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家河学习心得体会万籁俱静,夜已深沉。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品读新出版发行的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如获珍宝,爱不释手,如饥似渴认真品读起来。捧着这本沉甸甸的“精神夜宵”,逐字逐句、一页一页细细品味。通过阅读,受益匪浅,精神愉悦。梁家河一书扉页上习近平总书记那句话让我最为深刻:“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了七年知青岁月,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有理想信念,并立志要为人民做点实事的青年。梁家河是三秦大地上一个普通的村子,但它却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习近平,更锤炼、成就了一位为民谋福祉的杰出领袖!一、实事求是,为老百姓做实事。 知青下乡,当年不满
2、 16 岁的习近平离开北京,经过三天的旅途,来到了黄土高原偏僻的延川县梁家河村。习近平初到梁家河插队落户,他就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辈,她也一定会以自己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事实也正是如此,黄土高坡不仅接纳了习近平,磨砺了他坚定的意志品质,更养成了他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梁家河的七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打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办代销店、缝纫社、办磨坊、种烤烟、建菜园,打井、搞河桥治理、打 5 大块坝地等每件事他都自己谋划,自己动手,埋头苦干,遇到困难不气馁,千方百计要为乡亲们办成事,因此,村民们都相信他,啥事都愿意跟着他干。七年的时间里他为梁家河村办了许多
3、实事好事,使梁家河村大变样。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每一件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习近平在艰苦时期的苦干实干,为百姓做实事,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生活需求,解决了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干在实处,取得实效,正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实写照。二、坚持学习,从未放弃理想。“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
4、一滴积累”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习总书记始终没有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常常因为天黑夜深在煤油灯下看书,为凑近那点光亮而熏黑了脸和鼻子。“胸无江海心难阔,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心灵经常得到知识的滋养,就能在保持好心态中激发好状态,在好状态下更好地前行。正是如此,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们青年一代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找到了青春的答案,明确了奋斗的目标!三、心怀感恩、看中感情。王志平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当年在窑洞里,习近平有一次跟他拉话时说:“我饿了,乡亲
5、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他真的是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可以说,近平不仅了解老百姓的疾苦,而且对老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梁家河人以宽广的胸怀迎接并容纳了这些来自首都包括近平在内的知青,把他们当成自家人。在那个粮食紧缺,家家生活困难的窘迫状况下,有一个叫李印堂的后生,跟近习近平总书记系很好。李印堂在铜川当工人,有一次回家,带回來一兩斤大米。当时在陕北,大米是很稀罕的东西,逢年过节都吃不上。李印堂让他母亲蒸了米饭,趁热亲自给习近平端过去一碗尝尝。过了几天,习近平还特意把这件事告诉了前来看他的好伙伴黑子,那碗喷香的、珍贵的白米
6、饭让他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是一份真挚的感情、一份朴实的感情、一份值得用一生回忆的感情。不管在哪里,他都记得在梁家河跟亲人度过的美好日子,尽管生活苦,但是他的心是热的,为人民谋福祉,渴望亲人生活幸福的心是不变的。在他下乡的七年知青岁月里,他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实情,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发生着变化。1994 年、1999 年、2007 年、2009 年、2008 年等等 40 年间,习近平先后四次给梁家河村回信,希望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40 年间只要乡亲们有任何需求,他都尽量满足,给乡亲们寄钱、照顾看病、给村里通电、修学校、修桥在懂得了“黄土地养育了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
7、他”时,他开始热爱这片土地,他用他的智慧、勤劳、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敢于实践的行动力为我们谱写了一名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时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青年党员,我们一定要充分学习吸收、借鉴运用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中展现的脚踏实地、勤学苦干的作风品格,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情怀志向,百折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意志,不忘初心坚定跟党走。始终坚持以“环境优美、教师雅美、学生尚美、课堂精美、活动真美、成果丰美”为发展愿景,为“大美东小”的辉煌明天增砖添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读梁家河有感梁家河这本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读了这本书从习近平
8、总书记的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深刻体悟到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和注重修生养性的精神。还记得书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习近平,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是知识的传播者,行为的示范者,更应该从总书记的身上汲取精神食粮,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为人师要做好表率 己不先行,何以导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对学生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能起到此时
9、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它爆发的内驱力是不可估量的。正人先正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应以德修身,以德服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教师要成为一名学习者首先,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学习,从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入手。博学多才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不是静止的,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因而,为师者要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10、结构,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三、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体现了对教师职业心态的高度关注。教师的职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应有的内涵,同时也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静下心来教书,才有可能提升自己,桃李满天下。只有静下心来,集中精力研究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潜心致力于学术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水平,充实自己,并把学科前沿的高精尖问题带到教学中去。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因为教师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传接者。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默默无闻,就是不求索取。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