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26480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 S 版四年级上册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蕉岭县城东学校 徐雪平一、 教材分析:一块特别的石头是小学语文 S 版第七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为“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本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坚持不懈地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的由来,并取得巨大研究成果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作者围绕一块特别的石头,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将捉迷藏产生疑问,向老人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回国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事件都很简单,通

2、俗易懂,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读懂课文并不难,但在体会李四光是怎样动脑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上则有一定的难度。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读好疑问句、设问句。2、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并引导学生学习。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4、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四、教学难点: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品质,领

3、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课前准备:1. 搜集有关冰川活动的资料。2. 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1、 指名简介李四光,不到之处老师补充。2、 质疑引趣:特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一块特别的石头?这块石头特别在什么地方?这块特别的石头够说明什么?二、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指导书写:锅、缠、甚、遗迹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四、作业布置:1、识记书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语文,查找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2、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课件出示:概

4、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能够再次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为学习新课作好铺垫。 )二、明确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2、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事件,写出人物的特点的。3、学习作者用词的精妙,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设计意图:目标指引前进的方向,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的导航。本课设置的目标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从“读懂课文内容抓住主要事件,体会人

5、物特点领悟表达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体现了“用课文教”这一理念。 )三、品读课文,感悟“特别”:(一)特别的石头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这块特别的石头究竟特别在哪呢?从中找到描写这块石头特别的句子,画下来。2、指名汇报。重点语句一:“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说明这块石头的体积非常大;“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说明它的周围没有别的石头。3、课件出示填空练习。4、师:这么大一块石头孤零零地立在哪儿,确实特别,难怪李四光会对他产生兴趣。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它的特别之处。5、课文是怎样写出石头的“巨大”的?(点拨写法:文段运用了“举例

6、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石头有多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巨大” 、 “孤零零” ,说明它的特别之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同时解决了较易解答的问题,这样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特别的成果1、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呢?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从中找出相关语句划起来,并课件出示填空: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发现了( ),推翻了( ), 为( )奠定了基础 。真是特别有意义!2、相机指名说说关于“冰川”知识,不到之处老师再课件出示。(设计意图:采用变序方式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因为学

7、生此时最感兴趣的是这块特别的大石头到底有什么意义?明白了这块特别的大石头的意义后,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李四光的执著研究的品质的可贵之处,为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三)特别的品质:师:从一块石头,到发现中国的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取得这样特别的成果靠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叙述的事件去读一读,找一找。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向人请教”(28)部分,边读边思考: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圈划出相关语句,旁注体会。在小组里和伙伴分享你的体会。(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让学生

8、做课堂的主人,自发探究,共同合作,真正与文本对话。这样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汇报交流: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得是什么?(1)学法提示:我认为李四光取得这样特别的成果靠的是 ,我是从 体会到的。(2)生汇报,并读相关语句。学生汇报到哪一点或哪一个事件,教师就相机引导细品相关事件。重点指导:A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B “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引导学生看插图。练习读出嘲笑的语气。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疑问句和设问句。知道“疑问句”就是有疑而问,是需要别人回答的句子。 “设问

9、句”就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句子。并通过朗读指导来加深理解。 )C李四光对小伙伴的回答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老人陈二爹。(理解“见多识广”的意思,说说它的反义词,并指名用这个词说一句话。)D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引导学生说说这个词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再让学生说说积累的七字成语,老师相机补充: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小不忍则乱大谋)小结:李四光为了解开“石头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先后问了谁?结果怎样?李四光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果,靠的是 。(小结:他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与小时候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从而了解李四光之所以能够取得

10、巨大的成就是跟他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品质是分不开的。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又与老师对话,构建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流露真情实感。 )师:为了解决“石头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李四光先后问了小伙伴、陈二爹、爸爸等人,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那“他又是如何解读自己的疑问的?”细品课文“学习、考察”(1011)思考:他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还靠什么呢?(1)学法指导:阐明自己的观点;从哪儿知道的?读出相关句子。 说说是怎么体会到的? 重点句或段的朗读训练。(贯穿于交流过程中)相机指导:A、“一直缠绕”的理解(凭借一词的理解融会贯通文本,体会李四光执着的精神)怎样理解这个词语?从哪里

11、看得出来这些问题一直缠绕着他?小结: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十几年,他不断地思索,甚至漂洋过海去英国学习,他真是一个( ) 的人呀!B、“足迹遍布”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小练笔:他可能走过哪些地方,遇到哪些困难?(课件出示,想象写话)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在考察过程中,_师:尽管压力层层,困难重重,崇山峻岭,千难万险都没能阻止他探索的脚步。终于,1921 年 (引读出“成果”一部分文字)小结:从小时候发现这块巨大的石头,到长大后去英国学习,再到回国考察,漫长的几十年呀,李四光不仅问得执著,思考得执著,还探索得执著,他真是一个

12、特别 的人。 四、总结升华,再悟“特别”1、读到这儿,你想对李四光说些什么?2、释题:文章以“一块特别的石头”为题,主要写的是石头吗?主要表现的是什么?(石头仅是这篇文章的一条线索,一个引子)石头的特别更多目的在于他成就了一个特别的人,靠着他特别爱思考、爱探究、执着的精神,取得了特别的成果。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导学练。2、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给大自然记日记和华佗。六、板书设计:21.一 块 特 别 的 石 头特别的石头 勤于思考李四光 特别的成果 善于动脑特别的品质 执著研究表达方法:1 举例子2 疑问、设问3 通过文章叙述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特点学习方法:1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顺序)2 主要人物+主要事件3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