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131045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 ”,意为“往,取” )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 “晤” ,意为“面对面” ) 二、古今异义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换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着;打算引以为流觞曲水古义:把作为如今义:认为a 所以游目骋/b 所以兴怀古义:a 所用来/b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 ( 1)一觞一咏(觞:喝酒)(2 )映带左右(带:环绕)(二)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三

2、)动词的使动(1 )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四)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1 )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 )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七)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1 之 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向之所欣(音节助词

3、,不译)2 修 茂林修竹(意为“高” )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 “修建” )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 虽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 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 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 一 若合一契 (一起) 其致一也(一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语

4、意上构成判断) 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其致一也(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终期于尽 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2.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 (众人)列坐(于)其次2、 (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3、悟言(于)一室之内4、放浪(于)形骸之外 【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 次第较后;第二。 次要的地位。2.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3.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 抱在怀里; 胸前; 心里存着; 打算。4

5、.以为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今义:认为。5.所以古义: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的原因。如:所以兴怀。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品类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 涉及成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一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一) 记叙兰亭盛况; (二) 抒发人生感慨; (三) 交代作序目的。 二、 (1)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记述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

6、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第二句:与会者。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第四句:宴饮之乐。第五句:天气。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2)这段文字表达方式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描写抒情,叙议结合。如叙描结合“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 ”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 ;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三、1、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2、这段话的议

7、论如何逐步展开的?讲析: 首句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 论述了两种人 :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 “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发表议论 ,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 沉痛感慨 。 四、第三段1、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8、感情?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2、作者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译文: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4、文章思路 (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9、。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附答案: 1、 D思想情趣。 2、 A 。B、C 两项中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 项中的“一”是副词,相当于“很” 。 3、A语气副词,表婉商,其它三项作代词。 4、D “由”通“犹” 。 5、 B 兰亭集序 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 6 正确; 错, “一生死”是“把生死等同”的意思; 错, “虽” ,译为“虽然”较适宜。 7 (1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2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8第一问:“死生亦大矣” 。第二问:前一段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 ,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

10、从“欣于所遇”说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 。 9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10、 B “目”应为 “认为、品评 ”。 11、 DA 组中的“焉”均为兼词“于之” ;B 组中的“固”均为副词“一定” ;C 组中的“相”均为副词,偏指第二人称;D 组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 12、 C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 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 13、 D “王述在会稽任职进,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