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沂经济开发区语文德育讲课比赛望岳教学设计单 位:临沂第三十二中学授课人:王依彬课 型:新授课时 间:2016 年 9 月 30 日望岳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翻译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学习目标:1、了解诗意,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品味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学习重点:理解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难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导入:老师: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中国人跟山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你知道我们山东有一座名山最什么名字。 (请同学说一说)泰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那当诗人中的诗人和大山中的大山相遇时会上演怎样的传奇呢?老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名作望岳 。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二、了解作者和文体常识: 好,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作者杜甫。我们和杜甫应该算是老朋友啦!从小学到初中,语文课堂还总离不开他。同学们知道哪些杜甫的资料呢,请哪位同学给我们大家说一说。杜甫人称“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三、朗读诗歌、了解内容(微视频)
3、1、学生自由朗读望岳。有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大家读一读:2、一起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3、下面请同学们再一次把这首古诗大声朗读三遍,然后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找同学起来说一说作者描写的泰山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1)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四、再次朗诵,研讨品析那么杜甫是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山,才让他激发出这种情怀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地品读诗句,看看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有人说:诗歌是要“品的,就跟茶一样
4、。你不细细地品,是品不出它的味道的,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地品,才能品出他的味道。下面就让我们用品茶的方法来品品诗,看看品出了一座怎样的山,以致于能够激发他的壮志?(作者描写的泰山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望 岳杜甫(736 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2 大家都感受到了作者在这首诗中传达给我们的那种壮阔的情怀。也告诉我们:面对美好的
5、事物景,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有想法就要表达出来。二十四岁的杜甫过一种“裘马清狂” 的漫游生活。字里 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 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齐鲁青未了” ,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 句“青未了”的注脚。“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 因长时
6、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 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 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 是唐人 口语,意即“一定要”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 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 强烈共鸣的原因。此诗被后人誉为 “绝唱” ,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它告诉我们:不
7、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写法:借景抒情4、背诵诗歌。五、拓展延伸:好,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杜甫的诗歌登高,看看这一首与我们所学的望岳在写法上和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老师先读一遍,大家注意读音和停顿。好,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然后小组探讨:这首诗写了什么景,又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好,开始 登 高杜 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释: 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 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
8、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渚(zh):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1.下列对登高 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特征,又借景抒发了诗人欣赏大自然的喜悦之情。 B颔联气象雄
9、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以秋为底色遣怀,即感伤长久的飘泊,又表现老病的孤独。尾联卒章言志,因悲秋而生“艰难”之思,有对自我命运飘零和乱世生民涂炭的无尽忧患。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2.试从写法情感上分析两首诗的异同。六、课堂小结:诗人热情的赞美的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顶峰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在此,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多留意身边的美景,并用优美的语言把他描述出来,也借此来时时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勇往直前!六、学以致用下面同学们也尝试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进行写作练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七、作业布置:完成导学案并预习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