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高塔》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28773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高塔》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高塔》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高塔》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高塔》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高塔》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高塔一、教材简析建高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六课。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框架铁塔稳定不倒的形状结构特点。物体都有稳定性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的认识,也能够认识所有物体的稳定性问题。本课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和归宿,中间用塑料瓶做实验和制作“高塔”来探究物体稳定性问题。探究学习的过程为“推测探索和制作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本课有三个活动。第一,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让学生用塑料瓶、沙、水去自主研究教科书提出的三个问题,初步认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第二,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学生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是对前一个活动研究结论

2、的应用和再检验,是一个继续研究的过程。这里不是制作框架式高塔,主要考虑是不与上课重复和教学时间的限制。第三,铁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将探索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进行反思,是培养探究能力的一个策略。这个活动希望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体会比较、反思的意义。同时,通过再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框架铁塔不容易倒的道理的认识。二、学生分析学生通过上节课做框架的学习,已经知道框架结构具有结实且不容易变形的特点。但是,像塔一类物体的稳定性原理的思考是缺乏的,学生对“上小下大”的物体稳定性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潜意识中大部分是知道这么一回事的,但缺乏数据(证据)的支持;还有,关于“上轻下重”的思考,学生的潜意识中大部分认

3、为是越重越不容易倒,就像一个塑料瓶,他们会认为里面装的水越多越稳定,装满水的塑料瓶是最不容易倒的。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框架铁塔的结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而且类似这样的物体稳定性好。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简单的材料,研究物体不容易到的秘密,同时学会整理数据、深入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展开基于证据的研讨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与交流,懂得尊重科学事实,培养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物体稳定性的探究过程。2、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并进行反思。教学难点:学会整理数据,深入分析数据,发现更多的规律。五、教学准备1、每小组各 4 个装着不同数量水的塑料瓶

4、、一块小木板、沙子2、每小组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剪刀、电风扇等。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今天 9 个小组分别代表 9 支建筑队,你们向大家推荐一下自己好吗?”组甲:我们是梦翔队,梦翔!梦翔!畅游梦想!耶!组乙:我们是雏鹰队,雏鹰,雏鹰,我最强!耶!(设计意图:我把九个小组分别代表九个建筑队,并让各小组介绍自己,简单的自我推荐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明确了我们今天探究的主题。 )2、师:今天,老师带领 9 支建筑队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观赏古今中外多种塔类建筑,大家愿意吗?(出示课件)(左边的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中间的是钻井铁塔,右边的是高压

5、输电铁塔。 )3、师:观察这些铁塔,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设计意图:科学情景的创设,生活经验的提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探究高塔不容易倒做了铺垫。 )4、师:这些高大的铁塔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生:风力; 雷击; 拉力; 它们自身的重力; 风的阻力)(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只有尽量减少受外力的影响,高塔才能又高又稳。 )5、这样高的塔为什么会历经百年甚至千年而屹立不倒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哪些特点使高塔不容易倒?(生:三角形结构;框架式结构;多边形结构;上轻下重;上小下大;里面是空的)(设计意图: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的认识,也能够

6、认识所有物体的稳定性问题,让学生根据塔的结构和它们的共同点来猜测塔不倒的原因。猜想是由问题直接推测结果的一种直觉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 )(二)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1、师:如果要证实我们的猜想,你认为应该怎么做?需要哪些材料?(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猜想进行验证,符合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同学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3、师: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请各建筑队一起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4、师:出示研究方法,讲解注意事项。(1)分别把四个瓶子正放和倒放,观察记录哪种方法不易倒,不易倒的打钩。(2

7、)桌上垫木板,把不容易倒的瓶子同时放在木板上,基本在一条直线。 (3)慢慢倾斜木板,观察哪个瓶子容易倒 。记录先后倒的顺序,把发现的结果填写完整。5、师:请建筑小队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生:(1)从正放和倒放比较得出上小下大的物体不容易倒。(2)从不同高度的水位比较中发现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设计意图:学生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潜意识中大部分是知道这么一回事的,但缺乏数据(证据)的支持,这里直接出示实验材料和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用塑料瓶、沙、水去自主研究实验记录单上的问题,让同学经历如何放置物体最不容易倒的过程,初步认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同时也

8、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6、师:选择最不容易倒的那个瓶子,然后在空瓶子里装入相同的沙子,用上面同样的方法,测试哪个瓶子先倒,你发现了什么?换成更重的东西呢?(设计意图:关于“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学生还是有疑问的。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通过改变实验材料,把水换成更重的沙子,进一步明确,上轻下重而且重心稳定的物体不容易倒,希望学生能想到把物体的下面做的大些、重些,上面做小些,轻些,物体就更稳定,不容易倒,这为下面的建高塔打下基础。)(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及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过渡语):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开始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高塔吧!1、师:先来看老师给你们准

9、备的材料(大塑料瓶、两个小的 还有吸管 水 沙子 胶布)2、师:同学们准备怎么样用这些材料来建高塔,在设计之前老师提个要求。(1)充分使用老师提供的材料。(2)开拓创新,设计又稳又高的塔。(3)小组讨论,画出简单的设计图。3、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合作建高塔。(设计意图:要让每个学生在一个小组中都有事可做,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人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学到的知识的运用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同伴间的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4、 师:现在我们要对塔进行测试,要看哪一组的塔又稳又高。第一项:测量高度,哪组的塔最高?

10、第二项:用斜倾纸板的方法检验哪组的高塔不容易倒。第三项:用扇风的方法检验高塔的抗风能力。(设计意图:测试“高塔”是对前一个活动研究结论的应用和再检验,是一个继续研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反思自制塔的优缺点,各小组反思怎样才能让塔更稳固,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利用,并了解到铁塔是具有多种结构使塔更稳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5、四名学生作为检测员评选优秀建筑队。6、优秀建筑队汇报本队建高塔的方法。(设计意图:评价主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四)整理小结1、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有哪些?(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2、仅仅是这

11、些原因吗?演示风阻的实验,比较一下,是封闭式的高塔抗风能力好还是框架结构的抗风能力好。(板书:框架结构空气阻力小)(设计意图:铁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将探索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进行反思,是培养探究能力的一个策略。这个活动希望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体会比较、反思的意义,同时,通过再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框架铁塔不容易倒的道理的认识。 )(五)作业课后自己动手建造你心目中的高塔。今天我们自己当了一回小小的建造师,发现了塔稳的小秘密,又建造了既高有稳的塔,同学的表现很棒,老师相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运用知识团队合作,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建造师。(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激励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 )七、板书设计建 高 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框架结构 空气阻力小八、记录单怎样的物体不容易倒观察记录表第 建筑队1 号(空瓶子)2 号(较少水)3 号(较多水)4 号(装满水)正放 倒放 正放 倒放 正放 倒放 正放 倒放同一个塑料瓶, (正放、倒放)不容易倒。说明了 。相同的塑料瓶, (空瓶、装了较少水、装了较多水、装满水)的不容易倒。说明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