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监测的重要性,1,血糖及综合指标的监测方案,2,自我监测小常识,常见的监测误区,3,2,MDE-P-2011-62,糖尿病健康教育 血糖自我检测,1,有效监控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坚持监测,控制血糖长期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自我监测帮助您,3,血 糖,各点血糖谱糖化血红蛋白尿糖,血 糖,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血糖监测时间,血糖控制目标值: 空腹 3.97.2mmol/L 非空腹 10.0mmol/L,空腹 、午餐前、晚餐前,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睡前,夜间,有低血糖症状时,剧烈运动前后,5,强化胰岛素治疗监测方案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监测方案每日一次基础胰
2、岛素监测方案短期强化方案交替监测方案餐时配对方案,胰岛素使用者,口服药使用者,治疗方案不同,血糖监测方案也不同,6,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 出现不明原因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请注意:,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表示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7,请注意:,血糖未达标,每两周复诊一次; 血糖已达标,每月复诊一次。,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如果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您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请咨询医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或胰岛素剂量。,8,请注意:,血糖未达标,每两周复诊一次; 血糖已达标,每月复诊一次。,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
3、11年版),如果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您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请咨询医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或胰岛素剂量。,9,低血糖或HbA1c升高;旅行;感染等应激状态; 正在调整治疗方案; 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 需要获得更多的血糖信息等情况。,请注意:特殊时期使用,无需长期维持。,有以下情况:,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表示可以省去测血糖的时间,如果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您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请咨询医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或胰岛素剂量。,10,请注意:特殊时期使用,无需长期维持。,在获得充分的血糖数据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后:,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
4、),如果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您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请咨询医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或胰岛素剂量。,11,请注意: 未达标患者建议每月4周连续进行餐时配对监测; 已达标患者可以每月选1周进行餐时配对监测。,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如果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您目前的药物治疗仍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请咨询医生,调整您的治疗方案或胰岛素剂量。,12,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13,监测频率1: 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一次,达到目标后每6个月测一次控制目标1:7.0%,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
5、南(2010年版)2. UKPDS 35, BMJ 2000; 321: 405-12,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显著减少2,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14,缺点:受尿量、肾功能、肾糖阈等因素影响,不能确切地反映血糖值不能发现低血糖在特殊情况下,肾糖阈增高(如在老年人)或降低(如妊娠),没有意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控制目标:任何时间均为阴性,15,1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年科普版),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3080%有高血压,血压的监测:严格控压好处多,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压,会降低下列风险:,中风44,心肌 梗死21,微血管 病变29,17,糖尿病无合并高血压:每月
6、检查一次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每天早晚测量血压;待血压控制平稳后,可每周测量1天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监测频率,控制目标 130/80mmHg,血压的监测:频率,血压很高, 要注意了!,18,体重指数(BMI)法:反映全身肥胖程度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值18.5-23.9kg/m,记得每月测一次呦!,BMI控制目标:24kg/m2,腰围控制目标:90/85cm(男/女),腰围法: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9,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年科普版),21,每年至少查一次(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7、、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要增加检测次数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降脂目标:,监测频率:,20,40倍,预防和治疗足溃疡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非糖尿病患者,VS,22,有足病及危险因素者:应每天检查足部普通患者:每三个月到医院进行足及相关检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检查频率:,加强足部的检查,糖尿病足治疗困难,但预防则十分有效,2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微量白蛋白尿,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控制目标: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男性 2.5mg/mmol(22mg/g) 女性 3
8、.5mg/mmol(31mg/g) 尿白蛋白排泄率 20g/min(30mg/24小时),检查频率: 每次随诊时查尿常规; 每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肌酐 浓度; 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24,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妊娠期间每三个月查一次眼底,检查频率:,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大约有2040%出现视网膜病变,25,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健康威胁,胸闷、胸痛、压迫沉重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警惕:很多患者无胸痛症状!,26,筛查: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评估内容包括: 当前或以前心血管病病史 年龄 有无腹型
9、肥胖 吸烟 血脂异常 家族史 尿白蛋白排泄率 房颤 静息时心电图情况,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27,28,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才监测,只有感觉不舒服时才测血糖,只监测血糖,而不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只监测空腹血糖,而不监测餐后血糖,29,何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85-286.,减轻疼痛的小窍门: 在手指侧面采血,而不是在指尖或指腹。,试纸虽然比较贵,但比起因并发症而发生的 住院治疗费用,就不值得一提了。,怕疼?,怕贵?,30,血糖监测的意义是什么?,血糖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胰岛素和口服药治疗者的血糖监测方案是否相同?,胰岛素和口服药治疗者要遵
10、循不同的血糖监测方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是什么?,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血糖的“金指标”,但不能代替血糖监测,还要注意哪些危险因素的监测?,注意血压、血脂、体重、足、肾、眼底、心脏等的监测,31,32,记录测试结果和时间;取下试纸,并与针头丢在适当的容器中,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测试前的准备,测试中的要求,测试后的要求,准备采血工具、血糖仪、试纸;清洁采血部位;手臂自然下垂片刻,一次性吸取足够的血样;不要按压或移动试纸和血糖仪,33,保存在干燥、避光的环境中,应保存在密封的原装容器中每次取出试纸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旧试纸瓶要及时丢弃,不要用旧试纸瓶存放消毒棉球, 以免瓶盖混淆,
11、使试纸受潮注意试纸的失效期,何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85-286.,34,测试之前调整血糖仪的编码初次使用一瓶试纸要标注使用日期轮换选择测试部位刺破皮肤后勿用力挤压保持血糖仪的清洁,切记不要用水清洗血糖仪,何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85-286.,35,鉴别方法: 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若发生低血糖则次日清晨的高血糖为“苏木杰现象”,否则为“黎明现象”。,“苏木杰现象”,“黎明现象”,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年科普版),36,测血压前,应至少坐着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 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保持测血压正确坐姿:最好坐靠背椅,裸露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