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教 学 模 式 在 高 中 历 史 教 学 中 的 实 践 与 与 思 考 徐 业 享“6+1”课堂教学模式是石家庄精英中学现校长、原衡水中学校长李金池首创的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继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之后的第三大课堂教学创举,既有理论依据,又极富推广和使用价值,吸引着全国越来越多的学校竞相模仿与创新,并在实践中取得不俗的成绩。高效“6+1”课堂模式的流程主要是课堂的“导”“思”“ 议”“展”“评”“检”和自习课的 “练”七个环节。一是导,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以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大约5分钟);二是思,教师下发学习提纲,学生按照课堂学习提纲上的路线图
2、读课本,自学深思,勾画圈点,分析归纳,并做好记录(大约18分钟);三是议,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讨论题目,按照小组起立讨论(讨论内容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大约9分钟,特别是起立讨论,比一般课堂的坐下来讨论效果更好);四是展,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激情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大约8 分钟,展示的形式也很实在,不追求活泼和气氛);五是评,激情展示结束后,教师开始精讲,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大约7 分钟,最体现教师功夫和水平的环节);六是检,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回顾,接受教师的检测(大约3分钟,这个环节时间很短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还有专门的练的环节);最后是练
3、,通过练习、作业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夯实双基,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他们的课程表上上午第五节课排的都是公共自习课,学生自由练习,主要解决教师下发的“自助餐”,下午三四两节课和晚自习的部分节次排的是学科自习,主要进行限时训练,一般有几节正课,就有几节限时训练课)。这一课堂模式,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将传统的“授之以鱼”转变为“ 授之以渔” ,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转变,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强调过程和方法。每节课都要做到环环相扣,让所有学生都紧张、高效,学生要不停地去阅读、思考、质疑、辩论、动手练习等,让学生对
4、当堂内容进行横七竖八的解剖,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最后达到能用多把钥匙开一把锁。高效“6+1”课堂模式将课堂的主角从老师转变为学生。课堂上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做结论的,尽量让学生做结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表出自己的见解,让学习的过程由枯燥变得生动,解决了学生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效率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究其根本,我认为是一种生本教育理论和模式的实践,是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是让学生变“学懂 ”“学会” 为“会学”“会用”。下面我就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为例,记录“6+1”教学模式
5、在本课中的具体实践。一、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目标分析和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等。其中关键的在于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目标过高,难以通过教学达到;目标过低,会使学生感到没有味道。所以,在拟定学习目标时,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容量来制定具体的、可测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和需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教学目标的陈述也要简明扼要,具体准确,分层分类。为此,我们在集体备课时,通过讨论,最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
6、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依据考纲和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次重点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最后为“师夷长技以制夷”。依据学情,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二、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制定与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的落实与达成,还必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得以实现。我在使用“6+1”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时具体步骤如下:(一)导:目标展示 导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课、爱上历史课,首先要激发
7、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林则徐、李鸿章和康有为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用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从鸦片战争以后到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林、李、康三人在思想领域进行的探索。之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使学生通过齐读清楚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最后,展示2013年本课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查,如北京高考第15题、2013天津文综第5题、2013福建文综第18题、2013四川第4、18题、2013安徽文综第14题、2013山东第28题等,与高考衔接,让学生自己明白本节课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二)思:自读质疑 整体感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8、则殆。”1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在这一环节,我将教学目标细化成小的学习任务,并以教学提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学提纲快速地阅读教材,并对教材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结论进行勾画,然后自主完成学案上的基础知识填空题。在阅读填空时,对不清楚或有疑惑的地方指导学生做出标记,或提出相应问题,以便在议论环节小组讨论解决或寻求教师帮助。在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以下简称“师夷长技”)一课中,我将教学目标细化成以下任务来让学生自主探究:1、列举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著作及意义(C层);2、列举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意义(C层);3、列举资产阶级早期维新
9、派代表人物、政治主张及局限性(C层);4、列举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著作及意义(C层);5、慈禧太后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她支持洋务运动的原因(B层);6、比较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A层);7、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跪着造反(A层)?(三)议:交流探究 议出智慧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通过小组内学生起立积极讨论来解决上一环节中的问题和困难,集中讨论自主探究环节的7个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小组长要积极及时协调,让会的教不会的,都不会的提请老师点拨。在学生议论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其中,及时发现哪组学生讲
10、得好,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的程度。对于有些通过小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自主探究的第(6)、(7)题,及时进行点拨,重点讲解。(四)展:激情展示 展出风度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小组选出代表来激情展示议论环节讨论的成果。第(1)(4)题难度最小,由小组的C类学生上黑板进行默写展示;第(5)题难度较小,由小组的B类学生展示;第(6)(7)题难度相对较大,由小组的A类学生上台展示。展示时,C类学生也可以挑战B类、A类题,B类学生也可以挑战A类题。学生上台展示时,其他学生前5分钟低头记忆本课的重要史实和结论,后3分钟抬头看黑板,看展示的成果,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向展示学生提出质疑。问题较大的,展示学生要
11、负责解释疑惑。(五)评:重点讲解 评出深度在这个环节教师对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在点评时,首先从学生展示的字体,卷面等方面进行点评,指导学生答题要规范,答案要要点化、条理化和序号化。对写的好的及时表扬,有问题及时提出并要求改正。其次,在评第(5)时,从答题思路进行点拨,指导学生从慈禧太后的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和当时中国的状况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西方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来进行答题;第(6)题,指导学生在做比较题时,先要找到比较的方面,之后再进行答题。通过点拨,得出如下结论:相同点:性质:都属于地主阶级;目的:都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内容:
12、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同点:目的侧重点:抵抗派侧重于对外抵御西方列强侵略,洋务派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解决内忧;结果:抵抗派没有付诸于实践;洋务派付诸实践,掀起洋务运动。第(7)题,指导学生“跪”字进行思考,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答题:借助孔子的权威;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造反是改良非革命。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减少改革的阻力。(六)检:巩固强化 学会应用达标检测,是检测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过程,补救教学不足之处的重要环节。适当的练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而且通过及时的反馈与评价,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其进步的程度,了解并纠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
13、同时也为教师改善教学,及时进行教学补充提供了依据。检测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题目力求新颖、灵活,题量和难度要适当,要符合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面向学困生(C类),注重和强化基础知识,又要照顾尖子生,已达到培优的目的,同时更要面向占绝大多数的中等生,力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设计的检测题如下:1、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2、胡适
14、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家”。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浑圆物,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人们放弃天朝上国观念4、“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拾泰西之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
15、务派的批评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最后,还要进行课堂小结。归纳小结,即对教学内容的小结,这是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师生来共同完成。三、同仁评课与反思1、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问题设计能层层深入,逻辑性比较强,充分调动学生的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学案问题设计难度适中,可操作性比较
16、强,学生讨论比较激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学习了他人的思维习惯;3、教师点评关注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仅有知识点的点评,做题方法的指导,还有字体、卷面的整洁情况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在学案设计时以文字材料为主,史料种类比较单一,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另外,在教师点评学生的展示情况时,历史评价的三种基本观点没有点评到位,即唯物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只是单纯的就题讲题。“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成功已经被越来越多学生成绩大面积提高而证实,但由于各学科特点以及每课课型、内容不相同,所以实践中应灵活运用本模式,导、思、议、展、评的时间不应是千课一律的一刀切,各老师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不同课型,适当调整各个环节的时间,使课堂六环节每一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使学生在45分钟时间内获取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