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读后感第一周小记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先是看了看题目,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一双鞋不合脚可以转送友人,可以大方丢弃。但是,我们愿意用自己的孩子来磨合教育这双鞋吗?答案当然是“NO”!再看了看作者:李跃儿,这位知名儿童教育家,让我们做幼教行业的早已耳濡目染,在芭学园拍摄的纪实片小人国 ,让我看到一个好的幼儿园可以是怎样的,一个体现现代儿童观、尊重儿童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当然这也是我理想中的幼儿园。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李跃儿解释了这个问题:孩子的教育是在生活中的教育。我也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我
2、总是骄傲自满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可是,读完这本书后,我汗颜呀!我离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太远了。回想我的教育生涯,有许多地方都感到自责和不安。在我刚当老师的时候,我对教育的理解和投入只是空有热情。曾经为了让孩子完成作业而留学生不回家吃饭,虽然我去给他们买来吃的,我觉得自己对孩子非常的负责,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用心。但是,并没有得到家长和孩子的理解。现在想起来,其实就是缺乏真爱。 以后,逐渐在教育里摸索、探究,才又慢慢重新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恢复了最初的热情,少了过去的任性,多了一份责任,少了过去的焦躁,多了一份为人母后的爱心。芭学园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孩子建构完整的人格,孩子所具有的人格元素越
3、是完整,生存起来就越是容易,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协助人类更好地生存。做好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最重要的能力并不在于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背后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能否深入地了解孩子。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老师能了解一点教育理念,因为了解教育理念能帮助老师理解自己的幼儿园为什么要方向的确定,以便可以放心去干活,而不是时刻担心自己的努力是否会适得其反。冯教授: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第一任务就是要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之前我也只认为我比较了解孩子,也比较尊重他们,但看完这本书,我真的有些惭愧。从书中老师们的行为看,我认为他们是真的把孩子们作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懂道理的人,一个平等的对话的对象来对待的。比如
4、辰辰在等南德这件事,开始我在想大李老师为什么不引导辰辰去交往别的朋友呢?但后来我发现他在遵循着一个原则:尊重孩子,让他们拥有充分的自由,把孩子放在了教育的绝对的主体的位置,老师只是发挥着观察、协助幼儿自我发展的作用。再如,辰辰在大雪天等南德时,也许处于爱护孩子的角度,我会把她抱进教室,而大李老师既表现出关心爱护,如把自己的围巾取下给孩子围上,更表现出理解和尊重,陪着她等。像池亦洋这样的孩子每个班都会有的,每到这时,我都会希望如果到别的班就好了,或者有转到别的幼儿园的想法。而大李老师的耐心、语言、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她在保护着池亦洋的同时,也在保护着他的家长,没有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各种行为,
5、让这个打遍全班无敌手,一个朋友也没有的孩子,变得帮助他人,懂得分享,孩子愿意跟他玩。当家长们对池亦洋经常欺负同伴有意见,甚至想让幼儿园把他转走时,大李老师却肯定了池亦洋身上的男子气“给很多男孩子树立了榜样” ,这句话让我很感动。大李老师背负着压力,留下他,给家长明确的交代,她做到了。这与我以前的想法真是天地之差啊!当池亦洋长大后,他会感谢遇到这么一个好老师,池亦洋的家长更会感动的。大李老师对锡坤事件的处理,更让我震撼。对于锡坤这个小家伙所做的一切,我想不管在家还是幼儿园,都不会允许他这样做的,可大李老师做到了。试想我在工作中的一声声大声地呵斥,扼杀了多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佩服大李老师同时,不免有些惭愧。老师所给予孩子的并非一个“爱”字就可以诠释,则需要老师的教育机智,和提供适时的帮助。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才是当今教育的最终目的。书里有太多我学习的东西,有太多感触、感慨。忽然找不出合适语言来形容,有心灵的震憾,有情感的升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父母和老师都会说是爱孩子的。但是怎样的爱才是恰到好处?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话题,也是现代教育理论时常争论的话题。而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亮点,再爱也要有权利,再爱也要有规则。真心希望我们的孩子都生活在巴学园,是在和老师平等关系自由发展中长大,回归自然,那时候的生活就是教育。正如书的题目“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