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29465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背诵、默写诗歌 2、欣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感受诗人的艺术风格(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内涵2、反复诵读,进入诗人描绘的梦境,品味诗人借以抒发的情怀(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教学重点:1、研习赏析诗歌内容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教学难点:诗人想象,夸张手法的运用及浪漫主义色彩的体现,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教学

2、方法:诵读法、问答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对李白的这样的评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知人论世:1、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 ,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 、 “安社稷” (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由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

3、宗沉溺于声色,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次年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 ,在兖州话别,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李白生平资料 :出生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第一次南北漫游长安第二次南北漫游2、解题:从诗题中我们对这首诗可以了解多少? 总结: 1:内容:梦游天姥 2:形式:吟(回答出“吟”这一

4、形式,学生会有难度,老师作适当的提示) 23:内容:留别提示:在这里,我们又接触了一种古诗体, “吟” ,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我们已学了不少古诗体,如李白的将进酒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我们称这样的诗歌形式为“歌行体” , “大小长短,错综阖辟,素无定体” 。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学完之后,我们可以一起用自己的词汇去理解这种古诗体。现在就让我们把问题搁一边。题意为:用梦游天姥山的诗向朋友送别。从诗题看,它把记游览和吟留别结合起来;从内容看,它既是一首记梦诗,又是一首游仙诗。因此,它是一首很别致的赠别之作。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 。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

5、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所定。旧诗分“古体”和“近体” ,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三、置身诗境:从哪到哪儿诗篇是在记“梦游天姥”?学生回答:“海客淡瀛洲失向来之烟霞”那么从哪里我们又读出了诗人是在与人“留别”?答案在结尾处 答案:“别君去兮何时还”提问: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至何处结束?此前写了什么?后面又写了什么?明确:写梦游是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 。前写入梦缘由,后写梦醒后的感慨。(一)诵读并分析第 1 段

6、(开头至“对此欲倒东南倾” )1、齐读第 1 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示双横线) ,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2、天姥山除带有神秘色彩外,还有什么特点,是怎么体现的?明确:高大、巍峨。先用天相比,又用以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的名山赤城、天台相比。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3、这一部分使用什么写作手法和修辞手

7、法?明确:比较、衬托的写作手法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板书:第一段 入梦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 )(二)诵读并分析第 2 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至“仙之人兮列如麻” )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第 2 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 12 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2品味重点字词:飞、照、送、殷、栗、惊等(点名回答) 。明确:“飞” “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照”字写出了明月与人

8、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殷” “栗” “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33分析“谢公宿处今尚在身登青云梯。 ”(1)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明确: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所以,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2)提问:这几句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明确:空间转移,时间推移,景象发生变化,有声有色地进入梦境。4、分

9、析“半壁见海日水澹澹兮生烟”(1)提问:“见海日” 、 “闻天鸡”写出天姥山什么特点? 明确:高峻。(2)提问:“千岩万转” 、 “迷花倚石”又表现了什么?明确:诗人忘情山水之态可掬。5、分析“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1)提问:四个短句的形式与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的雄伟气势。(2)提问: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明确:光辉灿烂、壮丽非凡。(3)思考讨论: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4 (板书) 第二段

10、梦游天姥 。月下清丽之景1 至 3 句(飞:夸张,形容心情急切。送:拟人)日升明快之景4、5 句(引人入胜之景)山中奇幻之景6 至 10 句(殷:作动词用。栗、惊:使动用法)天空盛大之景11 至 13 句(烟霞如仙人)(三)诵读并分析第 3 段1、段意讲解:第 3 段 惊梦长叹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板书)2、分析“忽魂悸以魄动使我不得开心颜!”(1)提问:正当梦进入高潮时,诗人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境突然消失了。这几句写了什么? 明确:梦幻破灭后的失意。(2)提问:洞天之游的神奇对这一部分起什么作用?明确:反衬梦幻破灭后的失望,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

11、静,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3)提问: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 “世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明确:世事虚幻无常,流露了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4)提问:“且放”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明确:绝不与恶势力妥协,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也显露出诗人逃避现实的消极遁世的思想。43、请一位同学诵读第 3 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讲解一些李白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性格作提示)?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

12、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4、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讨论: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那

13、么,浪漫主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1)大胆的夸张。 (2)奇特的想象。(四)全诗小结: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的。”读至此,再体会 1、2 二段,我们心里豁然开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体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吗?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吗?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为梦中图景心旌激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了,诗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征和的激情的驱动,虽然有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流注,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五、研习全诗内容(师问)结合诗歌,思考全诗

14、写了一件什么事?全诗紧扣哪一词写作?(生答)全诗紧扣“梦游” ,记述了梦游天姥山的经过。(师问)诗人紧扣“梦游” ,分什么内容,按什么结构来谋划全篇?具体划分怎样?(生答)按梦游前、梦游中、梦游后三部分来安排内容。第一部分(前四句):梦游前,交代梦游对象天姥山。 (梦游缘起)第二部分(中间十五句):梦游中,记述梦游天姥山的经过和天姥山奇景。 (梦游历程)第三部分(后三句):梦游后,写梦醒后的感叹,揭示主旨。 (梦醒感叹)板书:梦游缘起:瀛洲难求,天姥可睹以虚衬实 天姥高大雄伟比衬、夸张梦游历程:过渡入梦飞度(点题)途中见闻(幽静凄清)镜湖明月、剡溪渌水清猿啼叫攀登见闻(高峻壮美)海日东升天鸡鸣

15、叫山中奇景千岩万转、奇花异石、旦暮忽变(幽深迷离)熊咆龙吟、岩泉震响、青云密布、烟雾升腾(宏大壮阔)洞天仙境(光明美好)金银楼阁、霓衣风马虎瑟鸾车、仙人如麻梦醒感叹:人生如梦 志在山水(“别”应题)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眼、主旨蔑视权贵,不为名利所动)六、赏析主旨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能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够喜笑颜开!这两句诗直抒胸臆,以反诘语气,集中鲜明地表现了诗人高度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和不卑躬屈膝以求富贵的刚直性格,揭示了全诗主旨。七、总结全诗内容:你们如何理解这饱蕴诗情的两行诗句的?这一切在你的心目中叠合出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16、参考:长安曾是李白一生的向往,在这里,诗人寄意壶酒,布衣供奉翰林,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这里李白因一曲乌栖曲得到了“四明狂客”贺知章的赏识,为其解金龟换酒,极尽荣华,肆意放诞,然而熙熙攘攘,闹闹哄哄的帝都亦不过如此,外戚专权,同僚争权,诗人无意留恋,诗人宁愿选择自己的生存空间,选择放鹿青崖,踏寻名山,释放自由与率气。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让我们想到了东晋时候“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彭泽小令陶渊明,他终辞小令一职,最后躬耕南亩。 这一切在我们的心目中叠合出了一位傲视权贵却又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诗人气质不俗,潇洒浪漫,富于幻想充,对自由充满向往。收拢对整首诗的理解,回答

17、课开始时对诗题解析时留下的一个问题, “吟”是怎样的一种古诗体? 字数不定,有四言、五言、七言、九言,随诗人情感起伏而变化。四言处:“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无石扇,訇然中开” , 字字铿锵,词激意急。七言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轻松畅快 杂言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余韵袅袅。压韵自由,可以换韵 :这首诗时而两句一韵,如“城”和“倾” ,时而四句一韵,如“溪” “啼” “梯” “鸡”等。 “巅” 、 “烟” 、 “山”和“颜” “摧” 、 “开”和“台” “下”和“麻” “嗟”和“霞”转韵达十二处之多。对仗无严格要求,此诗中出现的对仗处为“脚著谢公屐,身登

18、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这样的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对“吟”这一文体再作适当补充:原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李白采用这一形式,自出新意。与“歌行体”相似,适宜歌唱而着意追求声音和谐,形式自由。八、艺术手法:运用神话传说,想象丰富奇特,夸张大胆新奇,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语言精练、清新,句式参差多变,富有表现力;风格飘逸豪放,彰显狂放个性;层次分明而又波澜起伏1、想象丰富。 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反映。吸取了楚辞6及一些

19、神话故事中的内容与艺术特点,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方法,描绘的仙境,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耐人寻思。传说中的瀛洲与现实生活中的天姥比,以神奇的梦境与丑恶的现实比,以光明与黑暗比对比。写天姥的高而且大“连天向天横” 、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连用五岳、赤城、天台,又一起用来衬托了天姥的高大衬托。2、构思新奇: 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 作者为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不拘一格,让句型多变化,节拍有缓急,显出了一派独特的风格。(七言古诗 ) 2、消极因素: 流露

20、的“古来万事东流水” , “且放白鹿青崖间”之类的情绪,是当时清高的封建士大夫所共有的思想,表现出消极的一面。4、中心思想: 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表达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九、讨论:李白的留别诗与一般赠别诗有何不同?以梦游方式抒发内心情感,表现主题;借描绘仙境的美好,以揭露现实之丑恶;借抒发对理想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恶;借惜别的机会赋诗,却写访游名山,以明自己的斗志,来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主题;因是梦游,故将游历过的奇山大岳之类凝聚于天姥山中,故将人生理想寓托于天姥奇景之中;因留别的是肝胆相照的朋友,故唱出心底壮歌,勉人,亦自勉。十、本课

21、重点字词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字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找出文中的多义字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2、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22、) 3、使动用法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7一、 诗的形象美诗人运用对比与夸张,写出天姥山之巍峨高耸,直插云霄之势如在眼前,使人不敢逼视。而末句以拟人手法反衬原本高峻的天台山面对天姥,如小孩在作拜倒之势,恭敬之态使人不禁莞尔,也不禁对天姥山产生崇敬之情。这样的笔法相比于任何一幅高山奇石图也不逊色。二、诗的情感美 形象的美是种外化,它还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内化为某种审美情感。审美不单要体会形象之美,更要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审美判断。这就要求审美者要透过直观、外在的形象去探寻内在的情感。 梦有伫足半山,远望海日升空、天鸡高唱的辽远、空旷的意境美,更有一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的情感

23、蕴含其间。诗正是这样把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与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三、诗的气质美 梦一诗,虽然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与昂扬气势,但其最根本的气质却是沉静、飘逸的。经历了政治大失败的李白,对人生作了深刻的思考,最终他认识到在一个不正确的时代里,个人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他所能够做到的最大的反抗便是蔑视权贵,鄙薄富贵。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对“弱美” 、 “静美”的追求,不免有消极的嫌疑,但对一个时代中的人物的评价应站在他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来评析,过高的要求显然是不客观的。而这种文化品格对社会的安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浮躁的时代容易滋生急

24、功冒进的情绪,这对于和平社会来说未必是好事。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 “弱美” 、 “静美”的文化品格可以通过抒发忧愤郁悒,从而冲淡个人不幸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更为人的伦理构造提供了美的表现形式,形成儒雅、沉静、含蓄、飘逸、从容、开阔的优美气度与风格。这也是欣赏梦一诗时所能看到的审美价值。教学反思: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所以,上课时,我重点强调让学生多读,在朗读过程中把握诗作内容及诗人情感。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是为提升人的素质服务的,在欣赏梦一诗时,对形象美的鉴赏,对情感美的把握,对诗气质美的定位,都有助于我们自身素养的培养,这正是我们挖掘梦一诗审美价值的意义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