类、水的净化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题中所列物质中,特种钢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高强度涤纶是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纳米铁粉属于新材料纳米材料;(2)纳米铁粉是固态物质,吸附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后沉降,经过滤后可将纳米铁及吸附的杂质除去;在生石灰、活性炭和纯碱三种物质中,具有吸附

13、性的物质还有活性炭。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 4Cu+FeSO 4。【知识点】有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水的净化、金属的化学性质12 ( 7 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常温下,CO 2 难溶于饱和 NaHCO3 溶液。XA DCB(1 )仪器 X 的名称是_。(2 )实验室制取应 CO2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属于_(填反应类型) 。(3 )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 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 (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 溶液法

14、(4 )某同学进行图 D 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答案】 (1)长颈漏斗 (2)A CaCO3+2HClCaCl 2+H2O+CO2 复分解反应 (3 )b (4)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解析】本题考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以及化学性质。 (1)由图知,X 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故可选用 A 装置作发生装置(B 图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液封,会使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 ;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

15、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 2+H2O+CO2;该反应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3)CO 2 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2 难溶于 NaHCO3 饱和溶液,也可用排饱和 NaHCO3 溶液法收集。 (4)若以图 D 所示操作时,若二氧化碳倾倒过快,会先使高位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而熄灭。【知识点】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与性质13 ( 6 分)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废旧电路板 粉碎分选含铜、锡等金属粉SnCl4 溶液步骤

16、固体 ASnCl2 溶液 电解步骤SnCl4Sn已知:Sn+SnCl 22SnCl 4(1 ) SnCl4 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_。(2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填“强”或“弱 ”) ,固体 A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3 )写出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4 )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_(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 (1)+4 (2)弱 Cu (3)2SnCl 2 电解 Sn+SnCl4 (4)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制备。 (1)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可设SnCl4 中 Sn 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x+(

17、1 )40,解得 x+4,即 SnCl4 中 Sn 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Sn 排在 Cu 的前面,故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含铜、锡的金属粉经 SnCl4 溶液浸泡后,锡被溶解生成 SnCl2,则过滤后所得固体 A 中一定含铜(Cu ) ;( 3)由流程图可知,步骤中,SnCl 2 溶液电解后生成 SnCl4 和 Sn,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nCl 2 电解 Sn+SnCl4;(4)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时,塑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及气体会污染空气,该工艺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可避免产生污染,更加环保。【知识点】工艺流程图、金属的化学性质

18、,金属的回收及利用14 ( 7 分) “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 16H18N3SCl) 、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 1)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无色 蓝色图 1 图 2A B空气振荡静置(1 )混合液中属于人类进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_。(2 )小明对振荡实验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溶液中溶入 CO2;溶液中溶入 O2;溶液中溶入_(填化学式) 。(3 )小红利用图 2 装置,从 A 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由此_(填“能”或“ 不能” )得出猜想正确,原因是_ 。(4 )为探究猜

19、想,利用图 2 装置色剂实验方案:_。【答案】 (1)葡萄糖 (2)N 2 (3)不能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富含有氮气和氧气等 (4 )从 A 端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不正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混合溶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素的物质有葡萄糖、水两种物质;(2)试管内密闭空间内存在空气,其成分主要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有:溶液中溶入 CO2;溶液中溶于 O2;溶液中溶入氮气(N 2)等;( 3)呼出气体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此时振荡试管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但由此不能得出一定是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使溶液变蓝色

20、,其原因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富含有氮气和氧气等,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使溶液变蓝色;(4)利用图所示装置试验溶液变蓝是由呼出气体中氧气引起的,只需从 A 端通入氧气,若溶液变蓝,则猜想正确;若溶液不变蓝,则猜想不正确。【知识点】人类重要的营养元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5 ( 8 分)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 10.00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质量/g时间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浓溶液 氯化钙溶液1 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2 天 5.76 5.94 6.69 1

21、2.55 8.47 10.33(1 )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_(填字母序号) 。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2 )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 )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_ (填溶质的化学式)。(4 )将 10.00g 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 2.26g 晶体,则该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 36.1g)(5 )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_。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_。【注意

22、:若答对第(6)小题奖励 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 】(6 )乙同学取 20%的氢氧化钠溶液 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 18.80g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据(用 a 表示) ,并计算 a 的取值范围。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 (1)D (2 )Ca(OH) 2+CO2CaCO 3+H 2O (3)CaCl 2 (4)不饱和 (5 )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 HCl 的挥发量 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

23、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 (6)不能 实验方案:将变质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 g;a 的取值范围:4.00a5.3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盐酸物理性质。(1 )在烧杯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水,由于水分子的不断运动,水分子间隔不断增大,相当量的一部分水蒸发,但水分子的个数不会改变,水分子间隔会增大,符合题中涵义的是图 D;(2 )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氢氧化钙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CO2CaCO 3+H 2O;(3)要选择除湿剂,必须选择在常温下吸水的物质。水不能吸

24、水,石灰水只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会由于挥发性而质量减少,浓硫酸会吸水但其具有腐蚀性,不安全;氯化钠溶液会使水分蒸发,氯化钙溶液会吸水潮解,可用氯化钙(CaCl 2)溶液作除湿剂;(4 )由题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1.1g,即该温度下 100g 水最多可溶解氯化钠 31.1g 形成饱和溶液 131.1g 氯化钠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 10.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干后最多可得氯化钠固体的质量10g31.1g/131.1g2.37g2.26g,即原溶液为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5 )甲同学猜想浓度会变大,可能是水的蒸发幅度大于 HCl 的蒸发速度,致使稀盐酸的浓度增大;可取等质

25、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若久置后盐酸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小于原稀盐酸所需氢氧化钠的量即可证明;(6)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后变质,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应增加;现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由 20.0g 减少至18.8g,无法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能是水分蒸发所致!) ;若氢氧化钠未变质,则蒸干溶液后所得固体的质量应为 4.0g,若全部变质生成碳酸钠,则蒸干溶液后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应为 5.3g(4.0gNaOH 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变质后生成 Na2CO3 的质量为 5.3g) ,即 a 的取值范围

26、为:4.00a 5.30。【知识点】科学探究题、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盐酸物理性质。三、本大题共 6 分16 ( 6 分) 尿素CO(NH 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CO2+2NH3 CO(NH2)2+H2O,请计算:(1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 )生产 6t 尿酸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思路分析】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由尿素的化学式计算,计算公式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氮元素守恒,可根据发生反应的氨气的质量计算生成尿素的质量,由反应方程式可计算(由“解题过程”可得) 。【解题过程】解:(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8/60100%46.7%(2 )设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 xCO2+2NH3 一定条件 CO(NH2)2+H2O34 60x 6t34: 60 x:6t 解得 x3.4t答:要制得 6t 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 3.4t。【知识点】计算应用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